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106章


南特一线进攻第6装甲集团军的翼侧和后方。 
南面是第7集团军,指挥官是布兰登堡将军。他将指挥7个师的兵力,其中1个师是机动师。其任务是抵抗来自南面和西南面的攻击,保护两个担任突击任务的装甲集团军的翼侧安全。其直接目标是抵达马斯河及其支流塞莫伊斯河,然后与卢森堡地区的摩泽尔防线取得联系。为了在更靠后的地区筑起一道坚固防线,该集团军还负责构筑工事。 
在机动装备方面,B 集团军群总共大约有18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是,在这18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攻势开始时被牵制在亚垛。因此,这次向安特卫普发动的攻势可以获得的作战坦克只有900 辆左右。集结的这支部队有一个方面很薄弱,即缺少架桥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架桥工兵。尽管由志愿劳工小组组成的支援组将提供许多工程支援,但是,它们从未达到足够的数量。 
此外,德军最高统帅部另有6—7 个师作为阿登山区进攻的预备队。它们包括:第3 装甲掷弹兵师、第9 人民掷弹兵师、元首护卫旅和元首掷弹兵旅等。 
不仅如此,为了支援阿登攻势,德军最高统师部还命令更北面的H 集团军群准备从鲁尔河畔的锡塔德与盖伦基兴之间地区发动辅助攻势。如果盟军重兵一旦压向第6 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建立的翼侧阵地,辅助攻势便立即开始。 
12 月13 日夜,德军3 个集团军都进入了集结地域。集团军属以及军属炮兵进入了最后集结位置,即位于它们的最终发射阵地后方大约5 英里处。容易进行伪装的弹药被运送到计划发射阵地的后面。第7 集团军的马匹被用来拖曳火炮进入位置。为了减少声响,炮车轮子上捆扎了稻草。 
12 月14 日夜晚,各步兵师悄悄地开进到各自的最后阵地,即位于战线后方只有2 英里半的地方。为了掩护德军的行动,德军空军的飞机不停地在前线上空飞来飞去,以便用声音掩盖火炮调动发出的声响。 
为隐蔽作战意图,德国人采取了严格保密措施:装甲部队官兵换上步兵服装;禁止团以下军官在前线实施侦察活动。曼陀菲尔将军为他的部队制定的保密措施和伪装手段更为周密仔细:发给部队用于炊事的是焦炭,以便生火时不会冒出暴露部队存在的炊烟;一支道路特种勤务部队建立起来了,他们装备有沙子、发动机、绞盘,在困难的地段还有急修机械;部队行动只能在夜晚进行——为了强制施行这一命令,曼陀菲尔发出指示,向白天出现在道路上的任何车辆的轮胎开枪,而不管车上的人如何抗议;尽可能使用马驮火炮,马蹄上绑上草,以进一步减轻发出的声响;在集结地域,严禁在行军道路以及进入隐蔽区的岔道上设置路标和部队掩蔽部、指挥所以及电话、电台报话站的标志等。 
到12 月15 日晚,德军的进攻准备已基本就绪。3 个德军集团军共23 个师,正准备向大约由美国4 个半师守卫的地段发动进攻。 
兰茨拉特村血战 
1944 年12 月16 日凌晨,冬雾笼罩着西线战场,静谧的群山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天气非常寒冷。 
在阿登山区北侧比利时境内有一个小村庄,名叫兰茨拉特,它位于美军防御北线的南翼。村子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总共才有十余幢小房。村西有一座小山丘,山丘的另一侧是片茂密的森林。 
兰茨拉特村的重要性在于它位于一条重要公路交叉路口以南仅300 英尺处,而这条公路正是德国第6 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即将争夺的一条公路,是德军前往列日的一条最佳路线。 
驻守兰茨拉特村的是美军第99 步兵师第394 步兵团的一个侦察排,只有18 个人。他们是12 月10 日开进阵地的,头一个晚上还挺警惕,全排没人睡觉。后来,见平安无事,士兵们便放下心来,晚上轮流睡觉,白天则上山打猎。这里有野鹿,他们准备过圣诞节时摆一桌鹿宴。 
然而,他们的愿望很快被德国人的炮火炸得无影无踪。 
5 时30 分,大地突然如同地震般抖动了一下,整个天空出现了一片红光,上千门德军大炮把成吨的炮弹倾泻过来,炮击的火光中映照出德军阵地上无数辆等待进攻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轮廓。 
侦察排在重型炮弹打到他们阵地之前跳进了散兵坑。这是他们第一次遭到真正猛烈的炮火袭击。他们一时处于震惊的晕眩之中。 
幸运的是,排炮射击很快向前延伸,从侦察排阵地的东北方向沿公路向布赫霍尔茨移动。排炮的转移,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幸运。然而,每当炮弹集中轰击他们阵地的周围时,所产生的心理作用是令人震惊的,他们感到欣慰的是,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极好的掩体,除了直接命中外,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安全。 
德军的炮火准备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天色渐亮,山谷里还笼罩着薄雾,但是美军士兵很快发现一支德军纵队正朝他们开过来。 
德军的人很多。他们并没有发现美军的侦察排,因而是一种安全行军的样子。德军士兵们的枪扛在肩上,向两边张望着,满不在乎,队伍的两翼也没有设安全哨。 
不久,一部分德军向西南方向开去了,他们将绕到美军侦察排后面的公路上。 
侦察排长鲍克中尉不知道敌人会从哪个方向对他们发动进攻。不过,他的环形阵地很有利于防守,两挺轻机枪封锁着北侧的洪斯菲尔德公路交叉口。 
他一面向团长报告眼前发生的事情,一面率全排士兵等待着德军的进攻。 
“打!”当德军大摇大摆地接近阵地并进入有效射程时,鲍克发出了命令。顿时,绵密的子弹如同冰雹一样扑向敌人,雪地上横七竖八躺下了一片尸体与伤兵。 
到中午时分,侦察排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但鲍克的士兵也伤亡很大。他不断向团部呼叫,要求炮火支援。却没见一发炮弹打过来。 
鲍克用报话机焦急地质问:“我们还要孤军作战多久?” 
“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直到接到后撤的命令!”团参谋长回答。 
“混蛋!”鲍克气愤地摔掉报话机,继续指挥战斗。 
德军的进攻仍在进行。战斗又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侦察排全都疲惫不堪。在阵地前,德军的尸体堆积如山,至少有400 人。 
天色渐渐地暗淡下来。12 月夭黑得总是很早。 
侦察排的子弹几乎打光了。排长鲍克中尉感到,在子弹打完时撤退是无可非议的,而现在正是撤退的时候。于是他把士兵们分成了三组,要求一个组行动时,另两个组掩护。然后,他带领着士兵们一步步向后面森林撤退。 
可是,后面的退路早已被包抄的德军切断了,一个德国兵打着白旗喊: 
“美国兵,投降吧!” 
“排长,我们怎么办?”一等兵威廉·詹姆斯问道。他是排里最军轻的士兵,只有19 岁,脸部受了重伤,右眼珠掉了出来,挂在脸上。 
全排只剩下10 名士兵,均带伤挂花,突围已是无望。鲍克想了想,低沉他说道:“交出武器投降,我们已经完成了应该承担的任务,剩下的事情由艾森豪威尔将军去做吧!” 
尽管侦察排投降了,但是他们在白天的作战中却表现得十分勇敢。18 名官兵足足支撑了一天,击退了德军第3 伞兵师的多次进攻,成功地封锁了兰茨拉特公路,保护了美军394 团的南翼。如果他们这个阵地在清晨就失守的话,那很可能意味着他们团的防御阵地乃至美军北线防御的全面崩溃。 
德军夺取了洛希姆缺口 
美军第99 步兵师师长沃尔特·劳尔少将刚接到第394 团的电话,报告他们团遭到敌人的进攻,又收到第14 骑兵群指挥官马克·迪瓦因上校的告急电,他的两个中队也受到了德军的攻击。 
第14 骑兵群不隶属于第99 步兵师,它是米德尔顿第8 军的部队,但是其阵地位于第99 步兵师的南翼,于是在遭到攻击后,便向友邻求助。 
这个骑兵群只有两个中队,即第18、第32 中队,却防守着长达数公里的正面阵地。该部防御的地域正是洛希姆缺口,这里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公路,是德军的主要突破地段之一。担负突破该地段任务的是德军第3 伞兵师和第13 人民掷弹兵师的第294、第295 团。 
美军第18 中队驻守的地段有一个名叫克里温克尔的小镇,正扼公路的交叉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2 月16 日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