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台海之战》第132章


依据以往的记录,美国人发现中国人并不团结,好内争,盛产叛徙或者汉奸,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国参战之后,许多所谓的“中国民主人士”纷纷向美国人表示“忠心”,如果一群摇尾巴的狗。可是美国人没有注意到中国人之中也不缺坚定的爱国者,尤其是当问题涉及到民族,民族大义比什么都有效。
几十年来,中国人头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甚至是核战争的危险。虽然富裕阶层的人们和台湾人一样,开始安排出境出国,逃避可能爆发的大战,但许多人选择投身战场,人们挤满了征兵处的办公室,以争夺有限的几个上前线的名额,甚至不少身在美国的留学人员也回国效力,民族情感使他们回国,更由于中美开战后,美国社会之中出现了仇视中国人的浪潮,回国已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
青年人开始去接受军训,学校、街道、社区开始教授防护知识,各地大修人防工事;军工厂的工人们更是加班加点,非军工企业也纷纷转产军品,军品产量不断上升。
人们无言地团结协作,为这一场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战争提供他们所能提供的一切,中国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坚韧,十三亿中国人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震撼。
第2节
早在战前,有条件的台湾人纷纷拼命挤上飞机或者轮船逃离战火纷飞的宝岛,开战之后这一趋势再盛。随战战局的变化,离开台湾的飞机与轮船越来越少,其票价也随之增加,即使是这样也供为应求。然而能够支付此巨额费用的人并不多,大部人选择留下,人们为避战火,要么逃到山区乡镇,要么想尽一切办法收集食物和饮水,以备万全。
现在战火已燃烧到台北市,人们除花费巨金抢购一张出国的船票或机票外,纷纷举家前往解放军控制区。毕竟海峡两岸的人们可属于一个民族,血浓于水,交战双方都无意阻止人们逃离城市,甚至“默契”的留下几条安全通道。城外,解放军为逃离的人们准备了食品、衣物、帐篷等物品,派出医护人员治疗病人。城内,台军为出城的人们提供一切可能的方便,台军更希望人们能离开城市,因为继续留在城内的人们只能消耗有限的物资储备。因此逃亡的人群和车辆塞满了通往城外的公路。
战乱已让台北市区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趁火打劫,哄抢商店、银行的行动常常发生,虽然台军已派出大量人员维护秩序,甚至开枪击毙那些暴徙,可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虽然形势已严重恶化,但赵京在表面上依然表现的信心十足,尤其是美军参战之后,21日下午,他在接受BBC等媒体的采访时,他对记者们说:“我决不会临阵退缩,更不会离开台湾,因为我是台湾人。我们决不会屈服的,我们将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反击侵略者。台湾永远不会被征服,永远不会!”
赵京顽强的态度并不能改变战场上的不利形势,美军有限的空中支援仅仅减少了解放军战机的活动,解放军地面部队依然向前推进。解放军第1集团军正在横扫台湾东海岸,已攻克台东市,正准备参加对花莲的攻击,花莲已经成为台军于东海岸最后的据点。第15集团军也全军越过中央山脉,攻克苏澳之后,正日夜兼程北上。第12、27、31集团军已组成台北集群,准备攻克台北。
解放军方面对台北攻坚战也十分重视,攻下台北意味着台湾全岛彻底解放,因此挑选了最为精锐的部队参与此次会战,做了最充分的准备。战前叶知秋因正在国防大学受训,没赶上开战,开战后不久他才毕业回到南京军区,他可不想在后方休息,多次请求上前线,最后得到一份由俞登亲自签发的任命书,命他担任台北集群司令员,负责攻打台北市。
叶知秋到达前线的时候,部队已推进至台北外围,正集中力量清扫台北外围的台军据点。他上任后,立即到一线了解情况,经过几天的视察,他已信心十足,作战计划已出现他的脑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施。
中美开战的当天,叶知秋返回指挥部,随后将各部队的首长们召集到指挥部开会,他要布置一下作战计划。
会议之上,最先由葛雷新介绍情况,葛雷新原为第92师师长,现在已经是台北集群的参谋长。
只听葛雷新介绍道:“虽说台北之敌已处于四面楚歌之中,但毕竟还有40万多人,数量上比我们多,要吃下去并不容易。我军几次劝降都被欧阳涛以种种理由推脱,显然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想等美国人救援;不过美国人并不急于救援他们,这就给了我军攻台时间,但时间不会太多。”
这时叶知秋补充道:“上级要求我们迅速解决台北之军,这对于我们的要求是很高的,参谋长介绍一下我军主要面临的困难。”
葛雷新又继续介绍道:“第一,兵力不足,我们只有3个集团军,虽说经过补充后,各集团军的兵力都近10万人,还有武警部队的支援,但兵力也不过30万。我们也大可能得到增援,我军控制区范围相当大,又有敌游击队活动,需要分兵驻守,上级不会给我们增援部队。第二,我军面临着城市战。”
叶知秋又补充道:“主要的问题是城市战,大家都知道战前,中央一直要求我们保护好城市,禁止于城区内使用重武器,不使用重武器意义着什么,大家都知道。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不必再顾及这一点,中央已下令,今后可以使用重武器,前提是必须有利于迅速解放台北,可以打台北打烂,甚至从地图上擦去!”
这时有人问道:“不限制使用重武器当然好,可是美军已经参战,空军已无力支援我们,今后只能依赖炮兵,那么炮弹的问题如何解决?”
叶知秋回答道:“我军不是缴获不少火炮和炮弹吗?听说足够缴获的弹药足够将台北从地图上擦去2次。”
从此解放军战机几乎从台北上空消失,解放军炮兵则开始不分昼夜地轰击,仿佛一点不担心火炮的磨损与弹药消耗。从此烈火和浓烟一直笼罩着台北市区上空,炮弹于防空警报惊慌的号叫声中此起彼伏地爆炸声。
日本得知美国将出兵中国后,在援台问题更加积极起来,日军后备役人员开始大规模动员,正规军进入战时状态,虽然日军没有参加最初的战斗,但日军直接参战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日本参战前,已有大批日军官兵在军方的支援或者命令下,秘密前往台湾参战,对华宣战后,公开宣布出兵台湾,准备出动陆军30万入台参战,这个计划可真够“宏伟”的,因为战前日本陆军总兵力也不足30万,不过这个时候在台湾的部队仅有这一个“日本志愿者”旅,其他部队的到达尚需时间。
由日本人组成的“日本志愿者”旅或称台湾陆军第1特种旅在不久前的台南战斗中不仅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相反损失了大部分重装备,不得不撤回台北休整。随着大量来自日本的“志愿者”加入,第1特种旅的战斗力得以恢复,并且规模扩大了,人员已超过3000人,士气也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台南战斗失利并没有使资部良利失去“志愿者”旅旅长的职位,相反更受重用,因为战斗失利的原因并不是他指挥失误。资部良利此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因为压力太大,原因不是他对自已失去信心,相反他对守卫好自已负责的防区充满了信心,而是他对友军失去信心。他的友军台湾军队的状态让人失望。经过连续战斗之后,台湾军队的精锐部队多已损失,剩下的部队也是经大量补充才恢复战斗力的,不仅装备水平下降,人员素质也令人担忧,原来的老兵不多,尤其是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更少。台军已损失了大批军官和士官,不得不经过“火线晋升”的方法解决问题,凡是参加过战斗并活下来的人都会获得晋升,甚至以火箭般的速度晋升。这样的部队战斗力怎么能好起来?
他认为解决当前危机的唯一办法是日本援军大日本皇军早日到达,他早从昔日的朋友那得知日本政府那个“宏伟”的出兵计划,而且先遣队已经出发,但援军是不可能马上赶到的。现在他只能希望台湾人能够支援到援军到达,而他眼前的任务就是守好自已负责的防区台北市郊外的一处居民区,这里原为一处高级住宅区,现在居民已全部撤走。
此时唯一让他感觉不足的是他们的装备差了一点,只有十几辆坦克,全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