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飘飘然的关羽先失江陵,再失荆州,最后败走麦城,他部下吏士“威知家门无恙”,故皆无斗心,作鸟兽散,这次他还上演了一次假降,大开城门,自己只十余骑跟随,从小门逃出。吴国将领潘璋手下一个屁大的司马小官马忠在章乡逮住了关羽、关平和都督赵累,根本不管什么汉寿亭侯,“即斩之”。由此可见,孙权劝降,关公怒骂的煽情场面也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孙权见到关羽时,只见其头,想劝降也是不能够的了。关羽失荆州,实际上已为蜀汉覆亡埋下了伏笔。刘备为报仇,气昏头脑亲自率大军征吴,连赵云都劝他说:“国贼是曹氏,非孙权也”,同意刘备征战的只有汉将张飞,但他临行前又为帐下将张达、范强刺杀。夷陵一战,刘备百里联营,远在魏地的后生曹丕都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结果被陆逊烧得大败而逃,病惭之余,客死永安。由此可见,关羽之败,不仅失荆州,又丧张飞,死刘备,其遗祸可谓不小!
此外,史载关羽为人性情残烈,刚愎自用,爱陵暴士人,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不尊重知识分子。而演义中暴躁的张飞在正史中则喜于和士大夫名流之士相交往,礼遇士人。由此推断,三顾茅庐的时候随侍刘备的关张二人,按他们的脾气,要放火烧房子把诸葛烧出来见大哥的应是关羽而不是“待文士以彬彬”的张飞。
话题回到本文开头,为什么粤地商贩多供关羽神位呢,我想这一问题如果民俗学家来解答的话可以写上厚厚一本书。我个人以为,岭南自古蛮夷之地,文化落后,而又多奔走流离的商贩,他们之间难免为蝇头小利而尔虞吾诈。传说中关公忠义刚直,大概小贩们都希望其他同行象演义中的关公那么正直不欺,那样的话自己趁机做孟德之辈宁我负人也好多赚点儿铜板,这也符合国人阿Q精神的劣根性吧。
无论关公为人品性到底如何,人们的愿望终究是善良的,《水浒》中也出了个大刀关胜,同样是面若重枣,蚕眉凤目,手中偃月刀,以示关圣帝君有后,实际上,庞德之子随邓艾伐蜀,刘禅出降,小庞德“尽灭关氏族”,冤冤相报,可嗟可叹。国恨家仇,千载之下,关云长之面也不得不赤!
注释:关公,即三国时期蜀汉的关羽,字云长(见图)。当时他与吴国作战而死被封为壮缪候,在当地建庙供奉,唐代以后被视为人鬼。宋徽宗追封其为“忠患公”,佛教将其列为伽蓝神之一,道教传说关羽为老龙化身,列为张天师的神将之一。宣和年间封武安王,明万历时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道”与“心” 文 / 梅毅
“道”与“心”
——小论庄与禅的同异
庄与禅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中两大神奇而绮丽的瑰宝。它们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二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辨明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和掌握古代艺术哲学大有裨益。从其产生来看,庄子哲学是中华本土的产物,禅宗则是印度佛学传入中土之后,由中国士大夫加以改造吸收之后而成的一个佛教变宗。从真正意义上讲,禅宗的产地是中国,只有当禅进入中国士阶层的精舍书斋之后,它才成为具有哲学意义的并具备无形体系的禅宗。
庄子哲学的“道”与禅宗的“心”具有相近之处,在庄子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无限的概念。由“道”而产生了天地万物,“道”本身是万物之源,是终极,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而且,这个“道”是“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何芒乎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子·天下》)。“道”虽如此恢宏博大,神秘莫测,但又不是主宰和统治人的东西,而是一种能赋予人以幸福和力量的东西。人如果获得了“道”,即获得了无限和自由。
同样,禅宗的“心”也是一种神秘而“芴漠”的东西,“心”不是指肉体的心,而是一种哲学理念。禅宗的“心”所包容的也是一种自由和无限,也就是说,从“本心”出发,欲达到超越经验的内心自悟,最终达到存在的本源,获取对宇宙与人生的总体性根本认识,这种境界,即禅宗的“梵我合一”。所谓“梵我合一”,亦即“我心就是一切”的世界观。以此而论,在追求无限与自由这种境界的意义上,庄禅有共同的旨趣。
自然无为与任运随缘
在庄子哲学中,“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根本特性。在他的言谈著述中,对“自然无为”的溢美之辞随处可见。“吾师乎!吾师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庄子·大宗师》);庄子进而认为一切人为有意的东西都会导致伤损“自然”的后果,他以马为喻,说道:
“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寒;食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而蹄子,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诡衔窃辔。则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庄子·马蹄》)
马本自然之物,自由驰骋于沃野,本性法天。可人(伯乐)却以自己的意愿约束破坏它的“自然”之性,驱之以役,束之以羁鞍,使马的自由天性遭到毁坏。因此,庄子主张一切任其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下有常然”。他进而又解释说:“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庄子·骈拇》)庄子把“自然”当作人生最高的境界,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之本”,人们如果能以此“自然无为”当作准则,就会达到最大的自由。庄子一生所赞美的“真人”、“圣人”、“神人”等等皆是因追循自然无为之道而达到绝对自由的典范。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
因此,人自身的“自然”是存在和发展的最高目的,人如果牺牲这一目的,追求功名利禄,那么,“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茕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俱然,可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可见,庄子深刻提示了古代社会人的异化,显示出他对作为“人生之大美”的“自然无为”境界的深切热爱与执着追求,而这些也是后来古代诗词和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所求的境界。
禅宗的“任运随缘”同庄子的“自然无为”名殊而意类。对于枉然的做作追逐,惟政禅师曾加以嘲笑说:“佛乎佛乎,仪相云乎哉?僧乎僧乎,盛服云乎哉?”禅宗太师们把世上的一切均视为“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达磨偈)。
永嘉禅师曾言:“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皎皎,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继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这些玄而又玄的言语,其中真旨,便是道法自然而“无为无不为”的禅悟。而禅宗徒众参禅的方法,更是“自然无为”这种原则的具体表现,即所谓“著衣吃饭,屙屎送尿”的自然。如果违反自然,违反“任运随缘”的原则,刻意苦心去修什么“正果”,不仅无成,反而虚妄有害。《古尊宿语录》中记载:
“马祖(道一)居南岳传法院,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师)一日将?
小说推荐
- 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作者:吴思自序“潜规则”是我杜撰的词。我还想到过一些别的词,例如灰色规则、内部章程、非正式制度等等,但总觉得不如“潜规则”贴切。这个词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它来源于我的一段生活经历 1983年,我在《中国农民报(现在叫《农民日报)当编辑记者,经常阅读群众来信。有一封来信说
- 最新章:第40章
- 隐蔽的历史--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
- 4.朔漠英豪,巍巍雄国 5.兴也太后,亡也太后 6.功高孟德,祸比董卓7.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8.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9.英豪龙虎父,荒唐犬虾子 1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11.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12《梦溪》拾英13.君王忍将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 14.由“奸雄”曹操
- 最新章:-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第75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隐蔽者
- m┃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隐蔽者》作者:小撒【实体书精校版【作品简介】生死边缘,一生隐蔽,爱恨之间,一念别离。把间谍还原成人,一个双面间谍一生的风云故事,一生的潜伏这里没有英雄,真实,比我们能想到的更残忍。抗战期间,北平青年高振麟,因钦佩军统刺杀汉奸的行动
- 最新章:第77章
- 隐蔽出击
- 作品:隐蔽出击 作者:李李 内容简介 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前夕,国家安全部门获取一份绝密情报:极端台独组织“台湾独立建国联盟”重金从日本雇佣三名职业杀手,准备在中国政府代表团访美期间伺机行刺 4月6日,中国政府代表团乘坐的专机在美国洛杉矶市降落。舱门打开,二十多名西装革履的壮汉鱼贯而出,奔下舷梯,
- 最新章:第74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揭秘鲜为人知的神秘中国特工:隐蔽出击
- 隐蔽出击 第一部分 第1章 粉碎阴谋(1 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前夕,国家安全部门获取一份绝密情报:极端台独组织“台湾独立建国联盟”重金从日本雇佣三名职业杀手,准备在中国政府代表团访美期间伺机行刺 4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国政府代表团将于4月6日如期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4月6日,中国政府代
- 最新章: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