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核心。进入邯郸郡和巨鹿郡后,武臣军宣扬张楚反秦的大义,唤醒赵人对秦国的仇恨,得到了赵国民众的支持,攻下了十来座城邑,军队发展到数万人,大量加入到军队和政权中来的赵国人成为武臣赵国政权的外围基础。武臣军进入赵国地区的当初,依从张楚起兵以来的政策惯例,彻底摧毁当地的旧秦政权,对于旧秦郡县官僚,一概施行严厉的诛杀,其结果,引起赵国各地秦政权的恐惧,纷纷守城不降,顽强抵抗。然而,当武臣军进入燕国地区,抵达广阳郡范阳县(今河北易县东南)时,由于辩士蒯通的出现,改变了诛杀秦吏的政策,武臣政权和军队的构成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蒯通是范阳人,如同张耳、陈馀一样,也是江湖上传奇性的英雄人物,呼风唤雨于秦末汉初。蒯通继承了战国游说之士的传统,精于审时度势,长于权变游说。秦帝国时期,他同众多英雄豪杰一样,默默潜伏于乡里,读书著作,韬晦隐忍,密切关注天下形势。汉代的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中有《蒯子》五篇,就是蒯通的大著,归类于纵横家书,与战国著名的游士苏秦、张仪的著作并列,都是考究外交谋略的论述,出使游说、权事制宜的言论。
当武臣军抵达范阳时,蒯通自感出山的机会来临。他径直来到秦范阳县廷,求见县令徐公。见徐公后,蒯通自我介绍:“在下乃是范阳百姓蒯通。听说足下将不久于人世,特来凭吊。不过,也预料足下将因为蒯通而免于不幸,又特来祝贺。”徐公是明白人,闻言知道来者非常人,屏去左右,欠身施礼问道:“在下愚钝,望先生不吝赐教,凭吊的事,从何谈起?祝贺的话,又有何因由?”蒯通说:“秦法苛重,足下任范阳县令已经十年,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而慈父孝子没有手刃公腹,是因为畏惧秦法。当今天下大乱,秦法已废,百姓手刃公腹,为其亲人报仇,正好成就他们慈父孝子的名声。这就是在下所以前来凭吊公的因由。况且,如今武信君大军即将兵临城下。足下若为秦坚守范阳,范阳父老少年将杀足下以响应武信君。足下若信臣听臣,急遣在下为使者前往武信君处交涉,则可以因祸为福,转危为安,这就是在下所以前来祝贺的由来。”
徐公同秦帝国所有的郡县主要官僚一样,不是本地人,受中央政府任命,由他郡他县到范阳作县令。多年以来,他乘秦军胜利的威势,严格遵照帝国的法令,冷酷地镇压一切违法不轨之徒,有效地统治着范阳地区,为帝国政权尽心竭力。然而,天下突然大乱生变,叛军兵临首都城下,朝廷陷于瘫痪,各地政府群龙无首,被迫人自为战。在这种形势下,在当地没有民意基础的徐公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民心思乱,兵力单薄,为秦坚守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开城投降,张楚军对秦吏诛杀无赦,也是死路一条。蒯通是明察的术士,他是看准了形势,有所备而来的。他的出现,对徐公而言,仿佛是一线光亮,指明了夹缝求生的活路。于是徐公起身再拜,施礼奉蒯通为上宾,一切听从蒯通的安排,准备车马行装,派遣蒯通作为自己的使者正式出使武臣军,交涉投降议和事项。
蒯通面见武臣说:“将军入赵以来,奉行战胜然后略地、攻取然后下城的方针,在下以为过头了,非良策。如果将军愿意听从在下的策划,可以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定千里。”武臣问:“此话怎么讲?”蒯通说:“将军兵临城下,范阳令徐公整顿士卒,以备守战。徐公其人,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想投降将军,又担心被将军诛杀,正彷徨于进退之间。另一方面,范阳城内的年少暴徒,闻风蠢蠢欲动,欲乘机起事杀徐公占领范阳,独立兴国,抗拒将军。度此局势,将军何不授在下以列侯之印,使在下持侯印封赏徐公,徐公受封赏开城归顺将军,年少暴徒也不敢轻举妄动。降下范阳以后,将军再令徐公为使者,佩列侯玺印,乘朱轮华车,驱驰燕、赵各地游说劝降。各地官员见了徐公,宛若看见了自己的未来,喜讯传闻,必将不战而降于将军。这就是在下所说的传檄而定千里之事。”武臣接受了蒯通的建策,使蒯通持侯印封赐徐公。一切如蒯通所预料,赵国各地的秦郡县官吏纷纷停止抵抗,和平归顺武臣军的城池有三十多座,大量的秦军将士由此加入到武臣军中来,成为武臣政权和赵国军队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体说来,武臣赵国的政权和军队,由三部分人组成。第一部分是随同武臣一道渡河北上的三千张楚军旧部,他们是政权和军队的核心,赵王武臣、右丞相张耳、左丞相邵骚、大将军陈馀以及受命领军攻入上党的将军张黡等人,都是其成员。第二部分是由燕、赵地区就地加入的当地人,数量最大,蒯通自然是不在话下,武臣的部将,后来在攻击章邯军时立有大功、被项羽封为殷王的司马卬(司马卬为赵人,见《史记》太史公自序),以及领军攻击燕国地区的韩广,都是其代表人物。第三部分,就是通过蒯通和徐公的游说,归降于武臣的旧秦官吏将士,数量当以数万人计,受命领军攻占恒山郡的赵将李良是其代表人物。
叛将李良
秦将李良归赵,出于权衡利害,眼下利害逆转,自然要作新的权衡。接受二世皇帝的“亲书”后,李良将信将疑。
李良其人,本是秦军的高级将领,通过蒯通和徐公的游说,随大流归附了赵国,与韩广、张黡一起,被委以独当一面的军事重任,出任赵国恒山方面军的将领。有关李良归附赵国以前的情况,史书完全没有记载。根据秦军大将王离诈冒二世皇帝书信的内容,以及他归降赵国后马上出任恒山方面军将领的史事,我推想他本是秦的郡都尉一级的将军,或许就是范阳令徐公所在的广阳郡都尉。
李良受命攻下恒山郡后,回到邯郸复命,领得赵王武臣令其进军太原郡的旨意,又回到恒山郡。当他领军进到恒山郡与太原郡交界的石邑县(今河北石家庄西南)时,王离军已经封锁了由恒山郡进入太原郡的要道——井陉道,李良军在强大秦军的阻击下无法前进。就在这个时候,秦军对李良展开了离间工作。大将王离假借二世皇帝的名义派人送信给李良,信中说:李良曾经服事于我,得到显幸;如今一时误入歧途,如果能够在新的形势下有所省悟,“反赵为秦”,不但会得到赦免,还将得到新的封赏云云。来信有意不封口,使李良感到内容可能已经泄漏,滋生出种种猜疑和不安。
李良归附赵国的时候,秦帝国关东地区全面反叛,周文军攻入关中,逼近咸阳,秦王朝政权的崩溃几乎就在眼前。李良驻地任所,赵军压境,民心思叛。同为旧秦长吏的范阳令徐公亲自前来,带来赵王的优惠条件,李良权衡利害之下,做了归赵的选择。殊不知形势瞬息万变,章邯安定关中,出关一举消灭周文军,进而击破田臧、李归军,夺还三川郡,再破伍徐、邓说军,收复颍川郡,大军直指张楚政权的首都陈县。短短三个月时间,战局完全逆转,张楚政权面临马上被消灭的局面。燕赵地区,帝国北部军出动,东渡黄河压境而来,大将王离转来二世皇帝“亲书”,晓以旧情,不计前嫌,劝谕再次回归皇帝麾下。李良归赵,出于权衡利害,眼下利害逆转,自然要作新的权衡。接受二世皇帝的“亲书”后,李良将信将疑,觉得不可轻信,决定回邯郸面见赵王陈述敌情的变化,请求增兵。
李良到了邯郸郊外,在路上遇见一支华丽的车马队伍,前后有一百余骑,旌旗中有武字旗号。李良以为是赵王武臣出行,带领随从卫士下马,跪伏路旁行谒见之礼。车骑过后,有骑士前来致谢请起,才知道车队不是赵王,而是赵王的姐姐外出饮酒归来。李良本是秦军高级将领,归赵后出任赵国将军,担当方面军统帅,素受赵王尊重礼遇。以礼节论,赵王的姐姐见了李良这样的重臣,当止步谦让,下车施礼。当时,赵王的姐姐酒醉在车中,不知道伏谒路旁的是大将李良,以为不过是地方小吏之类,所以长驱而过,过后遣随从告知,王姐已过,请起云云。李良不意受到如此不礼的待遇,在随从面前非常尴尬,一时惭愧得无地自容。
随从中的一位亲信武士当场大怒,对李良喊道:“将军,天下叛秦,能者先立,?
小说推荐
-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
- 作者:李开元 秦帝国的民间暗流 历史可以复活吗(代序言)人,只有通过镜子才能看见自己;当代,只有通过历史才能认清现实。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伟人,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秦帝国。二千多年以来,秦帝国成为中华帝国的象征,秦始皇也成为大一统中国的形象代言人。然而,伟大的秦
- 最新章:第67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 1、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2、寂寂江山摇落处(上)3、寂寂江山摇落处(中)4、寂江山摇落处(下)5、历史中国6、潘岳河阳一县花7“道”与“心”8、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9、一生事业论定难,也肯冲冠为红颜10、最成功最无情的篡弑者11、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12、锦绣蓉城藏帝家,只是凋零似落花
- 最新章:第85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
- 世界近现代历史复习资料(上、下)人教版
- ★第一节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1、技术进步①纺织业,手摇纺车取代了手捻纺锤,15世纪末出现脚踏自动纺车;采矿业,畜力或水力抽水机,提运矿石的绞车(生产力的发展 冶金业,较大的高炉和利用水轮或风力的风箱②中国古代的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
- 最新章:第23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