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侦察飞行和地面现地勘察。这种活动在后来的一个阶段,几乎把我每天的
时间都占得满满当当。与此同时,我决心竭尽全力来防止在日本的某些军营
中仍然盛行的那种只作守备打算的思想再度抬头。我还希望知道我们的部队
驻在何处,他们的实力如何,他们的指挥官水平怎样,以及如果苏联果真发
动突袭我们如何采取最佳作战方案对付之。到达东京后不几天,我便围绕北
海道的整个边缘进行了一次侦察飞行。我觉得,北海道很可能是俄国人进犯
的第一个目标。在这次飞行中,我尽可能飞抵接近苏联领土的地方——隔着
拉彼鲁兹海峡,距苏联只有几英里。我还乘坐自己的B— 17 型飞机对其他地
区进行了侦察。有时,我让驾驶员贴着树梢飞行,这样,我便可以对有朝一
日我们的部队可能作战的地区的地形情况仔细地作一番调查。(一次,我带
上夫人,请她进入轰炸员座舱尽情观赏就在我们脚下飞旋的山丘和森林。
她立刻得出结论说,在飞机有机玻璃罩里掠树梢飞行还不如在楼上有
趣。在楼上,地面看上去距我们还要远一些。)尽管我知道苏联未必会发动
进攻,而且,我也决心贯彻枚鲁门总统的指示,避免发生可能把我国卷入一
场世界战争的任何行动,但我还是全力以赴地设法使我的部队保持战备状
态,准备对付敌人能够采取的行动,而不是我们认为他们会采取的行动。
保卫日本是由我自己的国家赋予我的责任。作为驻朝鲜的联合国军总
司令,我还有其他的新任务:只要我认为战争还有希望给我们带来胜利,就
继续在朝鲜打下去;继续封锁朝鲜的整个海岸线;稳定朝鲜的局势,或者如
果被迫放弃朝鲜,就把联合国军撤往日本。我接替新职务之后,随之而来的
还有各种各样的行政事务。其中一件我以为非常满意的事,就是我纠正了我
认为对一位杰出的军官多伊尔·希基少将虽属无意但却是不重用的做法。一
九五O 年九月,阿尔蒙德少将离开东京去指挥第10 军参加仁川作战之后,
希基少将被指定为“总部代理参谋长”。此后,显然出于个人的某种癖好,
麦克阿瑟将军在公文中仍然称阿尔蒙德为“总部参谋长”和“第10 军军长”。
他对阿尔蒙德才干的这种赏识(我知道,对于这种赏识,阿尔蒙德是当之无
愧的,我表示完全赞同),实际上使希基(一个主要司令部参谋长的全部重担
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好象成了一个临时补缺的人物。我相信,这种安
排无论阿尔蒙德还是希基都不怎么中意。但是,要对此类事情提出异议,作
为部属则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在麦克阿瑟将军离开东京之后不久,我毫不犹
豫地发布了命令,任命希基接替阿尔蒙德为总部参谋长。阿尔蒙德被免去这
一职务,继续担任第10 军军长。
当然,尽管这类杂七杂八的事情可能牵涉我一小部分精力,但我们大
家注意力主要还是集中在联合国军在朝鲜的作战行动问题和命运问题上。我
知道,艰苦的日子还在后头,特别是由于一天天恶化的气象条件削弱了我们
的火力优势。然而,对我军对付中国军队任何威胁的能力,我仍旧抱有充分
的信心,这一点,甚至在中国发起第五阶段的攻势之后我都从未发生过丝毫
的怀疑。
只是南朝鲜军队的所作所为使我感到苦恼。实施进攻的中国军队再次
将一支又一支的南朝鲜部队追赶得抱头逃窜。溃逃之中,这些部队又丢弃了
大量贵重且难以补充的武器装备。
中国人又采用了他们惯用的办法,借助月光,在各种轻重火炮和迫击
炮的掩护下发起了进攻。这次攻势开始于朝鲜中部的山区,拂晓时在整个朝
鲜半岛全线展开。我们曾估计,敌人这次可能会广泛使用坦克作战,但我现
在回想起来,他们没有使用过任何坦克。相反,敌人采取了我们所熟悉的而
南朝鲜军队却非常不适应的战术:以大量步兵实施夜间进攻,不颐伤亡,一
边几乎是在距炮兵弹幕近在咫尺的地方跟进,一边猛投手榴弹。战线上又四
处响起狂乱的军号声和粗野的吼叫声,敌人的步兵则穿着胶鞋悄悄地爬上黑
暗的山坡,渗入我方阵地。
我们的防线各处都守得很牢固,除中央地段,各处均顶住了敌人的首
次冲击。在中央地段,位于中间的阵地由南朝鲜第6 师扼守,美军第24 师
控制着左翼阵地,第l 陆战师控制着右翼阵地。中国人狠狠打击了南朝鲜军
队,迫使其仓皇逃回“犹他线”以南。以后,敌人进入了这一缺口,力图包
围两翼的美军部队。第24 师和第1 陆战师守住了阵地,但是,范弗里特将
军立即命令第1 军和第9 军在这一威胁面前逐步撤往“堪萨斯线”,放弃新
近夺取的全部阵地,换取宝贵曲时间并严惩敌军。其他部队则迅速封闭了由
退却的南朝鲜第6 师留下的缺口,防止了敌人进一步利用其突然取得的有利
地位。
战斗在全线都十分激烈,中国人损失重大。我们针对这次进攻所进行
的周密准备工作开始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种准备,我们前几周轻而易举的
推进行动也许现在已经使我们陷入了敌人的陷阱。因为,大量中国军队突人、
穿过或者包围了我中央地段的阵地。第一天下午十时,在第9 军阵地后方一
千码处出现了中国军队。这些部队向当天下午刚刚前出到此处的我炮兵分队
开了火。但是,组织严密的环形防御使敌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这样一个
例子。第92 装甲野战炮兵营阵地周围的战斗打得特别艰苦,破晓以前,阵
地上到处是中国军队。可是,莱昂·拉瓦中校预先已考虑到防御问题,所以
他们没有为之惊慌失措。
中国人被击退之前被打死了一百七十九人,而第92 炮兵营仅损失十五
人。在三天的战斗中,仅第9 军就发射了一万五千发炮弹。
四月二十六日,敌人切断了连接汉城与朝鲜中部的春川及东海岸杆城
的宽阔公路。范弗里特立即将第9 军撤至洪川江。中国军队已经在一个午夜
涉过了水深很浅的临律江,企图在南岸建立一些不大的桥头堡。与此同时,
其他中国部队则沿铁原与汉城之间的公路向南运动。第1 军有条不素地一直
撤到“堪萨斯线”,打算在那里坚持下去。
撤退中,他们给敌人以严厉的惩罚。可是,敌人以一次突然的打击把
南朝鲜第1 师赶到了“堪萨斯线”以南,从而暴露了英军第29 旅的左翼。
尽管第1 军一再设法援救格洛斯特郡团的第1 营,但该营仍为敌军所切断和
打垮。卡恩思中校(他在该团服役已达二十年之久)和他的部队在自己的阵地
上英勇顽强地坚守了好几天,直至弹药全部告罄。
该营仅有少数士兵设法回到了联合国军一边。
中国人一切断汉城以东东西走向的主要公路,就集结兵力,准备向首
都发起大规模突击。他们事先就吹嘘该城不久就要回到他们手中。当位于汉
城正北的议政府受到中国人威胁时,我们被迫将其放弃。接着,范弗里特着
手建立一道新的防线,以固守汉城,并将敌人阻止在汉江以北。美军第3 师
在距该城四英里的地方中牢地坚守着阵地。
中国人对汉城最危险的一次突击是在四月二十九日。
六千名中国士兵企图乘小舟在汉城西面渡过汉江,尔后由此沿金浦半
岛南下,对汉城实施迂回包围。正是在此处,我们的制空权发挥了极大的作
用。当敌人还在江面上强渡时,我们的飞行员突然向他们猛袭过去,将进攻
之敌大部歼灭。到达南岸的零星残敌根本不是南朝鲜第5 陆战营的对手,该
营当时正负责防守这个半岛。敌人的另一次行动是企图在汉江与北汉江汇合
处打开一条通路,越过汉江,迂回汉城。这次行动被美军第24 师和25 师所
粉碎。
随着敌人强渡汉江的行动以失败告终,我军建立起一道新的防线(称作
“无名防线”,因为我们一直没有给该线命名)。该线横穿整个朝鲜半岛,由
紧靠汉城以北的地区,经朝鲜中部的萨班古,一直延伸到日本海海边、三八
线以北的一座海滨小镇大浦里。在敌军距目标很远时,其疯狂进攻就被我军
所阻止。在阻止这一进攻的过程中,炮兵和空军的轰炸给地面部队以巨大的
支援。从四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九日,联合国军的飞行员们执行了七千四百二
十次飞行任务;我军大炮持续不?
小说推荐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战后,他先后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司令、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并兼任苏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和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1953年任基辅军区司令。196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61年兼苏联民防司令。1972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从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
- 最新章:第164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