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呈现在当年日军在这座城市所设的四十余个慰安馆中,战争狂人在慰安馆里对女人的摧残超越了人性的极限,而随着岁月的更迭,这些场馆一一被新的建筑所取代,历史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谁都知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但当历史的证据无法在世人的眼前呈现的时候,当今的人们靠什么去反思呢?……我的情绪冲动起来了,好像面对的不是总编,而是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建筑师一样。
总编似乎被我的情绪感染了,站起身为我倒了一杯水,他的这个动作让我意识到他对我的话题不反感。
我接过水,喝了一口,接着说:八角楼就在我住的小区之中,当时在规划这个生活区的时候,有关八角楼的拆迁问题争议很大,许多年长的人说它是侵华日军的慰安馆,还有人出示了当年的老照片,但因为没有身临其境的证人,比如慰安妇……此事便一直悬而未决,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八角楼在第一批开发项目中暂且被搁置起来,但我知道这绝非证明它以后就可能幸免被拆,我的一位搞房地产开发的朋友最近就曾流露过要开发八角楼,因为它紧靠闹市区,将它开发成木结构的商业街会有赚钱的无限商机。赚钱赚钱,如果赚钱成了我们这座城市的主旋律,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被其他城市的建筑规模所淹没,一个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和特色的城市还会有人去瞩目吗?……我停住话,认真地看了一眼总编,他好像没有打断我的意思,那眼神似乎期待我说下去。
我叹了口气,继续说: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八角楼,好在它始终在我的视野之中,推开窗子便可以望见它,我甚至观察来这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女人,并暗暗期待着哪一天真的会出现一个二战期间在此备受蹂躏的慰安妇,我知道如今能活着的慰安妇已经不多了,而在活着的幸存者中又有勇气重温旧时恶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也算我幸运,我真的等来了李曼姝,那天我正在家里赶稿子,猛抬头发现一个穿旗袍的老人围着八角楼转了一圈又一圈,她的情绪非常激动,我甚至听到了她低低的哭声。这个老女人是谁?她为什么面对一座古建筑如此伤心?让我更为惊奇的是她穿了一件黑丝绒旗袍,半坡跟的皮鞋,银发烫着波浪,这样着装考究的老太太好像很难在这座城市看到。莫非她跟八角楼有什么特殊的渊源?我一下子想到了当年的慰安馆,并想到了慰安妇,我决定跟踪这个不可思议的老太太,我一直跟踪到幕府宾馆,当她面对我的时候竟说一口流利的韩语,这更让我起疑惑了,后来经过导游小姐的帮助,我终于弄清了她的身份,生在中国,来自韩国,二战期间曾被侵华日军掠到八角楼做慰安妇,受尽了非人的折磨。……我的眼前出现了李曼姝昨天在八角楼悲痛欲绝的情景,任何述说在那样的情景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这时,总编的手机响了,一定是无关紧要的电话,总编毫不客气地说:你过会儿再打来吧,我现在正谈事情呢。从总编的态度看,他很重视我的述说,至少是认真地倾听着。
我反倒不好意思了,端起一次性纸杯喝水,总编起身给我的杯子里填满水说:我早就看出你是个很有见地的记者,作为本城的名记者当之无愧。这件事从历史的角度看意义重大,赵宗平局长也很欣赏,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李曼姝。
是做一种姿态还是诚心去探望?我问。
总编一怔,好像我问了一个不该问的话题。
担心总编误会,我解释说:如果做姿态,我们随便带点礼物看看她就行了;如果想达到一种保护文物、尊重历史的目的,那就要把这次探望的阵容搞大,要是分管市长出面才好呢。
总编想了想,就开始打电话,他找了方方面面的人士,诸如人大、政协、侨联以及一些研究机构,当然都是他的熟人和朋友,总编任职多年,结交了各路豪杰,可以说本城是他玩得转的码头。可惜没有分管市长,人再多也显得没有阵势。
我夹在这些人中间,顿时感到豪情无限。路上我就想好了,这又是一次新闻轰动事件,一旦媒体报道了本城的官员和研究人员去探望当年八角楼的慰安妇,谁还敢对八角楼动粗?叶奕雄的发财梦顷刻之间就毁灭了。我心下得意地想过之后,突然感觉自己很没有人性,叶奕雄毕竟是我的第四感情人,难道他平时给予我的那些温情就是为了换得我泼给他的冰水吗?……我不敢想下去了,高涨的情绪渐渐化为零。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极其不愿意说话,为了避免跟人说话,我将MP3戴在耳朵上,梅艳芳的《女人花》缓缓浸润我的听觉,这是她的绝版,我内心一阵凄凉。
李曼姝感觉记者郭婧是个生活习惯很特别的人,她醒来的时候,郭婧已经不在家了,估计是上班去了。李曼姝洗漱了一下,打开冰箱,想找早点吃,可她看来看去,除了面包就是饼干,李曼姝对这些现代化的食品没有吃的欲望,她想喝一碗粘稠的豆粥,她就带上门到街市上去了。
郭婧选择的住处可谓闹中取静,在小区里一切都那么安详,就像未开垦的处女地静谧而不张扬,一经出了小区便面临喧闹的街市,你想买什么就有什么。
李曼姝走进一片早点的排档,寻找那种她想吃的豆粥,出售粥的摊位很多,想找自己要吃的却不容易,最后李曼姝选择了跟自己想吃的粥很相近的一种,便寻了个座位喝起来。
李曼姝喝粥的时候,周围有几个人也在吃早点,偶尔这几个人会回头打量李曼姝,然后再嘀咕几句,开始李曼姝没介意,等她发现了这几个人的异常,她便用心起来。
其中的一个说:看了今天的晨报吗?前边的那座八角楼二战期间曾做过侵华日军的慰安馆,昨天已经有一个韩国来的慰安妇指认过了,这下八角楼谁也甭想打主意了,想拆也拆不掉了,那是历史文物,受国家保护。
又一个说:前几年要拆的时候,争议就特别大,开发这片小区的规划图上便把它甩出来了,最近听说又要开发什么商业一条街……这下好了,有韩国的慰安妇出面指认了,八角楼做过二战期间的慰安馆有了人证。开发商想动历史文物恐怕就难了。
再一个说:城市建设本来就应该有城市建设的特点,纽约固然雄伟美丽,可人家在大洋彼岸,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沾边,跟我们这座城市更不沾边,我们还是要依据城市的历史建造城市,那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有自己的风韵。
刚刚说过话的人又说话了:我倒感谢这个韩国的慰安妇,她的指认是对我们这座城市历史的尊重。
嘘——,小声点!有人提醒道,并用眼睛往李曼姝的身上扫,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李曼姝,其中的一个甚至伸长了脖颈,但很快否定说:不可能吧?这样的人肯定会住进豪华的宾馆,怎么可能在排档里吃饭呢?
说话声顿时小了起来,小到李曼姝再也听不清什么了,她正好也喝完了粥,便站起身往门外走,想不到一眼就望见了八角楼,这个令她心碎的地方,昨天她总算面对媒体倾诉了苦难。从刚刚听来的反应看,她的举动是受人欢迎的。凄风苦雨了一辈子,八十二岁的时候才有了人生的一次壮举,这要感激死去的老伴吗?他临终的时候叮嘱李曼姝不要把人生的委屈闷在心里,是他的这句话促成了李曼姝的中国之行。当然,她的壮举更多来自女记者郭婧那里,李曼姝发现中国的记者特别具备爱国的情怀,像郭婧这样的资深记者,已经有很多的物质享受,何必再去做颇费心思的事情呢?然而郭婧似乎总在跟自己过不去,她在超越一种现实。
李曼姝在返回小区的路上买了一张报纸,她想看看自己在媒体上究竟是怎样的,当一个泪流满面的老太婆出现在李曼姝的眼前时,她几乎不相信报纸上的这个人就是自己。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有谁知道她的童年是在那么一种尊贵的生活中度过的,想到自己曾经的格格身份,李曼姝又觉得八角楼带给她的耻辱应该永远埋在自己的肚子里,它毕竟有辱祖宗啊!
此刻,用一句成语来形容李曼姝的心情最妥当不过了,那就是矛盾重重。她怀着这样的心情返回郭婧居住的小区,她行走的步子很慢很慢,她好像有意识这么慢地行走,报纸被她卷成筒握在手中,她把自己的历史也卷起来了,现在李曼姝极不愿意再翻看这一段历史,就像尚未愈合的伤口要撕开撒盐一样,那?
小说推荐
- 又见穿越--寡妇的八卦生活
- 作者:瑞者楔子妈呀,见鬼了!杨曼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满屋子的白衣服女人,差点被吓得半死。她本来好端端的在家里睡觉,最近工作忙,天天加班到半夜,累死她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正想睡足十二个小时好好补眠,谁知道睡到一半,耳边就听到阵阵哭声,全是女人的哭声,又尖又细,还杂得像有人拿着钢条在金属栏杆上划“谁吵
- 最新章:-寡妇的八卦生活-第66章
- 又见穿越-寡妇的八卦生活
- 又见穿越—寡妇的八卦生活 作者:瑞者 楔子 妈呀,见鬼了 杨曼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满屋子的白衣服女人,差点被吓得半死 她本来好端端的在家里睡觉,最近工作忙,天天加班到半夜,累死她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正想睡足十二个小时好好补眠,谁知道睡到一半,耳边就听到阵阵哭声,全是女人的哭声,又尖又细,还杂得像有
- 最新章:寡妇的八卦生活-第71章
- 蓝旗袍
- 蓝旗袍作者:贾立峰第一章 宝石蓝雪花白麦子黄更新时间2008-12-30 20:55:39 字数:5007 01好炕 夏末秋初,史无前例这个词几乎被孔家屋子的人用烂了 村里人的词汇里本来没有这个词,这个词是在一个清亮亮的日子里,一不小心从小学教员高原的嘴里冒出来的。高原每天读书看报,看到这个词,就记
- 最新章:第54章
- 红旗袍
- 作者:裘小龙】引 子伴着寥寥晨星,像无数晨练的上海人一样,老工人黄师傅正奔跑在淮海西路上。虽已年过古稀,但他的步伐依然矫健。他一边擦去脑门的汗水,一边自豪地想,这健康才是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便腰缠万贯,家中后院堆满金山银山又有何用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物欲横流的变革时代,值得黄
- 最新章:第59章
- [GL]旗袍
- 书名:旗袍GL作者:莫轻漓章节:共 60 章,最新章节:第 60 章备注:袍,之于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道不尽的妩媚与妖娆,诉不完的性感和风情。试想,一个古韵佳人,温婉如玉,身着那妖娆旗袍,从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中袅袅走来,香肩、蜂腰、玲珑迷人的曲线内敛地演绎着典雅的风情,那必是惊艳绝绝的,一如那绽放的
- 最新章:第57章
- 锦绣旗袍
- 作者:周业娅(内地实体版[图片 锦绣旗袍 序 虚构的悲伤 文/莫逆 她死了,他死了,他和她也死了,空气都停滞不动,他们披头散发,满腔怨气,悲愤地看着作者对他们的谋杀 没有人对他们点评,你们死得其所 只是虚构 我试图更走近她一些,于是走进这篇故事《锦绣旗袍》里的人物都是不幸的,李影弟弟的女友小贾,弟弟
- 最新章:第37章
- 旗袍与军装[二战]
- 作者:梅菜扣肉包文案:沈云疆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1941年的纳粹德国,如果她想回家必须完成系统给的任务 沈云疆“系统大人,这么艰巨的任务你不考虑给我开个金手指什么的吗”系统“当然有,你的金手指就是死不了”沈云疆摸了摸胸口悲愤道“废话!我现在就是个死人啊,还要怎么死?给我换个实实在在的”系统“行吧 十
- 最新章:第74章
-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
- 也如此。日本国土纤小细长,犹如一条细长的蛇,它的面积为37.7748 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还小;与日本国邻界的中国就像一头粗壮的大象,土地辽阔,拥有960 万平方公里。蛇与象差之千里,可贪心的日本国一小撮侵略者一直窥视着这块土地,一心想着将中国吞掉,这就应验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古话。日本自18
- 最新章:第92章
- 见证抗战真实历史_血战
-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作者:胡兆才真实记述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军在正面主战场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所经历的重大战役、战斗、历史人物与事件,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始末和艰难曲折第一章 不抵抗断送了东北 祸根在军阀内战(1)张学良将军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人小
- 最新章:第9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