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苏联 叶皮凡·马卡列夫》第10章


芄ダ棺瑁玫掠锼担骸拔颐亲约盒蓿 鄙傩8械秸馄渲锌峙掠形侍猓邢复蛄空饧芊苫蝗环⑾只硐旅嬗幸桓稣障嘤么翱冢獠皇且患芷胀ǖ恼蕉坊且患芨淖暗恼觳旎∷凑饫锘岵换嵊惺裁刺厥獾娜挝瘢可傩A⒖滔铝睿骸按端橇礁觯】囱浩鹄矗「易邢讣觳檎饧芊苫 薄?br /> 经过一番检查,发现飞机上有已经被撕毁的苏联西部地区的飞行图,还有侦察照相机和被曝光的胶卷!显然它不是误入苏联领空,而是来执行侦察任务的,意外地出现故障迫降,匆忙中毁掉了地图和胶卷。少校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将这些情况汇报了上级。 
情况被一级级的汇报上去,几天后没有任何消息。最后命令终于到了,却只是重申了斯大林的命令:“不得射击在苏联上空飞行的德国飞机!”并且要求:“立即释放驾驶员,派专人把德国士兵和飞机护送到国境,直接交还德国。”而在此前后,苏联发现了200 余起德国飞机侵犯苏联领空的事件,但均未作出积极反应。 
虽然德国采取了各种方式隐蔽它调兵东线的行动和各种进攻苏联的军事准备,但是150 个步兵师300 万部队的调动和集结不可能完全消踪匿迹,特别是后期的进攻前的战略展开,是无论如何难以掩盖的。希特勒的欺骗手段再高明,也还是有大量的情报被苏联获得。然而斯大林对这些情报的判断却是难以想像的固执。 
3 月20日,美国向在华盛顿的苏联大使提供了一份秘密报告:希特勒将在5 月份进攻苏联; 
4 月下旬,在驻德国的美国大使馆举办的聚会上,一位德国空军军官直接面告苏联大使馆一秘,德国的空军和陆军主力部队已经调往东线; 
5 月15日,苏联情报员理查·佐尔格在日本东京向莫斯科报告:德军将在6 月20日前后对苏联发动不宣而战的突袭; 
5 月底,基辅特别军区情报处处长邦达列夫报告新型坦克不断开往苏联边境的重要地区,德国针对苏联的军事准备最近显得更为紧张; 
5 月底,两个奥地利共产党员跑到苏联,描述了德军在进行大规模战争准备的情形; 6月,美国驻苏联大使亲手将一份文件交给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警告德国将在两星期内进攻苏联; 
6 月,中共打入德国驻华大使馆的间谍截获了德国将进攻苏联的秘密情报,中共电报斯大林:德国将在6 月下旬进攻苏联。 
像这样的情报几乎是数不胜数,实际上几乎整个欧洲都在谈论,希特勒将对苏联用兵,各国政府都相信,希特勒在东线集结重兵,绝对是意在东犯。可是只有斯大林一个人不这样认为。他固执地坚信德国不敢冒两线作战的风险,也固执地坚信莫洛托夫从柏林带来的虚假的信号:德国不会在结束对英作战之前进攻。 
在1941年战争开始前最后的时间里,斯大林近乎偏执地坚持着一个追求:防止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其他的一切都退到了次要地位,甚至为战略防御而进行的必要军事准备。这位领袖之所以固执,是源于他的自信,他不能承认自己曾犯过任何错误,不能推翻自己曾做过的任何判断。这种固执麻痹了他的大脑,而由于他在苏联的集权专制,使得他一个人大脑的麻痹,也就等同于整个苏联大脑的麻痹。就这样,苏联一再错过为战争打响进行必要准备的时机。而国内进行的一切战争准备都是以斯大林的判断——战争可能会在1942年春天之后开始——而进行的。 
1940年8 月,在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上,斯大林就提出“要加强内外一切阵地”,并号召全国人民竭尽全力“保证本国国防威力和经济实力进一步更加迅速地发展”。为达到尽快加强经济实力储备重要战略物资的目的,苏联要求广大妇女参加工业劳动,并延长了劳动时间,这样就大大扩充了劳动力。到1940年,苏联的铁、煤、石油的产量都大大超过德国,钢产量与德国相近。应该说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代表战争潜力的工农业基础,苏联已经超过了德国。同时苏联也在不断地增加军费,1933至1937年,苏联国防开支平均只占整个国家预算支出的12。7%,1938年到194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了26。4%,1941年的计划中更是提高到了43。3%。军费中很大部分用于军事装备的研制生产,1941年夏天,军用飞机年产能力已经比德国高了50%,但是由于时间太短,新型飞机的装备数量还很少,远远达不到与德国作战的需要。而陆上作战中最为重要的武器——坦克的研制,应该说苏联的科技研发水平不次于德国。1939年到1940年研制出的新式中型坦克T -34和重型坦克KV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大大优于德军装备的3 号坦克,与同期德军研制的4 号坦克和“虎”式坦克相比也毫不落后。但是投入批量生产实在是太晚了,到1941年上半年,只生产出KB坦克639 辆,T -34坦克1;225 辆,而部队使用的主力坦克依然是苏芬战争中已被证明有严重缺陷的T -26与T -28; 以及落后的BT系列坦克。
迫在眉睫的危险(2) 
迫在眉睫的危险 
在1940年铁木辛哥元帅担任国防人民委员之后,鉴于1939年苏芬战争中的教训,苏联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和改装,特别是进行机械化部队的改装,1941年春天,决定组建20个机械化军,但是由于武器装备生产跟不上,所以直到开战也未改装完毕,很多机械化旅只有几辆坦克,完全没法进行真正的机械化作战。苏军战时的编制是每个师14;483人,但是由 于对战争开始时间的估计错误,很多师仍保持着平时的不满员编制,只有7;000 ~8;000 人,甚至很多部队做不到每个战士都有枪,重型武器更是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却将未来战争的模式判断为苏联主动向德国发动进攻,主要的战争是在异国的土地上进行的。所以苏军主力野战部队进行的有限的演习和战法研究也都是准备在国境之外作战,而对于国土防御战的准备更显不足。 
应该说斯大林和苏联政府对反侵略战争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在判断开展时间和作战样式上却出现了错误,一方面使很多打算做的工作没有完成,一方面很多准备工作事倍功半,这就给德军入侵后苏军的作战埋下了阴影。麦克阿瑟有句名言:“准备是成功与胜利的关键!”在战争准备方面,掌握主动权的希特勒领先了一大步。
箭在弦上(1) 
希特勒将进攻的日期定为6 月22日,这是颇动了一番脑筋的。首先这一天是一个星期天,苏军仍在执行着和平时期的作息制度,因此这一天只有一些低级人员在值班,大部分官兵都去度周末了。其次,这一天正好是夏至后的第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样在战役最初的关键几天里,德军每天差不多可以战斗18个小时。 
从5 月份起,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进行了对“巴巴罗萨”计划最后的核定,每一个战役细 节都被重新考核。要决定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确定总攻发起的确切时间,这必须精确到分钟。因为在一条长长的战线上开展的进攻,很可能因为行动不统一而暴露意图,丧失突然性,如果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导致几个月来秘密调动和掩护展开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庞大的部队何时向发起进攻的位置开进,也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因为进攻发起线可能距离苏军边境工事只有几十米,只要有几辆装甲车迷途闯入苏军营盘,就有可能泄露整个作战意图,从而引起苏军主力收缩防守,那样的话,突袭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巴巴罗萨”开始之前的最后几个难挨的日子里,希特勒失眠的老毛病又复发了。到了晚上,他躺在那里睡不着,便问自己,在他的宏伟计划中,可有什么漏洞能让英国人钻空子呢。他相信已堵住了所有的漏洞。他曾派戈林的代理人米尔契广泛地视察了德国防空工程,他曾下令对荷兰的沿海工事予以紧急增援;他怀疑伞兵部队在克里特获得成功可能刺激英国人,使得他们一等德军的手脚捆在苏联上,就对挪威海岸或两个海峡岛屿做同样的冒险。因此,他曾命令增加岛上的驻军并派去大量的坦克和大炮进行增援,这样做还因为他打算在最后与英国签订和平条约以后,把根西岛和泽西掌握在德国手中。希特勒每天和希姆莱、莱伊、赫维尔、里宾特洛甫还有赛斯·英夸特这些尽职尽责但又疲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