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通和贸易范围。
作为中国远航第一人,郑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至今仍足为世人楷模。梁启超先生在他所著的《郑和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及观郑和,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略》中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人犹有怀想当年三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然今之中国人借科学之知识,而造一艘三千吨之船则以为难能,其视郑和之成绩何如。”
周恩来说:“我国明代的郑和是一位大航海家,郑和曾访问东非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家,为中非友谊做出过重大贡献。”
邓小平说过这样一段话:“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中国被侵略了……如果从明中叶算起,有三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接着,他从明朝引申到现在,警醒国人:“不开放不行……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肯定不可能。”
…
帝国英宦(8)
…
江泽民同志20世纪到马来西亚访问,他特地到了马六甲的三宝洞,在那里十分动情地说:“早在明朝时期,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驻扎马六甲,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友谊,构筑了中国通向东南亚的‘丝绸之路’,中马之间的这种友好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就古代而言,中国对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和公元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说明,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致力于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进行文化和经济交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李约瑟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计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1421:中国发现世界》的作者加文·孟席斯在书中写道:在我的考证中,郑和的航海根本带着和平的欲望,并非一些史籍中所说是“耀兵异邦”。郑和在近30年的七次出海航行中,除了几次针对海盗的防卫作战外,没有证据显示,船队对沿途居民实施主动进攻,更无史料显示,郑和的船队意图征服异邦。这与以后西方的航海家征服性、侵略性的远征具有根本的不同。因此,郑和是一个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世界贸易家,是和平文化的象征。
爱国宦官
寇连材(1868~1896年),昌平县南七家村人,晚清太监,因忧国忧民,冒死向慈禧太后上“条陈”,最后舍身取义。
寇连材1868年生于河北昌平县南七家庄,15岁时与邻村的张氏女结婚,得两男一女,添丁进口,但家境十分贫困。寇连材23岁那年,其父因与财主打官司失败,含恨死去。为父报仇,他毅然辞别家人来到北京,结果走投无路,后经人介绍,拜一太监为师。
25岁时寇连材正式入宫为宦,管事太监见他眉清目秀、谈吐文雅,将他派在西太后的梳头房当小太监,成为梳头房太监,深得慈禧的欢心,后又被调到奏事处当差。每年有两三千两银子的收入,待遇十分优厚。因他聪明伶俐,能写会算,能说会道,西太后甚是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西太后觉得寇连材办事机警,诚实守信,就派他到奏事处随侍光绪皇帝,名为侍候皇帝,实际上是让他暗中监视皇帝,刺探消息,把皇帝的一些异常举动随时反馈给慈禧。
寇连材初到奏事处,光绪皇帝对他深怀戒心,处处提防。后来接触多了,深明大义、忧国忧民的寇连材将慈禧派他来监视皇帝的目的告诉了光绪皇帝,光绪对他的猜疑渐消。闲暇时与光绪谈古论今或探讨时局,光绪发现寇连材年纪虽轻但博闻广识,而且有胆有识,对变法维新运动亦深表赞赏。经过几次不同方式的试探、考验,寇连材最终赢得了皇上的信任,从此承担起了光绪与维新派之间穿针引线、传书递简的特殊使命。日久天长,光绪宵衣旰食、勤政为民的身影和忧国忧民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寇连材。他对光绪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决心协助皇帝进行变法维新运动。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等人上书都察院,要求变法图强,遭到以慈禧为首的“后党”的激烈反对。正当光绪皇帝与维新派人士积极推行变法的时候,西太后却紧锣密鼓指使手下心腹散布流言飞语,诬蔑光绪皇帝有损帝德,欲废黜光绪,另立新帝以便继续把持朝政。
慈禧欲废光绪帝,依靠手中掌握的军政大权,开始逐步实现其阴谋。首先杖责光绪宠妃珍妃,接着下令封禁北京维新派阵地强学会,随后又暗中指使一些顽固守旧的官员不断上奏诋毁维新运动。此时,维新变法运动在慈禧等顽固派的进攻下,日趋艰难,而西方列强在甲午之战后看清了清政府外强中干的本性,正酝酿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内忧外患,寇连材整日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内心计划再向慈禧劝谏。在此之前,为慈禧太后的专横跋扈,他曾屡次劝谏过,虽遭慈禧呵斥然并未获罪。这次寇连材思谋良久,决心以死进谏。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十日(1896年3月23日)清晨,慈禧太后刚刚起床,寇连材就跪在慈禧面前,痛哭流涕地谏到:“老佛爷,眼下国家危难,几乎不可收拾。您不为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也应该为自己生前身后的名声、普天下的黎民百姓想想,不要难为皇上,让他施展抱负,早日富国强兵。”慈禧刚刚起床就遇到哭谏,立即火冒三丈,将他臭骂一通,轰出房去。
寇连材见哭谏未能见效,决心上书冒死一谏。他请了几天假,回到家里与亲人诀别,并将他在宫中记下的日记交给弟弟,嘱其好好保存。回到宫里,他又将自己平时所有的积蓄都分给了小太监们,关好房门,挥笔疾书。
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1896年3月28日),寇连材将自己的谏书呈给慈禧。谏书共列谏议十条,都是当时志士仁人敢怒不敢言的敏感问题。这十条主要内容是:请太后勿揽政权,归政皇上;请勿修圆明园幽禁皇上;皇上尚无子嗣,请择天下之贤者立为皇太子,效尧舜之事;同治帝无后嗣,要归咎于太后;太后不顾当时直隶省和京师遭受特大水灾,动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削弱了清廷的海军力量而招徕“倭衅”;太后不宜住在颐和园寻欢作乐;光绪帝不该被迫去玩牌赌博和吸鸦片,以免中太后所设圈套而被废除;应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宜听直隶总督李鸿章和户部左侍郎张荫桓的话,以免上当受骗;应召还监察御史安维峻,不宜去掉忠直之臣而专用阿谀奉承的人。慈禧太后一看谏书,顿时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问:“大胆的奴才,你干预朝政,可知道祖宗的家法?”寇连材坦然回答:“知道。”西太后咬牙切齿地说:“内监言国事,按律当斩!”寇连材朗声对道:“国势危急,千丝万缕,迫在眉睫,愿舍身取义,冒死一谏,不然,就难以收拾了。”西太后看看谏书,又看看寇连材,忽然语气温和地说:“你小小年纪,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你如实说出受何人指使,我饶你不死!”寇连材斩钉截铁地说:“未受任何人指使,全是我一人所为。”西太后立即问道:“好!既然是你一人所为,你可能背出来吗?”寇连材立刻一字不漏地背诵了一遍谏书。西太后才释去满腹狐疑,下令将寇连材关在内务府慎刑司,听候发落。
…
帝国英宦(9)
…
两天后,慈禧召见内务大臣、工部尚书怀塔布,下谕旨将寇连材由内务府交刑部立即正法。怀塔布急忙为寇连材求情,权阉李莲英在一旁说:“寇连材私通宫外,泄露内宫的事,理应处斩。”慈禧点头称是,怀塔布无可奈何,只好照办。
这天中午,寇连材临刑时,大义凛然、神色非常镇静。他整了整衣冠和襟领,朝宫殿拜了九拜,又遥向父母叩了头,说:“如此足以千古了。”然后从容就义。刑场上旁观者人山人海,群众都为寇连材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而唏
小说推荐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其他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57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57章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
- 宦官的忠犬宣言
- 书名:重生之娘娘我的嫁作者:扶华文案:一个刚刚进宫当上皇后就守活寡的年轻太后,执掌朝政十几年后,遭到了羽翼丰满小皇帝的围杀。那时,只有她的太监总管为了她的一线生机慷慨赴死。也是在那时,太后第一次知晓了这个连男人都不能算的人至死不敢说出的卑微情意。重生一次,太后娘娘决定对他好一些,结果这么一心软两个人
- 科幻穿越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25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