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晚清45年》第53章


丛蚴顾⒘四茄桓鍪氖保卮穑俏烁谛牡淖锒衲钔贰N颐俏适欠窨梢晕占刚畔瘢邓环炊浴S谑俏颐桥牧艘徽潘耐凡看忧蕉蠢锫冻隼吹恼掌K涣车某鲜担贩⒑艹ぃ丫さ搅耸⒋纭! ?3 华廷寺 华廷寺是天台山上最高的寺庙,海拔有3400英尺。同其它大多数寺庙一样,它坐落在一处非常孤寂的地方。半径两英里之内,围绕着它有一百处隐士修行的小屋。寺里的方丈大约有五十五岁年纪,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对世间事物无所不知,只是看起来有点过于玩世不恭,因为他理解宗教的真谛,但也知道获取那真谛所要经过的路程是多么令人悲哀的遥远。他谈到,除了例行公事的晨颂晚祷,寺僧们无所事事,在学习和研究宗教问题上完全任意而为,或者随心所欲地游手好闲。他说,佛教寺院的建立有三个目的:省(沉思)、教(传授)和礼(仪式)。天台宗主要着力于“教”,而国清寺却以它的禅思而闻名。 从华廷寺出发,我们登上了天台山的最高峰拜经台,发现它的海拔高度是4000英尺。因为被雾包围着,我们在那儿没能拍照。 14 另外一些隐士修行的小屋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参观了好几处隐士的居处。第一处门紧锁着,没有人应答;在第二处,我们看到一个剃了光头的人打坐在垫子上,正在念诵《金刚经》。我问他是否理解第六章所提到的预言——书中是这样写的:“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他从打坐的沉寂状态中恢复过来,给我们奉上茶,问我们对这些话的理解。我把这一段话解释成关于耶稣基督的预言——他出现在佛陀逝世后五百年。那位隐士说,他从来没有解释过这段话,尽管已经诵读了三十五年了。大约离开五十码之外,是另一个隐士的居处,住着一对年龄大约六七十岁的夫妇。老妇人面色和善,在工作过程中一直念念有辞地诵经。他们两人以采茶谋生,每采摘一斤,他们可以得到八文钱;每卖三斤(四磅)可以收入大约两个先令。不远处有一个密封的屋门,门上有一个直径一英尺的圆洞。我指着门问他们,里边是不是有个僧人。她说是的,但你们现在不能同他说话,因为现在正是他坐禅的时间,这当口女人们是不能大声说话的。方丈告诉我们说,周围有一百多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一般不露面,除非在有些善士向寺院大量捐助财物或者在华廷寺举行宴会时。
第三部分:代表教会上书北京庆国寺
15 庆国寺 吃过饭,我们继续往下走,十英里后到了庆国寺。这里的人知道我的名字,在上海,我曾遇到过寺里的一位和尚。我的一位德国朋友,弗兰克博士,是一位优秀的梵文学者,当我在北京的德国公使馆学习汉语时曾在那儿遇到过他。他在搜寻梵语文献时,曾来到这所著名的寺院调查天台宗的创建者的材料。寺院方丈敏海是整个天台山最有名的高僧,是他募集了13;000银元,重修了寺庙。在这里的主殿里,供奉的不是佛像,而是一座小小的宝塔。这是很不寻常的。我拍了一张照片。 16 国清寺 第二天,我们继续下行,来到了海拔只有810英尺高的国清寺。这座寺院非常雅致,类似杭州的海潮寺。座台上供奉的神灵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新塑的部分非常鲜丽。佛像下面是500尊罗汉,循梯而上是一个管理得不错的图书馆。紧挨着的西边大殿是奉献给三位一体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的。这三尊佛像都站着,大约有20英尺高,每一位头顶上都打着伞盖,标志着他们的皇家身份和在帝国中的级别。走进厨房,我们看到一口煮米饭的大锅,直径七英尺五英寸,已经弃置不用了,但关于它,却留下了种种神话传说;我们还看到了几口直径五六英尺的煮饭锅,用于为属于寺院的一百六十名僧人蒸煮食物。还有一座禅堂。在位于禅堂正中的神坛的西边,有一个蒙着白洋布的座位。紧挨着墙的四周,是一条大约两英尺多宽的长凳,上面排着四五十个垫子,僧人们每天在那儿坐禅三次。据说,这是这座寺院的特色。在讲经堂里,没有讲台,只有一把空椅子,是方丈宣法时坐的。负责接待我们的颂清()师傅,是我所遇到的最优秀的僧侣之一。他是一个真正的那坦尼尔() ,三十四岁,已经游历了全中国,还希望去印度和世界的其它地方看一看。除了上面提到的,国清寺还有以下特殊的地方不容忘记,如寺院的创建者智顗大师的宫室和庙 ,它们里里外外都挂满了还愿谢恩的旌匾。 17 关帝生日以及楚王庙 今天是战神关帝的生日。我们十分幸运,目睹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妇女宗教集会。前一天的中午,她们开始抵达;到太阳落山时分,各种建筑的院落里就挤满了四五十岁或者年纪更大的妇女们。寺僧告诉我们,她们中的许多人是来“求梦”的。下午,在去天台城的途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妇女,顺着我们来的路一直向寺庙走去。向导告诉我们,去寺庙里求个梦,这是当地妇女们的风俗习惯。如果得到了一个,她们就去找朋友们(而不是僧人)寻求解释。倘若了解到她们交了好运,她们就会到庙里去烧香,祷告,或者送一块谢恩匾。 晚饭后,一阵巨大的女人的喧闹声从不远处传来。我们问领班的僧人,可不可以去看看那些妇女们在做什么。他们爽快地同意了。八点左右,他们领我们去了“智者大师塔院”。现在是农历一个月里的第十二天,月光很亮,但带路的僧人还是提着一个灯笼,走在前面。到了那里,我们看到在大厅中间的塑像前有一个架子,上面燃着大约十二枝指头粗细的红色小蜡烛。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妇女。她们躺在自己的衣服上,既没有铺也没有盖任何被褥。房间的东边,大约有六七个男人,正围在一张桌子边读一种祈祷文之类的东西。领头的大约六十岁左右。不仅庙里边,就是走廊和院子里,也都睡满了妇女。两三个僧人在她们中间出出进进,似乎在维持秩序,但大部分僧人却在旁边另一座院子里。回到住处后,我们听到某个地方在演奏音乐,时间持续了一个小时,但到十点时,一切都沉寂下来了,只是偶尔听到轻微的说笑声。 早晨三点左右,僧人们就起床了,并开始祈祷。大殿里钟鼓之声悠扬顿挫。四、五点钟之间,住在智者大师塔院里的妇女们起来了,在两个从城里来的、年龄约六十多岁的教师带领下,背诵她们的祈祷文。看到这么多妇女聚到一起,并且很快就要散去,我在一张黄纸上用中文写了一句话,字写得很大,把它放在走廊里的桌子上。因为我觉得这是让上帝的选民们了解无可比拟的、伟大的救世主的一个机会——她们会缘此把某些信息带回家乡。教师们走过去,挤在一起,围着桌子看,并用他们的方言解释那句话的意思。由此,妇女们把某些基督教的理念带回了家中。 在我做这件事的时候,一个大约三十岁的男子开始背诵佛教的祈祷文之一,叫做《心经》。嘴唇能移动得多快,他就背诵得多快,时不时地张开嘴吸一口气。他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似乎在向往一种美好生活。那经文他已经倒背如流,成了一种机械性动作,因而能够在听我讲话的同时,数他的念珠。 从院子里走过时,我们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生殖崇拜的遗迹——一个两英尺高的生殖器状物。离开这座寺庙,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寺里的僧人们热情地跟我们道别。
第三部分:代表教会上书北京人变成驮畜
18 人变成驮畜 途中,我们看到许多挑着重物的脚力走在从大塔头()到天台山的路上。两地相距80英里。他们每人都挑着200多斤,用6天时间走完全程。每挑一斤可得到6文钱的报酬,算起来相当于每英里每吨11便士。因为缺乏好的运输工具,这些人只能肩挑背扛,这实在使人感到悲悯。特别是,这个地区驮畜很少。在我们离开上海的三个礼拜里,总共只看到了三头驴子,骡子则一匹也没有看到。马更是稀有之物。有旱牛和水牛,是用来耕地的。 19 一个伟大的处方 在一家我们住了一宿的旅馆的墙壁上,写着一个了不起的处方,可以看作是对天台山各寺院之教义的总结。 大补清心丸 阴阳 全体 好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