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顺口熘》第31章


①形成因素 经济文化俱落后,专制残余根基深。 
党内斗争权集中,独行专制斯大林。 
②积极作用 高度集中新体制,特殊时期立功勋。 
正确方针全贯彻,效率提高势日增。 
③消极作用 计划经济多命令,效益低下有原因。 
中央集权独专行,缺乏民主听命令。 
缺乏生产积极性,各项事业难前进。 
4、消极影响 苏联体制危害深,缺乏民主独专行。 
①个人崇拜盛行 集中领导成历史,个人崇拜大盛行。 
歪曲事实成偶像,党史教程⑤歌神明。 
②大清洗运动 个人崇拜渐盛行,清除异已运动兴。 
(1935…1938) 广大干群遭迫害,民主法制荡无存。 
经济文化遭破坏,二战初挫有原因。 
'注释' 
①两五计划:苏联从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1937年间为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进期。②农轻:指农业和轻工业。③“八大”:指1936年苏联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④制度体制:指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⑤党史教程:指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113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19…1922) 
一、凡尔赛体系(1919…1920) 
1、背 景 列强一战四秋春,盟国失败遭处分。 
①一战结束 巨头①聚会凡尔赛,操纵会议美法英。 
争夺霸权争殖民,列强要求略说明。 
②列强外交 a美国 美国原则十四点,领导世界为核心。 
b英国 殖民帝国英维护,削弱德法势均衡。 
c法国 法败德国收领土,称霸欧陆目标明。 
d意日 扩张领土意大利,德国领地日吞并。 
2、体系内容 巴黎和会有中心,处置德国略说明。 
①凡尔赛和约 德国疆界重判定,法取阿尔②与洛林。 
a领 土 国联代管萨尔区③,莱河④两岸新规定。 
东岸德国不设防,西岸英法来占领。 
奥波两国皆独立,禁止德国来吞并。 
b领 地 海外领地全丧失,英法日本来瓜分。 
山东权益给日本,宰割中华民抗争。 
c军 备 废除义务兵役制,轻型舰艇显凋零。 
限制军备无空军,保留陆军十万人。 
d赔 款 巨额赔款激民愤,赔款结果似烟云。 
②奥匈保土和约 奥保匈土战败国,分别签约遭处分。 
五大条约成体系,列强分赃初完成。 
3、影 响 巴黎和约影响深,领土变更最鲜明。 
①欧洲中东 奥匈解体建三国⑤,其余领土三国分⑥。 
格局变化 中东土国亦解体,丧失领土遭外侵。 
《洛桑条约》后签订,民族独立共和兴。 
②国联成立 国联源于威尔逊,宗旨合作与和平。 
(1921.1) 总部设于日内瓦,主要机构三部分⑦。 
维护体系为工具,英法操纵美愤恨⑧。 
③评价 a实质 列强瓜分按实力,欧东⑨秩序重确定。 
b进 步 性 列强关系初协调,恢复经济局稳定。 
民族自决或自治,民族国家渐复兴。 
c局 限 性 战后世界新格局,体系隐含多矛盾。 
严厉处分战败国,两类⑩国家有矛盾。 
分赃不均心难平,英法美国有矛盾。 
亚非国家遭奴役,东方西方有矛盾。 
二、华盛顿体系(1921…1922) 
1、背 景 一战欧洲炮声声,远东格局有变更。 
①日本扩张 一战日本侵山东,“二十一条”显野心。 
夺取德属三群岛⑾,扩张亚太激矛盾。 
②美英扩张 战后美国实国增,运河⑿通航扩海军。 
世界最大债权国,扩张亚太有后盾。 
③海军竞赛 三国⒀拨款扩海军,争夺亚太步步紧。 
2、体系内容 九国⒁聚会华盛顿,激烈较量签协定。 
①《四国条约》 四国⒂面对太平洋,属地领地互承认。 
《四国条约》生效日,英日同盟漂烟云⒃。 
②《五国海军条约》 意法日英美五国,主要舰艇渐递增。 
③《九国公约》 一战中华日独吞,中国代表勇抗争。 
与会九国订公约,战后中国遭瓜分。 
④中日协议 中国英美压日本,会外中日签协定。 
山东主权归中华,“二十一条”得修正⒄。 
3、影 响 九国聚会华盛顿,亚太格局大调整。 
①亚太格局变化 最大赢家数美国,抑制日本拆同盟⒅。 
海军吨位赶英国,在华势力步步升。 
②总体格局 凡…华体系终形成,战后格局大变更。 
世界秩序暂稳定,经济发展好环境。 
体系隐含多矛盾,战后休战二十春。 
'注释' 
①巨头:指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等人。②阿尔:指阿尔萨斯,1871年该地区与洛林曾割给德国。③萨尔区: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15年,后来公民投票重归德国。④莱河:指莱茵河。⑤三国:指在原奥匈帝国属地上分为奥地利、匈牙利,并成立捷克斯洛伐克。⑥三国分:指意大利、南斯拉夫和波兰获得原奥匈帝国部分领土。⑦三部分:指国联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和秘书处。⑧美愤恨:指巴黎和会结果对美不利,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拒绝参加国联。⑨欧东:指欧洲和中东。⑩两类:指战胜国和战败国。⑾三群岛:指德国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⑿运河:指巴拿马运河,1921年通航。⒀三国:指美国、英国和日本。⒁九国:指出席华盛顿会议的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等九国。⒂四国:指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⒃似烟云:这里指《英日同盟条约》中止失效。⒄修正:日本代表发表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⒅同盟:指英日同盟。
115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三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1931…1939) 
一、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的策略 
1、背 景 三十年代局势紧,世界力量三派分。 
德意日本法西斯,英法纵容势严峻。 
共产国际与苏联,指导人民去斗争。 
2、“七大”决策 号召工人团结紧,建立统战力量增。 
各共①反对法西斯,独立自主去斗争。 
3、影 响 国际“七大”策略新,反侵团结各阶层。 
统一战线力量大,反法西斯大促进。 
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
①原 因 东非埃塞②地形胜,南扼红海南大门。 
控制红海地中海,意军侵埃想吞并。 
②概 况 兵分两路炮声声,埃塞军民勇抗争。 
英法纵容助侵略,美国“中立”利意侵。 
运输石油过运河,意军侵略极残忍。 
施放毒气轰平民,首都沦陷后变更③。 
2、中朝抗日斗争(1931…1945)
①原 因 东方会议图满蒙,田中奏折显野心。 
广田内阁定国策,侵略亚太目标明。 
②概况 a中国 全面侵华卢沟桥,国共抗战八秋春。 
b朝鲜 中朝军民共御敌,东北根地出奇兵。 
跨江奇袭普天堡,抗日领袖金日成。 
组织抗日义勇队,战败日本史有名。 
3、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1936…1939)
①原 因 西国④大选势喜人,人民阵线获全胜。 
a西班牙内战 共和政府多改革,重创极右⑤民欢欣。 
反动军官佛朗哥,发动叛乱内战兴。 
b德意侵西 叛军受挫德意侵,民族战争最鲜明。 
德意出兵西班牙,控制海峡⑥反法英。 
②概 况 西国战场三派分,德意侵略势严峻。 
英法绥靖不干涉,祸水东行图太平。 
苏联援助民心振,国际纵队⑦挫敌军。 
叛军攻占马德里,军事独裁从此兴。 
三、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936…1937) 
1、德意协定(1936) 三十年代德意日,对外侵略势日增。 
利益相同初勾结,德意两国签协定。 
对外侵略互合作,柏林罗马为轴心。 
2、三国轴心(1937) 三国侵略谋略狠,蒙蔽英美招牌新。 
共产国际齐反对,签订协定⑧结同盟。 
三国轴心终形成,世界大战将发生。 
'注释' 
①各共:指各国共产党。②埃塞:指埃塞俄比亚。③变更:1936年意大利军队占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1941年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在盟军的帮助下,解放了祖国。④西国:指西班牙。⑤极右:这里指西班牙的法西斯势力。⑥海峡:指直布罗陀海峡。⑦国际纵队:三十年代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期间,中国、苏联、加拿大等五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⑧协定:指1936年德日《反共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