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39章


豪克利德和他的助手进一步侦察以后,发现那天上午在渡口拉货的是“水力”号,这是一艘旧式用螺旋桨推动的船。主甲板两侧各有一个烟囱。货车到达廷诺塞特之前,从尤坎镇到渡口之间的铁路禁止其它火车通过。豪克利德乘“水力”号试着走了一次,发现开船后大约三十分钟就进入了深水区。
他枯量如果渡船离岸四十五分钟后用炸药把船炸穿,船就能在深水区沉没,即使时间上稍有差错也不要紧。他还决定把炸药安放在船头的位置上,先使船头深入水中,这样螺旋桨和舵就会吊在半空中,船就再也无法得救了,船长也没有办法再把船开回渡口去挽救货物了。使用的炸药必须足以把船炸沉,但又不能炸得太厉害,以免伤害乘客和船员。豪克利德计算了一下,决定使用十八磅可塑炸药,做成十二英尺长灌肠的形状。他把装好的炸药放进一只口袋里。又把两只普通的闹钟改装成引爆装置。他用其中一只试了一下,发现很成功,于是带着他的助手退回山里的隐蔽地点。
与此同时,伦敦和柏林也在忙于部署,前者是要保证不让重水运到德国,后者则恰恰是要达到这个目的。特种行动局向挪威的另一个特工组“苍头雀”布置了任务,一旦货物到达赫罗亚,他们就要设法袭击货车。英国皇家空军也接到命令在必要的情况下,把载着重水运往德国的轮船在海上击沉,同时,党卫军的一个警卫连被派往尤坎镇;希姆莱特别飞行队的一个“菲斯勒鹤”侦察机飞行中队被派去进行巡逻飞行,以防埋伏,一支庞大陆军纵队被派到沿途护送重水。但他们仍不知道何时何地会遇到袭击,因此,德国人又决定派一支特别警卫队把重水从韦蒙克护送到湖边,“水力”号到达对岸后,再把货物分成两批,用不同的方法分两路运往德国。奇怪的是,他们没有在“水力”号渡船上采取任何特别的防备措施。
2 月19 日晚十一点,也就是货物到达的头一天晚上,豪克利德带着两个助手来到码头,登上了“水力”号。渡船准备靠岸过夜,船上的水手正在举行晚会。船上没有德国卫兵,但是有挪威的守护人员。当豪克利德和他的同伴进入客舱时,一个守护人员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解释说,盖世太保正在追捕他们,请他帮帮忙。那个人把他们带到一个能通往船侧底舱的门前。
豪克利德带着他的一个助手进去。另一个留下守在门口。进入底舱以后,他们就顺着平坦的底板向船头摸去。然后站在根深的脏水里,把炸药和一个电动雷管安好,调整好引爆装置的时间。凌晨四点,豪克利德和他的助手完成任务,离开了“水力”号,假如一切正常的话,第二天上午十点四十五分,“水力”号渡船和船上的货物就会沉入廷斯约湖的湖底。
豪克利德带着拉森和那两个助手赶快逃走。他们乘汽车和雪橇赶到康斯堡,准备从那里乘火车前往他们旅程的第一站——瑞典。当他们买车票的时候,奥斯陆开来的列车进站了,尤坎镇党卫军的警察头子穆根塔勒从火车上走出来。原来他正在首都度周末,是刚被叫回来监督运送重水的。
1944 年2 月10 日(星期日)上午八点,一列货车从尤坎镇车站出发了,列车上挂有两节车皮,上面装着盛重水的圆桶。在铁路沿线每隔三十码就有一个卫兵把守,“菲斯勒鹤”飞机在上空盘旋。列车上有党卫军保卫,穆根就坐在机车里。十点钟的时候,车皮装上了“水力”号的甲板,渡船准时离岸,船上共有五十三个人。上午十点四十五分正,渡船在剧烈的“撞击”之下摇晃起来,可塑性炸药把船底炸裂了一个口子,“水力”号在五分钟之内沉没了,共有二十六名乘客和水手死亡,全部是淹死的。盛着重水的圆桶只有三只被打捞上来。
这次爆炸结束了德国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原子弹的美梦。
第一节 诈骗“大合唱”
1942 年1 月10 日,在诺福克大厦举行的盟军参谋会议上,艾森豪威尔听取了关于“霸王”行动和“尼普顿”行动的掩蔽和诈骗计划的汇报。出席会议的有“霸王”计划最早的制订者摩根,伦敦监督处的比万,以及曾经导演过“伯特伦”掩蔽和诈骗行动、现在是最高司令部负责执行掩蔽和诈骗行动计划的特殊手段委员会、或B 种行动委员会主任的诺埃尔·怀尔德上校。
“卫士”计划是最高司令部的掩蔽和诈骗计划中最主要的一项。实质上,它就是先前的“杰伊”计划,只是因为丘吉尔在德黑兰时向斯大林强调了掩蔽战略意图的重要性,人们为了尊重丘吉尔的意见才把它改成了这个名称。根据比万的解释,“卫士”计划本身并不是一项诈骗行动计划,而是实行一系列掩蔽和诈骗计划的总战略,是一个“耍花招的计划”,目的是掩蔽盟军1944年在西北欧的真正意图,迷惑敌人。
比万站在一幅欧亚大地图前向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报告说,“卫士”计划有双重目的:其一,旨在通过多种计谋,继续迫使希特勒把他的力量分散于欧洲各地,使他在诺曼底缺少足够的兵力来挫败“尼普顿”行动;其二,通过干扰和破坏德军的通讯、情报、后勤和行政系统,迟滞德国对登陆做出反应。比万解释说,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卫士”计划建议制订一项非常接近实战情况的作战计划,其真实程度要让那个国家的元首觉得它可信无疑,但在登陆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上,却要让他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比万解释说,进行欺骗所要用的特殊手段主要是在英国集结准备入侵的英美部队的数量、集结区域、训练状况和装备情况等方面,顺便说一句,艾森豪威尔很不喜欢入侵这一词。在他看来,入侵含有侵略同盟国一些国家的领土的意思。因此他要求把“尼普顿”行动称为“解放”计划。至少在开始阶段,要诱使德国人过低地估计在英国的作战师的数量。参加“尼普顿”进攻的各师的训练状况和作战经验要故意说得很不充分,他们的调动和集结要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将诱使德国人相信,要从英国发动大规模的远征运动在七月份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专用装备,特别是登陆艇。
这些策略的目的在于掩蔽入侵的时间。比万继续说,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入侵的地点保密。虽然盟军准备入侵法国,但却必须使希特勒相信,盟军具有入侵德意志帝国周围国家的手段和意图;必须使他错误地判断盟国在法国的登陆地点。因此,“坚韧”计划还包括了威胁挪威、加来海峡、比斯开湾以及法国地中海海岸等地的详尽的诈骗计划,目的是配合盟军对巴尔干半岛的持续的威胁和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在“尼普顿”计划实施之前、实施期间和之后,把德国军队牢牢地牵制在这些地方。
比万继续解释说,除了上述策略考虑外,”卫士”计划还提出开展大规模的外交和政治攻势,诱使希特勒的盟国——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脱离德国,或者至少暗示它们有脱离德国的可能,使他被迫加强德国在这些国家的守备力量,进一步把他的军事力量分散在维持治安方面。与此同时,还将发动一场类似的运动(包括经济战),“劝说”中立国瑞典、土耳其、葡萄牙和西班牙站在同盟国方面,或者迫使他们断绝同德国的联系,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把第三帝国包围和孤立起来。最后,还将针对被德国占领的国家以及第三帝国本身,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战,瓦解德国武装部队的意志和破坏他们的团结,扩大希特勒同他的军事将领之间的分歧,使德国的士兵和人民相信再抵抗下去是枉费心机。
这样,“卫士”计划所设想的战场非常广泛,从盟国、轴心国、中立国的执政厅一直延伸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心底。活动的范围包括整个世界,甚至还包括一部分苍天。然而,诈骗行动的指挥机构却是:艾森豪威尔对计划只负行政责任,并监督以他的名义进行一切事务,而计划的实施则依旧由比万、伦敦监督处的特种战委员会负责。在比万的领导下,伦敦监督处将保证英国的军事、民政及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都与上述各项计划协调一致。例如,将由比万负责劝说内阁反对坎特伯雷大主教提出的在登陆日举行全国性祈祷的建议,理由是,那样做可能会告诉德国人“尼普顿”登陆日就是真正的登陆日。又如,比万向首相建议,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