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豢墼诖抢铮?2 月7 日下午50分(珍珠港上午8 时20 分),华盛顿的美海军部接到了珍珠港拍来的第一份电报:“珍珠港遭受空袭,这不是演习。”诺克斯读罢电文大声叫喊:“不得了啦!这不可能是真的。那一定是意味着菲律宾。”
此刻,罗斯福正在白宫二楼圆形书房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色味俱全的苹果,一边向他的挚友哈里·霍普金夸耀其心爱的集邮册。
突然,电话铃响了。“我是诺克斯,我们侦获了一份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发出的作战电报。”
“不可能!”总统说。
“看来已经干起来了。”
“不可能!!”
“日本人正在进攻珍珠港。”
“不可能!!!”
“我将电文念出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致夏威夷所有舰船:珍珠港遭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通知所有的舰船和军港!”总统盛怒之下热血沸腾。
“进攻还在继续。”诺克斯说:“我几乎听到炸弹的爆炸声了,布洛克说,这回我们挨揍!”
总统立即将这一消息通知了赫尔,随即,他一动不动坐了整整18 分钟。
此时,日本两位大使野村和来栖在日本大使馆门口已预备好汽车,正焦急地等待着《致美国政府备忘录》第14 部分的英文译稿。为了避免“偷袭”
的恶名声,日本政府训令递交该文件的时间是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即日机袭击珍珠港前半小时。由于日本大使馆翻译工作迟误,直到下午2 时20分。两位大使才急急忙忙地走进美国国务院大门。此时,正是珍珠港早晨9 时50 分,日本第二攻击波机群已飞抵珍珠港上空。
野村将要递交文件,赫尔早已通过“魔术”密码翻译机了如指掌。只见他装出一副匆匆看了一遍的样子,然后猛然转过身来,两眼盯住野村,愤怒他说:“我想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我在过去同你进行历时九个月的谈判中,从来没说过一句谎话。这一点只要看一下记录就会一清二楚。我在五十年的公职生活中,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充满虚伪和狡辩的文件。到目前为止,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星球上,竟有如此牵强附会和说出这么多谎言的国家。”
野村正想说话,赫尔挥手加以制止,并用下颚指指门口。“和谈”丑剧就此落幕!
野村两眼饱含着泪水,灰溜溜地走出了美国国务卿办公室。当两人尚在返回途中,美国广播电台正在反复广播:“pearlHarbo—urattacked”(珍珠港遭到攻击),紧张而激愤的播音员已失去平时那种沉着的语调,不时发出颤抖的声音。这一爆炸性新闻使正在欢度星期日的美国人民受到莫大的冲击。
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参议员康纳利写道:“美国陆军和海军同床酣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珍珠港事件的始末已经水落石出,这是军界的一件大事,它牵涉到许多人的责任,其中包括一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灾难过后,海军部长诺克斯立即乘飞机赶到珍珠港。几天以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立即任命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工作于12 月18 日开始。委员们听取了一百二十七人的证言,查阅了无数的文件。所有收集的文件的正文加在一起足有五千页打字纸那么厚。所有美国人都认为:背信弃义是这场战争的根源。想必是这种观念使整个美、日战争成了一场不可调和的激战。然而,当珍珠港稍稍平静之后,美国就以军礼相待,收殓安葬了被击毙的日本飞行员。从安葬时拍的照片上看,棺材安放在墓穴里,美国士兵持枪肃立在墓穴旁。美国士兵和军人们毫不隐讳地承认攻击珍珠港的日本飞行员显示了卓越的专业才干。但是,他们痛恨日本。确实,完完全全可以看出,全体水兵都憎恨日本和日本人,都强烈要求报仇雪恨。
第二节 危急
1944 年5 月14 日8 时,日本“伊—16”号潜艇奉命装载粮食从特鲁克港起航,前往布干维尔岛的布因,补给一支久遭围困、濒于饿死的日本驻军。
航行中,潜艇艇长开内少佐向上司发报:“预定5 月2 日20 时到达布因。”
但报文被美国情报机关截获,美西南太平洋舰队即令驻图拉吉港的第39 护卫舰分队出击。
5 月18 日下午,第39 分队分队长汉密尔顿·汉斯海军中校率领新服役的护卫舰“乔治”号、“拉比”号和“英格兰”号离港,开往南纬5 度10分、东经158 度10 分的截击点。次日下午,3 舰抵达预定海区并展开对潜搜索。当时,碧空如洗,东风拂柔,舰员们各就各位,寻觅着深海猎物,3 时许,“英格兰”号声纳兵报告:“发现目标,方位305 度,距离1800 码。”
各舰随即拉响了战斗警报。当距离400 码时,发现目标左转。位于“乔治”
号旗舰上的汉斯令“英格兰”号跟踪目标,准备攻击,自率“乔治”号和“拉比”号在外围堵截。13 时40 分,“英格兰”号距敌460 码时转入战斗航向。
41 分,向潜艇齐射两群刺猬弹(定深40 米);未见击中迹象,深弹的爆炸声使声纳失掉了对潜接触。经过一番紧张的搜索,14 时10 分重新获得声纳接触,随即,又向目标实施攻击,两次齐射刺猬弹(定深60 米)仍无效果。
这时,“英格兰”号偶经潜艇上方,测得潜艇深度为100 米,炮手改定深度后,向敌艇进行了第五次刺猬弹齐射。几秒钟后,传来“砰、砰”爆炸声,有经验的舰员判走已击中目标。不久,又发出闷雷般的巨响,破木、残渣泛起,油渍漂浮海面,“伊—16”号潜艇已沉毁无疑。
1944 年5 月20 日,节节溃退的日军,断定美国舰队将要展开新的攻势。
于是,日联合舰队司令丰武夫海军大将下令实施“A —CO 战役”计划。事实上,日第7 潜艇战队51 潜艇分队的7 艘潜艇(吕—105 、吕—109 、吕—112 、吕—116 、吕—108 、吕—106 ),已于4 天前出航,驶往美舰必经航道马努斯岛东北150 —P350 海里的截击线上,(代号为“NA”线)。5 月21 日零时,潜艇准时进入阵位,伺机伏击过往的美军舰队。
谁料日潜艇的行踪又被美军察悉,驻图拉吉的汉斯奉命再次出猎,率39分队(“乔治”号、“英格兰”号、“拉比”号)紧急出航,兼程北上,于5 月21 日3 时抵达战区。三舰组成单横队沿“NA”线向前搜索,主航向032 度,间隔20 链。次日3 时50 分,首当其冲的“乔治”号雷达发现一艘水面状态航行的潜艇——“吕—106 ”号。3 舰即整队围猎,“吕—106 ”号亦紧急下潜,企图逃离,4 时15 分,“乔治”号实施刺猬弹齐射,没有命中,声纳失去接触。“英格兰”号迅速前出搜猎,4 时25 分,声纳接触目标,第一次刺猬弹齐射后,发现“吕—106 ”号速度未减,且迎面驶来,企图穿越舰底利用尾流脱逃。“英格兰”号察其动向,敏捷地调转舰艏,第二次进入战斗航向,实施刺猬弹齐射。5 分钟后,海底传出沉闷的轰响声,随即油污、破片冲向海面。。22 日清晨,大雨滂沦,能见度很差。两建奇功的“英格兰”号官兵。顾不得连日劳累,继续随分队沿“NA”线向东北方向搜寻。6 时许,位于编队左侧的“拉比”号雷达发现了相距40 链的“吕—04”号潜艇。6 时17 分,“拉比”号对下潜逃遁的潜艇发射了刺猬弹,没有奏效。汉斯即令“乔治”
号占位攻击,仍无战果。汉斯以期待的口气向“英格兰”号下达了出猎的指令。老练的“英格兰”号舰长驾舰驶近现场,精确地测定了潜艇运动要素,迅速确定了攻击航向,高速进抵攻击阵位,“嘘—嘘—”两次齐射,不久,水下传来了猛烈的爆炸声,潜艇中弹葬身海底。
5 月24 日下午,“英格兰”号又试锋芒,仅一次齐射,就击沉“吕—116 ”号潜艇。
5 月26 日夜晚,“英格兰”号主动出猎,再显身手,击沉了“吕—108 ”号潜艇。
连续一周的海上追逐,已使39 分队精疲力竭、弹粮短缺。27 日15 时,3 舰驶抵马努斯港补给。第二天,护卫舰“斯彭利尔”号和“黑泽武德”号加入编队。黄昏,汉斯再度率舰出航,返回“NA”线继续搜索。与此同时,美军另一支猎潜舰队赶赴战场,协同39 分队尽早结束战斗。但事与愿违,近10 艘战舰连续三天搜猎,不见潜艇踪影。原来
小说推荐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作者:黄炎 引子 英国的谍报部门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历史都悠久。在过去五百年间,她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使用这些手段先建立起来一个王国,嗣后又建立起来一个帝国,并且利用这些手段保卫王国和帝国免受敌人侵犯。它在以往几百年中曾经以智取胜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并且在本世纪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7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作者[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序言 美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之间通力合作的关系,大大有助于盟国保安宗旨的发扬和民主生活方式之推进。我个人就能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我们的意大利海军朋友们曾对美国第六舰队和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军事部署,给予公认的得力的帮助。由于有了这些
- 最新章:第8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 吴万沈 译最光辉的时刻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民怎样单独坚守堡垒直至过去半盲的人们作好一半的准备。上部 法国的沦陷(1940年5—6月)第二卷 序 最光辉的时刻第01章 全国联合第02章 法兰西之战第03章 法兰西之战第04章 向海岸撤退第05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06章 竞相抢夺第07章 再谈法国 第
- 最新章:第15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书香.o 请访问≡o《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完结)作者:李巨廉、金重远 等编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31001【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
- 最新章:第39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