《方面军司令笔记 作者: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第122章


ㄎ魉故种薪饩劝@锇碌那榭觥K窃道镅疟鏊箍恕说寐蘅夥蚝炱旖捞箍说?3旅第2冲锋枪连连长,现某军校的战术教员维托利德·斯坦尼斯拉沃维奇·叶泽尔斯基。В·С·叶泽尔斯基在他写给我的信中,提到了来自斯大林格勒的塔玛拉·普鲁萨琴科,是她第一个通知我们的战士,说爱德华·埃里奥关在德国集中营,并参加了营救埃里奥。战后,叶泽尔斯基曾收到过埃里奥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在同我交谈中,他感到很幸福,他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高兴的是,正是苏军解救了他。他还指出,对他来说,这又一次证明,他希望同俄国结盟是多么正确。
我们谈话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我知道我谈话伙伴的身体状况,并为他的健康担心。稍事休息后,埃里奥乘专机飞往莫斯科。
4月27日
这一整天,雷巴尔科继续在柏林向北和西北方向进攻。卢钦斯基集团军的3个师在作战方面隶属雷巴尔科。列柳申科的坦克集团军,在佩尔霍罗维奇的第47集团军共同努力下,消灭了敌波茨坦军队集团后,现正同防守万泽岛的德国法西斯军队展开战斗。在这个不大的岛屿上,集结了相当数量的德军部队,在消灭并俘虏他们以后,我们查明,这支部队约有2万人。
那一天,我对列柳申科很不满,因为他同该敌军集团纠缠的时间太长了,他的部队被从柏林吸引开了。可是,按他的想法,他是对的。2万人的敌军集团是不容忽视的。即使为对付该敌军集团而需要从柏林调开兵力,也应引起重视。
4日27日,在深深突入柏林市中心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我方面军部队的打击下,敌柏林集团已龟缩到市区由东向西的一条狭长地带内,这一地带长16公里,宽2—3公里,个别地方宽5公里。现在,所有敌占区域都处于我炮兵的不断打击之下。
与此同时,消灭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战斗仍在继续进行。5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从各个方向对该集团实施向心突击。他们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3、第69和第33集团军,乌克兰第土方面军戈尔多夫指挥的近卫第3集团军和卢钦斯基指挥的第28集团军的部分兵力。从空中消灭该集团的任务,由编入我方面军的克拉索夫斯基指挥的空军第2集团军担任。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3个集团军,分别从北面、东北和东面,以大量兵力和势不可挡的气势,对德军集团实施突击。他们力图通过突击分割敌军集团。可是,德国法西斯军队都从他们的打击中溜掉了,并将自己的部队收拢在一起,像压紧的弹簧一样,向堵住他们西南退路的我方面军冲过来。
从背后向他们压得越紧,打得越狠,他们越是以更大的劲头向前突围,向我们后方突围。从背后对他们实施的每次突击,好像在这里、在前面,在他们对我们实施的突击中都有反应。敌人收拢自己的战斗队形,拼命向我们反扑,但什么也没从中捞到。他们除投降外,没有任何其他出路。的确,敌人本可以尝试穿过我们的战斗队形,而与芬克会师的。
这里也包含着情况的特殊性。消灭其他被围敌军集团的战斗行动,譬如说,消灭斯大林格勒敌军集团,或者是消灭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敌军集团,都是以沿向心方向实施的向心突击进行的。而这里的情况却完全是另一码事。该敌军集团本身是处于攻势的、运动着的。它要竭力突出包围,因而使用了全部的兵力和兵器。既然它是从我们这里突围,那么,我们的态势也就因此而变得困难起来。
战斗中,德国法西斯军队曾两次突破合围圈。第一次突破被制止了。他们又进行第二次突破,经过连续突击,向前推进相当远,到了贝利茨地域,到5月1日,他们在那里剩下不过5公里就可以同芬克集团军会师。当时,芬克部队正在从西面继续冲击。
但是,在这再次的突破中,德寇还是未能进到我们的后方。他们突围,又被合围,再次突围,再次被合围。他们始终在我军的合围圈中运动。然而,无论如何,这些战斗实例再次证明,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29万士兵就是20万士兵,更何况是为达成自己的最后目的而有目的地、拼命挣扎的20万士兵。
20万人中,突围到贝利茨地域的约有3万人。他们突围后重新置于我军的打击之下。
为了不放跑他们,我们不得不在继续以反转正面——正面向西,而戈尔多夫的近卫第3集团军的正面向东和东北方向——同芬克作战的同时,将近卫机械化第5军部分部队,也转向东面作战,并投入第13和第28集团军的部分兵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的几个旅,以及几支其他部队,直至方面军控制的摩托车团。里亚扎诺夫将军指挥的强击机,以超低空飞行积极行动。
每个苏军士兵和军官,都想活到已经为期不远的胜利日,他们经历了长期、艰难的战争岁月,但在这场战争的最后战斗中,为赢得战胜法西斯的胜利,他们也毫不犹豫地去献身。
希特勒匪徒曾数十次地企图经第28集团军反坦克歼击炮兵第530团的阵地突围。有时,德寇涌到了火炮跟前,这时,我们的炮兵以全部武器,直至军刀去对付敌人。炮兵们无比坚定勇敢。伤兵都不下火线。以帕维尔·沃尔科夫大尉为首的炮兵第4连全体成员,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这里所有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没有后退一步。炮兵连长本人就是最后牺牲的人之一,他拉响反坦克手榴弹,与扑向他的一群法西斯匪徒同归于尽。
在萨拉瓦里上尉指挥的炮兵第6连,全体军官都牺牲了,剩下的只有几名伤兵。奇格林大尉,瓦里亚戈夫上尉指挥的各炮兵连,也都进行了忘我的战斗。
全团人员都表现了大无畏精神和英雄主义。反坦克歼击炮兵第530团用自己的炮火,消灭了约2000名法西斯匪徒。该团13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其中6人是追认的。
过了近二十年,1962年,当我在柏林逗留,并参观巴鲁特区时,在郊外的村庄里,我还看到过这个战场的遗址。森林里留下了一些锈蚀不堪的钢盔和武器残片,在一个湖中,当时曾填满了尸体,以致其中的水都不能饮用。所有这些使人回想起德军第9集团军残部最后几天突围的情景。突围时,德寇无渭的牺牲,是和绝望时的鲁莽、必然灭亡前的悲观决心结合在一起的。
西方的历史编篡学家,有时明显地夸大了德国法西斯第9集团军中5月2日前突破合围向西逃窜的那些人的力量。某些历史学家甚至断言,突出合围的有2—3万人。显然,这是大大夸大了的数字。我,作为一个方面军司令员,可以证实,5月1日夜间,敌人与其说是向西突围,不如说是在战线的各地段穿过森林向西潜逃,而且只是少量詖打散的几股敌人,大概不多于3,000—4,000人。
合围并消灭法兰克福—古本集团,从4月22日实现战役合围算起,经过了10天的战斗。消灭该集团,主要不是在原合围地域进行,而是在尔后韵战斗过程中,在其企图向西突围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运动中进行的。
敌人实际上是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别无他途,作出了最冒险、最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们竟敢在其他情况下不敢突围的地方突围。应该说,强大敌军集团在面积相对有限的合围圈内,采取密集配置,使其能够在需要的方向上迅速建立起突击力量,在狭窄的突破地段上形成了暂时的,但并非决定性的优势。合围地域内的大片森林,有利于敌人这样做,使它能在某种程度上隐蔽地变更部署。
形势要求我们迅速机动和很好地使用预备队,使德寇即使在短时得手的情况下,也不能得到机动的自由。我们极其冷静地对待所发生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柏林地域的战斗是主要的。我们没有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把歼灭法兰克福—古本集团放到了应有的地位,这种地位是和它在整个局势中的作用一致的、恰如其分的。
空军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飞行员们参加了消灭该敌军集团的战斗,共出动强击机2,459架次,轰炸机1683架次。
在消灭该集团的战斗中,我们的炮兵打得特别好。即使在德国法西斯军队以重兵直接向他们的阵地前出时,他们也没后退,而是用榴弹实施直接瞄准射击,迎击敌人,以非凡的勇敢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如果将芬克指挥的第12集团军与迎芬克实施突破的敌第9集团军的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