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叛逆者》第14章


器官(此刻则是结肠)发生肿瘤。和视网膜神经胶质瘤一样,靶器官中的某个细胞,在某一时刻失去了肿瘤抑制基因剩下的完好无损的那个副本,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扩张。 
这个遗传突变基因同我们已经照过面——一它是却C。在上一章我们描述的散发性癌症中,基因一份副本的失活仅仅是结肠肿瘤多步发育史上的第一步。此后,细胞在癌变道路上,又抛弃了另一份A户C基因副本。 
承袭了一份有缺陷的却c副本的个体,已经迈出了癌症多步进程的起始一步。在他们所有的结肠细胞中,拥有的都是一份突变基因的副本,由此,细胞能够直接进入下一步动作…一消灭剩余一份完好的A户C基因。对这些人来说,生成息肉以及最终形成肿瘤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因此家族性息肉病和家族性视网膜神经胶质瘤大大简化了我们对散发性和家族性癌症的研究。家族性癌症在受孕的一刻已经注定,而散发性癌症则更为普遍,它们起因于人类终生都可能发生的随机基因事件。我们先可以把这两类癌症统一起来,因为它们涉及的是同一套基因。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中拥有它们的突变形式,就会使个体形成对癌症的先天易患体质;如果这些基因因为靶器官中细胞的随机事件发生突变,则会形成防不胜防的肿瘤,在大多数人类群体中,这种情况占到癌症发病总数的90%。 
《细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章节:第09章 遗传文本的卫士:DNA修复及其故障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述,结肠中两种生长控制基因——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缺陷导致肿瘤的发端及其后继发育。许多肿瘤的产生都是这两类基因在共同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迄今为止,已知膀胱瘤、肺癌、脑瘤和乳腺癌都是如此。在下一个10年内,这一规律将扩展适用于差不多全身所有组织的肿瘤。无疑,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其产生突变的基因也是不同的。我们已经知道,导致形成乳腺癌和结肠癌的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存在很大不同。但各类癌症有着共同规律:人类癌细胞的恶性生长,缘起于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可是近来,人们发现其他基因亦在癌症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基因在其正常阶段,并非主管细胞繁殖。它们各自在细胞内的任务很不一样: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保证细胞DNA的统一性。如果它们未能克尽职守,将导致细胞基因组中累积大量的突变基因,尤其包括前面所讲的生长控制基因。由于生长控制基因的突变率不断提高,癌症形成的总体进程亦在加快,导致个体有生之年肿瘤数目大量增加。 
人类细胞DNA序列中存储的遗传文本总是易受破坏的。通过饮食或者吸烟,有许多化学致癌物进入人体,最终进入我们的细胞,然后大肆攻击细胞DNA分子。绝大多数饮食中的诱变因子属于食物中的天然成分,而非人为的污染。埃姆斯(Ames)记载了从煮过的咖啡到芹菜茎以及豆芽等几十种天然食品,它们都富含强力的天然诱变物质。 
此外,如埃姆斯和其他人员所述,细胞每日正常能量代谢释放出几百万活性分子副产品。其中许多是氧化剂和”自由基“,自由基中包含着高活性的不成对电子。与外部诱变因素一样,这些内部的分子也能以化学方法改变细胞及DNA中的分子结构。DNA的信息内容再次受到篡改的威胁。 
大多数活性分子都被细胞用来防御其进攻的勤快的保护分子群拦截和中和了。保护分子中有维生素C这样的天然抗氧化剂。在有害分子胡作非为、制造遗传混乱之前,细胞还产生大量的酶起到中和及解毒作用。 
有些人体内的解毒酶维持在很高水平,而另外一些人体内产生的解毒酶要少得多。这种遗传差别,使我们得以搞清这些酶在保护细胞不受各种致癌物攻击方面的作用。例如,保护酶水平较低的个体是否要比那些水平较高的个人易患癌症呢? 
事实上,的确发现了某些惊人的差别。同是烟民,那些NAT酶(N一乙酸转移酶)处于低水平的人,膀胱癌的发病率是NAT酶水平较高的人的两倍半。另一种解毒酶GSTMI(谷脱甘肽一S一转移酶MI)处于低水平,导致肺癌发病率增长了三倍。这些发现,使我们有朝一日可以根据吸烟者一生中香烟的消费量以及他们体内的解毒酶水平来估算他们的患病风险。 
有些诱变物质成功地穿越了这些复合保护机制。逃过失活一劫后,这些诱变物质同细胞染色体中的DNA分子相互作用,使DNA分子受到破坏。每个人体细胞一天中要遭受好几千次这样的诱变物质进攻。然而尽管受到密集火力攻击,一天下来细胞DNA仍然相对完好。这里存在的矛盾需要作出解释。 
对细胞复制自身DNA分子的机制仔细审查,也发现了类似的矛盾。细胞复制DNA是为了分裂作准备,这一过程容易发生错误。在DNA聚合酶——为DNA复制服务的酶——复制出一段DNA后,由于聚合酶的操作失误,此刻DNA新链中每1000个碱基就有1个是错误的。然而同以前一样,DNA中累积的突变体的实际比率仍是极低的。经由某种途径,细胞消除了绝大多数DNA中最初的复制错误。 
实际数字非常低:到细胞完成全部DNA复制过程时,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的碱基复制错误。细胞内部有一套复制编辑机制,用它在DNA中查找复制错的碱基并将它们逐出双螺旋体。突变率如此之低,这充分证明了该机制的威力。被放逐的碱基留下的空缺由新的能够恢复DNA正确序列的碱基替代,抹去全部错误不留一丝痕迹。细胞内还有一套类似的机制,专门负责查找并切除遭化学诱变剂攻击及篡改的DNA碱基。这些复原遗传文本的过程称作”DNA修复“。 
因此细胞的遗传数据库坚不可摧、固若金汤只是海市蜃楼般的错觉。基因组的稳定好比一场战战兢兢的高空走钢丝表演,是高度警惕的修复机制和遗传混乱永无休止的持久战。 
这种情况对肿瘤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如果DNA修复的努力付诸东流,那么细胞DNA中将累积大量被改动的碱基。这就是说突变的累积至少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外来的或内部诱变物对DNA的损害,DNA复制中的错误,弥补诱变物质或复制错误带来的破坏的DNA修复机制自身存在的缺陷。由于突变是肿瘤的发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以上三因素很可能都是肿瘤的起因。 
我们现在知道,几种家族性癌症是由DNA修复的遗传缺陷引起的。DNA修复的细胞设施由大群蛋白质组成。其中,部分蛋白质专门负责识别受损的DNA片段,部分负责切除,还有一部分用能够复原正确序列的新碱基来替代被删除的错误碱基。如果规定蛋白质结构的某个基因存在缺陷,将高速推进癌症的形成。 
有一种遗传性结肠癌是与之相关的著名病例,该病的发病率要比家族性息肉病高四到五倍。在四种规定关键的DNA修复蛋白质的基因中,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HNPCC)患者继承的一种基因存在缺陷。在修复DNA复制错误的机制中,这四种蛋白质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上所述,通过以正确碱基替代复制错了的碱基,许多复制错误被迅即抹去。可是在HNPCC患者的细胞中,许多此类复制错误未被纠正,并且随细胞分裂作为突变原封不动地传给了子代细胞。结果,随着一次次的细胞生长和分裂,在HNPCC患者的细胞中,以令人心惊肉跳的速率累积着突变。 
HNPCC患者全身上下的细胞无一不存在DNA修复缺陷。尽管缺陷无所不在,可是癌症高发部位明显集中在结肠和子宫内膜壁;而卵巢和膀胱等其他一些地方,发病率稍低。癌症为什么对这些器官情有独钟,原因不明。 
发生在HNPCC患者身上的结肠肿瘤携带的突变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与散发性、非家族性癌症患者的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各自基因突变的速率。HNPCC患者的结肠细胞中,由于缺少有效的DNA修复机制,这些基因突变的速率和肿瘤发育的总体速率突飞猛进。 
在各种DNA修复酶中,有一些专司识别紫外线(UV)造成的损害。太阳或者褐肤灯产生的紫外线是一种短波辐射,它袭击DNA分子,使DNA链上的相邻碱基融合成怪异的双碱基复合体,给皮肤细胞造成明显损害。这些碱基融合体导致复制错误、累积突变,结果可能引起基底细胞或扁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