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
四爷可不吃这套奉承:“嗬!越说越奇了。你是真不明白呀,还是在装蒜?我告诉你,你是我四爷门下出去的最大的官。你的本分,不是为我做事,而是要为皇上尽忠。你以为我在防着十四爷,想争什么太子、皇位吗?你有这想法,就证明你的心地不纯。”
年羹尧不是小孩子了,他已经是二品的封疆大吏了,他能听不出话音吗,他能不知道胤祯说“不争皇位”的话并非完全真实吗?可是他又怎敢顶嘴呢。连忙说:“主子教训得很是,奴才不敢胡想。”
哪知,话一出口,又碰上了四爷的钉子:“什么,不敢胡想?你已经这样想了,这样做了嘛。前些时你来信中说:‘今日之忠于四爷,犹如明日之忠于皇上。’年羹尧,这话是什么意思,它的分量你掂算过吗?如果我把这封信交出去,你就有祸灭九族之罪,你懂吗?”
年羹尧冷汗都吓出来了:“主子饶命,奴才那天昏了头,胡说一通……”
四爷厉言厉色地说:“少废话!大丈夫立世,要敢做敢当。年羹尧,我今儿把话给你说清楚。你与我,既有主子、奴才的一层关系,又有大舅子、妹夫的一层关系。不管你投靠谁,也不管你往哪边站,你和我是分不开的,我不会把你当外人,可是别人谁也不会信你,用你。你只有老老实实地待在我的旗下,才有出路,有前途。这道理,至浅至明,用不着多说。你怎么做,全看你自己的了!”
年羹尧正要回话,蔡英却神色慌忙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四爷,不好了!小佛堂的那位郑……啊,郑大奶奶上吊死了!”
胤祯“忽”地一下站起身来说:“走,年羹尧,你跟我一块去看看。”
年羹尧跟着胤祯出了书房,这才发现,雪下得更大了,平地已经积雪盈尺。他在胤祯后边走着,心里一直在掂算:唉,这顿训挨得莫名其妙。此次回京,听了不少谣言。传得最多的是,皇上已经内定八阿哥继承皇位了。那天又正碰上九爷,硬拉着去九爷府上坐了一会儿,无非是东拉西扯地说了些闲话。年羹尧是四爷的大舅子,就是有机密的话,九爷也不敢说给他听啊!好嘛,四爷可吃醋了。不过,经一事,长一智。年羹尧心里清楚,四爷刚才的训斥,也全是正理。他年羹尧和四爷是掰不开分不开的。投靠谁都白搭,除了效忠四爷,别无出路。这会儿,主子发作完了,他的气消了,我的心也该放下来了。郑春华住在四爷府里的事儿,年羹尧早有耳闻。他知道,这是担着天大责任的事啊。可是,四爷没有背着他,听说郑春华上吊,不是叫自己也跟着进来了吗?咳,到底是老主子,老奴才,再加上是内亲,发作完了,还照样受宠,受信任。年羹尧正在胡思乱想,不觉已经来到花园小佛堂了。这地方,是胤祯专门给郑春华预备的。管家高福儿正在门口站着,见四爷他们过来连忙上前说:“四爷,年军门,请到里边吧。”
胤祯冷冷地瞟了一眼高福儿说:“在家里,没有什么年军门。他和你们一样,都是爷的奴才。”年羹尧听了没有生气,却向高福儿扮了一个鬼脸,悄悄地笑了。他知道,冲这句话,四爷原谅他了。
胤祯阴沉着脸,来到郑春华住的房间里。尸体已经放到了灵床上,脸上盖着一张麻纸。胤祯掀开看了一下,又盖上了。他走到外间,挨个儿问在这里侍候的几个丫头,郑大奶奶为什么要上吊。可是,几个女孩子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四爷又把文七十四叫来。文七十四说,后晌,他去替郑大奶奶买画画用的宣纸,回来后,郑大奶奶问他,见没见着十三爷。我说,十三爷还圈禁着呢,我哪能见着呢?后来大奶奶又问我街上有什么希罕事儿?我说,下着大雪,人都少见,哪有希罕可看呢。我冻得不行,去买豆腐脑喝。掌柜的说,十四爷领兵西征,京师的豆子成车的往西运,豆腐脑都涨价了……”
哦,四爷明白了。一定是郑春华听到十三爷还在圈禁,而十四爷却带兵出征,知道太子胤礽再无出头之日了,才心灰意绝,上吊自尽的。好,这样走了也好,也算了却了我和十三弟的一桩心事。他吩咐了一下后事安排,便带着年羹尧出来了。在门口说:
“年羹尧,你可以回去了。明个下午,你到户部接我回府。高福儿,你去叫蔡英和小书房的几个奴才,立刻来花园,在枫晚亭里见我。告诉他们,不要惊动了邬先生。”
“扎!”
年羹尧这回可真学乖了。“下午来接”,得了吧四爷,我要是来晚一步,您不扒我的皮才怪呢!反正,今儿下着大雪,我哪儿也不去,就在户部坐着等候吧。所以,一大早,年羹尧就骑着马来到户部,在书房里坐听招呼。心想:四爷您老放心,我年羹尧随叫随到,绝不误事。哪知,他又失算了。整整等了一天,也没见四爷的影子。天傍晚了,户部的人全都要走了,四爷还不来。年羹尧正在着急,却见四爷府上的蔡英跑了进来对施世纶说:
“施大人,四爷让小的给您传话。他今天在畅春园里整整待了一天,乏了。请施大人把昨儿个议的事,先拟出个条陈来,四爷晚些时再看。”转过身来,又悄悄地对年羹尧说,:“快,四爷在门口等你呢!”
年羹尧小声问:“哎,我说蔡英,外边的事,不是高福儿跟着爷跑的吗?怎么换你了?”
蔡英四下瞅瞅没有外人,悄声说:“咳,别问了,待会儿你就知道了。高福儿这奴才叛了主子,今儿跑了……”话刚说一半,见门外四爷的轿子已经启动了,便和年羹尧一起上马追了过去。
大轿在府门前停住,年羹尧急忙下马,上前打起轿帘。四爷看了他一眼说:“年羹尧,你这趟回京正是时候,爷今儿个让你瞧一场好戏。”说着,径自大步往里走。年羹尧不敢接话,急步跟上。一进二门,他就惊呆了:万福堂正厅外偌大的院子里,黑压压站满了全府上下所有的家奴,足有二百来人。一个个曲腰弓背,肃然而立。他们的头上、脸上、身上落满了雪,却没有一个人敢掸一掸,抖一抖。胤祯拉着年羹尧上了台阶。大儿子弘时连忙给父亲搬来一把椅子,请父亲坐下。家奴们一齐跪倒雪地雷鸣般地叫了一声:“请四王爷金安。”
胤祯既不答活,也不让他们起来,却沉着脸说:“这几年,四爷我外边的事情多,家里顾不上操心,让你们都受累了。人生在世,讲究的是忠孝二字。做臣子的,对皇上办事认真是忠,做家奴的,把家务料理好也是忠。皇上论功行赏,封了我亲王。我呢,也不能亏待了你们。管账的在吗?”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账房先生,连忙膝行上前:“奴才在。”
“今年黑山庄里,送来了多少银子啊?”
:“回四爷,一共是两万四千一百一十八两。”
胤祯微微一笑:“好。我只要个零头过年,其余的全赏给大家。去几个人,把那两万两银子全抬到这里。”
老账房答应一声,带着二十几个伙计,到账房里抬出十几口大箱子,一拉溜码在廊沿下。打开箱子,嗬,银灿灿,白亮亮的大银锭,映着漫天大雪,直晃人的眼睛。
胤祯瞟了一眼箱子,不屑地一笑说:“嘿嘿……看见了吗?这银子确实是好东西。有了它,父母可以赡养,妻儿可得安居,亲戚朋友也都能跟着沾点光。但是,四爷我瞧不上它,也不看重它。我看重的是人心,看重的是府上的奴才们都能过个舒心年。账房,你把这些银子的分法告诉大家。”
老账房答应一声,拿出一个大厚本子来说:“按四爷的吩咐,今年的赏银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十二名,每人得一百六十两,中等一百五十五人,每人得一百两,下等四十三人,各得七十两。这个册子,是各房管事的轮流记录,经主子裁定的。”接着,便按名单依次颁赏。
胤祯看看银子发光了,才说:“有四十三个奴才,今年的赏银少了。你们也用不着怨天怨地,要从自己的忠、勤、慎这三个字上去想。为什么别人得了头等,你才得了下等。明年好好干,也争头等嘛。这里有个年羹尧,他原先和你们一样,都是爷的奴才。可是,如今他是二品顶戴的封疆大吏。还有这个蔡英,别看年纪不大,四爷我当众宣布,从今儿个起,他是府上的管家了。他今年的赏银是一千两!也许有人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重用、重赏蔡英?因为他替府里立了一大功,为四爷我除了家贼。这个家贼,就是一向受我重用的
小说推荐
- 康熙大帝二月河
- 书籍介绍-章节内容开始-第一卷 第一章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2 23:49:44 本章字数:64026一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
-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 156846第1章 楔子)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家、一窝窝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竟有长住下来的意思。好在自李闯王兵败以后,北京城内屡遭兵乱,人口十去五六。东直门内外瓦
- 最新章:第1528章
- 康熙大帝
- 作者:二月河康熙帝玄烨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第一卷 夺宫第一章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
- 最新章:第330章
- 雍正皇帝 - 二月河
-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第一部 九王夺嫡 第一回 瘦西湖他乡逢故知 天光楼布衣窘官宦 游三吴不可缺扬州,冶扬州不可无虹桥 虹桥这地方,面湖临河,西邻“长堤春柳,东迎“荷浦薰风,虹桥阁、曙光楼、来薰堂、海
- 最新章:二月河-第396章
- 乾隆皇帝 - 二月河
- 乾隆皇帝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
- 最新章:二月河-第718章
- 光绪皇帝-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
- 最新章:二月河-第31章
-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
- 最新章:二月河-第32章
- 帝后耕耘记(康熙与孝惠)
- 帝后耕耘记(康熙与孝惠)作者:李木白第一章 假如我是孝惠的头三天宁芳惯性早起,不论自己当天是不是早接班。可今天起意时即觉头昏沉,周身无力。回忆着,昨天没走什么路呀,只是清晨出吴山驿在吴山里遛 达了一两个小时,下山过仿古街早中餐做堆吃完 就顺着四亭路回来了。而后坐在木房子里上了一下午网,稍晚也就睡了。
- 最新章:第168章
- 康熙年之大土匪
- 作者:屠狗辈第1章 离奇重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江涛仰头饮了一大口酒,心中沉吟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江涛想到此,自言自语道“呵呵,大学刚毕业时野心勃勃,现在已毕业五载,却还是一事无成,真是不堪回首,时也,命也”落寞的声音有点响亮,此时已是星空如海,他正蜗居在郊区的租房
- 最新章:第2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