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第43章


哪里能与陛下争胜负呢!”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玄宗也就为之心中释然了,
暗暗为梅妃的贤淑达理而欣慰。
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
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着开元盛世的强盛。开元二
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行宫遇到了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一下子被她
的美艳和娇媚所迷惑,从此再也不能放下,至天宝四年八月,终于册立杨玉
环为贵妃。自从杨玉环进宫后梅妃在玄宗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降低,杨贵妃与
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如果说梅妃象一株清雅高洁的梅花,
杨玉环则以其丰腴娇艳取胜,宛如一株艳丽富贵的牡丹,两人一瘦一肥,一
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十几
年面对孤芳自赏、淡雅润静的梅妃,不免有些意兴阑珊;而突然出现的杨贵
妃,不但丰满性感的体态充满了逼人的诱感,还有她那热烈的情感、媚人的
眉目、活泼的性格,就象一团炽热的烈火熏灼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
宗,深深地吸引着原本充满活力的玄宗。于是杨贵妃与梅妃开始了后宫中的
明争暗斗。
杨贵妃接受册封后不久的一天,梅妃写了一首诗送给玄宗,诗云: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其实际上是在讽刺她从寿王府中转入
皇宫,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
这首诗被杨贵妃看到后,报以一声冷笑,随即取一锦笺,也写下了对
梅妃的评价: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唐玄宗为她的诗鼓掌称好,梅妃却深知诗中的含意是说她瘦弱不堪,
而且也受宠得过头了,那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妍呢!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这里,唐玄宗的感情重心已由梅妃转到了杨贵妃,梅妃日渐感受到了冷落。
然而,性情泼辣的杨贵妃并不就此罢休,时时在玄宗面前数落梅妃的种种不
是。终于让梅妃被迫迁入上阳东官,过着形同冷宫的凄清岁月。
杨贵妃象一团火,撩拔着唐玄宗的情欲,使他为之心惑神迷。而且杨
贵妃还招来了她的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以及八姐秦国夫人,她们简
直就是四株奇香异花,环绕在唐玄宗四周,粉白黛绿,奇幻万千,使得垂垂
老矣的玄宗感受到了一种新鲜而强烈的刺激,终日与她们周旋嬉闹,无暇顾
及朝政,更没有精力来管上阳东宫的梅妃了。
然而,过度的香艳又让人思念淡雅的好处。唐玄宗虽然有一段很长时
间不曾与梅妃见面,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她
的淡妆倩影和贞静悠们的神态来,特别是风晨雨夕和雪飘梅开的时候,常常
泛起一股似水柔情与刻骨相思。
又是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睹花思人,心中暗生一丝悲
凉,这天晚上借口身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宫中,独宿在翠华西阁。夜深人静,
梅妃淡雅的身影象一阵清风似的拂入他的心头,于是密遣一贴身小太监。用
梨园戏马到上阳东宫驮梅妃前来叙旧。见到略带惊慌的小太监,梅妃有些吃
惊地问道;“既然是陛下宠召,为何要深夜暗中而来?”小太监嗫嚅地回答:
“想必是担心贵妃娘娘知道。”梅妃对此大惑不解,心想:“堂堂一国之君,
为何如此怕那个肥婆?”
虽然梅妃觉得心中窝囊,但又不忍玄宗久等,还是梳洗打扮了一番,
乘马来到了翠华西阁。两人一见,恍惚觉得分别了一个世纪,梅妃更见消瘦
而益显清雅,玄宗也比过去略显苍老,一双旧日鸳鸯又相拥在一处了。玄宗
轻怜蜜爱,梅妃关切知人,说不尽地缠绵悱侧,不知不觉就相拥坐谈到了金
鸡报晓。朦胧的晨光中,阁前突然闪现出金步摇翠,紧随着一阵环佩叮哈,
内侍惊报:“贵妃娘娘已到阁前,如何是好?”
唐玄宗闻报一阵惊慌,连忙穿衣起身,抱着梅妃,把她藏到屋内夹墙
中。杨贵妃不待宣召,推门而入,劈头问玄宗:“梅精在何处?”玄宗假装
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阳东宫吗?”杨贵妃接着狡黠地说:“何不宣
来,我们一同到骊山温泉享乐一番!”玄宗不知如何对付了,只好支支晤晤,
最后索性装聋作哑。然而一惯骄泼的杨贵妃决不善罢干休,柳眉倒竖,停然
大怒道:“肴核狼藉,御榻下有妇人金钗,枕边留有余香,这夜是何人为陛
下侍寝,欢睡到日出还不视朝,陛下可去面见群臣,妾在这里等陛下回来。”
唐玄宗见她如此放肆,有些恼羞成怒,拉上锦被面朝床里又故意睡去,
悻悻地说:“今日身体不适,不能视朝!”杨贵妃眼看事情闹僵;拿出看家本
领,装痴卖娇,哭闹了一番,然后愤愤地回娘家去了。玄宗心里不乐,暗想:
“堂堂一个位极至尊、富有四海的大唐天子,竟然受制于一个泼辣的小妒妇,
可悲可叹!”
此时,梅妃心里也是这么想:“皇帝召幸妃子,原本是名正言顺的事,
何苦深夜密召,现在又躲躲藏藏,象是犯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罪过,究竟是怕
什么呢!真的要是当面锣、对面鼓地闹开了。又能怎么样呢?”然而,她这
位英武绝伦的皇帝丈夫,居然这样惊慌失措,可见对杨氏惧怕已深,实在让
她又怜又恨。杨贵妃走后,唐玄宗和梅妃都觉得兴味索然,玄宗翻身睡去;
梅妃在小太监的护送下,匆匆返回冷寂的上阳东宫。
玄宗一觉醒来,已经日上三竿,身边不见了梅妃,一问才知是小太监
把她送走了,一股无名的怨气猛然迸发出来,怒气冲冲地命人将小太监推出
斩首。可怜这个尚未成年的小太监,在杨贵妃与梅妃的爱情争夺战中,莫名
其妙地成了牺牲品。
也许有人会说:“杨贵妃赌气回了娘家,正好把机会留给了梅妃,她可
以借机重振旗鼓,把唐玄宗的心又拉回自己身边啊!”然而,事情并非如此
简单,一来是自从杨玉环进宫后,杨家姊妹纷纷得宠,杨玉环虽然暂时离开,
另外三个姊妹还是会把唐玄宗紧紧抓住的;二来是这些年唐玄宗的感情重
心,已转到杨贵妃身上,并不是能说变就变的;三是梅妃天生们雅贞静的性
格,在爱情上不善于主动进攻,因此也就一任良机在眼前溜走了。
梅妃独居上阳东宫,整日无精打彩,郁郁寡欢。这天黄昏,忽闻岭南
有驿使到来,梅妃猛然精神一振,以为是象往日上一样,岭南刺史万里迢迢
呈献梅树。但久久不见有人来上阳东宫禀告,经打听才知,是呈献荔枝给杨
贵妃享用的,因杨贵妃嗜食荔枝,所以岭南派人以竹筒盛着新摘的荔枝,快
马飞骑火速送到长安。昨日送梅今送荔,前思后想,怎不叫梅妃黯然神伤,
身世浮沉,方知人情冷暖,今非昔比,梅妃不由得泪满衣襟。
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今,派特使把她接回宫中,这次送
来的荔枝,也是特地为给她消气的。
冬尽春回,翠率楼上一片花团锦簇,唐玄宗正在这里召见远道前来进
贡的扶桑国使者。贡品中有许多晶莹绚丽的珊瑚与珍珠,看得唐玄宗眼花镜
乱,这时忽然想到了梅妃,又已是许久不曾顾及她了,于是命左右密封一斛
珍珠赐给梅妃,是旧情难忘,也是一种怜悯和补偿的心意。梅妃此时已是心
冷至极,突然见到赐品,委屈与怨恨同时涌上心头,连同涌上的还有她清高
孤傲的品性,竟然冒着忤旨之险,断然拒绝接受赐品,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
了回去,同时附上诗一首:
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见诗怅然不乐,杨贵妃在一旁则添油加醋,说了许多风凉话。玄
宗对此百般感慨,觉得诗意幽怨,情意颇深,于是让梨园子弟谱上乐曲,在
宫中演唱,名叫“一斛珠”,后世的“一斛珠”曲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春去秋来,梅妃在上阳东宫已经度过了十年寂寞岁月,常常对花临月,
悲叹流光易逝、青春不再,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还有她梅妃的一丝
影迹。一天,她特地把高力士找来寻问,高力士劝慰道:“皇帝绝对忘不了
梅妃,只是碍着贵妃娘娘的面,无可奈何罢了!”既然皇帝旧情不忘,于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