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三百年》第81章


的措施,耕地面积便逐步扩大。顺治十八年耕地面积540余万顷,康熙二十四年增至680余万顷,雍正二年680余万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又扩大到700多万顷。黄河下游经常决口,水患严重,康熙帝派靳辅治河,解决了水患。雍正和乾隆又下大力气治理海塘,使江浙地区免受海潮的袭击。小凤仙以前明朝的一条鞭法的役赋制度不公平,康熙五十一年实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赋”政策,雍正朝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役赋比较公平合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
农业技术和南方双季稻在这个时期得到积极推广,精耕细作,品种改良,亩产不断提高。在粮食生产发展的同时,棉花、桑树、甘蔗、烟草、茶树等经济作物也发展得很快。
手工业。丝织业在苏杭、江宁十分发达。江宁在乾隆时仅织缎机就有30000多张。这些地方的丝织品十分精美。棉织业中心则在松江(今上海吴淞南)和上海、苏州、无锡。松江的棉纺织有“衣被天下之称”。无锡号称“布码头”。陶瓷产地有几十个,最著名的是景德镇,有官窑,有民窑,工匠有几十万。产品销往国内外。此外清朝陶瓷,青花、五彩、素三彩和粉彩都很著名。
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商品主要有粮食、棉花、棉布、蚕丝、绸缎、食盐、烟、茶、糖、铁器、瓷器等。商业发达的城市,北有北京、天津、济南、太原,南有江宁、苏州、杭州、镇江、扬州、无锡、广州。商业发达的另一个表现是出现了商号和拥有数百万两的大商人。
外贸。外贸在这个时期比清初有了较大发展。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统一,康熙开海禁,于云台山(今连云港)、宁波、漳州、澳门设海关,对外贸易逐渐兴旺。从事外贸的主要是闽、粤、浙等地商人,出口货物主要是日用品,如丝、茶、大黄、瓷器、色纸、红毡、白丝、金丝、白沙、鼎釜等。进口则有大米、燕窝、鱼翅、鹿皮、苏木、白锡、胡椒、象牙、米虾、纹银等日用品。互市的国家由暹罗(今泰国)、菲律宾等南洋发展到荷兰、日本、琉球、英国、葡萄牙、法国。贸易发展很快,康熙五十年,苏州造船厂,每年造船出海贸易的多达千余只。外国来的船更多。中国对外贸易经常处于顺差。
卖红枣的小贩明代产生而在清初一度摧残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时候“春风吹又生”。譬如,不少机户雇请工人织布,矿冶业大型冶铁工场雇请工人等等,都是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清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只限于几个手工业小门类,星星点点,未成燎原之势,发展十分缓慢。
这个时期经济的发展鲜明地体现在财政收入的增长上:康熙二十一年收入3110万两,二十四年3123万两,雍正二年3092。6万两,乾隆五十六年收入4359万两。国库存银不断增加:康熙十二年(1673)存银2135。8万两,由于平定三藩战争,十七年降至3339920两,三十年激增到31849719两,五十八年增至47368645两。雍正三年增至4000万两,八年增至62183349两。雍正十三年减至34530485两。乾隆二十八年增至47063610两,四十二年达到最高:81824044两。
这个时期国家的钱基本上用于军饷和战争。乾隆三年户部尚书梁诗正说:“各省钱粮,大半留充兵饷。”十年梁诗正擢户部尚书,又说:“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惟余二百余万,不足备水旱兵戈之用。”全国兵饷每年平均22000万两。乾隆、嘉庆、道光三朝17次战事军费37613万两,而从康熙十六年到道光六年海塘、河工例外开支只是9133。3万两。 
嘉庆到鸦片战争时期 
嘉庆至道光二十二年,这个时期清朝经济步入衰落阶段。由于入关后大量掠夺土地,1078处皇庄拥有土地35772顷75亩多。乾隆至道光期间,大官僚拼命兼并土地,例如大学士和械?000余顷,广东巡抚百龄有土地5000余顷,道光年间,直隶总督琦善有地25000余顷,导致农民逃亡,沦为佃户和流民,耕地面积锐减。“乾隆三十一年,民田、屯田共7807156顷,其他官田尚未计算入内,嘉庆十七包括民田、庄田、屯田、起旗地及其他各种官田,共7913939顷,统计项目增加一倍,耕地面积仅增长1%强,这意味着耕地实际面积在减少……”手工业生产也逐步萎缩。由于政府过重的征课和派差,商人亏本,负担过重,影响生产。例如,铜产,乾隆三十一年是14674481斤,嘉庆十五年减为10574916斤。由于闭关自守政策,对外贸易受到限制,资本主义因素无法发展。由于镇压白莲教起义,户部存银下降:嘉庆元年是5600多万两,三年减至1900多万两,十六年存银2078万多两,十七年收入4013万两,支出3510万两,结余仅503万两。道光元年至十四年每年库存不过2700多万两。道光十九年收入4191。9万两,支出3178。3万两,结余1013。6万两。 
鸦片战争后到宣统时期 
身着盛装的晚清蒙古贵族妇女道光二十三年至宣统三年,这个时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至清王朝灭亡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最突出的变化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受破坏,而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经济是传统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但鸦片战争后,这种自然经济体系打破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及其附近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增开营口、烟台、台南、淡水、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为通商口岸。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例如,英国在道光二十年(1840)输出中国的商品(多为棉纺织品)是52。4万英镑,二十五年(1845)就达到239万多英镑。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放肆从中国掠夺原料,主要是农产品,如蚕丝、茶叶、棉花、食糖、烟叶、畜产等。赛金花洋货尤其是纺织品的流入使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纺与织分离,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江苏太仓、松江一带没有土纱织布,江浙地区农民纷纷从事经济作物养蚕产丝,供应市场。传统的自然经济就这样开始受到破坏,中国经济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
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的同时,还肆无忌惮地倾销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全面展开。它们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光绪二十八年(1902),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就达8。127亿美元。它们采取四种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一)政治贷款:为偿还日本赔款的光绪二十一年(1895)“俄法洋款”(4亿法郎)、二十二年的“英德洋款”(1600万英镑)、二十四年的“英德洋款”(1600万英镑),数额巨大,利息很高,都附有政治条件。(二)向铁路投资:甲午战争后,英、俄、德、美在中国争相夺得19000余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建权。(三)投资矿山: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美国和中国合办门头沟煤矿开始,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效尤,攫取多个矿山投资权和开采权。(四)开设工厂。甲午战前后,属于外国资本的有900多家。帝国主义的投资控制着中国的经济部门,还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危机日益加深。
同治初年至光绪朝中期(60年代至90年代),以奕与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始创办的是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后来又创办了一系列的民用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商办企业即民族资本企业也开始出现,到甲午战争时已有170家,集中在缫丝、面粉、机器修造等企业。洋务运动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古董商人在鉴别瓷器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甲午战争后几年里兴起了兴办资本主义企业的高潮。在上海、江苏、湖北和浙江一带,官僚、地主和商人纷纷创办纺织、缫丝、面粉、火柴、制药、榨油、印刷等企业和采矿业。光绪二十一年到二十四年(18951898)期间,新创办的万元以上的商办企业达62家,资本总额1246万元(一说58家,资本1200万元),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19家,资本543万元(一说只有8家,资本400万元)。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十分困难,资金缺乏,设备简陋,还遭受外国资本主义打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