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第18章


“那我就告辞了。大哥慢慢想吧,想到你被废的时候再决定。”元吉扔下一句,径直走了。留下太子与太子妃两人在那里发愣。
李元吉出了东宫,回到齐王府,一进门,就大叫“累死本王了!”说着将衣服顺手脱下,扔在一旁。
齐王妃听到他回来,早迎了出来:“殿下这么晚才回来,大礼不是早就举行完了吗?”
“我去了东宫一趟,这不才从那回来。”
“你一回来就急着见大哥他们,不会又是为了二哥的事情吧。”齐王妃也知道他与太子对李世民很是不满。
“对呀,不然早回来了。”
“大哥的事,你那么着急干什么?二哥要跟他争,就由他们争好了。反正怎么也轮不上你当太子。不知道你那么拼命干嘛?”齐王妃有点不理解,又有点埋怨地说。
“我就是看不惯二哥那个样子。从小母亲就宠着他,对我根本就不关心。我一生下来,母亲就不喜欢,还是乳娘把我带大的。后来父亲去太原上任,也只把二哥带在身边,却把我和大哥留在家中。直至起兵,才将我们召到身边。父皇登基以来,也那么倚重二哥,老让我给他当副手,我真是窝火。我有什么比不上二哥。”元吉一提起这事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自己那时候不好好表现。”齐王妃小声说。
“说什么呢你!不就是在太原的时候我失守了,谁还能没个错。二哥可是好,专门在我败北的关键时刻请战。哼,他收复了太原,可风光了,这不是明摆着给我难堪吗?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元吉的声音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元吉说的,是武德二年(619)他在并州总管任上,由于守城安民无方,军事部署混乱,他带着妻妾狼狈逃还长安,致使太原落入刘武周之手的事情。作为唐朝起义兴运之基的太原,由亲王镇守而失陷,在唐初群雄纷争的政治背景下,其影响极其严重。元吉想起往事,心中仍是不平。
“他现在不但在我头上,更想在大哥头上动土,我可不能不管,任他这么盛气凌人。”元吉的争强好胜一点不在世民之下。
齐王妃看他这样,哪还敢说话,只有劝他早早休息。成天对着这样一个粗人,真是让她难受,有时候她就禁不住想,怎么二哥和二嫂就能那样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呢,真令人羡慕。虽说元吉整天说李世民的坏话,但每次宫中相聚宴饮,看到二哥,齐王妃还是觉得他气度不凡。而且他与二嫂情意深长,她更是觉得世民是个好男子,很是不愿李世民夫妇被害,希望他们吉人天相。
这边秦王府中,可是喜气洋洋。秦王妃长孙氏早就摆好了庆功宴。世民夫妇和跟随李世民的亲信大将都坐在一起,大家吃喝谈笑,好不热闹。
“诸位,这回大家都功劳不小,我李世民先敬大家一杯。”说完一饮而尽。众人也都纷纷举杯,干了一满杯,痛快。
“殿下,皇上说封你为天策上将,这可是前代都没有的名号,恭喜殿下啦。”程咬金举起酒杯,便喝。
“父皇错爱,我的功劳都是靠大家的努力,哪能独享呢。”李世民也喝了一杯,答道。
“反正我们都服您,嘿嘿,殿下怎么说咱们怎么干。我就说这功劳都是您的。”程咬金说话也不仔细思量。他也无心,可是很多在座的人却是听者有意。现在的局面可是很微妙,谁也不便多说,何况人多嘴杂,万一给传扬出去如何是好。
宾主尽欢,喝到月上高空,众人方才散了。李世民与爱妃进到内室,多日不见,甚是想念,两人都有许多话想说。
太子喉中一根刺(3)
“殿下,一路辛苦,消瘦了许多。”长孙氏很心疼,望着整日思念之人。
“我看爱妃才是,人都憔悴了。我男子大丈夫,自然为国效力,累点何妨。只是路上看到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心中很是不安。如今天下略定,总可以让他们休养生息了。”李世民虽然疲倦,但精神却是很好。
“你什么时候都想着百姓,我还没有祝贺你这个天策上将呢。”长孙说完轻轻一笑。
“爱妃也取笑我不成。”世民也是一笑,但随即收敛笑容,说:“父皇封我为这天策上将,究竟是何意?”
“殿下是想问,是否有令你入主东宫之意?这很难说。”长孙一向聪明。
“大哥对我已经有了防范之心,四弟自然是帮他的。我们在这帝王之家,兄弟之情恐怕难保。然而我为国为民,若当太子之位,自觉也问心无愧。”世民有些激动。
长孙妃最了解李世民。他那么争强好胜,不甘居于人下,如今有此心,将来怕是很难再为人臣了。
“殿下想如何?从父皇那里入手?”她帮助世民总是尽心尽力。
“父皇说不定有易主东宫之意,才会如此对我。爱妃可帮我打听些消息。”李世民也还没有想得太清楚。
十月,李渊正式下诏,以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开府置官,并继续领有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等职,增邑二万户。
圣旨一下,太子更是觉得自己处境危险,召集魏徵、王等几个东宫近臣商议。
“诸位看今日之形势,父皇是否想更立二弟?”太子着急地问。
“依臣之见,皇上也许并无此意,毕竟殿下也无过错。”王首先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隋朝的废太子杨勇,当初可有什么过错?”魏徵反问。一时间大家都不答话,魏徵又接着说道:“如今太子虽说无错,可是却不像秦王于国有大功。若是秦王好好经营,加上本来的功劳,很难说皇上不会改变心意。臣观秦王有此大志,绝不可小视。退一步说,即使秦王没有此心,他手下的人为了个人利益也难免会劝他。对殿下还是很大的威胁。”
“那爱卿有什么计策?”太子忙问。
“以往隋炀帝欲争太子之位,是通过取悦独孤皇后。如今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后宫的力量。这样不仅可以及时获得各种情报,还能够为殿下获得助力。”魏徵答。
“卿是说联络后宫各位妃嫔?这是个好办法。”
“除此之外,在外朝和地方也都要有殿下的力量,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魏徵又补充道。
太子赞同地点点头,他知道目标已经明确,现在该是好好计划一下的时候了。
李世民棋差两招(1)
由于安抚措施不当,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很快再次反叛。武德四年(621)十二月,高祖命李世民和李元吉出征,讨伐刘黑闼。战争一直进行到了武德五年,异常艰苦。而此时,在长安,另一场战争也在酝酿之中。
深夜东宫,一片寂静,微光闪闪,若隐若现。
“去拉拢万贵妃、尹德妃和张婕妤?”太子妃轻轻问道。尹德妃和张婕妤都是李渊当初在太原时结识的晋阳宫的宫人,外间都传说是裴寂故意安排她们伺候李渊进而迫使其下定起兵决心的。虽说尹、张二人都曾经是隋炀帝的女人,但李渊对她们却是宠爱有加,故其在后宫的地位颇高。当时,建成、世民兄弟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早已去世,尹、张二人实际上已经是后宫之主。
“对。你的身份方便,出入内宫也没人注意。她们几个肯定会帮咱们的。”太子也压低声音。
“你就那么肯定?”
“已经从各方面打听过了,肯定行。她们都与二弟有些小矛盾。这贵妃当初曾向二弟索要从洛阳带回的前隋府库的珍宝财物,并私下想让二弟帮她的亲属弄个一官半职的。二弟没答应,双方就结下了点恩怨。德妃是因为她父亲尹阿鼠的家僮跟二弟手下的杜如晦起了冲突,从此有些纠缠。婕妤则是田产上面的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若能好好利用,还是能影响父皇对二弟的看法印象的。宫中那些女人本就恃宠而骄,你去一说,小问题很容易成大矛盾的,再送点东西,不怕事情不成。现在二弟不在京城,是个很好的机会,咱们要好好利用。”太子很有信心。
“那好吧,我明天就去试试。”太子妃答道。
第二天,太子妃出了东宫,就来到了高祖李渊的宠妃尹德妃的宫中。德妃正跟张婕妤在闲聊,听到太子妃来了,忙差人请了进来。
“参见两位娘娘!”太子妃一进门就拜。
“别那么多礼数了,都是一家人嘛。”德妃将她拉起来,说:“好久不见你来,我们可都想你了呢。太子可好?”
“多谢娘娘关心。太子他一切都好。只是心里呀有心事,这两天茶饭不思的。我也就没抽出空来给娘娘请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