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第36章


都无不从汉文化中吸收其营养。而在印刷术向这些国家的传播中,佛教文化则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们经常、大批地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和佛教徒,从中国索取或购买佛经和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而这些国家自己刻印的版本也逐渐问世。日本、朝鲜等东方邻国,不仅学习和吸收中国的印刷技术,而且在版式、字体及装订方式等方面,都仿照中国的习惯。
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之后,陆续向其它周边邻国传播。在东南亚各国,较早接受中国印刷术的是菲律宾、越南,之后才传向泰国、马来西亚等其它南亚国家。
中国的印刷术约于公元13世纪后期传到(波斯)伊朗,公元1294年,波斯的统治者开始用中国的方法印刷发行纸币。公元14世纪的一位波斯历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为中国印刷术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谷登堡和铅活字
15世纪开始,欧洲人逐渐掌握了印刷术。起初,他们是使用雕版印刷法,印制了一些纸牌、圣像和教学用书等。到了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得以推广。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人物是德国人谷登堡。
约翰·谷登堡?穴约1400~1468年?雪是德国美茵兹市一位具领导地位的公务员。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使用熔化的金属铸造个别的铅字,为此谷登堡选用手写字体作为蓝本,为了能模拟手写格式,使一般人不易分辨手写书籍和铅字印刷品的差别,他特地选用textura字体?穴哥德体的一种?雪作为范本。
约翰·谷登堡为每个字母与每个符号制作了一个钢片,压在软铜块上形成一个铜模,如此即可铸造大量的铅字。为此目的,约翰·谷登堡发明一种手铸工具,将铜模放置其中,只要倾入熔化的合金,字母与符号即可产生,这种合金包含铅、锑、锡与少许比例的铋金属。
但仅是如此仍然不够,印墨也必须自行生产,为此约翰·谷登堡又发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然而这一切准备之首要工作,仍是要制造一部印刷机,为此,他又发明了木制印刷机。经过三年的辛劳工作,42行拉丁文圣经终于在1456年印刷完成,约装订成200册,每册有1282页,每本都是一样完好而美观。1460年谷登堡又印出另一部圣经《卡特里康》。然而虽然谷登堡的发明标志着印刷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贡献特别大,但在当时人们却还没有认识到,谷登堡也并没有因此成为百万富翁,而是在贫困中死去。但是,他的发明很快地传遍全球各个角落,使全世界均能用这种印刷方式印刷有形的读物。
在欧洲,另一位被认为对印刷作出贡献的是威廉·卡克斯敦。威廉·卡克斯敦1422年出生于英国肯特州。1472年在科伦意外地学到了印刷术。两年后,他在布鲁日开始从事印刷业。1476年,他将印刷术带到英国。他的最大贡献是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社会大众,并使这些文学作品流传至今而不致流散埋没。此外,由于他大量出版图书,使英文拼音法,即句读法和文法得到了完全定型。
印刷术传入欧洲,正值宗教革命和文艺复兴时代,西方各国以此为先导,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开创了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影响
美国《生活》杂志评出了上一个千年“改变世界历史的百件重大事件”,其中活铅字印刷术的发明被列在了首位。有一些历史学家还认为,如果要选中世纪结束的标志,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比发现美洲大陆更为合适。
在中世纪的欧洲,阅读和写作的权利被限制在一小部分人即贵族、教士和作家之间。历史发展到15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了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励着发明家们寻求着大量印刷文字的可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开拓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信息时代。
活字印刷术的成果在欧洲广泛传播。到1500年,估计有50万本印刷品在流通。其中包括有宗教著作、希腊和罗马经典著作、科学文献……可以说,如果没有活字印刷术,新教运动以及后来几世纪里的政治、工业变革都不可能发生。这一发明对文艺复兴的出现和中世纪的终结起到了巨大作用。印刷术使书籍的数量剧增,使西方近代教育兴起并迅速繁荣,从而大大改变了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面貌。
第三部分 百年战争第31节 百年战争—英、法王权的巩固
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由于没有男性继承人,法国的贵族会议推举查理四世的堂兄弟腓力为法国国王,称为腓力六世。但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此强烈反对,他认为自己是查理四世的外孙,更有继承法国王位的合法性。英法两国关系紧张起来,最终导致了战争。这场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的起因
事实上,导致英法开战的原因并非只有王位问题。14世纪,英法两国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极限,两者间在欧洲不但是相互竞争,且利益犬牙交错,战争爆发的主因全在这些利益上。
首先是英格兰自诺曼征服以来,长期占有法国的大片领土。14世纪初英格兰国王统辖着法国南部面积广大、地力肥沃的地区,而法王则一直希望把英国势力逐出欧洲大陆。
其次两国王室都要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尔。佛兰德尔相当于今天的法国西北和比利时一带,这是14世纪欧洲商业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英国的经济联系极为密切。但是,佛兰德尔伯爵是法王的附庸,在政治上从属于法国。1323年,佛兰德尔农民和下层市民发动起义,佛兰德尔伯爵仓皇出逃,并向法王求援。1328年,法王腓力六世的军队镇压了起义,并开始建立起对佛兰德尔的直接统治。许多商人和市民不堪忍受腓力六世的残暴统治,纷纷逃往英国。作为报复,腓力逮捕了与英国关系密切的商人,英国则停止向佛兰德尔出口羊毛。腓力的统治严重危及了佛兰德尔的经济,佛兰德尔市民再次发动起义,赶走了法王任命的伯爵,并承认英国为他们的宗主国。这样必然使法国对英国产生敌意。除了佛兰德尔问题,英国国王在法国的领地也是争端之一,英王藉由婚姻和战争,在法国境内取得不少的封土,这对百年战争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同时,英法在海洋上的冲突也越演越烈。在13、14世纪,一艘实力较强的船只洗劫另一较弱的船只,是被看做理所当然的事。当时若英国船遭法船洗劫,可以到法庭申请证明,下次遇上法船时,能从其船上取回与前次损失同价值的财物,在法兰西也同样有这种规定。也许在国王们需要和平时,海上的严重冲突会被大事化小,但到了双方对立严重时,海上的劫掠问题,也成了打仗的借口。
1337年,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王爱德华三世在法国的领地,而爱德华三世则宣布自己才是真正的法王继承人,战争随即爆发。这场战争延续了100多年,历史上称为“百年战争”。
战争初期
百年战争开战前夕的法国,在面积、人口、财富与军力上,都远胜于英国。但是在军队的素质上,英国要比法国好得多。爱德华一世组成了一支配备长矛并具有实战经验的步兵队伍,采用了一种新武器(长弓)?熏长弓射出的箭长三呎,如果近一点发射,能穿透两层锁子甲。一个优秀的长弓手一分钟能射出10~12支箭,足足是一个最好的弓箭手所能发射箭数的两倍。由此可见,英国军队的组织是胜过法国的。
1337年10月,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法王,率军进攻法国。1340年,英国海军击溃法国舰队,控制了英吉利海峡。以后,英军开始进攻法国,战争就在法国本土展开。1346年,双方在克勒西会战,法军大败。
这场战斗中,法国骑士阵亡1500人,英军仅损失3名骑士和40名步兵。英法百年战争的首场陆战,以法军惨败告终。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战争中经常上演。军事上的落后,导致了法国在战争当中的极端被动。
第二年,英国占领了加莱港,这个海港也就长期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据点。1356年9月,爱德华三世之子“黑太子”,在普瓦捷之战中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