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大揭秘》第42章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皇民化的精神鸦片(8)
台北市中和禅寺
顺着北投区奇岩路,31号中和禅寺就在这路的尽头,朱红的门柱上印写着两句禅诗:”色色空空妙相庄严成佛果,生生世世法轮有幸现金身”,进得山门,拾级而上,大殿上下两层,楼下供奉着”南无目犍连菩萨”、”地藏王菩萨”、”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楼上供奉释迦牟尼佛金身。
北投中和禅寺建于1931年,坐落在福寿山腰,寺院不大却融合了祖国大陆、台湾当地和日本的建筑风格;大殿与一般的佛寺并无二致,引人注意的具有特色的是寺院里的一座宝珠殿,里面的一座拖儿带女的南无护儿地藏菩萨,右手持着法杖,左手抱着一个幼儿,左衣下摆还俯着一个小儿。据说,这尊地藏菩薩是日本人贈送的。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一切都是为的什么,因为在这座幽静寺院后山的林荫深处,还有二战时日本军队在台湾北部阵亡者纪念碑,还供奉着二战时日本军人的骨灰,就像在靖国神社里一样——昭和58年(1983年)6月21日,青森县东津軽郡平内町的宗教团体”松緑神道?大和山”的信徒们在台北市西北的新北投温泉日本人墓地旁边的中和禪寺里树立起了祭祀(参加日本军队的)台湾出身战没者的慰灵碑,碑文刻着有句:”万善孤魂光明,遍照万華法灵”;日本人的赠送,无非一种旧日感情的”交换”。
镇安堂飞虎将军庙
在台南市西北的”镇安堂飞虎将军庙”,还被日本的小林善纪画进了他臭名昭著的《台湾论》里,炒作成了:飞虎将军庙,是当地民众把杉浦兵曹长等3名日本兵当作神明供奉的神庙,在里面还供奉着三尊身着日本军装的神像和照片,在台湾至今被尊敬怀念的日本军人和警察还很多。
蜂拥而至把这里当作台湾的靖国神社的日本客,也纷纷地把这三个日本兵当成了日本侵略有理的证据……而其实,这庙里的三尊都是一个人,只是一坐两立不同的造型罢了;建庙之初就只雕塑了一尊而已,另外2尊只是分身。
按照有关的台湾史志记载:飞虎将军庙里供奉的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日本飞行员,他是因为飞机在海尾上空失事,不忍坠毁在村庄而开向郊外机毁人亡的,故建庙供奉,人称”日本王爷”。
可是,到了小林笔下,他采信的是日本人添油加醋的材料:说是在昭和19年(1944年),大东亚战争已经进入末期,西南太平洋集结了大批的美国舰队,10月12日上午10时,空袭警报响起,大批美机来到上空,海军飞行中尉杉浦茂峰(死后晋升中尉)驾机勇敢地升空应战,却被击中起火眼看就要爆炸,他正要跳伞却发现下面正是”海尾寮”,燃烧的飞机火焰会殃及村庄,他重新把飞机拉起来飞向海外……为了保护村庄他献出了生命。后来当地就流传出了”托梦神话”,好几个人都梦见床边站着一位年轻的日本飞行员,于是地方上为了感谢杉浦的恩泽决定为他修建庙宇,永久地显彰他的恩德。
另外也有别的说法:飞虎将军庙最初只是胡乱搭建的一间民间小祠;供奉的确是杉浦茂峰一个人。当时,有40架美国克拉曼F6F战机空袭台南和高雄,30架日机慌忙迎战,双方格斗日机损失惨重,其中一架日本飞机被击中冒烟起火坠落。当时,在地面上有些人朝天观看,(飞虎将军庙的堂主)吴某某当时只有17岁,眼见着这架日本飞机一头栽到自家的田地上,等大家围了上去,才看到驾驶仓里的飞行员已经一命乌呼,等到从里面抬出血污的尸身,从衣服里找到一份名叫”杉浦”的名札,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他是日本的杉浦兵曹长。
从宗教民俗来讲,在如此血腥的撕杀中被打死,死后是要变成恶鬼的,落在这里也会带来不吉利。于是,这位善良的台湾青年怀着一丝怜悯又有几分避邪,为了求得吉祥他就在自己的地上建起了一座只有5坪大的小祠,把这位从天而降的日军亡灵供奉了起来,后来又在里面增加了2具不知名的战亡者,一共合祀了3个人。
这件事情本来只是这么的简单,但是架不住好事者口口误传,或许有心人又故意造谣,附会”飞虎”指的”战斗机”,似乎冥冥之中早就与日本飞机有缘,立庙以后这里便风调雨顺鱼肥水美稻作丰收;总之把这座小庙越传越神,引得不但有远近居民来此烧香求福,而且经常有日本人远道而来参拜亡灵,甚至引来日本皇室成员。后来更在小庙的大门上挂起了”镇安堂飞虎将军庙”的横匾,在1961年把个小祠扩大成了庙堂,”镇安”取的镇邪安民之意,”飞虎”指的”战斗机”,”将军”就是成了神的日本勇士。
此后的事情,自然是日本人越来越喜欢上了这里,终于在1987年后把这里搞成了一个专门祭祀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战没者的”圣地”,据2004年来此参拜过的日本人兴奋地说:现在这座庙,在祭坛的两边并立着日本和中华民国国旗,每天早晨都要唱日本国歌”君之代”,黄昏唱日本海军军歌。
台中市宝觉寺
说起位于台中市北区健行路140号的宝觉寺,本来确是处好佛堂。早在1927年,福建莆田县后果寺的住持良达长老来到台湾宣扬临济宗的精神与教义,在当地士绅的支持和赞助下历经3年时间精心修建了这座鼓楼式的建筑。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着三尊释迦牟尼佛像。1932年,在大殿右侧修建了一座23米高的七层宝塔,塔内专门存放日本人的遣骨,每层都供奉一尊七宝如来佛像,夜晚降临塔内发光,遥照星空犹如灯塔。当时,身兼日本全国佛教会长的台湾总督长谷川清特向宝觉寺赠送梵钟一尊,还亲笔题送了”友爱亲善”四字牌匾一幅。
日本投降后,1955年,日本全国佛教会向台湾中华佛教会赠送了一尊日本国宝——解梦观音金像,宝觉寺为之供奉特建了大悲讲堂。到1964年,”日本国在台物故者慰灵塔建设会”又赠送宝觉寺一座千斤重大钟,台湾省某企业家为之发起建造了一座钟楼,内分四层有贵宾室、接待室和休息室,大钟挂于楼顶,由何应钦题写了”友爱钟楼”大字。到1971年,又有堀部二三男博士发起1千2百多日本人捐款,又向宝觉寺赠送了一座赤铜古钟。如今游人登塔登楼,可以远眺至台中盆地和雄伟的中央山脉。
宝觉寺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那尊1975年建成的27米高的巨型弥勒佛菩萨造像,大佛内分七层,开办了”台湾民俗文物馆”,分别为”民俗画廊”、”综合馆”、”古街馆”、”农村馆”、”民屋馆”、”山地馆”、佛头里面的”宗教馆”。
台湾光复后,毕业于日本京都临济学院的已故宗心大法师继任宝觉寺第四任住持,发起组织台湾省佛教会,贡献良多。在奔走各地之中,他看到日本人在台湾的墓丘渐渐荒芜实不忍心,一边致力于收集日本人遗骨,一边向日本国和台湾当局提议合葬;陆续收得了1万4千余具,并且在1961年开始在台北、台中和高雄建设”日本人遗骨安置所”,而台中部分就在宝觉寺,特为建设了日本人遗骨安置墓园,每年经常追悼法事。宗心大师生前还曾经发愿,要在宝觉寺内建造一坐万灵宝塔,把现在日本靖国神社里的三万零六名台湾籍日本军人军属灵骨接回台湾,奉安于这万灵塔内。宝觉寺、宗心大师和善良的台湾人,许多年来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为日本人作出了一桩桩善事,也实在令人感动。
只是近年来,一些日本人在宝觉寺的所作所为已经偏离了许多善良人的本意,倒真有些是以怨报德了。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解除了戒严令以后;在日本战友会”中日南星会”和”中日海交会”的帮助下,由参加过”大东亚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组成的”台湾战友会”于1990年11月25日在”宝觉寺”里修建了一座由二战时的日本陆军中将情报头子有末精三题写的”英魂观音亭”,安放了所谓”大东亚战争”中日籍和台湾籍日本军人和军属3万3千余柱战没者亡魂,为它们树立起了一块慰灵碑,碑上由日本东乡神社宫司筑上龙男题写有”英灵镇魂”,由李登辉题写有”灵安故乡”,下款还有李登辉题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征赴海外殒身台湾同胞英魂碑 李登辉敬题”字句。如今,台独分子与日本右翼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