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全文)》第30章


奖有功。谁知太监公公捧旨颁赐时,又按例索礼金数千两。 
脾气耿直的左将军一气之下,皇家的恩赐干脆不要了,最后又是和稀泥的李中堂替大将军出了半价买下了事。后来,李鸿章出使德国,俾斯麦曾暗喻李只会打内战。李怅然叹曰:“与妇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也。”个中滋味,又怎一个“心酸”了得? 
这个挥霍惯了的女人,好像对金钱没有概念。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地签,地一块一块地割,银子大把大把地赔,她眼睛眨也不眨。当然她也有点心疼,有点不爽。她曾想借义和团教训洋鬼子,却闹出“庚子之变”,吓怕了的“老佛爷”只能再一次签订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以向众国赔偿军费45亿两白银为代价,来求列强不追究她的“罪过”。只要能够继续她的统治,继续享受她的荣华富贵,那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又有什么不可呢? 
她和光绪帝的恩怨 
权力对慈禧太后有着莫大的诱惑力。她是一个有着极强控制欲的女人,一直不愿意也从没打算将权力让出。慈禧太后为了稳住自己的宝座,在亲生儿子同治帝暴卒后,又煞费苦心地将自己的亲妹妹与醇亲王所生的儿子立为 
小皇帝,以便继续垂帘听政,做她的皇太后。这位小皇帝便是光绪帝,慈禧一直到光绪帝16岁才不得已为他举行了亲政典礼。之后又拖了两年,等到光绪帝大婚后,这才在太和殿举行了归政仪式,正式撤帘。为了在幕后操控皇帝,她又弄出了个《训政细则》,以法令的形式稳固她的地位和权力。 
为了能牢牢操控光绪帝,慈禧太后在光绪帝的婚姻大事上也是独断专行。她根本就不顾光绪的喜好和感受,硬是把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推上皇后的宝座。按清帝初选后妃的惯例,一般是要选一后三妃嫔,可慈禧为了保住自己侄女在后宫的地位,竟自作主张,只是随便将一对姐妹(瑾嫔和珍嫔)硬塞给光绪,敷衍了事。既不遵祖宗的惯例,也不顾皇帝的面子,可见慈禧的霸道和光绪的可怜。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为光绪帝举办的婚礼共耗银1100余万两,据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调查,除婚礼应有花销外,还有500多万两是被慈禧太后的亲信们中饱了私囊。 
不幸的光绪帝,唯一庆幸的就是嫔妃中还有一个“顺眼”的,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珍妃。珍妃(当时还是珍嫔)刚入宫时年仅13岁,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与木讷粗笨的皇后和寡淡无味的瑾嫔相比,率性天真、聪明伶俐的珍嫔自然更讨光绪的喜欢。起初,她也博得慈禧太后的赏识,还经常让她陪伴在自己身边。光绪二十年(1894年),适逢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慈禧循例将珍嫔晋封为妃。 
光绪帝开始亲政的最初的几年里还算听话,凡是军国大事都会听取“亲爸爸”的“最高”指示。而当时珍妃年幼,还算讨喜,所以宫闱里便是有些风波,整体还算一团和气。然而,由于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不甘心“放权”,而年少气盛的光绪帝又欲有一番作为,于是朝廷形成两大势力,即帝党和后党。 
甲午之战的惨败,对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都是莫大的刺激。 
光绪帝受刺激,是因为条约签订,盖的正是他本人的玉玺,他觉得这是大清帝国和自己的奇耻大辱。可慈禧太后受刺激,一是觉得日本人以后真是不敢得罪,二是觉得养子光绪帝不把她放在眼里。光绪先是提出要将她的寿诞用款改作军用的“不敬”建议,然后又不向她汇报,就给慈禧的宠臣李鸿章拔三眼花翎、褫黄马褂、革职留任等处分,这分明是在向她示威。于是,慈禧太后决定杀鸡儆猴,给光绪帝一点颜色看看。 
这时已经长大成人的珍妃,仗着光绪帝的恩宠,非常任性,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她不但不把慈禧太后的侄女皇后放在眼里,甚至参与朝政,做了些“非法”的勾当:卖官。由于得宠,珍妃卖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功率甚至比慈禧太后还高。有一次,她居然将上海道兼管海关的肥缺卖给了从未踏足仕途的富商鲁伯阳,令朝臣侧目。光绪帝也觉得有点过分,为了在朝臣面前挽回脸面,他决定煞一煞卖官之风,于是坚决反对给木商玉铭四川盐茶道的官职。然而,这个官职却恰恰是慈禧许诺的。因为前有鲁伯阳之事,这样的反对,就使得慈禧太后下不了台。恼羞成怒的她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祭出“杀威棒”,灭灭帝党的威风。她先是用后宫的“家法”,将珍妃当众杖责,打得死去活来,并将其降为贵人,然后又明旨给皇后,授意她打探光绪帝与嫔妃的一切事宜,并随时上报。随后又召见军机大臣,严责光绪帝包庇宠妃,并将光绪帝及珍妃身边 “涉案”的太监或杀或充军,死者达60余人。 
坦率地讲,把玩政术,慈禧太后无论心机还是手段,都远比光绪帝强得多。光绪帝空有一腔激情,却缺乏做皇帝(政治家)的资质,身边的幕僚也多是些腐儒酸臣。当初,帝党成员不冷静地分析现状,也不懂政治谋略,只会一味刺激光绪帝,说出“太后虽穆宗(同治帝)之母,实文宗(咸丰帝)之妾。皇上入继大统为文宗之后,无以妾为母之礼。本非母子,宜收揽大权”之类的话来。耳目众多的慈禧太后听到这番“离间母子”的话后,怒不可遏,立即对帝党官员进行围剿:文廷式革职,翁同龢革职,汪鸣鸾革职…… 
皇帝是这样一个容易冲动的皇帝,帝党是这样的一批异想天开的“人才”,也难怪后来的“百日维新”会失败了。对此,《清史稿》叹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正是因为鼠是“硕鼠”,器是“瓷器”,所以不管光绪帝怎么折腾,牢牢控制着军权的慈禧太后,轻而易举就把他“拉下马”,并将其囚禁于瀛台。后来,慈禧觉得光绪帝太麻烦,已经控制不住,便有了废帝的想法。她以光绪帝“病重”为由匆匆选了端郡王载漪15岁的儿子为皇储,这时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已经恶化到极点。 
光绪帝的维新虽然漏洞百出,但由于制度构想西化而得到了外国公使的欢迎,他们都反对废帝,甚至派军舰在中国沿海示威表示支持光绪帝。这就使慈禧感到很头痛,后来她竟想利用义和团把洋人的势力灭一灭。然而面对洋枪洋炮,空有匹夫之勇的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56天,最终毫无战果,反而惹怒了洋人,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当然不愿将光绪帝留给支持他的洋人,所以挟持光绪帝匆匆西逃。那一年是中国的庚子年(1900年),所以史称“庚子之变”。 
光绪的死和她有关吗 
慈禧太后西逃之前,或是为了泄愤,竟迁怒于珍妃,将其溺死在后宫的井中。可怜的珍妃死时年仅24岁。而光绪帝则成了慈禧太后向列强示好的平安符,虽是保住了性命,却过得生不如死。慈禧太后对他毫无怜惜之情。冬天光绪的寝宫不糊窗纸,平常饭菜还常有馊臭之物。光绪帝就在这样的煎熬中度过了他余下的人生。 
慈禧太后至死也没放过光绪。最蹊跷的是光绪帝的死,刚好比慈禧早一天,难道是巧合么?据说慈禧太后病时,曾问李莲英:“我病了,皇上在干什么?”李莲英恭敬地回答:“皇上在看书,面带喜色。”面带喜色?那就是盼“老佛爷”早点归天了? 
一生好强的慈禧太后,在最后关头又岂会如他所愿呢?当时光绪虽然体弱多病,但毕竟年轻,在御医的精心治疗下,病情一直很稳定。据当时的起居录记载,光绪帝去世前两天,身体良好,还亲谒仪銮殿拜见慈禧太后,给她请安。然而第二天就病情突变,史官郑重写道:“上不豫”。第三天,史官直书:“上遘病大渐,酉刻,龙驭上宾!”是什么原因让光绪的病急转直下呢?当时御医屈桂庭在日记里记载:“余诊视一月有余,药力有效……至十月十八日……帝忽患肚痛,在床上乱滚……帝所居地更为孤寂,无人管事……最可异者,则频呼肚痛: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者!”后人据此猜测光绪是被毒死的。是否老佛爷的意思,又是谁下手的,众说纷纭。在溥仪《我的前半生》、德龄《瀛台泣血记》以及英国人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等书中都有不同说法,不过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遂成千古疑案。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