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西风凋碧树》第51章


地倡言王霸义利、浑无顾忌地疾呼恢复,当然使许多人无法忍受,他们把陈亮视作狂徒,极尽排挤打击之能事。朱熹就认为他是祸由自取,乃平时自处法度之外、不闻礼法的结果,甚至来信要他痛自收敛,绌去王霸并用之说。在落魄境遇中,惟有辛弃疾不断来函抚慰劝励,赋壮词相寄,使得陈亮深为感动。这一年冬天,陈亮约请朱熹前往紫溪与辛弃疾相会,但朱熹负约未至。陈亮遂独与弃疾在江西信州的铅山山中重逢。铅山的主峰就是鹅湖,峰中的鹅湖寺也就是当年朱、陆辩论的所在,陈、辛两人也常常去那里小坐,但他们却不是相与争辩而只是互道衷情、共论时事。两人盘桓近十日后洒泪而别,这一场相逢成了他们不幸人生的惟一可堪慰藉之事。
辛弃疾此时已罢职闲居好几年了,无奈、愤懑、痛楚和不甘交织在他的心里,百转千回而不能已。“近来愁事天来大,谁解相怜?”当陈亮走后的第二天,对挚友的依依难舍之情使弃疾又去追赶陈亮,希望能再与他把酒起舞,倾吐心事。但追到鸬鹚亭时,雪深路滑,实在无法前进,弃疾只有无奈而止。夜宿于道旁孤馆,中宵闻笛,不能成眠,弃疾将一腔愁怅化作歌词,遥寄知己。词中有道: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陈亮答词有道: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弃疾再答曰:
……,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陈亮又答曰:
……,
斩新换出旗麾别。
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
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
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剑铁!
淝水破,关东裂!
把忧怀社稷生民的一腔血泪铸成词什最终成了他们惟一的选择。最突出的就是辛弃疾,他的作品肝肠似火,色肖如花,雄奇阔大委婉缠绵之美,不仅独步当时,亦可冠盖古今。也许我们惟有相信,现实的本意就是让真正的志者只能在心中完成他们的壮烈。否则,我们又如何面对这许多泪洒江山的英雄豪杰呢?
淳熙后期的朝廷事务基本上是由王淮主持。王淮字季海,绍兴进士,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入为副相,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拜右丞相,不久升为首相。取法汉制而将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是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的事情,自此以后,宰相的名号便没有再变动过。王淮此人从总体上讲倒也是个持重之士,风骨清癯,萧然简远,为人冲淡寡欲,喜愠不形于色。但这种秉性的人虽会有善名,但却不一定会有善政。
至少王淮也不是完全像孝宗所认为的那样不党无私。朱唐交讼一事就是个例证。
朱熹在朝廷的一再征召下,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赴知南康军,两年任满后接受王淮的推荐,出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这是一种经济监察官职,但在其时主要的责任是监督浙东一带的救灾措施。朱熹到职后,先后弹劾多位官员的不法行为。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七月巡按至台州时,发现离任的知州唐仲友有不少问题,遂连章朝廷请予惩罚。王淮起初压下不报,此后又在天子面前为仲友开脱,最后大事化小,以夺唐仲友新授之职转授朱熹的处理了事。
仲友是王淮的姻亲,王淮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感情用事可以理解,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王淮也是婺州人,与唐仲友一样具有一种讲求经世的思想倾向,所以对朱学有一种排斥心理。尽管他为政宽厚,但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不能摆脱学术偏见,以至于在不久后默许郑丙、陈贾诸人攻击程、朱之学,开了以政治手段压迫朱熹学术的先例。就事实而言,朱熹所提倡的理论在客观上对帝国的恢复大业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朱熹本人从再度出仕之后,就明确主张“先以东南之事为忧”,反对急功近利妄生衅端。但当时朝廷反对朱熹者并非出自于这个考虑,他们只是攻击朱学之人“饰怪惊愚”、“欺世盗名”,这对于朱熹来说当然不是很公正的。平心而论,只有陈亮对朱熹的批判才具有一种无私的意义。从政治上对学术思想进行压制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都是非理性和非人道的。
王淮罢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虽然他刻意为天子理财治政、区分军务,但不言自明的是,他的努力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山河依然,气氛照旧,帝国政府从没有真正把眼光转向沦陷已久的北方。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正月,与孝宗并驾齐驱、和平共处的金熙宗去世时,几乎没有引起南方的任何反应。
从高的标准上说,帝国第十一位天子御临天下的时代其实是庸碌和无为的,孝宗皇帝最后一个举动证实了这一点。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初,皇上几乎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就突然宣布自己将禅位太子。他对新任宰相周必大、留正说,准备在旬日之间就把这件事情完成,并密赐当年高宗禅位的手诏给周必大,命令他立即依式进呈诏草。孝宗没有详细说明原因,只是说年来稍觉倦勤,所以想退就休养,同时也可终毕先帝高宗三年之孝。太上皇高宗于两年前返归道山。
这在帝王原则上是不能成为理由的。人主受命于天治御万民,本就应当治道忧勤、宵衣旰食,绝不能以日理万机劳心蚀骨而遽让神器。何况天子不过五十三岁,春秋方盛,圣体未愆,如何竟能以倦勤而想到休养!至于上皇驾崩,哀深慕切,欲以塞耳闭目之道以尽三年之丧,则更悖于古来的圣训。尽孝之大者在于尽道,欲报高宗之恩,犹应殚心竭力以奠安天下,哀毁过礼岂足以慰先人于溟漠?孝宗虽是个淳厚的人,但并非不明事理,他所谓宅忧谅荫以尽丧纪的理由明显是一种饰词。
这件事情确实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朝堂上下一片寂静多少说明了这一点。孝宗把绍兴禅让挂在嘴上,目的是想打动二府的宰执,并不能说明他的真实想法。当年高宗的内禅,明显是出于时势压迫下胆怯懦弱心理的作怪,而眼下虽然国步未康、恢复无功,但依然不失为一个平和熙乐的年代,我们的天子根本没有任何动机去效法先君。至于说他的禅位是因为抱志未伸、不甘屈辱,那只不过是后来臣子美好的愿望罢了,祖宗之仇家国之痛又岂是退处闲适所能销磨的?!值得注意的是,天子急切希望此事能速战速决,正如他计划的那样,从透露风声到最后禅位确实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如果没有难言之隐,又何必惧怕其中的波折?
根子出在已故的上皇高宗。他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内禅时正当盛年,这个事实使得入继的嗣君只有二十六岁,照本朝诸帝大都御极长久并能享高寿的先例推论,新一代天子像高宗那样再次垂拱三四十年是不成问题的。果然,孝宗居位一转眼就是二十八年,这叫有心大宝的储君如何能堪呢?
太子赵惇排行第三,已经四十三岁了,入为储贰也有近十年的光景。天意难测,以他这个年龄走在皇帝前面也不是不可能的,长兄庄文太子早早而薨就是先例。太子没有父王至淳的修养,因而心怀怨望也就顺理成章。在这个问题上,太子妃李氏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氏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之女,出身将官之家,既缺乏礼义簪缨之家应有的教育,更没有金枝玉叶所具备的涵养,因此性格粗率又悍妒狭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