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第32章


蠖印薄T诹跎倨胬粗埃醒朐沙隽艘桓龅鞑樽椋谡饫锔懔私礁鲈碌牡鞑椋贸龅慕崧凼牵赫饫锸巧罡愕帽冉虾玫牡湫停⑾蛑醒胄戳吮ǜ妗?br /> 然而“红旗大队”经刘少奇调查的结果,却出乎刘少奇的预料:“红旗大队”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由于“左”的错误的深刻影响,天华大队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粮食连年减产,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虚报浮夸。但是,当地干部群众迫于大队书记彭梅秀等人的压力,也迫于“红旗大队”荣誉的压力,不敢反映实际情况,甚至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隐瞒不报,因而使中央调查组得出了一个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论。
这一次不同,刘少奇是踏踏实实蹲下来,整整待了18天,调查的情况就不一样,结论自然也就不同了。
4月13日下午,刘少奇召集天华大队干部谈话,主要谈食堂、分配、粮食和住房问题。
但是,干部们有顾虑,不敢放开谈,尽管刘少奇一再鼓励大家,干部们还是藏着掖着。经刘少奇一再做工作,部分干部和群众开始认真反映实际情况了。
盖子揭开了,情况也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这个所谓的“红旗大队”同那个“万头猪场”所在的王家湾大队差不多,虚报数字,浮夸风严重,群众的生活实际上非常困难。
14日下午,刘少奇邀集生产队的干部谈话。他给干部们打气说:“讲话随便讲,有什么讲什么,讲错了也不要紧。解放思想,不要有什么顾虑,讲错了,也不戴帽子,也不批评,也不辩论。看事情怎么办好,总而言之,想法子把事情办好,你也好,我也好,大家都好,对多数人都好才行嘛!”好像刘少奇的鼓励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干部们在谈话中仍然坚持说办食堂大有好处。最后,刘少奇谈了自己对食堂的看法:“刚才大家谈了食堂,大家谈有很多好处,我看食堂的缺点不少,坏处不少。第一条是用工多,要用几个主要劳力去种菜,砍柴。用工多,这是一条最大的缺点。第二条,我看是不便利生产,大家集中起来住,冲里面的田没有人管,对生产不利。第三条,办食堂以来肥料少了。第四条,办食堂以来,烧硬柴,烧棍子柴,把山林破坏了。此外还有一条,不好喂猪。此外还有一条,吃粮食也不那么方便。从前是忙时多吃,闲时少吃,现在食堂不管你这一套,都是吃这样多,不切合实际。还有,食堂占菜地多。再有一条,叫做麻烦多,要分米分菜,分得不好,大家有意见,常吵架。此外,办食堂,人太多了,一大锅菜,不好吃。我看这些缺点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刘少奇一席话,字字句句都是这几天调查来的实际情况,字字句句都掷地有声,听得生产队的干部们瞠目结舌:国家主席对情况了解得如此透彻,我们再隐瞒下去,可就对不起群众了!可是,天华大队支部书记彭梅秀怕丢掉“红旗大队”的“先进”,就一再阻止干部群众向工作组反映实际情况,还发牢骚:“刘胡子不是来抓生产的,是来找茬的。”有人向刘少奇反映了,刘少奇不以为意,并不计较彭梅秀的过激言词,还虚怀若谷地多次同她谈话,帮助她放下包袱,提高思想认识。
15日,刘少奇查看了天华大队的施加冲食堂,下午邀请了部分社员座谈。
刘少奇诚恳地向大家道歉:这次中央办了错事,我们对不起大家,向大家道歉。但是改正错误要了解真实情况,希望大家帮助我,向我提供真实情况。
一席话,字字句句打在了人们的心坎上。的确,人们天天如此生活,怎么可能不了解实际情况?天华大队自1958年以来,先后建立了15个公共食堂,社员集中起来住宿,人均口粮只有300多斤,再加上自留地和自养家畜被取消、食堂管理不善、干部多吃多占甚至多拿等因素,社员的生活很困难。
群众动心了,自己生活的困难情况明明就摆在那里嘛!为什么不反映真实情况呢?还隐瞒呢?甚至还继续夸大呢?
食堂问题成了解决问题的焦点。
17日晚上,刘少奇出席天华大队总支委会议,明确说:“听了群众的谈话,看了汇报材料,看来多数社员是不愿意办食堂,要求散。准不准散?我看应该准。”
刘少奇根据这几天调查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看来,1958年10月1日一声喊,食堂就办起来,那是大错误,应该吸取教训。办食堂有一个很大的平均主义。大家扯平,都一样,这不利。平均主义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4月19日,刘少奇听取了中央调查组的汇报。
刘少奇觉得不能再这么耗下去。他一针见血地说:
现在必须看到在食堂问题上,我们同农民群众有尖锐的矛盾,这是影响工农联盟的。人民共和国的巩固建立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只靠威信命令来维护,已经维持3年了,这对共产党来说是危险的。群众很好,农民在等待共产党表示态度,还没有丧失希望。如果还不表示态度,农民就要自己散了,那就被动了。
在刘少奇的建议和鼓励下,人们终于放下了包袱,由衷地欢迎刘少奇提出的退食堂自愿的建议。不久,天华大队的食堂就陆陆续续地停办了。
但是,这实际上仅仅是刘少奇所看到和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矛盾比较突出和集中的问题。
还有很多的问题。
4月22日,他对农村中干部不仅仅不听群众的反映,反而压制不同意见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
社员有什么意见,要让他讲,要讲一点民主嘛!你们要主动安排这些事。一个70岁的老公公不是说‘这一下上面睡醒了’吗,这个‘上面’是什么呀?从你们公社算起,到县委,到省委,到中央,都是‘上面’,过去都在睡觉,都不了解实际情况,现在是不是真的睡醒了呀?总而言之,这一回要搞好,不要引起新的损失。
刘少奇针对一些干部不了解实际情况,没有根据社员的反映向上级汇报真实情况,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在谈到退赔问题时,刘少奇说:
这里基本上没有退赔。你们湖南向中央写报告说退赔了90%,我看没有听社员的汇报。省里是根据县里的报告,县里是根据公社的报告,公社是根据大队的报告,大队是根据小队的报告,就是没有听一个小队社员的汇报。如果听一个小队社员的汇报,就知道退赔了多少。
在谈到要了解实际情况时,刘少奇说,从实际出发,“实际”是什么?大家不清楚,中央不清楚,省委也不清楚,县委也不清楚,公社也不清楚,大队也不清楚!从实际出发,那个“实际”若干是假的。不讲以前,一直到现在,报纸上登的东西有些还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就要揭开它的面纱,还其本来面目。
在天华期间,刘少奇还平反了一件冤案。原来,天华大队的饲养员冯国全喂养的一头耕牛于1957年2月死亡。经解剖,在牛肺内发现了一根三寸多长的铁丝。冯国全被认为是蓄意破坏而受到批斗、关押。刘少奇初步了解情况后,对此案表示怀疑。他对随行的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说:“铁丝怎么能进牛肚子里去呢?不可能吧!牛皮那么厚,牛的劲那么大,牛是反刍动物,那怎么能进去呢?这个事还要查,不仅要查当事人,还要问问老的兽医,或者问问专门学习过这种医学的人。”复查结果,原来是冯国全年幼无知的儿子把铁丝用草料包起来喂给牛吃,导致牛死亡,并不是蓄意杀死耕牛。真相大白,湖南省公安厅为冯国全父子平了反,并向湖南省委和公安部写了《关押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社员冯国全破坏耕牛一案的调查报告》,讲述了这一案件的过程。
5月1日,刘少奇在长沙同《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胡绩伟等人谈话,提出了告诫:
《人民日报》应该好好总结一下三年来办报的经验。三年来,报纸在宣传生产建设成就方面的浮夸风,在推广先进经验方面的瞎指挥风,在政策宣传和理论宣传方面的片面性,对实际工作造成了很大恶果。
刘少奇说:你们宣传了很多高指标,放“卫星”,《人民日报》提倡错误的东西,大家也以为是中央提倡的。调查研究是一门学问,记者和编辑要认真作调查研究工作,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在长沙庆祝了五一劳动节后,刘少奇马不停蹄,风尘仆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