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第4章


而遁”了。然后,“恪乘胜追之,斩获三万余级。”
无法想象这位十五岁的年轻人的武勇,(注意是十五虚岁,就是十四岁,上初中二
年级的时候)他用两千骑兵击破后赵数十万精锐,真正的以一敌百,还斩首三万余。
是后赵军都变成熊包了吗?似乎不是,因为就是这些大败的军队紧接着投入了和东
晋的大战,石虎从里面抽出五位后赵将军(其中还有被赶回来的石闵)各带一万人紧急
增援位于湖北邾城的战场,杀得邾城一人不剩,东晋名将毛宝无处可逃被迫投长江自
尽,东晋大权臣庾亮申请辞职,不久气死。
也有一说是后赵军在撤退中遭到慕容恪的突袭,资治通鉴上认为是石虎因不能克棘
城而主动撤退。但仔细想一下似乎不成立。哪有围城十天就撤退的道理?而且当时“赵
诸军皆弃甲逃溃,惟游击将军石闵一军独全”,以两千追击数十万,就算是撤退造成的
混乱,那些人的水准也差太远了。
慕容部落因此而坐大,逐渐成为后来中国最强大的国家。慕容恪的这一战功不可
没。
一名武将一生中能指挥一次这样的恶战,就可以称其为名将了。而慕容恪指挥的这
种关键性战役就有六次,在五胡十六国这段名将辈出的历史中更是名将中的名将。
两年后,慕容恪十七岁,就担任大元帅征讨盘踞吉林东部的高句丽。他率领的这支
军队可谓十六国时期的最强组合、梦幻阵容。他的参谋官是百步穿杨的慕容翰,跟的这
篇文章专门介绍他;先锋官是后面会专门列出一节讲的十三岁娃娃将军慕容霸,后来改
名为慕容垂。
这一仗对中国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朝鲜历史上却有重要的地位,他导致的直接结
果就是用google搜索参战人员之一的慕容翰后,韩语网站的搜索结果比中文网站上还要
多。
汉朝灭亡后,从西北到东北的诸少数民族都迅速坐大,都或多或少地参加了中原五
胡十六国大战,但位于吉林东部到朝鲜国东北部的高句丽大概是其中最不幸的一个了。
因为挡在他前面的是当时中国最具活力的慕容家族。当时的高句丽国王高钊(朝鲜史书
叫国原王)也很有本事,但还远不是慕容家族的对手。
高句丽的首都是丸都,位置在吉林省集安县境内。若干年后他们中的后裔出了一位
姓金的人,严正声明吉林省自古就是他们的领土,是朝鲜历史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理由就是上面的原因。
从慕容部落到丸都有两条路,高句丽的军队都守在大路上,小路没人把守。因为就
算慕容部落的军队从小路进来了,高句丽军队把小路一堵,慕容部落的军队不都饿死了

大家都这样想,慕容恪就非得要走一走。在十三岁的娃娃将军慕容霸的带领下,慕
容恪果然闯进了丸都城,高钊只好狼狈逃跑,估计一边跑一边愤愤地骂:“别看今年闹
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慕容恪大杀了一通要回去,高句丽军队果然把小路垒死了。慕容恪的军队人少,又
身处敌境,回去的唯一通路又是重兵把守,怎么办?
慕容恪确实有办法,他派人挖了高钊的祖坟,抬着他爹的棺材回去,又抓住了高钊
的老妈。这回高钊再也没什么高招了,只好放他们回国。
经过这次惨败,高句丽就断了争霸中原的念头,向慕容部落称臣,好不容易才赎回
了棺材,老娘还被扣着当人质。高钊觉得慕容家不好惹,带着族人南迁到了朝鲜半岛,
彻底成为中国的境外政权,中国也永远失去了朝鲜半岛。
但有这个教训对高句丽来说并不是坏事。不到一百年,强大如慕容家族者也烟消云
散,而高句丽的后人却在这个荒凉贫瘠的朝鲜半岛上繁衍下去一直到今天。祸兮福所
倚,福兮祸所伏,圣人早有明训,是耶非耶?称霸中原的想法又成为南柯一梦了。
慕容家族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和天下英雄共
逐一鹿的中原腹地。这时慕容家族碰到了盘踞河北的军政合一的新生强大帝国冉魏的挑
战。
冉魏的创始人冉闵,在石虎围棘城的时候就和慕容恪交过手。当时数十万后赵大军
在慕容恪的攻击下纷纷溃散,冉闵的三万军队却岿然不动,也没有一人伤亡。这位定力
非凡的名将受到普通士兵的疯狂膜拜,由于他出身汉族,在苦不堪言的后赵帝国下层百
姓阶层中就有一个充满希望的传说,说当年纵横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后化做天
上的星宿,终有一天会重新下凡来拯救汉人于水火之中,而冉闵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投胎
转世的化身。实际上,冉闵也是慕容恪一生遇到的最强劲对手。
冉闵生性残忍,灭绝了整个的羯族,但他这个人又爱兵如子,深受下层百姓和士兵
的拥戴。在和慕容恪交战前;这位融残忍和威严于一体的煞星已经灭亡了不可一世的后
赵帝国,他所作所为确实也让汉族百姓们充满了希望。但这个希望不久就被慕容恪彻底
踩碎。没有战乱的和平日子一直到三百年后才姗姗来到。
公元352年4月,冉闵带领一万多步兵视察边境的安喜(河北定州)地区。慕容恪得
到情报,指挥数万骑兵四面集结,冉闵仍浑然不觉,走到了常山(河北正定)被慕容恪
的大军包围。冉闵且战且退,一路行至廉台(河北无极)附近的树林里和慕容恪展开了
决战。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冉闵亲自上场杀敌,冉闵所领的步兵都是他亲自训练的死士,
他们借助丛林地形的掩护袭击敌人,慕容恪的骑兵竟然十战十败,士气十分低落。(这
也算慕容恪一生中唯一的小败,不过我们说慕容恪一生不败是指战役上的层次)晚上慕
容恪也效仿冉闵到军营里给士兵打气,并接受参谋的建议,将用骑兵将冉闵军引到平地
去作战,并埋伏了他发明的最新式武器:五千连环马。
第二天清晨双方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和昨天的战斗一样,在天神下凡般的冉闵指挥
下冉魏军又把慕容恪的军队打败了,但在冉闵杀到敌人大营前时却闯到了慕容恪精心布
置的连环马阵里。终于陷入重围,手下七千多人全部战死,冉闵也在突围中被俘。
让我们凭空想象一下这场惨烈至极的恶战:初夏的清晨,冉闵乘坐着朱龙宝马站在
山头上,命令早已集结好的向山下的敌人发动最后的突击。慕容恪的骑兵昨天已被冉闵
杀破了胆,但在慕容恪的严令下仍然不顾死活地围杀从山顶上冲下来的冉闵步兵。一直
所向披靡的骑兵部队在冉闵精心训练的步兵面前竟然毫无效果,冉魏士兵三五个一群使
用长矛大戟阻拦潮水一般的骑兵,举起的兵刃组成一片刀山,形成一道天然的死亡线,
四面八方冲过来的骑兵到了冉魏军阵面前就纷纷倒下。突然冉魏的阵形里发出一声怒
吼,士兵们纷纷往两边闪开,一位红马黄袍金战甲的将军杀了出来,他左手使一柄双刃
长矛,右手使一柄连钩戟,坐下一匹炭火般通红的战马,那些骑兵都知道是冉闵来了,
发一声喊四处逃散,但怎么跑也跑不过神骏异常的朱龙宝马,冉闵一路追杀,连斩三百
余人,前方就是慕容恪的中军大旗。
站在旗帜下的慕容恪也为冉闵的神勇所震慑,和身经百战的冉闵相比自己毕竟还是
个年轻人,万一冉闵真的有传说的那么可怕,连环马阵抵挡不住的话,五千人都被铁链
拴在一块被冉魏军包围了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不管他,豁出去了,于是,冉闵成
为历史上连环马的第一个牺牲品。
把战马连起来包围敌人的战术在兵书上闻所未闻,冉闵自然也没见过,所以天不怕
地不怕的他就抖擞精神前来冲阵,但五千骑兵用铁链连在一块,人死了马仍然在前进,
即使个别胆怯的骑兵要逃跑也左右不了整个的队形,不久冉闵和他的军队就被团团围
住,即使再有天生的神力也无法应付杀不完的骑兵。
战斗从早晨杀到中午,冉闵的精力之源终于枯竭,冉魏步兵越杀越少,慕容骑兵越
围越多,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
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于是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
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慕容恪灭掉了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