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获悉联军集结百万大军进攻法国的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到5月底拿破仑已组成28 万余人的正规军和22 万余人的辅助部队,但是这支军队仓促组织起来,未经良好训练,加上装备较差,将帅不足,其战斗力已今非昔比。拿破仑将法军组成5 个军团,分守各地,自己亲率12 万余人的主力兵团于6 月14 日攻入比利时,首启战端。
法军企图攻击威灵顿率领的英荷联军和布留赫尔指挥的普军的结合部。
法军先扑向战斗力较弱的布留赫尔,将其击溃,但普军主力得以转移,法军没有立即追击,过了一天,拿破仑才派出追兵,但因遇大雨,道路被阻,追兵没能追上普军主力。拿破仑所率大军直奔布鲁塞尔,可是迟了一步,威灵顿统率的英军已占领距布鲁塞尔22 公里的滑铁卢村以南的一个高地。英军抢占有利地形,筑好工事,严阵以待。6 月18 日,滑铁卢上空乌云密布,潮湿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片丘陵地带,英法各陈兵7 万有余,人喊马嘶,战旗翻卷,气氛紧张到极点。是日清晨,拿破仑一声令下,大炮轰鸣,英军阵地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那威灵顿久经战阵,指挥若定,一俟拿破仑的步兵发起冲击,英军立即还击。刹时间,战场上喊声大作,血肉横飞。这一仗从清晨一直杀到天黑,双方不分胜负,各自等待援兵。就在这关键时刻,布留赫尔指挥的普军主力部队3 万余人却先于法国援兵及时赶到滑铁卢,英普军队立即对法军发起两面夹攻,法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滑铁卢一役彻底粉粹了拿破仑重振帝国的梦想,他回到巴黎后,再次陷入绝望之中,他哀叹物是人非,大势已去。6 月22 日,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这次复辟将近100天,史称“百日政变”。
拿破仑退位后想乘船逃到美洲去,但被英国军舰掳获。昔日战无不胜的法国皇帝再次成为阶下囚,其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为防止他再启事端,盟国决定把他流放到大西洋南部一个荒凉小岛圣赫勒拿。6 年以后,他在那里默默地死去。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的强国地位再也无人能望其项背。工业革命使英国实力大增,其工业总产值达全世界的一半,海上实力举世无双。在处理善后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外相卡斯尔雷子爵颐指气使,按均势原则和英国利益勾画世界政治地图,结果英国获得南非开普顿、亚洲的锡兰岛、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地中海的马尔他岛、印度洋上的塞舌耳群岛和毛里求斯岛,英国还从丹麦手中夺得北海的赫尔戈兰岛,并取得对地中海爱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英国夺占这些重要的战略据点后,巩固和扩大了殖民帝国,成为称霸全世界的强国。
正是:七次结盟斗强敌,屠城掠地称霸强。
却说英国对外战争大获全胜之时,国内政坛却风起云涌。
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改选举 议会制法案 兴运动 工人举宪章多年劳苦机器旁,如今签名争宪章。
资本新贵谋参政,旧制蠲除新制倡。
话说对付拿破仑的战争拖延将近20 年,有谁知道英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和生命?英国的统治者们为打倒劲敌,把几十万男儿送去战场当炮灰,拿出数以亿计的金钱支持大陆的盟国同法国作战。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国债高达8 亿多英镑,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达3000 万镑,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预算的五分之三。为偿还国债,工人们得拿出一半的工资交税。
战争期间,工厂主们要把一部分利润作为所得税上交国家,他们就加倍压榨工人。工人们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儿,才挣几个便士。厂主们急于积攒资本,赚取更多的利润,为此不顾工人死活,让他们挤在狭小的厂房里,闷得透不过气来。机器不安装防护设施,轧断胳膊砸折腿的事时有发生。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时,大量制成品卖不出去,厂主们纷纷缩减生产或关闭工厂,使大批工人失业,衣食无着。
工人大多来自农村,原本是农民或手工业者,或者是农民兼手工业者。
农村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大致还算闲适和安宁,起码衣食无虞,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农闲时放猪、放羊、放鹅,或给人打短工,自由自在。吃得虽不算好,也不至于饿肚子,即使遇上灾荒实在没粮食吃时,还可弄些野菜、浆果之类充饥。现在可好,进工厂后,个人的自由没有了,人人都成了机器的附庸。只要有饭吃,受苦倒也罢了,最难受的是失业,一旦被撵出厂门,吃什么呢?可失业却偏偏是工厂工业的挛生兄弟,机器生产使生产力提高了,市场需求却增长很慢,于是出现生产过剩,随之而来的就是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这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还带周期性,差不多每10 年就要发生一次,小危机就更加频繁了。
由农民和手工业者演变而来的工人们,还没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还看不清遭受苦难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而是怪罪机器,认为是机器使他们失去了工作,使他们挨冻受饿。于是把气都撒到了机器上。他们拿起锤子榔头,砸毁机器。传说最先砸毁机器的是莱斯特郡一个叫卢得的人,他用铁锤砸毁了织袜机,所以后来砸毁机器的运动就称“卢得运动”。砸毁机器的事件在18 世纪末叶就时有发生,到1811 年和1812 年时达到高潮。运动的中心在诺丁汉、兰开夏、约克郡、莱斯特郡等地。痛苦而迷惘的工人们砸毁老板的机器,烧毁厂房。厂主们请求地方当局派军队镇压,有的组成护厂队。工人们也很有组织,看到军队开来时,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俟军队离去,便又冲进工厂,破坏机器或烧毁厂房。在曼彻斯特、博尔顿等纺织工业城市,卢得运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纺织工人,这里的工厂因采用纺纱机和织布机,大量裁减工人,降低工资,使他们深受其害。
卢得运动的参加者的活动不局限于破坏机器,他们也举行集会,提出改革选举制度的要求。在共同斗争中,工人们的组织性和阶级觉悟都在提高。政府对卢得运动进行了残酷镇压,1813 年,议会通过《捣毁机器惩治法》,派兵到各处搜捕卢得分子。被捕者被审判、监禁、流放,甚至被处绞刑,但捣毁机器的事件并未停止。
1815 年,老百姓好不容易盼到反法战争结束,可工人们的处境一点不见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你道为何?只因战事结束后,约有30 万陆海军军人要复员,加重了就业的困难。欧洲国家长期受战祸之苦,搞得民穷财尽,购买力下降,使生产过剩的危机更加尖锐化。战争刚结束时,英国大量输入国外粮食,使粮价下跌,损害了本国地主的利益。1815 年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通过《谷物法》,规定国内每夸特小麦价格低于82 先令时,不得进口外国粮食。这样人为地抬高小麦价格,反过来又损害了劳动大众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工人反对《谷物法》自不必说,工厂主们也大肆鼓噪,把工人群众的苦难都归咎于《谷物法》,其实厂主们想的是另外一回事:谷物价格上涨必然会使工资上升,提高生产成本,影响他们的利益。
《谷物法》加重了劳苦大众的苦难,环顾城乡,满目饥民,遍野饿殍。
1816~1817 年间,有近20 个城市发生抢粮风潮。1817 年3 月,曼彻斯特聚集数千人,准备步行到伦敦请愿,这些穷人身背毛毯,以备夜间露宿御寒,所以这事件史称“背毛毯者进军”。队伍出发不久即被政府派军队驱散,到达伦敦者仅一人,他向议会呈递了请愿书,其结果可想而知。
同年6 月9 日,彭特里治附近村庄的织袜匠、石匠和铁厂工人约300 人,携带枪枝、长矛、芟刀、木棒等武器,在布兰德雷思领导下,向14 英里外的诺丁汉进发,沿途征集枪枝,寻找支持者,他们还派人到全国各地联络。布兰德雷思相信,只要有人带头,将有成千上万的人揭竿而起。那天夜里,人声鼎沸,枪声不绝,号角长鸣。待队伍抵达诺丁汉时,所期待的群众起义并未发生。队伍开始骚动,这时政府派来的骑兵赶到,他们向起义者发起冲击,这群临时召集起来的起义队伍一轰而散,布兰德雷思被捕并判死刑。临刑前他对妻子说道:“在我即将进入天国的时候,我并不害怕死亡的阴影。亲爱的,我们将在另一个世界再见,那时我们将一起惩治压迫我们兄弟姐妹的恶人。”
工业资产阶级
小说推荐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清史演义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
- 最新章:第194章
- 南北史演义
- 作品: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内容简介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宇,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
- 最新章:第2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