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37章


导职位的旗舰司令”,一个“可于日后担任舰队司令或海军总司令的军官”,“根据我的看法,这是一个可提拔到最高领导职位的合适的人物”。
为什么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提这些事情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自1942年年底以来,我作为潜艇司令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之间在公事和私人关系方面发生了分歧。分歧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十分迫切的建造潜艇问题在装备方面没有得到优先重视,这样就使得我长期以来忧心仲忡。我担心,尽管德国潜艇在数量很少的情况下取得了战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顽固的防御力量和英国、美国所增添的商船终将打败德国的潜艇战。由于在总战略方面我和雷德尔之间的分歧愈来愈大,致使在海军作战中并没有把重点坚定地放在我认为是正确的潜艇吨位战上面。例如,把潜艇调遣到收效不大的地方去,从而使击沉的数字从1941~1942 年总吨位约为一百万吨的高度降下来,如我在回答第十五个问题时所说的那样。
雷德尔和我之间的分歧当然在海军中保不了密,不言而喻,上面提到的几位舰队司令对此是知道的。
尽管这位海军总司令和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但上面提到的几位舰队司令在关于我的鉴定中还是坚持了他们自己的看法,认为我当海军总司令是合适的。同时,尽管雷德尔和我有分歧,但他本人在给希特勒的信中还是推荐我当海军总司令。在我看来,这充分证明了海军高级军官具有尊重客观的正直的作风,他们都是非常客观地看问题,而不是从私人分歧来决定他们行动的,这种分歧对他们的行动可说是毫无影响,最好的证明就是雷德尔本人。他在辞呈中对我做出了十分客观的结论而没有考虑到多年来他和我在公事和私人关系方面所发生的分歧。
2 .为什么我要引用雷德尔的信和三个舰队司令对我的三种评语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力图使本书在关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方面有助于说明历史的真相。有一些人片面而轻率地声称,希特勒任命我为雷德尔的继任人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与海军元帅雷德尔的愿望和想法背道而驰。这完全不符合事实。所以,我引证了1943年1 月14日雷德尔海军元帅的信,这封信现在存放在弗赖堡的联邦档案馆军事档案里。
这样,在1943年1 月30日,我当上了海军总司令。我要满怀信心地强调,雷德尔交给我的那部分国防军在思想感情、同志关系和遵守纪律方面都是团结一致的。根据1917和1918年兵变的经验以及1920年卡普叛乱的经验,德国海军对于内部协调一致,无疑特别重视,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到这场艰苦战争的最后一天,德国海军的战斗力始终没有被摧毁。结果是:1939年9 月大战突然爆发后,德国海军在对付英国这个海上强国时,虽然作战力量很弱,但却无疑取得了比预期大得多的战绩。就这样,为数不多的、比起英国来居于劣势的大型兵舰在雷德尔的英勇而尽职的指挥下投入了战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沉了敌舰三十三万四千吨。
同样,以敌军吨位作为战斗目标的辅助巡洋舰击毁了敌人舰艇八十五万七千吨。
1943年春天,战争已进行了三年半,德国潜艇数字还未达到1939年计划的四分之三,这一计划对英国在大西洋上的生命线进行适合时机的决定性的打击,我认为是必要的。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德国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沉了盟国商船二千八百八十二艘,总吨位为一千四百五十万吨左右,约占盟国在战争中损失的二千二百万吨总吨位的百分之六十五。这个数字足以显示德国潜艇武器的巨大威力,并且证明,德国要是能够及时地把重点放在潜艇装备的建造方面,大西洋的战局将会别开生面。
这里还要提一下,海军大型军舰和鱼雷艇在占领挪威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德国海军在战争最后阶段往返频繁的运输任务中也经受了考验,它率领一批商船穿越波罗的海,把二百多万士兵、伤员、难民、妇女和儿童,从东方运到西方。德国海军竭尽全部力量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天。战争末期为支援陆战而成立的若干海军师,尽管缺少陆战经验,却英勇地经受了考验。
我相信,历史总有一天会称颂和肯定德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表现的英勇气概;同时,历史将会证明,德国海军没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它的总体战略任务:如果我们至迟在战争爆发初期加速建造潜艇,使我们能够不失时机地以较大数量的潜艇投入战斗,如果我们在作战方面把一切措施都完全服从于意义超过一切的潜艇吨位战,那末,这场海战,这场以攻击英国生命线为目标的大西洋战役将会出现另一个局面。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第4 卷第110 页有一段简短明了、十分确切的话:“潜艇战对我们来说是致命的灾害。德国人本应把全部力量放在这上面,好好地干一下的。”如果我们能照丘吉尔的话,也就是前面已经说过的那样去做,该有多好。
毫无疑问,心理方面的因素对这种错误也起了作用:一些只习惯于水面作战的海军军官对潜艇战抱有怀疑态度。德国潜艇能在大西.洋卓有成效地进行吨位战这一铁的事实,证明他们迄今为止的对海军战略的看法过时了,然而要使他们抛弃这种看法却是困难的。这种矛盾难免发生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它表明,有名望的人物对于政治军事事件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正是这样的人物在改变着历史。
三十七、您今天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德国的政治发展是怎样评价的?
谁要是作为德国人经历过最近七十年的话,他就要不断地反复探讨这个问题:德国怎么会遭到这场灾难的,根源在哪里?接着他要问:人们难道不能从这个根源中为未来吸取一些教训吗?
只有对历史进行精细的研究,弄清楚历史的真实情况,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客观答案。这种研究必须以当事者那时所知道的情况为基础而不能以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为基础。这种研究必须着眼于当时现实的特定环境,而不能把过去的情况混同于今天几乎完全不同的情况来加以评论。
我不是历史学家,因此,我只能以我个人的见解和我个人的经验来对第三十七个问题作部分的解答。
由于美国参战,我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根本上失败了。美国越过大西洋到欧洲大陆来发展它的强大势力,这是一种危险,而我们低估了这一危险。而这却决定了法国战场上对我们不利的形势。
此外,同英国这个海上强国交战,也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然而,我们没有在政策上采取一切措施来加以避免,其原因正如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的,在于我们的大陆思想;1914年战争开始时,德国皇帝和大部分德国人的行动使我们相信,这场战争要不了几个月。我们除了相信我们能够迅速而胜利地进行陆战以外,还相信,在海战方面迅速打败英国舰队将会取得军事上、政治上的巨大成果,从而胜利地结束对英国的作战。但是,我们没有看清楚,只要德国舰队驻扎在北海,不去对英国的生命线——大西洋海上要道——发动进攻,那末,英国人就没有必要从战略上被迫进行一场海战。可是,铁比茨舰队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舰只的活动半径太小,航行持续时间太短。——这样,德国舰队在对英作战的战略上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把舰队驻扎在北海,对英国来说并不是主要危险。
在战争期间,为了在英国的通商航道上进行决定性的进攻而制造的德国潜艇,在1917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后来的失败,那是由于英国实行了护航制,而德国方面则由于当时缺乏无线电指挥技术而不能把潜艇集中起来同英国护航舰队交战。
到了1918年,对德国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已经十分明显,这时候,人们就期望,也许能在美国总统威尔逊所宣布的“十四点建议”中对待敌友双方都做到公正无私的那种理想的基础上,与战胜国达成公正的和平,签订一项和平协定,这项协定能够真正带来和平并同宿敌取得和解。
但情况并非如此。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是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因此,德国必须无条件地支付赔款。德国的东部、西部和北部的领土都被割去。德国在国外的全部私人财产都被没收。德国军队缩减到十万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