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第77章


牡鹿庾什淙灰丫ǖ鹿谛傺览⒙蘼砟嵫恰⒈<永胶头依嫉淖什灿Π训鹿诎碌乩康淖什由先ァ>菟担怕趁胖惶崃思父鑫侍猓挥泻退募际豕宋蚀枭叹捅硎就饬耍吕窈捅次乃淙槐冉嫌淘ィ哺疟硎就狻U飧鋈貌皆诘笔毕匀?11 似乎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让步。代表们都很清楚,苏联在奥地利东部已经夺取了“战利品”,同意斯大林的要求只不过是承认既成事实罢了。当然,“赔偿”二字并未提及。但实际上这个让步正使斯大林如愿以偿。8 月2 日公布的波茨坦协议关于赔偿部分包括下列两条: 
(八)苏联政府对于坐落在德国西部各占领区的德国企业以及除下列第(九)段所规定以外的德国国外资产放弃一切赔偿要求。 
(九)英国及美国政府对于坐落在德国东部占领区内的德国企业以及德国在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及奥地利东部的国外资产,放弃一切赔偿要求。 
涉及奥地利的规定留下了可以随意解释的余地。在以后的岁月里,苏联毫不迟疑地利用这一条来为它在奥地利东部进行掠夺作辩解。不管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假使了解其真实意图,是决不会这样考虑的。这一问题后来成为讨论对奥条约时的一个中心问题,而一开始没有把它解决好,在以后十年内对奥地利的经济犹如脖子上挂上了一个磨石,甚至在1955年签署了奥地利国家条约之后,奥地利的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为苏联的利益而抵押掉的。 
在波茨坦考虑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关于奥地利的重要问题是苏联提议把伦纳政府的权力扩大到整个奥地利。会议同意这一问题暂缓解决,等英美部队开进维也纳之后再说,这些部队看来马上就要开进去了。 
第六节 盟国委员会首次会议 
波茨坦会议结束后不多几天,第一批西方占领军队就开进维也纳,8 月23日,英、美、法三国的司令部正式迁至该处。战争已经结束了四个月,盟国对奥委员会可以开始工作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但是一开头就有一个困难要克服。6 月3 日西方代表团第一次进入维也纳时,四国进行了初次接触,关于维也纳的粮食供应问题与苏方当局曾经作过多次讨论。312 俄国人起初不愿意帮助解决西方管制区居民的粮食问题,尽管居民的粮食一向是由东部奥地利供应的。西方盟国自然不能单从军事物资内承担这一任务。斯大林在波茨坦答应过协助西方管制区,这虽已定为政策,但还需要通过就地正式协商来加以贯彻。由于马克·克拉克将军在巴西执行亲善使命,与苏联副司令热尔托夫将军进行的讨论还未能完成最高一级商谈。克拉克将军回来后,8 月底四国总司令在萨尔茨堡附近的克莱斯海姆宫举行了预备会议,进一步讨论了这个问题。会议商定于9 月11日在维也纳正式会谈,但关于维也纳粮食供应的安排仍未最后取得一致。 
会议是在苏军司令部帝国旅社举行的,由苏方代表伊凡·科尼耶夫元帅担任主席。其他代表是联合王国中将理查德·麦克里里爵士,美国的马克·W ·克拉克将军和法国的M ·E ·贝图亚尔上将。他们随带各自的政治顾问:W 、H ·B ·麦克(联合王国),J ·G ·埃哈特(美国),叶·德·基谢列夫(苏联)和L ·德·莫尼科中尉(法国),还有四个副高级专员:T ·J ·W ·温特顿少将(联合王国),格伦瑟少将(美国),A ·S ·热尔托夫将军(苏联)和P ·R ·P ·谢里埃准将(法国),由他们四人组成执行委员会。 
会后,向奥地利人民发布了一份重要声明,宣称盟国委员会从那一天起对奥地利全国性的事务行使最高权力,虽然各总司令据此得在其辖区内行使全权。声明重申以1943年莫斯科宣言作为盟国政策的基础,并宣布下一项任务是相应地产生一个牢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以便重建一个真正民主、自由和独立的奥地利。为此目的,民主党派可以允许通过报纸、电台和公共集会发表政见,作为通向自由选举的一个主要步骤。这一声明表达了委员会旨在及早统一奥地利和彻底肃清德国影响的意图。 
会议作出了其他几项重要决议。粮食争论解决了,答313 应从9 月23日起,维也纳居民的每天口粮定量从八百卡路里增至一千五百五十卡路里;尽快地恢复铁路、公路的交通运输以及电报、电话的畅通;三个正式的民主政党,即人民党、社会党和共产党,获准继续自由开展政治活动;还成立了儿个四方委员会来研究并汇报有关复兴的许多紧急问题。 
会议的气氛是诚挚愉快的,看不出什么不吉的朕兆。从帝国旅社的窗子里看出去,不可能象从施瓦岑贝格的广场上以后专为盟国对奥委员会开会用的大厦里看出去那样,一眼就见到俄国人所竖立的巨大的红军纪念碑。它以施瓦岑贝格宫为背景,造型是一个苏联士兵,一手擎旗,一手持盾,象征着解放。而维也纳人对苏联士兵却已给予“不出名的强盗”这一称号了。
第三章 占领 
第一节 任务的性质 
盟国对奥委员会的组织初看起来在许多方面与对德管制委员会有相似之处。驻维也纳的盟国委员会于正常情况下每隔十四天开会一次,而柏林的管制委员会则每隔十天开会一次。执行委员会对盟国委员会的关系与协调委员会对管制委员会的关系也有某些地方相同,虽然执行委员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盟国委员会,而协调委员会则不能代表管制委员会。在执行委员会下面设有许多四人委员会,如同在德国一样,是由若干全国性管理处的主管人组成,在两个委员会中大致上彼此相对应,但也有细微区别,例如在德国,粮食管理处是同经济管理处分开的,而在奥地利,只有一个经济管理处,它的职责之中就包括了粮食和农业。关于占领区,起初总的组织原则也是相同的,即在每个占领区单独设一个军政府司令部,其下属部门均附设于各个全国性机构。维也纳的盟国委员会及其下属四人委员会的主席,和在德国一样,郁是按月轮流担任。在取得记录译本的一致和克服314 语言障碍方面,都存在着同样的困难。如同在德国一样,只有在政治管理处内,仅用俄语转译或译成俄语,而法语是不用翻译的。 
维也纳的组织机构本身也不同于柏林的组织机构。 
有一个盟国问军事管制总部——这个名称,在两个城市里都是相同的——由维也纳市的四国驻军司令和军政府高级官员组成。但柏林没有共管区,而维也纳的内城则由四国共同管理,从占领一开始,其实际活动突出地表现在由一支国际军事警察来巡逻。巡逻队是乘一辆吉普车的四个军事警察,分别来自四个占领国,各自穿着本国制服。 
就人员招募问题来说,盟国对奥委员会也遇到管制委员会所面临的困难,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有些是相似的。开头招募人员比较容易,因为所需人数较少,而申请去做那些在各方面似乎尚合自己志趣的工作者还不乏其人。但由于迫切要求复员和战斗结束时实行各种长期休假制度,这就产生了应募人员能否接得下去的问题。这一点,两处都是一样的。大家都趋向于想在国内寻找一个和平时期的牢靠工作,这时在物色合适的人员方面,两处所遇到的问题也是相同的。最后,至少在关于西方政策的调节方面,也存在相似的延宕和困难,其原因在于政府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问题。拿英国来说,它把奥地利问题和德国问题并在一起处理,建立一个特别的管制局,由当时的兰开斯特公爵郡大臣J ·B ·海因德来负责。华盛顿和巴黎的安排,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这样的趋向,即奥地利问题与大得多的德国问题相比,未免相形见绌,可能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所有这些相似之处容易使一般人把这两个组织机构等量齐观,或者更精确地说,使人们从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出发来考虑盟国对奥委员会,正如过去在计划阶段就有过一种趋向,即按德国情况来考虑奥地利本身的问题。其实,相似之处都是表面的。对奥委员会的工作环境是全然不同的,甚至在委员会存在的初期,来自德国的人也就一眼看得出来。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对奥委员会与315 对德管制委员会在规模上不同;第二,占领者与被占领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