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清朝的人们》第39章


内乱认同宗是被耻笑的事,华侨则把“同姓为宗”视为当然,这是难于遇到真正同宗而又要广交朋友的需要的产物。华侨对于中国文明的态度,在19世纪末叶有个变化,一方面是祖国意识加强,他们过去同故乡联系多,这时由于清朝政府有意识加强同华侨的联系,华侨又从长期受殖民地统治者的压迫中,深深感到中国政府保护的重要,因此加强了祖国的观念;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华侨看到清政府的腐败,又接触了西方文明,因而逐渐放弃中华意识,改变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接受西方教育。因此,华侨社会有其本身的特点,不完全是中华社会的翻版。弗理德曼在《新加坡华人的家庭与婚姻》中说“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文化虽直接源出中国东南几省”,但“不能认为新加坡华人的社会组织只不过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分支”(转见维克托·塞尔《东南亚华人》)。群体结构、生活方式、教育性质,反映人们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水平,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目标、情趣。晚清南洋华侨多半是苦力出身,多数从事小商贩、雇工职业,社会地位不仅低于西方殖民国家公民,甚至不如土著居民,自身缺少文化知识,尤其是近代科学知识,只顾争取眼前利益,缺乏远大抱负,只注意经济利益和家庭利益,忽视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社会整体利益,这种职业、身份、素质、意识,决定南洋华侨基本上根据中国文明处理自己的生活,决定社会生活模式。
世态剪影(四)第25节 移居江苏仪征的徽州人(1)
仪征县地处长江北岸,明清时代隶属扬州府。政府的两淮盐运司设于扬州,而在仪征设置它的派出机构,由同知驻扎理事。因盐系官督商销,在清代每年有2。2亿多斤食盐过境,接受监掣同知检验,于是盐商云集于此,千舸百艘泊于江岸,为监掣服务的佣夫多达数万人,并由此引起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与传统社会经济不同的情形,即商业经济重于农业经济。当时人按照传统的本末观,对此甚为担忧,认为“仪民多倚盐为食,舍本逐末,不事生产”,嘉庆时县令、钱塘人屠倬特意“劝民纺织,种桑养蚕”,还从他老家请来农妇,传授养蚕织丝方法(道光《仪征县志》卷二十六)。同时期颜希源等修县志,忧虑地说:
风俗华靡,百物愈涌贵,而用者愈繁,以致编氓外强中干,非所以谨盖藏、固根本之道也。(道光《仪征县志》卷四十九)
其实这有个如何看待商业发展与居民穷富的问题。商业社会下人们收入较容易,开支也快速,因而显出“家无盖藏”的景况,不像农业社会人们省吃俭用,预蓄来年食粮,能持续维生,然而业商者普遍比业农者生活程度高,挣钱虽无保障而相对容易,花了又可再得,这其实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以传统的本末观识不及此,反而惊呼要改变这种情形,是大可不必的。本文不为论述此意,而是要说造成仪征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即移民盐商的作用及其与本地社会的融合。
仪征的移民,系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及扬州等地来的,而主要是安徽徽州人。新安人至仪,始自明代,清代继续增加。
今查道光《仪征县志》卷九《舆地》,卷十二《食货·户口》、卷十五《食货·盐法》,卷三十一、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人物》,卷四十六《祥异》,都有徽州人在仪征活动的记录,因据之制作下表。
侨寓、入籍仪征之徽州人简况表
姓名至仪时间是否入仪籍先世或本世职业备注
汪景贞明嘉靖盐商设义冢
吴士英嘉靖入籍士官光禄寺署正
汪逢年之祖嘉靖入籍盐商
吴德万历 设义冢
吴一澜万历 盐商
汪宗文万历 盐商修衙署
程贞康明末入籍商
汪镳万历 郑之彦 先人明入籍五世同居
王璋明 汪辑先人明入籍
黄时先人明入籍盐商
汪桓明入籍士
程思训之父明入籍盐商
刘正实明入籍武官
许承远明末清初入籍世家
吴爱明末清初入籍监生
吴绍清入籍盐商先居扬州
吴之清入籍士吴汝渐清入籍盐商
巴树保之父清入籍
汪还溥清入籍盐商
洪德常清入籍士
汪从晋先人清入籍士先世迁扬,占籍仪征
程人荣之父清入籍商
吴文镕先人清入籍士
戴清祖父清入籍士
汪文芷清捐修学宫
郑文明先人清入籍
李怀阳明末清初入籍李光炘先人(此据盛成《我的母亲》)
许瑗修缮文昌阁
世态剪影(四)第25节 移居江苏仪征的徽州人(2)
仪征人的汪、吴、程、郑、许,在清代为大族,恐多来源于徽州,可见徽州移民在仪征的地位。他们的落籍仪征,大体上经历如下历程:在明代至扬州经商,转到仪征入籍;或明代在大江南北各地贸易,而后定居于仪征;明末清初之后,多有径至仪征的,历一、二世而著籍,他们起始是经商的多,而后是家族中渐出士大夫。在徽州来人之中,亦有贫乏者,或有一时困窘,但总的情况是较富有的。客籍人的入籍,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清朝对此作了规定:“如人户于寄籍之地,置有坟庐逾二十年者,准入籍出仕。”
仪征县在执行中,“其客户、外户,有田地坟墓者二十年,准其入籍,俱为民户,无田地者曰白水人丁”。要成为仪征人,外来客得在仪征置有田地房屋,要有先人坟茔,且须达二十年时间,就是说在当地扎下根基,才能入籍成为土著。这是经济条件,还有观念习俗问题,当地人不会一下接受外地人,外地人也还留恋故土,所以在仪征落户的人,往往还以原籍为籍贯,如参加康熙博学鸿词科并中试一等的汪楫,祖籍徽州休宁,入籍仪征,但他的科举题名榜上填的却是休宁。新入籍者的籍属常会新旧混说,令后人定不准。
新安人在仪征经商,要融入本地社会,需要给地方做好事,同时他们既然寄居或定居下来,要培养子弟读书进学,就需要关心县学和书院建设。因此,徽州盐商与盐衙合作在仪办学的事,屡见不鲜,兹说明如次:兴修县学。清代仪征县学的不断修葺,有由县官、学官和邑人捐修的,而起大作用的是盐衙、盐商和仪籍原徽州人。顺治十年(1653)两淮盐运司运副朱懋文捐出商人公费,维修学宫明伦堂。康熙六年(1667)巡盐御史宁尔讲与县学教谕舒文灿合捐俸银修理学宫东庑。十四年(1675)原徽州人许承远修缮大成殿,二十三年(1684),其子松龄与乃舅吴爱重修明伦堂。二十八年(1689)知县马章玉会同乡绅郑为旭、许松龄、许桓以及盐政曹寅、运判黄家再修明伦堂,次年徽人汪文芷修缮倾圮的居仁、由义两学斋。五十三年(1714)许松龄之子许彪重建尊经阁。雍正十三年(1735)松龄孙华生修缮学宫。乾隆五十五年(1790)两淮盐政捐拨银1000两,并拨修武庙余银4000两,县人捐输300两,大修文庙。嘉庆十年(1805)商人捐银1000两重修大成殿。在修葺文庙中,引人注意的是许承远家族,四世以维修文庙为己任,不仅为教育作了贡献,而且完全将仪征视为家乡,成为仪征绅士表率,故而县令戴仁行说许氏“诚大有造于仪邑也”(道光《仪征县志》卷十六)。
捐学田。明隆庆二年(1568)巡盐御史孙以仁捐购江田113亩,交仪征县官,收租资助贫窭生员。至道光年间其田仍然保存,岁入租银22两,由盐院掌管,赈济贫生。乾隆二十年(1755)生员吴文杰捐圩田28亩,补助月课费用。修缮文昌阁。康熙四十二年(1703)巡盐御史罗瞻、县令许承澎重葺奎光楼,乾隆十一年(1746)徽州人许瑗重修正厅。
兴建乐仪书院。仪征建立较大规模的书院,是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那时江苏各地已有书院24所,仪征建的不算早,也不为晚。倡建者是知县卫晞骏,助成的是盐官、盐商。书院设立之初,收正课生、附课生,以后陆续扩大范
围,至道光中,收生员正、附、随课生及童生正、附、随课生,
计达240名,在其时具有相当规模。书院向正、附生发放膏火银,给院长束脩,并设月课奖励银。在嘉庆年间,每年需经费银1700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