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 源本:吕著三国史话(节选)》第12章


来呢?说是为饥荒,这句话是似是而非的。饥荒是要望人家来进贡的,用不着带兵来。带了兵来,粮食、赏赐只有格外竭蹶。然则这时候所以要召外兵,还是在中央的几个人势均力敌,不能够互相吞灭,而要召外兵以为援罢了。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2)
《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说汉献帝在河东时,曾有诏书叫吕布去迎接他。这一道诏书不知是谁的意思?据事迹推测起来:张杨和吕布是要好的。这时候,张杨业已遣人进贡,汉献帝很得他接济之力。这个主意出于张杨,也很有可能。吕布在这时候,正苦于漂泊无归,找不到一个地盘。而他是诛董卓有功的人,在中央也有相当的历史。倘使带兵勤王,倒也名正言顺,在于他,实在是一个好机会。苦于吕布的军队太穷困了,连开拔费都筹划不出来。因此没有能去。
后来汉献帝又靠张杨帮助之力,才得回到洛阳。这时候,驻扎在京城里的,是韩暹和董承二人。张杨仍在河内,杨奉则驻扎在河南的商丘县。他的兵在诸人中最强。韩暹和董承争权。董承便去勾引曹操,叫他进京。曹操这时候既然平定了兖州,落得再向西南发展,平定豫州,把洛阳也收入自己势力范围之内。要达到这个目的,推翻汉献帝,自不如拥护汉献帝为便,所以曹操就走了勤王的一条路。这正是我所说的政治手腕上的一个方便,可以利用则利用之。
勾结着曹操去勤王,只是董承一个人的意思。其余诸人有没有问题呢?韩暹大约不足顾虑。杨奉有强兵,张杨是一郡的太守,而且献帝从河东到洛阳,一路得其接济之力。他的举动是比较成气候一些的。倘使要和曹操反对,也是一个小小的阻力。固然,曹操的兵力不会怕这两个人,但能不打总是不打的好。竞争的时候,人人都想保存实力,谁肯妄耗实力呢?好在当这时候,曹操对这两方面都有相当的接洽。
原来这时候,有一个人唤做董昭,本是袁绍手下的人。因为袁绍听信了人家的话,要想加罪于他,他就想走向中央政府去投效。路过河内,被张杨留了下来。这时候,汉献帝尚在河东。曹操也派人去进贡。路过河内,也被张杨所阻。董昭知道曹操的做事是最为有望的,便替他运动张杨,放他的使者过去。后来张杨连董昭也放走了。董昭到了河东,献帝拜为议郎,就做了中央政府的官。这时候,董昭对于曹操,大约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运用机谋,到处替他开通道路。董昭知道杨奉的兵最强,却没有党与,他的意思一定希望拉帮手的,就替曹操写了一封信给杨奉,说“现在的局势,不是一个人独力所能平定的。最好你在内中做主,我做你的外援。而且你有的是兵,我有的是粮,我可以供给你。我们两个人正好合作”。杨奉得书大喜。于是曹操进京勤王的阻力,全然除去了。
献帝还洛阳未久,曹操也就到了洛阳。董昭又对他说:“在这里,人多主意多,由不得你一个人做主。不如把皇帝搬到许县(今河南许昌县),只说是洛阳饥荒,为就粮起见。到那里,就离你的兖州近,脱出了这班带兵的人的势力范围了。”曹操说:“这真是好主意。但杨奉怎肯安然放我们过去呢?”董昭说:“杨奉勇而无谋。我们只要再写封信敷衍他,而且送他些礼物。到他觉悟,事已嫌迟了。”曹操又听了他,一面写信送礼物给杨奉,一面就把汉献帝搬到许县。果然,杨奉觉悟了,要想在路上拦阻,已经来不及了。
曹操到了许县,立刻和杨奉翻脸,发兵去讨伐他。杨奉怎敌得曹操。此时韩暹亦已逃到杨奉处。只得两个人同去投奔袁术。后来合了袁术去打吕布。吕布又派人去运动他们倒戈,说我打仗所得的油水全给你们。二人欣然允诺,反和吕布合力,把袁术的兵打得大败。然而这种强盗般的行径,终究是站不住的。再后来,杨奉给刘备骗去杀掉。韩暹发急了,他本来是山西的强盗,要想跑回老家,在路上给人杀掉了。他的同党李乐,算是病死的。胡才为怨家所杀。李傕、郭汜一班人,郭汜是给自己的部将杀掉的。张济因没有给养,走到南阳境内,去攻击穰县(今河南邓县东南),为流矢所中而死。他的侄儿张绣,统领了他的兵,归附了刘表。建安三年,汉朝下诏书给关中诸将段煨等,令其讨伐李傕,把他三族都灭掉。于是从董卓以来,扰乱中央政府的一班人,大概完了。只剩得一个董承。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哪里是什么公忠体国的人?他叫曹操进京,也不过是想借曹操的力量,排除异己罢了,哪里会真和曹操一心?董国舅内阁受诏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3)
所以后来,又有奉到什么衣带诏,说献帝叫他诛灭曹操之说。从董卓拥立之后,到曹操进京之前,这一班拥兵乱政的人的行径,献帝还领教得不足么?就是要除曹操,如何会付托董承呢?这话怕靠不住罢?曹操到这时候,势力已成,也不怕什么董承不董承了。所以董承一党人,徒然自取灭亡之祸。只有一个刘备,因在外面,是走脱的。这是后话。
曹操这时候,在名义上做了汉朝的宰相,实际上也得到了一大块地盘,是很有利益的。这一次的事情,得董昭的力量实在不小。董昭并不是曹操的谋臣策士,而如此尽力帮他,那是由于扰乱之际,顾全大局的人总要想大局安定。而要想大局安定,总要就有实力的人中拣其成气候的而帮他的忙。这是从来的英雄所以能得人扶助的原因。明朝的王阳明先生说:“莫要看轻了豪杰。能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有一段真挚的精神在内。”可见天下事一切都是真的,断不是像平话家所说,用些小手段可以骗人的啊!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1)
袁绍是曹操的大敌。他不但地广兵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势力极大,即论其才具,在当时群雄中,亦当首屈一指。从袁绍败后,北方就没有人能和曹操抵敌的了,虽然并没有全平定。曹操的破袁绍,事在汉献帝建安五年(200)。《三国志·魏武帝本纪》说:“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古人有分野之说,把天文、地理都分画做若干部分,说那一部分天象的变动,主地面上那一部分的休咎,也是一种迷信之谈)。辽东殷逵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这些话,固然是附会之谈,然而当时的人重视袁曹的战争,也就可想而知了。
怎说袁绍的才具并不算弱呢?读史的人都说袁绍地广兵强,而当曹操没有平定河南以前,不能起而与之争衡,坐令他破陶谦,平吕布,且收服了刘备,赶走了袁术,到他养成气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再要起来和他争衡,就难了。其实不然。
要和大敌争衡,先要后方没有顾虑。袁绍的地盘,是现在河北、山西两省,在建安四年(199)以前,问题正多着呢。别的且不论,公孙瓒就是到建安四年三月,才给袁绍灭掉的,而在建安三年的冬天,吕布业已给曹操灭掉了。到四年的春天,河内太守张杨为其将张丑所杀,又有一个唤做眭固的,杀掉张丑,归附袁绍,曹操就进兵把他打破,这一年八月里,曹操进兵黎阳(汉县,在今河南浚县东北),旋又回兵,而分兵把守官渡(城名,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此时曹操的兵力,业已达到河北了。袁绍从公孙瓒破灭以后,就派他的大儿子袁谭去守青州,第二个儿子袁熙去守幽州,又派他的外甥高幹去守并州,其布置并不算迟。
至于说他坐视曹操入居中央,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致于己不利,则当时挟着一个天子,实际并无甚用处,在上一节中业经说过;而袁绍在曹操迁献帝许都之后,曾经挟着兵威,胁迫曹操,要令他把献帝迁徙到鄄城(汉县,在今山东澲城县东),置于自己势力范围之内。袁绍的本意,是要否认献帝的,此时又有此转变,其手段也不算不敏捷。曹操自然是不肯听的,因为曹操断不是虚声所能恐吓的;袁绍此时,既因河北内部尚有问题,不愿和曹操以实力相搏,自然只好听之而已。然而袁曹的成败,始终和挟天子与否无关,所以这也算不得袁绍的失策。
这时候,曹操的后方,也不是绝无问题的。其中最足为患的,就是屯扎在穰县(今河南邓县)的张绣。因为他的地势,可以南连刘表,是有接济的。然而张绣听了贾诩的话,却投降了曹操。贾诩所以劝张绣投降曹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