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风暴》第2章


笨獭?9911年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00:00时,海湾时间08:00时(北京时间13:00时)——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678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全部撤军的最后限期!
让我们暂且把已撕下的日历再拼接起来——公元1990年8月3日,亦即伊拉克武力入侵科威特的第二天,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即召集了国务院和军方联席会议。布什问三军参谋长:“如果我现在下令美国出兵,国防部能够提供多少兵力?”美国军界最负盛名的老资格军人科林·鲍威尔上将面有难色,他回答道:“只有2500人,还是空降式的。”这也就是说,当时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实力等于零。布什为了出兵及如何出兵,连续好几天苦思冥想举棋不定;其间,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他最终作出出兵决定起了很关键的促成作用。布什飞抵伦敦出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防部长会议时,同首相撒切尔夫人见过一面,撒切尔夫人紧紧握住布什的手,激动地说:“您必须明白,乔治,萨达姆绝不会就此罢休的啊!”布什听了此话深感不安。此后,在开罗召开的另一次会议上,伊拉克代表团只带来一句话:“科威特问题不容谈判!”
萨达姆的近邻和朋友、约旦国王侯赛因也心急火燎地赶往开罗,他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说:“美国人不理解阿拉伯人的心事,他们的介入只会激化矛盾,无论如何这是我们阿拉伯家里的事,自家兄弟完全应当也有能力和平解决。”恰巧,正在飞返美国途中的布什,从专机上直接打来了电话,美国总统希望埃及总统和约旦国王都不要对萨达姆抱有任何幻想。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显示,伊拉克的精锐部队已经进入科威特与沙特阿拉伯接壤的边境中立地区。布什发现这是一个时机,立即打电话给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要求他出于国家安全防范的需要而接受美国军事力量的派驻;法赫德在电话里长时间地感激布什的好意,却没有立即接受美国派兵的建议,希望容他有一天的时间考虑。布什则胸有成竹。他再度召开军、政联席会议。会上,鲍威尔上将说:“如果总统决定派兵,就要选择好目标,最后消灭它,一旦决定派兵,那就要有系统、全盘、长远的考虑。”此话正中布什的心意。他随即下令征集美国所有的空中运输飞机,准备实施军方提出的一项计划。自越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国防部根据美国全球总体战略利益,就中近东地区曾制订了代号为“90——10002”的战略计划。
广义上的中近东包括地中海东部的沿岸国家、中东半岛各国和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在内的广大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亚洲的西南部。中近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可以上溯深远的历史背景。在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长期是外来入侵的对象,先后为罗马、拜占庭、波斯、伊斯兰和奥斯曼等封建帝国所统治。整个中东半岛——即伊朗以西、土耳其以南和埃及以东地带,除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建立起短暂的伊斯兰帝国外,没有存在过独立的政治权力,也没有可资凭借的历史边境线。这些国家在16至19世纪大多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行省或附庸国,它们之间的边界线随着帝国政权的更迭而频繁变动。20世纪确立的各国边界线,也往往是当时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的产物。因此,遗留下大量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问题。伊拉克的边界就是由英国和波斯协商划定的,有明显的遏阻伊拉克成为海上强国的目的。沙特阿拉伯的一个部落酋长在1924年占领了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麦加圣地及其附近地区,沙特在这一地带的合法领土权就一直引起也门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非议。此外,当时划定的国界线还留下了一部分没有国家的人民。例如,分居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2千多万库尔德人,以及始终没有正式家园的巴勒斯坦人。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它们就自然成为各国内部冲突和外部边界纠纷的潜在根源。
中近东地区是联接欧、亚、非三大陆的枢纽;在海上,则贯通印度洋和地中海。自古以来,这个地区就是东西方交汇的接触点——它一直保持着重要的东西方贸易的陆路和海上通道地位。远东的国家如中国声誉斐然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这一地区而同西方及非洲发生联系的。中近东即使没有石油,它的地缘位置也已经足以使得这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之,整个19世纪英。法、俄等大国都力图在这一地区扩展各自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东和中东半岛成为英、法的势力领地。例如,黎巴嫩和叙利亚是法国的委托统治地;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等地则是英国的委任统治地。沙特阿拉伯、也门和伊拉克分别在20世纪20至30年代挣脱了外国势力的统治而成为主权国家;其他地区则一直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分别独立,井以现在国家的形式出现。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迫使英、法放弃了直接的控制.从而又开始了美、苏两大强国在这一地区的角逐。苏联挥舞反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两面旗帜,先后与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结盟;美国则以抵制苏联的扩张主义为借口,极力扶植约旦、黎巴嫩、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政权。两大强国的对峙,使中近东地区长时间处于动荡不安的态势之中。尤其是美国对以色列的大力庇护,又加剧了这一地区各种冲突的严重性。
60年代美国国防部制定的“90——1002”战略计划,当然并没有考虑到科威特的陷落和伊拉克的侵略扩张行径。当时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针对苏联对中近东地区的控制的。布什决定依照这一周详而缜密的计划的框架,向海湾调派自越战以后人员和规模都空前的美国军事力量。果然,第二天,法赫德国王即打来电话说:“接受布什总统的建议,愿意接纳美国部队驻扎在沙特,但条件必须是公开声明,海湾战争一经结束,美军立即全部撤离沙特阿拉伯。”布什派遣国防部长切尼火速前往利雅得洽谈具体接纳细节,在双方签订的一项秘密条约中,规定美国拥有永久使用在沙特的军事基地和设施的权利。当美国的第一架巨型A—141运输机降落在沙特阿拉伯机场、卸下成百吨的军火和战略物资时,世人谁也不会知道,美国国防部为这样的运输所制定的计划,是以美军至少出兵42万人为基线的。美国飞机每隔15分钟就飞抵沙特一架次。按军方的估计,全部战争前期准备工作须5—6个月才能完成。随后,布什总统让国务卿贝克将出兵计划以轻松的口吻通报给苏联人。接电话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不高兴地问道:“是通知,还是让我们接受?”贝克笑答:“当然是通知。我想美国和苏联是可以在一起做些事情的!”苏联外长默然无语……
这期间,萨达姆·侯赛因总统几乎会见了世界各国所有的首脑和政府代表。他对赶大集似地纷纷前来巴格达游说的人们打哈哈道:“科威特对伊拉克的态度越来越蛮横了,我不得不教训它!”甚至,当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派来的特使普林马科夫对他说:“总统先生,如果您还坚持硬到底,美国人就要向您宣战了,而我们苏联将不会干预和阻止的。”萨达姆连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我已经知道了。”普林马科夫特使着急地对萨达姆说:“那您要失败的吧?”萨达姆看着特使先生,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萨达姆·侯赛因很冷静地说:“很有可能吧!”
此后,人们每日便可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样交叠进行的两组画面:各国元首、总统、国王、总理、大臣等政要人物,携带着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一个又一个的倡议或方案,穿梭外交奔走呼吁去寻求那实质上并不存在的“和平”;美国政府迅即展开其气势恢宏的“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际联军驱动最现代化的飞机、坦克、装甲车、大炮、军舰纷纷集结于波斯湾海域和沙特境内的沙漠地带;其壮观场景既是从世界一隅向另一隅越洋移动了一座相当于中等城市规模的武器库,又是一次琳琅满目不暇观赏的现代化军事技术和新式武器装备的大展览。
似乎在做一场游戏——整个地球在和平与战争的秋千上荡了将近半年之久!
1991年回月9日,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同时瞄准了瑞士首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