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刘少奇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基本上通过了他主持起草的向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报告。
刘少奇明确说:
现在有一个七千人的大会在这里,包括县委第一书记、第二书记,还有厂矿、各部门的同志。这么多人,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而从1958年以来,我们又发生这样多问题,一方面有很多成绩,另一方面有很多缺点错误,到底如何认识,这是一个大问题。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以至以后还要统一计划,统一行动。这是我们党内目前的关键时期的一个关键问题。
的确如刘少奇所说,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何等容易?
这是中央的想法:要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全力进行调整。
但是,各路诸侯都有一个统一的想法:想听一听中央怎样对待这些问题?怎样走出困境?
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各省市区的负责人、各县的负责人,都有着同样的心情。
毛泽东怎样看的?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一次同邓小平的谈话中说:我们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站在95%以上的人民这一边,是不会受孤立的,天塌不下来。但是,这几年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心情比较沉闷,一定要有紧迫感,做好工作,摆脱困境。
第二天,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了毛泽东的心情:
毛主席去年(1960)、前年(1959)心情不那么愉快,今年(1961)很高兴,因为具体政策都见效了。过去几年,包括“大跃进”3年,总的来说,我们办的好事是基本的,也出了些毛病,也有缺点错误。这些缺点错误,我们要把它总结起来,好的、成功的、错误的,统统总结起来,变成财富,使我们的工作一天比一天走上轨道。
毛泽东后来在无锡同华东几个省的负责人说:明年(1962)这一年的工作很重要,明年要抓工、农、兵、学、商、党七个字,要大抓一年,这几个方面都要理出一个头绪来。这次会议(七千人大会)要好好议一下过去的经验教训,要有个统一的看法,要步调一致,以便在这个基础上前进。
薄一波回忆说:
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连续3年多的失误,国家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都出现了严重困难。中央领导同志头脑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在一系列会议上总结教训。
到1961年底,总结教训、纠正错误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调整政策和调整经济,使农业形势开始露出了好转的苗头,工业的滑坡也已停止。但由于党内思想认识不统一,调整工作遇到一些阻力,深入不下去,国民经济仍很困难。
当时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的江渭清回忆说:
我带领江苏的省、地(市)、县及部分重点厂矿企业的领导同志,赴京参加了会议。当时大家曾想:中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刻,召开这样一个大会呢?……我领会,中央请全国几级干部都来参加会议,其目的就是要大家一道来认真总结3年“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以便统一思想,做好工作,战胜困难,脚踏实地地前进。
这毕竟是比较上层的领导干部的心情,相对而言,来自最基层的干部的心情更能反映出当时普遍的心情。
他们毕竟是最基层的“父母官”,面对困难形势,他们的心情在没有中央的指示的情况下,陷入了一片茫然。
当时,有很多县委书记从未到过北京,当他们入住高级宾馆时,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中共龙山县委书记王福彬回忆说:
当时,我国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我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也是如此。全县农业生产已经连续三年歉收,农作物收获面积由1958年的92万亩下降到78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由1。65亿斤下降到1。25亿斤左右,粮食平均亩产由201斤下降到135斤左右。
由于1958年“大跃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兴起的高指标、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的做法,使整个工作十分被动。1961年,中央接连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等指示,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工作中“左”的错误还在延续,干部作风问题也不少,强迫命令、多吃多占等现象时有发生。
面临这样的局面,干部和群众,党内和党外议论纷纷,思想很混乱。尤其是在党内,相互埋怨的腐蚀党内的团结的情绪在滋长。不少干部对当时经济困难的形势看法很不一致,对“大跃进”4年工作的评价也褒贬各异。
……
当时,我作为中共龙山县委主要负责人之一,思想上也陷入了痛苦和迷惘中。一方面,看到经济每况愈下,人民生活困难重重,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负疚感便重压心头,有时简直压得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路该怎么走,工作该如何干,在实践中也看出了不少问题,摸清了一些路子,但客观上“大跃进”的气候还没有消失,主观上对有些问题还缺乏深刻认识,因此,工作上一时显得束手无策,思想上表现得焦虑不安。我们急需要听到党中央的声音,急需要听到毛主席的声音。
来自最基层的声音,恐怕也是高层领导人所听不到的吧!
召开七千人大会,就是要“上下通气”。
召开七千人大会,就是要齐心协力找出路,不能再犹豫,不能再耗下去。
1962年1月11日,刘少奇主持起草的大会报告分发到与会者手中,要他们集中讨论,广泛听取来自各条战线、各个层次的领导人的反映。同时,成立了由刘少奇主持、有各中央局书记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共21人参加的报告起草委员会,对报告作进一步的修改。
从各方面对报告反映的情况看,与会者都提出了一系列的尖锐批评,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诸多疑问,比较集中的是:“三面红旗”和庐山会议后大反右倾的问题。“左”和右,实际上是根本。
根据反映,1月17日,刘少奇主持了第一次报告起草委员会会议,对报告进行初步修改。来自上海的中共华东局书记柯庆施,作为毛泽东的“好学生”,作为毛泽东称之为“柯老”的人物,作为“大跃进”的鼓动者和力行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代表们就“大跃进”提出质疑表示了担忧:《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还要不要?15年赶上英国还要不要?指标还要不要?干劲还要不要?用什么办法鼓劲?《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除几种地区外,还是可以的。粮食总产量6000亿斤总还是可以的,华东区到1967年就可以完成4000亿斤的指标。
柯庆施说,对《书面报告》越看越没有劲。
1月18日,彭真发言。他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会议和原来的设想不同了,实际上是要总结经验。60年代在杭州提出“瓜菜代”,但对1959年的灾情估计不足,对城市人口增加估计不足,农业养不活这么多城市人口,农业上也有浮夸。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是空话,没有措施,指标下不来,调整不了。真正调整是去年庐山会议提出以调整为中心,迟了一年。
刘少奇说:“关键是1959年庐山会议。”
刘少奇看问题向来是很透彻的,这一句话就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庐山会议后,全党上下怕右,“宁左勿右”,以至于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切实的解决,都是因为在思想上有顾虑。
彭真披肝沥胆,直话直说:“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不包括毛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同志?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错误都没有。三五年过渡问题和办食堂,都是毛主席批的。”
顺着彭真的思路,邓小平接下来就说:“我们到主席那儿去,主席说,你们的报告把我写成圣人,圣人是没有的,缺点错误都有,只是占多少的问题。不怕讲我的缺点,革命不是陈独秀、王明搞的,是我和大家一起搞的。”
彭真感觉到,有毛泽东这个表态,就更无顾忌:“毛主席的威信不是珠穆朗玛峰,也不是泰山,拿走几吨土,还是那么高;毛主席的威信是东海的水,拉走几车,还有那么多。现在党内有一种倾向,不敢提意见,不敢检讨错误。一检讨就垮台。如果毛主席的1%、0。1%的错误不检讨,将给我们党留下恶劣影响。省市要不要把责任都担起来?担起来对下面没有好处,得不到教训。各有各的账,从毛主席直到支部书记。”
彭
小说推荐
- 一代伟人:叶剑英在关键时刻
- 作者:是“四五”天安门运动“童怀周”小组主要成员,后又成《叶剑英在关键时刻》PART1 序 言(1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是中国历史巨人毛泽东生前送给他的战友叶剑英的两句话。挚诚中肯,恰到好处。江泽民同志谈到这两句话时,说“纵观叶剑英同志一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紧要关头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
- 最新章:第49章
- 一代伟人:周恩来26年总理风云
- 作者:是“四五”天安门运动“童怀周”小组主要成员,后又成 目录◆集三“总”于一身,角色特殊的总理 3/出任总理,组建“内阁,为安排民主人士煞费苦心15/首张“考卷,经济命题,新政府迎难而上绘出第一幅建设蓝图27/当代大禹,长年治水,驯淮河、长江、黄河…其功不在禹下43/抗美援朝,三位一体,集三“总”
- 最新章:第68章
- 一个中国军人在越南的奇遇
- 上部 前传(更新时间:2003-5-7 0:02:00 本章字数:9710 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然而他的轨迹又在哪里呢 在一座金碧辉煌的楼房的房顶上,一个军人正久久地凝视着夜空“国生”一声呼唤,那军人应声回了头。他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脸庞黑黝黝的,几点疤痕点缀着他那本来十分英俊的面孔,此刻他摇
- 最新章:第65章
- 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狂人刘文典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一支红枫】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狂人刘文典作者:章玉政第一部分第1节:序篇 被忽略的"国学狂人(1)序 篇被忽略的"国学狂人"如果那天刘文典忍住了怒气,或者干脆低声下气,那他肯定不会被当时正威风凛凛的蒋主席关上两
- 最新章:第32章
- 杨澜20年媒体人生:一问一世界
- 杨澜20年媒体人生:一问一世界 作者:杨澜世有疑惑,必须发问(1)2010年是我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的纪念,有一位媒体朋友不经意当中说,今年正好是你的2010。还真是有这个巧合。10年也好,20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回头一看,其实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赶路,顾不上停下来。借这个机会
- 最新章:第18章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全集(经典版【实体书精校版】作者[美]劳伦·斯莱特★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内容简介心理学实验是去芜存菁的生活,是浓缩的人生经验。人是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如果有人
- 最新章:第50章
- 逍遥在战国年代
- 一个当今社会微不足道的小小公务员,却因为一场飞来横祸,而魂飘天外 一块毫不起眼的玉牌,把他的魂魄始终凝聚在一起 一次稀里糊涂的选择,让他到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过去 一场如梦似真的经历,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段即相似又不同的历史,却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默认卷序言卷一 序言【欢迎大家到我们的社区里发言,
- 最新章:第198章
- 在童话世界搞基建的那些年[快穿]
- 文案动画导演谢祈痴迷翻拍各种童话,经常被扔烂番茄。谢祈发自内心地反省“等等,这童话还能再抢救一下”然后,他就被丢进了童话世界《灰姑娘》里,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脱贫致富《白雪公主》里,白手起家,大搞基建开发森林《海的女儿》里“性感蛤蜊(ga la,在线外交…谢祈:树时代新风,建设彰显独立、自强的新剧情
- 最新章:第126章
- 一个小人物的伟大历程
- 作者:释道儒君第一章:生命源泉与家谱 本故事主人公游东方这个名字,是他温文而雅、贤淑善良母亲的赐予。在那个主体命运充满悖论的年代,作为柔弱的个体生命,能够赋予她的爱子以平常普通的生命无疑该归属于母爱的伟大造化。能够再凭借自然伟力赋予爱子良好的遗传基因,并送给他一个颇具自然之灵、人文底蕴的名字,不仅是
- 最新章:第1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