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参见《看穿了胡风的心》,《老舍全集》第14卷,第584页。
885参见《扫除为人民唾弃的垃圾》,《老舍全集》第14卷,第588页。
886参见《都来参加战斗吧》,《老舍全集》第14卷,第590…591页。
887《别光说“真没想到”胺,《老舍全集》第14卷,第606页。
888参见《别光说“真没想到”胺,《老舍全集》第14卷,第604…605页。
注释(19)
889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890参见胡风《在文协第六届年会的时候祝老舍先生创作二十年》,《老舍研究资料》(上卷),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251页。
891《自由和作家》,《老舍全集》第14卷第646页。
892参见《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陈徒手著《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893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511页。
894《树立新风气——1957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689页。
895参见《个人与集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69…670页。
896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1页。
897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1…672页。
898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4页。
899参见《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2…673页。
900《树立新风气——1957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705…707页。
901《树立新风气——1957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老舍全集》第14卷第689…690页。
902参见《吴祖光为什么怨气冲天》,《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5…678页。
903转引自关纪新《老舍评传》,第508…509页。
904参见吴祖光《〈老舍剧作全集〉序》,《老舍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1卷。
905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509…510页。
906参见阳翰笙《我所认识的老舍》,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1页。
907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908王富仁《老舍一死惊天下——老舍印象》,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909参见《严家炎在纪念老舍逝世3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在文学馆听讲座·历史的圈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910《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探索》,许纪霖著《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911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访谈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912参见从维熙著《走向混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913参见《中苏文学的亲密关系》,《老舍全集》,第17卷第502…503页。
914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915参加《勖青年作家》,《老舍全集》,第14卷第695…700页。
916参见《论才子》,《老舍全集》第17卷第485…489页。
917参见《答某青年》,《老舍全集》第17卷第523页。
918《自由和作家》,《老舍全集》第17卷第646页。
919《祝贺〈收获〉创刊》,《老舍全集》第14卷第682…683页。
920参见《论才子》,《老舍全集》第17卷第490页。
921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353页。
922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923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924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925此处参见陈徒手《郭小川: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人有病,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185页。
926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927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88页。
928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89页。
929《为了团结》,《老舍全集》第14卷,第671页。
930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389…390页。
931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571页。
932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1…102页。
933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1…112页。
934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32页。
935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7页。
936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7页。
937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48页。
938参见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77页。
939汪荣祖著《陈寅恪的晚年》,《学林漫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940此处参见谢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与衰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2005年版,第75页。
941参见贺黎、杨健采写《无罪流放——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前言,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942参见丁一岚《忆邓拓》,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0页。
943参见顾子欣《蓬山此去无多路》,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8页。
944参见李巨川《周瘦娟之死》,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91…98页。
945参见赵咏桔《爸爸闻捷之死》,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84…88页。
注释(20)
946李贻贵《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自杀之谜》,刘智峰主编《精神的光芒》,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页。另据王学典《良史的命运》,翦伯赞留在那两张纸条上的遗言是,“我实在交不去'出'来,走了这条绝路。我走这条绝路杜师傅完全不知道。”和“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947王学典《良史的命运》,参见刘智峰主编《精神的光芒》,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948此处参见章诒和《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章力凡主编《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384页。
949此处参见章诒和《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章力凡主编《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357页。
950此处参见朱正著《一九五七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420页。
951此处参见章诒和《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章力凡主编《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952参见赵广建《我的父亲赵树理》,子西等编《非正常死亡》,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7…68页。
953韦君宜著《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954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955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207页。页。
956参见《新民晚报》1998年12月21日,转引自《一寸千思——忆钱钟书先?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