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想》第36章


自身的劣根性的深刻理解。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人们将这个观察和这些深刻的理解从宗教语言中解放了出来,然后用世俗的语言重新加以阐述,American的开国先贤们又将这些观点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尤其是像杰斐逊和麦迪逊那样的人。虽然宗教的成份已被抽去;但是,认识人类内心世界的问题,理解人认识真理的能力与他不可避免的偏激情绪的关系的问题才是那个关键所在,这才是那个必须探索的课题,这才是那个孕育了所有人类社会和政府结构的原则的领域。在杰斐逊、亚当斯、麦迪逊、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看来,忽视这个领域,忽视这些问题的精神信仰的意义,忽视这个领域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以及人类行为中的核心地位,就意味着忽视我们人性中的最根本的规律,而且也是忽视人类生活本身的基础。
启蒙运动的哲学大师们和开明社会的建造者,以及后来America的缔造者们要么是些有信仰的思想家,要么就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人。他们不一定是宗教信徒。但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他们甚至可能会反对传统形式上的宗教。他们公开反对有组织的宗教压制自由思考以及它们与专制政府结盟的倾向。但他们都是些有信仰的思想家,在他们中间没有谁能比杰斐逊更能展望人类生活的最终目标--人人生活在一个超越个人得失、肉体的满足与快感的世界里。对于杰斐逊和所有启蒙时代的伟大人物,悟性不是那些我们通常想象中的逻辑推理。悟性是一种人生的自由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一种动力,这个动力使得我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滚滚红尘中的日子过得得心应手,同时,也让我们从一个超越通常感觉和情感的更高的精神境界那里获得一种新生和全新的视野。
我们的开国先贤是建立一个社会秩序的艺术大师和能工巧匠。建国之初正是一个让他们大显身手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这片新大陆是他们手中的工具,这个国家是他们创造的艺术形式。在其它的大陆上,与他们同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创造出新形式的科学、文学、艺术和象征。但是,只有Americans在尝试建造一个叫做"共和制民主"的政府的艺术形式。这个艺术形式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正视人类天性中的弱点和不足。也就是在我们的开国先贤周围的基督教称其为"原罪"的人性中的劣根性。但是,杰斐逊或者麦迪逊更上一层楼,他们看到了基督教早已看到的关于人类劣根性的真谛,但他们有能力同时也有义务用一种新的语言来阐述这些真谛,那种语言是人类内心解放的先驱,它在我们内心中向我们展现光明的前景,那种语言里丝毫没有盲从,而是充满了清醒的信仰的肺腑之言:科学的语言,充满热情的理智的语言。
第四部分 托马斯·杰斐逊:民主即群体的自我意识之觉醒第69节:财产和人的双重性
麦迪逊(和站在他身后的杰斐逊)继续在反对在一个自由社会中试图消除派系分歧的根源的作法。在对他们目前的处境作了一番观察之后,他指出人类无法将他们的理智从偏激的影响中解脱出来,接着,麦迪逊笔锋一转,写了关于这种有缺陷的人是怎么样在滚滚红尘中体现自我的。当时,"财产"一词是泛指人在社会环境中以及这个世界上所做的一切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必须注意到启蒙运动中的"财产"的含义所包含的范围远比我们今天的定义要广泛。对开国先贤们来说,"财产"主要是指一个人生活一世,在他和自然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及其后果。然而,它的当代定义通常被限定在某项特定对象,例如房地产的法定拥有权。在杰斐逊、麦迪逊以及美国政府的创建者看来,"财产"包括我们今天指的东西,但还包括人在世界上存在过后留下的广义上的后果--这是一个非常广意、不加修饰的理性概念。人类特有的特殊的感官和功能使我们成为自然中的人;我们必须发挥这些能力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当我们将自己的能力和自然赐予的资源结合起来时*,"财产"便产生了。一个严重阻碍和压制能力发挥的社会秩序会让我们的才能无法发挥。然而,按照麦迪逊的观点,人性中的弱点使得
人类所具有的能力各异,那是产权的根源,那是通向世界大同的道路上更加难以逾越的障碍。保护这些能力应该是政府的首要目标。
必须建立一个社会秩序,使得每个社会成员人尽其才。**但是:
由于人们对不同的财产的保护以及各人获取财产的能力的不同,立刻产生了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财产的占有以及不同程度地占有;这些差异的影响了财产拥有者的情绪(感情)和观点,于是在社会上便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和政党。
由此可见,派系的潜在的根源是埋藏在人类的天性之中的…
这些根源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一个每个人都享有个人自由的社会形态之中: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形态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这些原因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关于宗教、政府以及其它议题的不同见解的热烈讨论,猜测和行动;人们和竞选各个显要政府职位的竞选人或其它代表某种利益和感情的人们的联系将人群分割成不同的党派,这些差异助长了他们之间的敌意,使得他们更加坚定地互相压制,而不是互相合作从而为公众的共同利益努力。目前,人类互相仇视的倾向如此强烈,用不着任何实质性的原由,只要有一些最琐碎、最微不足道的分歧就足以煽动怒火,引出最残暴的冲突。
下面,麦迪逊特别阐述了财产的问题:
但是,分帮结派的最常见、最持久的原因是不同的财产的不平等的分布。那些拥有财产的人和没有财产的人在社会中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那些债主和负债的互相敌视。代表土地、制造业、商业、金融的利益集团以及其次要的利益集团是文明国家的需要,同时也将他们分裂成怀有不同情感和持不同见解的阶层。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的管制,调整在必要的日常政府运作中的各派关系是现代立法机构的主要任务。
我们现在会不会认为这些话是老生常谈呢?由于我们身上具有的弱点和偏激、自高自大和暴力的人性,我们才需要政府和法律来约束,对我们来说这一点真是那样明显吗?我们能够再一次感觉到这个问题的核心吗?--也就是说我们能否感觉到我们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一个非常特殊、同时承认人类潜在的崇高境界和现实中的卑劣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呢?将我们放着不管,我们就会只顾自己,压制他人--因此,我们必须被约束。但是我们心中还有一星圣火--你可以称他为上帝或创世神--所以,我们必须得到解放。我们是具有双重性的生灵。杰斐逊的理想中的全部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信念之上的。所以我们必须创建这样一个社会秩序和一个政府,它既崇尚自由、发扬崇高神圣的人类精神的、同时又监督、约束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心中占主导地位的卑劣的、自我中心的蠢动。这就是在一个自动监督和制衡的政府模式后面的精神和抽象的逻辑。
第四部分 托马斯·杰斐逊:民主即群体的自我意识之觉醒第70节:人权和人的双重性(1)
从抽象的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人权"和杰斐逊和麦迪逊所说的"私权"(private-rights)指的是一个心中有上帝种子的人向自身存在的最高精神境界努力的权利。一个人不仅必须享有购买商品、拥有财产的自由,而且必须享有思考和选择自己的道德决定和行为或符合公正原则和良心的人生道路的自由。有了外在的自由,内在的自由才有可能。没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了。
但是于此同时,人的本性又是软弱、腐败、自私、空虚、贪婪、残忍、退缩、易被诱骗、虚伪和凶残的。他们不懂自然的运行法则和历史;除很少数的人之外,他们看不到也不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整个结构;总而言之,他们无法管制自己。他们都必须靠外力约束。但是,所有的人实际上都是大同小异,他们之间实际上的差别比他们迄今为止想象的差别要小。国王比过去所想象的更像普通人。按照基督教从十八世纪沿袭下来的传统,所有的人不仅作为上帝的子民都是平等的,同时,他们又无一例外地同是恶魔手中的玩物。所以,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