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年,继迁子赵德明(公元989年,宋曾赐李继迁姓名为赵保吉)克服回鹘后,党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于北面的辽国之外,成为本朝西北的一个强劲的威胁。
德明去世后,其子元昊继位,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正式建号“大夏”。元昊与他的父亲有所不同,他有着强烈的叛逆性格和民族自信心,不愿意永远依附宋朝而成为附庸。同时,元昊也具备革故鼎新的雄才大略,他善绘画,通晓蕃汉文字,精于汉人故实并能有所创新。在他统治时期,占领了东尽黄河,西临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的一大片地域,拥兵十五万,并建立官制礼仪,创造文字,发展自身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民族禀性无可辩驳地走进了中华的大家庭中。
元昊称帝的消息两个月后才传到东京,给了朝廷不小的震动。因为自赵德明归附以来,帝国在西边撤备也有好几十年了,天下安于无事,武备废而不修,眼下一旦有警,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容易消靖的事情。然而在内心仓皇、茫然无措的心情下,朝臣们却众口一辞地说元昊不过一小丑而已,可即诛灭,这真是自欺欺人得可以了。事实的发展证明,元昊的反叛,使帝国的弊端彻底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到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间,帝国与这个叛乱的藩国之间有三次大的战役,全部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是康定元年初的延州之役,这次的失败首先是延州知府范雍在敌人大兵压境时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没有进行有效防备的后果,导致夏军长驱直入,直抵延州城下。其次是驰援的鄜延路军军将只求自保、互不应接,仅剩的一个坚守职责的军官又是文人出身,素不会打仗,最后全军覆灭。幸好一场大雪及时降临,使元昊不得已退军,延州城才得以不陷。帝国近三十年来的第一次用兵,便遭致如此惨败,使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主持军事的枢密院三长官王鬷、陈执中、张观全被解职。而延州地方将领为推诿责任,聚讼纷纭,朝廷又派侍御史文彦博、天章阁待制庞籍赴延州处理。最后延州平民诣阙告急,为皇上召问,兵败诸将的过失才无可掩盖。但就是这样,天子仍没有严肃军纪而杀一儆百。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因为太祖以来的祖宗教训就是以宽仁治军,这条法则的基本核心说白了就是宁愿要不打胜仗的军队,也不要能打胜仗的叛兵。凡是聪明的皇帝,都懂得这个道理。
延州战役的失利虽然导致了两位杰出的大臣范仲淹、韩琦出长西北战局,但仍然没能扭转整个态势,紧接着在第二次战役中又遭败绩。这一次失败的原因与上次有所不同,主要是朝廷计议迟缓而地方主将又意见不一的结果。另外,中央与西北前线联系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贻误了战机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来,在延州兵败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仁宗即下令于来年正月上旬主动出击,但在具体战略上,范、韩二人却有分歧。仲淹用兵谨慎,力主未可轻兵深入,而韩琦则主张两路大军齐出,合力猛攻。仲淹反复判断利害后,先写了一封信给夏主元昊,谕以逆顺之理,劝他罢兵;然后上疏皇上,坚持正月寒冬之季起兵伤亡必大,请于春暖时出军。朝廷接到奏报,虽同意仲淹的请求,但仍不想放弃立刻进军的初衷,下诏仲淹与韩琦云:“可以应机乘便,不拘早晚。”这一含糊不清的命令再加上朝廷所派的特使经略安抚判官尹洙已经出发的事实,决定了此次战役的胜机又将是微乎其微。西陲延州离东京道路遥远,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二十六日,尹洙方到达延州,然而仲淹说已得诏令,坚持按兵不出。尹洙在延州劝了仲淹近二十天不果,二月二十二日返回到庆州,这时才得知另一路的韩琦却单单领会了诏书中“应机乘便”的旨意,在十天前派环庆军副部署任福率领临时招募的一万八千兵马出击,结果被敌军诱至好水川,大败,死伤近万人。消息传开,邻近的关中地区物价腾踊,人心骚动,东京满朝文武亦皆为惊骇,参知政事宋庠还紧急上疏,请求立即整修潼关,以备敌东进。
仔细分析起来,也有几条内在原因可以归纳。一是军人久不习战,又无将帅督责,帝国的部队已变得骄惰不堪,甚至连武器都要雇人荷担。兵士既日事游嬉,又还在军官的组织下参与各种生意,弄得与廛市百姓几无二样。如此军队,又岂能打仗!二是太祖有所谓“更戌法”,规定军队赴边防戍或到其他重镇驻泊就粮,三年一调。结果造成军队常年流动,兵帅不合,遂使战斗力大大下降。韩琦好水川之役,败就败在几道梯队都是临时拼凑的人马,乌合之众,自然一战即溃。
范仲淹在西北先后有好几年,他所做的即是针对上述弊端而来,诸如加强训练,抚教士兵,同时注重防守,不断筑城建寨等,基本上没有犯错误。夏人称他“胸中有百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指范雍)可欺”。但除了韩琦,再也没人能像仲淹这样有所作为,整个战局连遭败绩也就不奇怪了。仲淹、韩琦有心杀贼,但也无力回天。
此次兵败后,韩琦上章自劾,诏罢招讨副使之职而改知秦州。而范仲淹因擅自移书元昊,也被解除招讨副使而知耀州。继任的是陈执中,当时也是枢密院首脑之一,四月份以同知枢密院事改“陕西同经略安抚招讨使”。陈执中做事极端保守,同原经略安抚使夏竦一样,都是怯于用兵的懦弱之辈,此番受任,一无建树,只知采取守势而已。十月,两人同罢,而夏竦更是自请解除兵柄,其为国奔走之志和效忠之心,似乎还在执中之下。此后,范、韩两人又被起用,与知渭州的王沿、知延州的庞籍同兼招讨使,但在武备废弛、兵不能战的基本态势面前,也是一筹莫展。同年,辽国又乘火打劫,以屯兵境上为要挟,要求增加岁币,并还要求宋朝在外交字眼上不称“遗”而称“纳”。帝国迫于无奈,又只好吞下这样一个苦果。接着在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闰九月,夏军再次出击,又获全胜。帝国继在北面失利于辽四十余年后,又一次遭受外敌的重创。这是中原大朝从来就没有受过的奇耻大辱。
国家柔弱如此,朝中的政治又如何呢?
第一部 东京汴梁第9节 风云人物
自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仁宗亲政起到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对夏用兵失利,帝国政坛的风云人物首推吕夷简。
夷简字坦夫,祖父吕龟祥曾任寿州知府,父亲吕蒙亨也做到大理寺丞的职位。他的堂叔吕蒙正,在太宗、真宗两朝曾三次入相,是当代的名臣,夷简正是由于他的推荐才为真宗赏识。夷简进士及第后,先在朝任职,后因河北水灾,选为滨州知府,因被真宗誉为“有为国爱民之心”,擢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此后大部分时间担任京官。仁宗束发即位,明肃太后垂帘听政,夷简因辅弼有功升至宰相。仁宗亲政后一反明肃太后之政,凡太后亲任者悉罢之,由于一个误会,夷简不幸也在其列,但不久又复起为相。
宰相一贯是政治波澜的中心,这一点本朝更不例外。
到目前为止,本朝中央政府机构呈现出中书省政事堂与枢密院两府双峰并立,总理财政之三司又独立其外的基本格局。政事堂相沿唐制而来,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总领行政,以“参知政事”副之,称“副相”。参知政事又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两者的地位渐渐相当。枢密院的职责与唐时已迥然不同,成为最高军事机关,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等,皆以文臣充任。其长官称枢密使,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为副枢密使,或称“同知枢密院事”,若担任副职者资历较浅,则称“枢密直学士签署院事”、“同签署院事”。
三司是盐铁、度支、户部的合并,也曾经几度分合,因总领财政,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也称为“计相”。计相在地位上仅次于参知政事,同样是中央政府的主要首脑之一。
宰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命天子总理万揆,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表明,它与皇帝在制度上的关系影响着天下的兴衰,相权的消长是政治得失的一个关键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说,宰相甚至比天子更为重
小说推荐
- 西风凋碧树
- 《西风凋碧树(校对版全本)作者:锦瑟内容说明 百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暗战,令风云色变,江湖易主 百年来的江湖,是风平浪静,还是暗潮汹涌 百年后的今天,当命中注定的对手,又一次站在泰山之巅,这一次的颠峰对决,结局又将如何…第一卷第一章 古道西风瘦马(一 十月,江南正是霜风渐起,草木半凋,但在关外北地,却
- 最新章:第261章
- 本港风情画
- 1983年的香江,这是风情躁动的城市,放飞梦想的年代,陈维云渡海而来,以电影的方式展现人生的精彩
- 最新章:762、激烈措施
- 碧水剑歌(宋书影)
- 作者:宋书影天婴出世,神座悄然降临。浩土神州,将会进入谁的纪元?凤凰涅槃,王者强势回归。三界当中,更有谁来主宰沉浮?千年以前种下的恶果,千年过后,该由谁来承担?三生石上许下的愿望,今生轮转,可有人来偿还?当碧水的剑歌再次响起,所有的恩怨,都将在此终结!第一卷 神兵出世楔子 千里飞剑青碧崖上。阳光,刺
- 最新章:第365章
- 我在西游种树
- 简介:穿越到洪荒大陆,天赋不佳意外发现自己竟然带着蚂蚁森林梭梭树,巩固修为沙柳,加快修炼速度樟子松,增加生命力胡杨,提升身体强度…并且这所有的树都有着重要一点那便是能够积累功德且看马腾云在洪荒走出一段传奇。欢迎加入我在西游种树书友群,群聊号码:135387第1章 魂穿异界)天穹之上雷霆闪现,一道流光
- 最新章:第99章
- [西游]树倒狲不散
- [西游]树倒狲不散》作者:西边一枝绿【文案】文艺版:封神后,西游前,因洪荒前缘而聚。命格重负,身入棋局。佛要渡我,六道逼我,未问我心所向,意所在。犹记当年瑶台,长者言“她是仙,你是妖”又如何?若我有心,若她无惧,四海虚无,天道也不能挡。剧场版:粗神经的呆萌幼女+天真的忠犬猴子“师妹,师父说丹药已经没
- 最新章:第110章
- 霸宋西门庆
- 《霸宋西门庆》作者:三王柳1.1 穿过你的棺材我的手北宋大观年间,山东清河县有一人复姓西门,单名一个庆字。这西门庆家中开着生药铺,赚些钱后就去结交官府,收买贪吏,情熟后便开始包揽词讼,放高利贷,一时间横行无忌,因此满县人都怕他。数年搬运,西门庆渐渐地发迹起来,家中当真钱过北斗,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
- 最新章:第841章
- 霸宋西门庆(王柳)
- 作者:三王柳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1.1 穿过你的棺材我的手北宋大观年间,山东清河县有一人复姓西门,单名一个庆字。这西门庆家中开着生药铺,赚
- 最新章:第829章
- 碧落阴阳(风残)
- 作者:风残月败第一章:惨祸楔子:师曰: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的东西注定是躲不过的,有的事情注定是要发生的。天地之间,五行流通;三界之内,阴阳并行。世间万物,皆循自然之理;阴阳消长,乃生日月之辉。缘有深浅,福有厚薄;善念于心,仁德于行;万象之变,坦坦于胸;天地人者,合一而从这是一场人与兽之间的斗争。大
- 最新章:第84章
- 帝姬:风暖碧落
- 《帝姬:风暖碧落》点绛唇 章台深处夜流彩(一)秋月流素,章台路远。几处深闺望月倚栏,鸾孤凤单,形影相吊;多少才子把酒谈笑,脱帽醉青楼。一条香艳红尘街,红妆珠翠,玉蝉金雀,脆而靡的歌声从宝髻花簇间摇曳而出,铮琮乐声,诉不尽的太平盛世,风光旖旎。雍州最大的青楼,是飘香院;飘香院最美的楼阁,是点绛阁;点绛
- 最新章:第1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