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香记》第26章


不只一次地想起“归来堂”上的烛光,想起他们俩人的欢声笑语。李清照整理完后,在书后写了《金石录后序》一文。以李清照的才气纵横,这篇文章自然写得文辞生动之极,文中叙述了夫妻两人写此书的经过,夫妻深情,丧乱之苦,流离之痛,在文中写得十分感人。一般来说,诗词如酒,文章如饭,文章一般都是比较枯燥一些,但李清照之文,读来却不觉龃龆,一样的醇醪醉人。 
这时候李清照独对寒秋,写下了她另一首很有名的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啊,正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后来嫁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当时她已49岁,膝下又无儿女,也许是想找个依靠吧。但是张汝舟这厮,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李清照虽然聪颖过人,但她不懂得,世间的男人坏种太多,像赵明诚那样的是难得一见的。 
姓张的这厮看上的不是李清照,而是李清照收集的文物,等看到李清照身边的东西多数已经散失,而且剩余的文物李清照也不肯轻易给他,他就本性暴露,对李清照又打又骂,还硬抢李清照收集的金石宝物,甚至想将李清照折磨死。用李清照自己的话说就是“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简直活脱脱是一个无赖中山狼一样的家伙。 
要是换成迎春那样的,肯定又是死路一条了。但写过“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确实不是一般的人物,李清照暗中查到张汝舟贪赃枉法的证据,毅然向朝廷告发了张汝舟,并请求朝廷判他们离异。按宋代刑法;妻告夫者虽属实,仍须服刑两年(真是咄咄怪事,荒唐之极)。幸亏李清照有个亲戚綦崇礼(綦崇礼之母赵氏是赵明诚的姑妈)帮忙,李清照只在牢里过了九日就出来了,张汝舟这厮被革职发配柳州,两人的婚姻关系也就此解除。虽然这个结局让李清照自己心身两方面也是伤痕累累,但我觉得最终的结果也算是李清照胜利了。 
有人就此事攻击指责李清照“晚节有亏”、“无检操”。后世也有不少人出于对李清照的喜爱,为她“辩诬”,考证李清照根本不曾改嫁。这些人是善意的,但其实却反映了他们也认为改嫁就是可耻的这样的观念。无论李清照是否改嫁,都无损于她的清名。而且从上面她主动要求“ 
离婚”的事情中,反而觉得李清照更加可亲可敬。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李清照晚年一度寄住在杭州她弟弟李迒的家中。此时李清照已五十多岁,但还是有不少人钦佩她的才学,当时编的《乐府雅词》等书中就录有李清照词二十三首。还有不少贵族妇女邀她游赏,请她作诗,但李清照对此却意兴索然。 
她的这首《永遇乐》就是在此时写的。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虽然元霄佳节依旧,但李清照却不再是那个年青活泼的少妇了,她的青春,她的爱情,她心爱的赵明诚,都已经不在了。国难家恨,沧桑忧患,说不尽道不尽,却只说了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种意境却更让人心有所感,为之共鸣。正如老杜晚年之诗,看似不经意之句,却读来悲凉入骨。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李清照写这句时,正和赵明诚闲居乡间,不想一语成谶,成为她后半生的写照。晚年的李清照其实并没有完全沉沦,她致力于《金石录》的出版刊行,另外还开坛执教,收了不少女子作徒弟。 
《宋椠醉翁谈录》集卷之二中就写了一个叫韩玉父的女子,她说:“妾本秦人……儿时,易安居士教以学诗……”但是也有不愿意学的,据说李清照看到一个姓孙的小姑娘挺聪明的,就想把平生所学教给她,但是这个傻妞把嘴一撇说:“才藻非女子事也”。这个孙傻妞真是个不识好歹的人,不过傻人有傻福,后来她居然成了陆游的夫人,恐怕是陆游和唐琬离婚后娶的她吧。(陆游《渭南文集》卷三十五《夫人孙氏墓志铭》云 :“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的卒年,众说纷纷,但大致认为李清照活了七十多岁。
此花不与凡花比
李清照在文学上的成就,中国古代无人可比。我国古来女人中就两个人最伟大,一个是武则天,她在政治上成就空前,再就是李清照,她在文坛上风采独步。 
李清照博学多才,诗词书画,无所不妙。曾有记载说:“易安词稿一纸……笔势清真可爱 。”又说:“莫廷韩云:‘曾买易安墨竹一幅’。”看来李清照的书画也是上佳的。 
更为难得的是李清照拥有连男人也不敢有的气势,她有一篇《词论》,简直是睥睨天下文豪: 
始有柳屯田永者……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这篇《词论》中点名批评了北宋时期几乎所有的写词名家,喜欢写“愿奶奶兰心蕙性”的柳永自然是“词语尘下”,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以诗入词,没有词的意味,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这几个人写的倒还像点词,但是晏几道的词“苦无铺叙”;贺铸的词缺少典故;秦观虽然不错,但像个漂亮点的柴火妞,没有高贵气质;黄庭坚像个有斑点的玉…… 
看了这段,觉得倒和《三国演义》中弥衡所说的有点相似。当然,李清照虽然在众人眼里同样狂妄,但是和弥衡胡乱谩骂却大有不同,李清照可谓一语中的,说的正是上述那些写词名家的缺点所在。 
不少人对于李清照这种狂放的言辞还是颇有非议的,有的家伙看了李清照的《词论》,就说“以一妇人能开此大口,其妄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本来写得不错,但是他却说李清照的词论是“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此论未公,吾不凭也。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退之诗云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正为此辈发也。”真是胡说八道,这里也送给胡仔两句老杜的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李清照千古留名,远胜你这姓胡的糊涂虫。 
还有王灼这家伙在《碧鸡漫志》中说:“易安居士……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这半段倒还像个人话,可是后面却说:“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看得我直想抽他几个大嘴巴。不过想想李清照的伟大是远远超出那个时代的,这些庸俗小人不能理解,也很正常。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此花不与群花比”。是啊,李清照在如花的众才女中是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