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三百年》第88章


八股文多取四书语命题,例如顺治二年,第一题用《论语》,第二题用《中庸》,第三题用《孟子》。因为以四书语命题,因此八股文又叫四书文。作八股文,考生要用儒家思想论述,“代圣贤立言”。以书中一句话命题叫小题,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以整篇为题就是大题。八股文用字有一定限制。顺治二年每篇不得超过550字,康熙二十年限650字,乾隆四十三年限700字。
还有一个试帖诗,它是乾隆二十二年后乡试、会试要考的。它是五言八韵诗。内容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例如路慎庄的试帖诗:
东西深不辨,空外但闻声。 
共捣三更月,谁知万户情。 
寒衣新浣出,密线旧缝成。 
远近惊秋早,光阴入夜争。 
力微拼用尽,辛苦说分阴。 
凉意生双杵,繁音满一城。 
深闺今日寄,绝塞几人征。 
露布频闻捷,铙歌报太平。
清朝科举制度源自明朝的科举制度,但也有不同于明朝科举制度的地方。
第一是有民族歧视,尤其是清初。雍正前搞满汉两榜。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优待,只考翻译(满—汉)。科举本是选官的根据,但满人当官不必通过科举考试。乾隆时大学士60人,汉人25,旗人35,汉人全是进士,旗人只有4个。
第二是考官不仅要有官位和出身,从雍正四年开始还要经过考试。
第三是为避免各省录取名额太悬殊,康熙五十一年开始把录取的名额分到各省。下面是4年会试录取名额:
年份 总数 满洲 蒙古 汉军 直隶 奉天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江南 浙江 江西 湖北 湖南 福建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康五十二 186 4 2 22 1 15 10 15 9 30 20 13 12 8 6 3 4 3 4 乾三十四 143 3 1 13 1 10 8 8 5 28 24 16 4 3 7 4 2 3 2 1 嘉六 270 8 2 3 25 1 19 14 14 陕甘 12 江苏 20 安徽 15 25 22 12 10 17 14 7 10 8 10 道二十 183 7 3 5 20 2 17 8 8 陕甘 6 江苏 17 安徽 7 18 17 6 5 7 7 5 6 6 6 
第四是为了避免代考现象,实行复试制度。乡试从顺治十五年开始复试,会试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
第五是讲形式。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作文上。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德说的“文徒空言,不适于用”。试帖诗纯粹是对仗、用韵,会用谀词。另一表现是重书法。书法不好,内容好也得不了高等。著名学者龚自珍朝考,文思浩荡,洒洒千余言,最后却因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屈没了人才。
清朝科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处罚也重,但始终不能根绝。这足以说明清朝士风的败坏和科举考试走到了末路。
科举考试固然为选官提供了一条路子,但弊病很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摧残知识分子。它把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束缚在四书五经里面,思想僵化了,不会生计,年复一年的考试,身体也搞坏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典型。第二,学非所用,脱离实际。举子虽然把“子曰”、“诗云”背得滚瓜烂熟,胸中却无治国一策。书院考课课卷第三是把人限制在读书求功名的惟一道路上,使一些人谋求金榜题名,不惜金钱乃至生命,铤而走险,败坏了风气,也促使一些官僚腐败堕落。鉴于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病,清末康有为等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废除科举。统治集团中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要员也建议废除科举考试。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宣布停止一切乡试、会试,有千余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终于寿终正寝。
附录一:八股文范文
题目: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按,此题出《大学·第十章》)
作者:严虞悙(1650-1713,常熟人,康熙三十六年会试第二名。授编修。官至太仆寺少卿。著名散文家)
正文(括号内为结构简释):
王者平天下之财,以道生之而已。(破题)夫财不可聚而可生,而生之自有大道也,可徒曰“外本内末”乎?(承题)且平天下者,而权夫多寡有无之数,宜非王事之本务也。不知生民有托命之处,无以给其欲则争。两间有不尽之藏,无以乘其机则敝。惟不私一己而以絜矩之意行其间,所为导利而布之上下者,诚非智取术驭者之所能几也。(起讲)吾为平天下者言生财:(入手)财本无不生也,财一日而不生,则万物之气立耗,而生人即无以自全,知其本无不生,而长养收藏,可以观阴阳之聚。财亦非自生也,财一日而不生,则万物之精易散,而大君于是乎无权。知其不可不生,而盈虚衰旺,可以调人事之平。(起股)生财固有大道焉。(出题)求珠于渊,取璧于山,开天地之未有以夸珍奇者,非生也。夫民有衣食之利,而金玉夺之,贫与富相耀,私而不能公矣。大道以正其经,而不通难得之货,不作无益之器,饮食以为质,与天下相适于荡平焉。关市有征,国服有息,竭闾阎之力以称富强者,非生也。夫国有维正之式,而商贾算之,子与母相权,暂而不能久矣。大道以定其规,而不损下以益上,不夺彼以与此,制节而不过,与天下相安于中正焉。(中股)大道而精言之,则与性命相孚。以不贪为富,以不蓄为宝,清心寡欲,既以清生财之原而由是,措之则正,施之则行,百官万民,群拱手以观圣天子之发育。道之所为,无欲而通也。大道而广言之,则与天地相参。裁成其有余,辅相其不足,仰观俯察,既以博生财之途而自是,天不爱富,地不爱宝,人官物曲,咸奋发以赴圣天子之精神。道之所为,大亨而正也。(后股)于财之未者而生之,生于天,生天地,生于人,而实生于君。《周礼》、《周官》,具见圣人之学问。于财之既生者而益生之,益而生,畜而生,节而生,即涣而益生。官山府海,只为霸国之权谋。(束股)生财之道,即絜矩以平天下之大道也。(收结)
附录二:清代各省夺魁人数
说明:据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顺治三年丙戌科”到“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经济特科”历年录取的进士数统计,清朝进士共有27178名。一般每科进士分一甲、二甲、三甲。状元、榜眼、探花属第一甲,获此殊荣者叫夺魁。下表录自南京夫子庙展览室。
省份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直隶 广西 江西 福建 湖北 广东 湖南 贵州 河南 陕西 四川 蒙古 状元 40 20 9 6 4 4 3 3 3 3 2 2 1 1 1 1 榜眼 26 29 7 5 7 1 10 6 5 4 5 2 1 1 探花 42 27 4 3 6 5 1 5 4 6 1 2 1 
一队夷齐下首阳 
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是清初恢复科举考试的一个目的。这一着的确奏效。
八旗铁骑入关,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知识分子心怀反清复明的情绪,有的甚至遁入山林,拒绝跟清朝统治者合作。清初恢复科举考试并出示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打消顾虑,参加考试。康熙、乾隆两帝还要各地官府推荐隐逸名士参加制科考试。于是他们纷纷下山,走出家门,进入考场,自愿参加到为清朝服务的选士行列中。《清朝野史大观》有一篇讽刺文章《一队夷齐下首阳》可以佐证。
明国变后,诸生多抗节不受试者。后出示云:“山林隐逸有志进取者一体收录。”诸生乃相率而至。昔人作诗嘲之曰:
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下首阳。家里安排新雀帽,腹中打点旧文章。常年深自惭周粟,今日幡思吃国粮。非是一朝忽改节,西山薇蕨吃精光。
“夷齐”、“首阳”、“周粟”,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明朝诸生效法他们,为了抗节,杜门不出乃至上山,现在为了肚子,不得不走进考场应试。顺治三年,取中的进士,一甲3名,二甲57名,三甲293名。顺治八年,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中副榜。《清史稿·选举志四》上说:“自康乾两朝再举词科与其选者,山林隐逸之数多于缙绅。”当然也有少数坚持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始终不参加,不与清朝合作,例如顾炎武、黄宗羲、万斯同等。
钱穆在《国史大纲·明末志士之气节》中说:“若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