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备忘录》第36章


钟灵率众弟子,来到怀仁堂,对怀仁堂的结构仔仔细细地进行了“考察”。他们初步拟定在院子上搭起铁皮屋顶,与四周的长廊连接在一起。这样,既保存了原建筑的格局,又增加了使用面积。
他们在实地“考察”之后,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反复修改装修装饰怀仁堂的方案,直到感到满意时,才将怀仁堂的装修装饰设计图上报周恩来。
周恩来在百忙中,审看了装饰怀仁堂的设计图,他感觉可以,便提起毛笔,在设计图的右上角,写了批示:
同意,周。七月X日。
这张凝聚钟灵心血的设计图,非常遗憾地遗失在“十年动乱”中。
钟灵和东北来的美术家张仃根据这份设计图的原理又设计了一套中南海各个大门的立体效果图,染上实际颜色。经由周恩来拍板投入了施工。
怀仁堂内外都装饰起来了。院子的大门、二门以及垂花门都显得气派而充满喜气。
怀仁堂装修整整用了3天时间,钟灵则整整3天3夜没合眼,甚至连个呵欠都顾不上打一个。直到周恩来看过会场,满意而去时,他才一下子歪在桌子上,不多不少整整睡了36个小时。
钟灵忙完怀仁堂的装饰任务后,便开始进行天安门城楼的装饰。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要挂一条巨幅横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天安门两旁也各挂一条巨幅标语,西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东边是“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于是,钟灵便使出浑身解数,用漂亮工整的宋体美术字,完成了这个千载难逢的任务。
28岁的钟灵,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挂上了万众瞩目的地方,这使他一生都感到自豪。
第二部分 中南海新生第41节 怀仁堂的音响成了一大难题(1)
怀仁堂成为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址不容选择,但怀仁堂的音响成了一大难题。周恩来为此大动肝火:因声音不清而砸锅,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王诤急忙调兵遣将,“九头鸟”大显身手,功劳不同寻常。
1949年8月12日,总参通信兵部技术处处长傅英豪正在向部长王诤汇报工作,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起来。
红色电话机是专线,凡是一些重大事宜或急办事宜都由红色电话机接送。红色电话机铃声一响,王诤和傅英豪不约而同投向红色电话机。
王诤向傅英豪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不要出声,随后拿起了电话机听筒。
“现在我们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地点选在怀仁堂。”话筒里传来清晰的浙江口音,王诤听出电话是周恩来打来的,坐在一旁的傅英豪也听到了周恩来的话声。
王诤将听筒从右手交到左手,右手拿起一支铅笔,准备写下周恩来的指示。
“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做主人,请全国民主人士来北平开会,成立人民自己的国家。这是第一次,一定要搞好,可是现在怀仁堂的音响是个大问题,成了一大难题。”
关于怀仁堂音响问题的情况,是中南海俱乐部主任钟灵向周恩来汇报的。新政协6月份在怀仁堂召开的时候,声音就已成了问题,不过那次人数少,大体上还说得过去。但这次要开大会,声音问题肯定不行。钟灵在装饰怀仁堂时,曾试了试音响,感到不满意,急情之下,钟灵便如实地向周恩来作了汇报。
周恩来听了钟灵的汇报后,感到这事非同小可,便撇开手头上的其他工作,要通了总参通信兵部王诤部长的红色电话专线。
王诤从拿起电话时起,就一声没吭,他听得出周恩来的话调很严肃,不像平时那样,心里感到事情严重,刻不容缓,但他绝没有想到,周恩来说着说着动了气,一向不发火的他发了大火。
“王诤我和你说,民主党派对山沟里打出来的共产党有一种说法:打得天下,管不了天下,他们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显然是对共产党不那么服气。”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东道主召集会议,再好的内容人家不知道你说什么,听不到你说什么,这个会议就是失败的会议。因为声音不清楚而砸锅,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坐在一旁的傅英豪有点莫名其妙地看了看王诤部长,他也感到有些奇怪,周恩来从不发火,今天是怎啦?
王诤放下电话听筒,怔怔地坐在那儿。这位在长征中一直担任“空中交通员”的王诤,始终在毛主席身边搞无线电联络,延安时期又负责筹建广播电台。他和周恩来很熟,干工作从来不讲价钱。但今天他有点想不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王诤在那沉默了足足有15分钟后,终于向傅英豪开了口:“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反正你也全听到了,搞不好怀仁堂的声音问题,总理要杀我的脑袋,我可要先杀你的!”
傅英豪和他的夫人唐旦自从被周恩来派到延安安装新华广播电台后,便一直在王诤的领导下工作。凡是沾电的问题,王诤就找傅英豪,每次找到傅英豪,交待完任务后,还要问一句,有没有什么困难。而傅英豪则说:“你先说需要不需要吧,如果需要,就不要问有什么困难,任务交给我,我保证能完成。”
但这次两人都破了例。王诤没有问,傅英豪也没有回答。因为困难肯定有,所以王诤没有问,而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所以傅英豪也就没有把誓言说出来。
不过,傅英豪在受领中南海怀仁堂音响的任务时,确实没有觉到有多大的难度。这位连扩音器都能造的电专家,真的制服不了扩音器产生的回声?傅英豪觉得自己能行,于是,他便兴冲冲地到中南海,找到了中南海俱乐部主任钟灵。
为怀仁堂音响问题而着急的钟灵,看过傅英豪的介绍信后,高兴地说:“我们专家来了!这回怀仁堂的音响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
傅英豪先看了看怀仁堂的音响,又转了轻怀仁堂偌大的会场,钟灵跟在傅英豪的身后,不时地向他介绍着怀仁堂的情况。
傅英豪看完整个怀仁堂的内部构造后,将喇叭放在左、右、头顶和后部,试尽了各种办法,但到处乱撞的回声仍然消除不了。
混响怎么消除?
通晓三国语言的傅英豪翻遍了中文、日文、英文资料,但没有找到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
此时距怀仁堂开会只有一个星期了,但傅英豪依旧是一筹莫展。大会筹委会的人和俱乐部主任钟灵都愁坏了,可谁都插不上手,帮不上忙。
第二部分 中南海新生第42节 怀仁堂的音响成了一大难题(2)
这次傅英豪也真着急了,于是他便提出成立一个试制小组。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试制小组的人选由傅英豪选定,一切都开了绿灯。
傅英豪挑选的试制小组共5人。他的夫人唐旦也在其中,傅英豪和唐旦都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的同学,唐旦比傅英豪高一级,她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但傅英豪的实践能力强,能改装发报机和组装扩音机。试制小组还有一个叫习林的,电话局派来的是一位女同志。
“大江大海都过来了,难道在小河沟里翻船!”傅英豪愤愤地想。
正值中午吃饭时间,大家都闷着头吃饭,实际上是在吃饭时,脑子里还在想着怀仁堂的声响问题。
试制组的一个人,见大家都沉默不语,他便率先打破了沉寂,讲了一个笑话。他讲笑话,是为了大家放松一下紧绷着的神经,而同志们听完他讲的笑话,便也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不知是谁扯起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以及作战的十六字口决,这时有人冒出一句:“化整为零。”
傅英豪阶到这句话后,眼睛一亮,来了主意。他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没有声音还会有回声吗?”
傅英豪话音刚落,他的夫人唐旦冲他说道:“这不是废话,没有源哪来回声。”但唐旦的话一出口,又感到有些后悔,她此时也明白了傅英豪的想法了,于是,便又说了一句:“你就别卖关于啦,快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傅英豪确实通过“化整为零”这句话,得到了启发,他联想到数学上渐进的原理和无穷大无穷小的极限原理。他说:“声音大回声大,声音小回声小。如果化整为零,把声源切割到最小,回声不就自然消失了么?”
试制组的同志们听完他的想法后,觉得有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