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十八总督(全文)》第55章


围之后事实证明“皆良民妇女”,为什么又“将铁门缴去”。
不管怎样,这对铁门确实是新界近百年来历史的见证,也是邓氏家族树立于南邦的“锁钥”,因而成了锦田的闻名古物,受到远近游客的观瞻。
省港大罢工
1925年5月,上海英租界军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具有爱国光荣传统的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抗议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于6月19日开始举行罢工。最先起来罢工的是轮船、电车、印刷等行业工人,其它行业工人也争相响应参加了罢工。半个月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近二十万人。全港工团委员会对香港当局提出了罢工条件和要求,支持上海工商学界联合提出的要求条件。香港工人提出的六项要求包括:
华人应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绝对自由权;香港居民,不论中籍西籍,应受同一法律之待遇,务要立时取消对华人之驱逐出境条例、笞刑、私刑之法律及行为;华工占香港人口之4/5以上,香港定例局应准华工有选举代表参与之权,其定例局之选举法,应本普通选举之精神以人数为比例;应制定劳动法,规定8小时工作制,最低限度工资,废除包工制,女工童工生活之改善,劳动保险之强制施行等;政府公布7月1日之新屋租例,应立时取消,并从7月1日起减租二成五;华人应有居住自由之权,扯旗山顶应准华人居住,以消灭民族不平等之污点。
从上述这些条件和要求可以看出,香港工人的罢工斗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人阶级本身的局部利益,而是从整个民族的利益出发,代表了香港所有华人的一致要求,因而它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经济斗争,而是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平等、自由,反对侵略、压迫的政治斗争。香港工人的民族觉悟达到相当的高度。
史塔士对于罢工工人的要求,根本不予考虑,宣布紧急戒严,调集英军进入市区。港英军人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对于华籍警员,全部缴械,不得配枪,害怕他们支持工人造反。同时,禁止粮食对内地出口,封锁广东革命政府等办法对付罢工工人。
史塔士召开港府官员紧急会议,借口“广东省内的‘赤化’分子煽动诱惑香港的市民打倒帝国主义,危害治安”,通过非常时期的紧急法令,规定凡由中国各地寄给香港的一切信件,一律检查,倘若检查中发现信内有宣传“赤化”或打倒帝国主义的内容,由警察将收信人拘捕扣押审讯,追查与发信人的关系。邮政总监还借口华人邮差罢工,人香港海员大罢工
力不足,凡检查过的内地信件,暂时不予发送。
6月19日,史塔士命令查封了刊登“五卅惨案”消息和罢工声明的《中国新闻报》,逮捕了报馆工作人员。随后又逮捕罢工工人。
港英当局的这些行动,更加激怒了香港工人和华商。工人罢工、商店关门,工人、职员纷纷离开香港返回广州。皇仁书院的学生五百多人也在6月21日罢课返回广州。全国总工会和广东革命政府热情接待返回广州的香港工人,妥善安排罢工工人的生活。6月21日,广州沙面工人也同时罢工。6月23日,省港罢工工人、广州工人、广州郊区农民、黄埔军校学生和各界群众十万人举行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会后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当游行队伍途经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路时,沙面的英、法军队突然向示威游行群众开枪射击,有52人死亡,一百七十多人重伤,轻伤者无数,造成“沙基惨案”。
“沙基惨案”的发生,更加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罢工进一步扩大。香港罢工工人很快扩展到25万人,原先抱观望态度的一些行业,如电报局职工、洋务工友、渡海小轮员工等,也纷纷罢工。6月27日,酒楼、茶室、理发、机器工人罢工。28日,太古洋行华员、清洁工也罢工,有13万人陆续返回广州。省港罢工工人为统一领导,坚持罢工斗争,各派出代表组成13人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推举苏兆征为委员长,李森为干事局长,邓中夏、廖仲恺等为顾问。罢工委员会属下,设立财政委员会、保管拍卖处、会审处、工人医院、宣传学校。在干事局下还设有文书部、招待部、庶务部、宣传部、交际部、交通部、游艺部等,具体处理罢工斗争中的日常事务。罢工工人并组织有二千多人参加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广东革命政府宣布对香港实行严密封锁。纠察队驻防各海口封锁香港,抵制英货,严格缉拿帝国主义走狗奸细,严禁走私物资出港,使香港交通运输陷于中断,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公用事业瘫痪,肉食蔬菜等供应短缺,街道粪便垃圾等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社会秩序陷入混乱。香港一时成为“死港”和“臭港”。
7月5日,银行出现挤提。港英当局规定:每日每人限提100元;并禁止携带金银超过5元价值者出境。7月中旬以后,驻港英军不得不负担起很多工作,诸如:渡海小轮和电车的驾驶,粪便的清理、街道的打扫等等。7月27日,港英当局召开所谓公民大会,以大会名义致电英伦,要求出兵广州。英政府未作回答。8月15日,港英当局召开第二次公民大会,再次请求出兵,电报呈送给英皇和首相,力陈进攻广州才是解救香港的最佳办法。
英殖民地部回电称:“香港困苦,伦敦至深系念,惟综观全局,现时无法出兵。”当时,英国本土正闹着大罢工,英政府自顾不暇。看来殖民主义者可恃者维有武力;但事实又证明,武力也未能解决一切问题。史塔士无奈,于9月28日派出华商8人赴广州试行谈判,由于他们不是官方代表,所以没有什么结果。10月,港督史塔士被调回伦敦,一去不复返。11月1日,港英政府再派华商为代表赴广州谈判。这次谈的较深,虽然无具体成果,但为以后会谈奠下基础。
省港大罢工的成功,对于港英当局是一场沉重的打击。香港已经完全失去了转口港的意义,其严重后果完全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剥削中国人造成的,港英当局应负完全责任。香港整个社会活动的瘫痪,迫使港英当局屡次派人要求谈判,结束罢工。因为省港罢工而延期一年的史塔士,被弄得狼狈不堪,英廷只好换马。
张月爱在《香港1841~1980》一文中,对这一时期香港的历史做过深刻的描述: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新的一代华人,已经大异于他们的长辈,西化、理想主义、接受较多的教育,能操英语和更具野心,他们开始争取与英国人同等的地位,一群新的华人优异分子开始出现,孙中山正是他们的代表。香港大学的成立,提供华商世家子弟接受西方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打进一向拒绝华人参与的欧人的上流社会统治阶层,但种族间的樊篱仍无法打破,英人仍垄断了整个最顶统治阶层。而1925年的大罢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香港最重要的事件,在以前,香港只不过是一个避乱、牟利、无根和乌合的社会,1925年是香港历史上的另一个分水岭,香港社会已经开始产生出自己的认同,一个有机、多元化而以香港为中心的社群——华人社会已经出现。
逼旧电话公司就范
到1911年,香港电话用户还是只有二百多家。香港政府机关仍然不使用东方电话电力公司的电话设备,自设电话机楼,自备专线以防止东方的接线员掌握港府的机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自动电话面世。香港政府要求东方电话电力公司改用自动电话装置,如果该公司接受政府建议,改用新设备,政府机关就采用东方公司的自动电话,公司可以增加用户,扩大经营范围。东方公司考虑到,电话用户只有200家,即使增加政府机关用户,公司收入仍很有限,而把“驳线”式电话改成自动电话,东方电话电力公司需要动用数百万港元来购置新设备,经过反复权衡,弊大于利,没有接纳港府建议,仍维持使用“驳线”式电话。对于东方公司的不听话行动,史塔士心存不满。他认为,香港电话联系落后,不能吸引外商和外来的投资人士,有碍于经济的发展。于是,港府着手筹划新的策略,物色新的电话业投资者,以取代东方公司。
1923年,香港一些商人得悉港府不满意东方公司的服务,便积极筹划组织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