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和第17路军“剿共”时;在与张学良多次向蒋进谏无效后;于12日同张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经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与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由此为蒋所忌恨。1937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国抗日,遭拒绝。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在此以后的12年中杨虎城一直被监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国民党兵败溃逃时,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四川重庆戴公祠。
毛泽东评张辉瓒
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
——毛泽东评张辉瓒
毛泽东的一首词,引出的一段故事—毛泽东的一幅对联,早已预示了张辉瓒的命运—毛泽东问:“到底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毛泽东主张不杀张辉瓒,留他做红军学校的教员—周恩来给朱德写信,让他释放张辉瓒—蒋介石写了“呜呼石侯,魂兮归来!”—邓小平编排《活捉张辉瓒》,朱德形象第一次上舞台—张辉瓒小传
毛泽东的一首词,引出的一段故事
1931年春,毛泽东在宁都黄陂村挥笔写下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做词《渔家傲反第一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边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毛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的广为传诵,使张辉瓒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有学者认为,这首《渔家傲》中,“前头捉了张辉瓒”一句太过直白,简直就是以口语入词,为作词家所讳。但也许正是因为直白,才容易被文化水平不高的根据地群众所传唱。
另外,它也反映了毛泽东打了胜仗以后,写作此词时的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心情,凡伟人兴致所至,皆可入诗。34年之后的1965年年秋,毛泽东又写了一首词,名叫《念奴娇鸟儿问答》,词中竟有“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的句子,恣肆若此,恐非常人所能揣度。
据中共党史和军史专家考证,毛泽东的这首词,创造了几个第一:
张辉瓒是红军在江西第一次俘虏国民党将军,而且张辉瓒被俘时军衔为中将师长,也是在江西俘获的国民党最高级别的将领。
这是第一次以国民党将领的名字入诗词,在以后的战争中,被捉的国民党将领有的职务和军衔都高于张辉瓒,却也无缘享受此“殊荣”。
张辉瓒是被共产党俘虏以后,又被杀死的第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似有违于共产党“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政策;在此之后,即使被共产党定为“战犯”级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亦未见有被处死者,往往关一段时间后特赦。
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大规模歼灭战。之后,毛泽东“胃口”越来越大。
张辉瓒在江西“剿共”时,“共党”、“共匪”、“红军”、“游击队”,在他眼里,统统化成4个字就是: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他仿照《水浒传》中封宋江、方腊、田虎、王庆为“四大寇”,把“朱毛彭黄”也简称为“四大寇”。没想到,他就栽在这“四大寇“手里。
毛泽东的一幅对联,早已预示了张辉瓒的命运
12月5日,南昌。
国民革命军第9路军总指挥部会议室。
由蒋介石召集,驻赣国民党军部队的师以上军官参加的“剿共”会议已经接近尾声。
这次会议确定,自12月中旬开始,各路“围剿”军以东固地区为合攻目标,分进合击。
一位国字脸,面色红润,佩带中将军衔的中年人笔直地站起身来,操着一口湖南官话,代表与会军官发言,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蒋介石还是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发言者:裁减合体的毛哔叽军服遮住了他体态腴胖的体形,脖颈上的风纪扣扣的严严实实,斜跨的武装带松紧恰到好处,配着鼻梁上架着镶着金丝边的水晶眼镜,既给人一种武将的干练,又给人一种文人的儒雅。
“……此次剿共,我等革命军人誓必奋勇直前,将朱、毛首级献于主席座前。”
说话者声调渐次高上去。不知是由于风纪扣过紧,还是由于激动,他胖胖的脖子上,青筋时隐时现。
蒋介石欠了欠身子,以示对发言者的尊重,并微笑着点点头,示意发言者坐下。
“有石侯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蒋介石由衷地嘉许道。
这位被蒋介石称为石侯的发言者,就是张辉瓒,字石侯,国民革命军第18师中将师长。
张辉瓒年纪比蒋介石还大两岁,经历跟蒋介石相仿佛。当年,他们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是先后期的同学。张辉瓒考察过德意志军事学,蒋介石虽未去德国,却赴俄国考察政治军事,据说会见了托洛茨基。后来,张辉瓒和蒋介石又一同东征北战。
1930年10月,蒋介石为了消灭红一方面军主力,摧毁中央根据地,在湘、鄂、赣、闽等省陆续调集10万余人的兵力,任命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围剿”军总司令,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猛进猛打”的作战方针,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
比起军中元老,张辉瓒算是不得志的军人了。凭他的学历、资历、战功,当某路军总司令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这次南昌高级军事会议之际,鲁涤平已向他私下许诺,这次如果获胜,取得战功,将向蒋介石力保他晋升上将副军长衔。所以,张辉瓒觉得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的毛泽东,对张辉瓒这个“前线总指挥”的骄纵、狂妄还是有所耳闻的。说起来他们还是湖南老乡,彼此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时期打过几次照面,却并没有过多的交往。
国民党大军号称10万,而当时红一方面军仅约4万余人,不足其一半。怎样粉碎敌人的“围剿”,颇令毛泽东和红军总司令朱德伤脑筋。
从蒋介石发动“围剿”之日起,中央苏区党内和红军内部,对于应该采取什么方针战胜敌人的问题就发生了分歧。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在8月份曾经有指示,主张中央红军相机进攻江西具有影响的大城市,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红军将领主张主动进攻南昌、九江,既贯彻了中央指示精神,又可以迫使前来“围剿”的敌人回防,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就会无疾而终。
毛泽东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在红军和苏区还不巩固和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宜脱离苏区贸然攻打大城市;面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红军应主动退却,将敌引进苏区内,红军依托熟悉的地形,人民群众的支援配合等有利条件,发现和造成敌人的弱点,使敌我态势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实施反攻,各个歼敌于运动之中,以粉碎其“围剿”。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经过多次讨论,终于在江西新喻县境内的罗坊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的意见。11月初,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消灭之”的命作战令:命令分布在其他地区筹款的红军立即收拢,统一向赣南苏区北部边境转移,避开张辉瓒的主力。接着红军又向苏区中部转移,先后集结在黄陂、小布、洛口等地,隐蔽集结待机,抓紧临战训练,准备反攻。
为了鼓舞士气,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的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
毛泽东为大会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毛泽东在大会上,以这副对联为题,具体生动地解释了“诱敌深入”的必要和好处。
这副对联其实就是毛泽东关于红军反“围剿”作战的指导思想,想必也被国民党前敌总指挥张辉瓒侦知。不过,以张辉瓒个人的性格,他决不会相信这么轻易得来的情报,在他眼里,未必瞧得上脚穿草鞋,没上过一天正规军校的湖南老乡毛泽东。
确实,?
小说推荐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再现第一代领袖的真实生活(选载)
- 作者:未知 第一章 美丽的中南海(1 干涸的京城竟有泱泱七百亩的“大海子。为什么人工湖泊要称为“海?历史向你细细道来 走进中南海,很多人困惑不解,中南海为什么称为“海,明明是湖嘛 这就要从中南海的历史说起。中南海这片宫廷建筑群始建于辽宋时代。辽代以前,这里 曾是一片风光秀丽的自然湖泊,辽国曾在这群自
- 最新章:第26章
- 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
- ﹏┛欢迎光临 微 桌 小 说【三无少女】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内容简介: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手、和谈、角逐与对决,构成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国共之争,也牵动了半上世纪以来两岸政治舞台上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世
- 最新章:第95章
- 毛泽东传
- 《毛泽东传》作者:佚名第01节出乡关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韶山冲农民毛贻昌家出生了
- 最新章:第201章
- 毛泽东诗词集
- ,毛泽东诗词集七古 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五古 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
- 最新章:第3章
- 毛泽东与蒋介石
- 作品:红色三部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
- 最新章:第127章
- 还清白于毛泽东
- —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作者:张宏志概论 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不是什么人轰起来的,而是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随着客观的历史进程而自觉地迸发和组织起来的,它形成了人们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的思想潮流。那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没有剥削压迫;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劫匪盗贼;没有卖淫嫖娼:没
- 最新章:第33章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悲剧:贺子珍与毛泽东 作者:石永言征程托孤(1)壹 晨,贺子珍在毛泽东的铜床边整理衣物,蓦地,一股大风,从开着的彩色玻璃鸳鸯窗外扑进来。贺子珍离开铜床,踱到窗下,欲拉上爿窗户 毛泽东见贺子珍行动似有些不便,爱怜地说“子珍,让我来关 毛泽东用力拉下上爿窗户,在室内踱步,手里燃起一支袅袅
- 最新章:第36章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全集【精校】作者:樊昊★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作者简介:樊昊,194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62年入伍,大校军衔。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研究员。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过战功。曾
- 最新章:第66章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第一部分:毛泽东之前“赤色人物”从上海涌向武汉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
- 最新章:第1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