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击金门》第171章


然醒目。
毛泽东将文章又读一遍,面露微笑。他吩咐秘书,将梅兰芳的唱片找
来,欣赏一段。
音乐响起,旋律优美,婉转绕梁。毛泽东的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
击着节拍,小声跟着哼唱。他是个京戏迷,听戏,是一种调节松弛脑筋的休
息,也是写了满意的文章之后愉悦舒畅心情的表达方式。
毛泽东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诗词成就堪称当代第一大家,连反
对他的人都不能不为之叹服。其实,他政论文章的辉煌毫不逊色于诗词,1958
年的几篇“文告”便是其中的佳作代表。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曾发表《评国
防部文告的风格》一文,认为:“一般政府文告的特点是态度严肃,语气庄
重。国防部几个文告不仅做到了这一点,同时进一步吸取了散文中生动、活
泼的笔调。一方面庄重严肃,气势磅礴,另一方面,娓娓而谈,又让听话的
人感到亲切。”还有人把1958 年这几篇“文告”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韩愈的《论佛骨表》、丘迟的《与陈伯之书》等并提,
说“文告”无论思想文采,结构谋篇,在中国政论散文史上都具有“承继传
统,昭启来者”的地位。如此比较是否妥恰容再议,但“文告”所阐发的新
鲜观念,以及用辛辣、无拘、恢谐来表达重大、严肃主题的笔法,确是可以
传世。
曲罢,毛泽东同秘书们谈话。秘书说:昨天的“文告”若叫中宣部、
外交部或报社编辑来写,恐怕不是这么个写法。毛泽东听了仰天大笑,道:
写文章要善于抓动向。美国人想从金、马脱身,杜勒斯几次讲话就显露了这
个动向,还有美、蒋矛盾有时很尖锐的动向,《人民日报》都没有抓住,编
辑部也不大会写文章。一说到应该如何写文章,毛泽东精神大振,兴致勃勃,
抒发心得,交流体会:
文章要有中心思想,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来,也可以说是破题。
“文告”一开头就提出台澎金马绝大多数人爱国,中国人的事只能由中
国人自己解决。这个思想贯穿全篇。整个“文告”,从表面上看,似乎写得
很拉杂,不连贯,但重在有内在联系,全篇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中间虽有穿
插,但始终贯彻这个中心思想。《红楼梦》中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样
写的。
文章要形象化。“文告”中不说“沿海岛屿”,而说“大金门、小金门、
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不仅说“供应”,而且具体说“包括粮食、蔬菜、食
油、燃料和军事装备在内”,这就形象地给人深刻印象。现在许多文章偏于
抽象,一般化,缺乏生动性,看了留不下具体印象。
文章要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两篇告台湾同胞书的文体就是这样。
中国文字有自己独特的文法,不一定像西洋文字那样严格要求有主词、
谓语、宾词。其实西洋人说话,也经常省去主词或宾词的。我们有些文章洋
腔洋调,中国人写文章没有中国味道,硬搬西洋文字的文法。这可能是看惯
了翻译过来的西方文章。其实翻译也有各种译法,严复的译文就是中国古文
式的,林琴南的译文完全是意译,都和现在的白话文译文大不相同嘛…… 
毛泽东一生笔不离手,撰文无数,但他很少对自己的文章发表议论,
这次是个例外,证明他对自己近日的作品颇感满意。当然,一场按照自己的
意志和意图发生、发展、结束的战事,更是人生的得意之作。
屋内雄论滔滔,窗外秋日融融,蓝天高远,白云淡淡,轻风乱拂,万
木绿得深沉、凝重。几只花喜鹊在枝头跳跃,唧唧喳喳欢叫个不停。
工作人员欲出门,将那鸟儿驱散,免得打搅主席思考工作。
毛泽东摆摆手:随它们去。喜鹊当头叫,那是大吉大利的好兆头哩!
第十五章 台海过去、现在、未来时
问题一:炮战于何时结束/问题二:谁是赢家/问题三:历史如何评
价台湾已非“蒋介石”/美国依然“杜勒斯”/大陆必须“毛泽东”作者:
如果“台独”当道,引发战争,您将为捍卫中国统一呢还是为保卫“台独”
而流尽最后一滴血?抑或沏茶摇扇作壁上观/教授:哎呀呀,你这个问题把
我考住了,陷我于三难之地呀
1
哲人如是说:
时间没有脚腿,但它留下了足迹。
从化石、年轮、遗址、废墟中,我们披阅了它的“过去”。
“过去”的故事摆满了书架,有一个共通的名字叫作“历史”。
历史是一面深刻的镜子,照出了万物的更新、宇宙的兴替。
随着时间分分秒秒前行,1958 年的“炮击金门”也在一寸一分地远去。
四十载光阴虽短,但已使我们同那伟大的事件拉开了距离,能够从多重的角
度来审视它,从而在历史的经纬图中更精密地确定它的坐标。
近年,海峡两岸回忆、评价金厦炮战的文字愈来愈多,大概正应了“终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离此山外”。
我是炮战的痴迷者之一。因为,文学只崇拜个性化的事物,而炮战即
为个性化战争之典范,它以不大合乎战争规律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演了战争
的规律,面孔与其它战争委实太不相同。还因为,文学喜欢反映与现实息息
相关脉承紧密的事物,而当其它战争早已进了博物馆的陈列室时,唯有那场
炮战的成因犹在,故它一点也不陈旧,仍是摆在我们案头需要经常在其中查
询些什么的备忘录。
将近1500 个日日夜夜,我好像一直手握着一架无形的可观察时空的“放
大镜”,千百遍将那场炮战再拉到眼前,认真而执着地研观其生动鲜活的各
个细部,以及它于广阔背景下面同别样事物的种种关联,以及在并未中止的
进程中曾经和仍在发生的作用。
海峡对岸也有同样的痴迷者。前些年,一次在厦门召开的关于两岸问
题的学术会议上,台湾的王教授特地跑到我的房间来“切磋”炮战。我们互
相恭维了“您是专家、权威,向您学习、讨教”之后,便开始了客气、礼貌
的磨牙。争执涉及史实,关乎评价,直至都口干舌燥,互相不能扭转对方的
固执,从而都真切感受到了两岸认识上的差异及达成共识的艰辛。最后,王
教授又委婉地向我发难,他说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若干困惑,目前尚无人给出
完美的解析,希望沈先生明示、指教,云云。
我笑:敝人见微识浅,怕不能令教授满意。
王教授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尖锐,直通对炮战历史意义的归纳、总
括。对此,我的谦逊绝对真诚,不敢将一孔之见强加于人。当然,我亦认为,
当代人已经没了当时人、当事人的种种局限,理应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以
更为冷静、客观的眼光和更为大度、公允的心态,来回首往事,去探寻真谛。
其实,如果大家能够抛开某种偏狭,应该坦承,那场战争中确有对双方来说
均属积极的东西。这里可借用卢梭的一句话:每一次重温过去的岁月,聪慧
理性的人们总会采撷到新鲜的价值。
※※※※※
问题一:炮战于何时结束?大凡战斗、战役均有明确的开始、结束时,
此乃战争常识。然而,“炮击金门”属于例外,许多人说得清它的“生日”,
却道不明它的“忌辰”。遍览海峡两岸数十种著述,在炮战结束的日期上,
竟难有一致的定论。
台湾的说法五花八门,有几个版本倾向在炮战45 天处将其“腰斩”,
划上句号。
因为10 月6 日这一天,彭德怀宣布了“停火”,此乃共军“损失惨重,
打不下去,找借口下台阶,掩盖失败”的遁辞。如此解释界定,最能反衬台
湾的“胜利”。
大陆方面比较权威的意见,炮战打了64 天,于10 月25 日“功德圆满”。
这一天,毛泽东的《再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标志着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政
策重心已开始由“武谈”向着“文谈”偏移。
问题是,金厦海域并未就此“停火”,毛泽东、蒋介石作古了也没停,
“单打双不打”整整延续了20 年。有人计算,如平均每次各打100 发,20
年里累积,双方各打炮弹30 万发。世界战争史上,谁见过此等枪炮“马拉
松”互射的奇景?1979 年1 月1 日,美国通知台湾,结束外交关系,终止
双方的“共同防御条约”。
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
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