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平调》第264章


了,最是知道他吃软不吃硬,所以说的话倒是句句都戳中了皇帝的心。
只见皇帝一改先前深沉的表情,点头笑了笑,似乎是同意赞同了皇后的说法。
“远儿的婚事到底不能马虎了,所以臣妾便想着早些相看,”皇后如此说道。
阿璇在旁边顿时就笑了,也不知是皇后娘娘是因为升职了功力大增,还是进宫之后就茅塞顿开了,说起话是句句带刺,字字戳人。她说宋寒远的婚事不能马虎,不就是在暗讽宋寒远前头三个哥哥的婚事都是马虎了的。
说实话,皇帝的三个儿媳妇里头,柳氏家世最差,她原本嫁给宋泰詹,就颇有些惹人非议。如今成了王妃,这家世就更加扶不上台面了。
至于宋泰詹的妻子崔氏,她乃是侯府嫡女,身份倒是不差。倒是阿璇的家世,虽不说勋贵世家,可胜在有了给力的亲爹。
如今顾阶已是正二品都御史,再加上她的外公卫淮成功进入了内阁,所以顾家和卫家也算是踏入了京城顶级豪门圈子。
之前卫氏提及了顾应衍的婚事,她也说了几家,有阁老的嫡亲孙女,也有百年耕读世家的姑娘,还有京城勋贵人家的姑娘,反正各个都是家世不凡,端庄大方,温柔得体。
如今宋寒远这样的身份,只怕得把全京城的未婚适龄姑娘都摆在他跟前,任他随意挑选了。
“你是他的母后,此事就由你自己定吧,日后你若是真的看中了哪家姑娘,只请母后再看看便是,”皇帝对于宋寒远成亲的事情,倒没那么反对,既然肖皇后想让他早些成亲,那就是早些成亲吧。
****
“母后要让你早些成婚,”何祁看着旁边一脸愁苦的宋寒远,脸上也露出微微惊讶。
险些他并未从公主那里得到消息,好在宋寒远原本在王府的时候,和上头三个哥哥的关系就平平,偏偏何祁愿意哄他,所以两人关系十分不错。如今宋寒远有什么话,也愿意和他说。
宋寒远端起旁边的茶盏,喝了一口茶,便夸赞道:“姐夫这里的茶,倒是我府中的要好。”
“你府里头处处都是母后亲自派人打点的,哪里会有不好。不过你若是喜欢这种茶叶,我待会便让人包上一包,给你带回去,”何祁漫不经心地说道。
如今正是六月,花园里处处姹紫嫣红,坐在凉亭之中的两人看着旁边翠叶红花,倒也心旷神怡。只苦了宋寒远一心苦闷,又忍不住接着方才的话题继续抱怨道:“也不知母后如何考虑的,竟是让我这般早就成婚。”
“怎么,四弟你不愿成婚?”何祁已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不愿,但还是笑着问道。
宋寒远转头望着外面的艳阳天,淡笑一声:“其实母后让我成婚的意思,我也明白,只是三哥那般优秀,先前又立功无数,本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人选。我又能拿什么同他争。”
也不知是上头的哥哥太过强势,还是他天生就淡泊,虽身在帝王家,可宋寒远却没有什么野心。所以他对于那个位置没有太过的关注,从前他甚至连继承王府的权利都没有。如今他能有个王爵,便已是极好的。
宋寒远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权势给冲昏了头脑,也没有因为只距那个位置一步之遥,就变得野心勃勃。
本朝虽没有驸马不得在朝中担任官职的明文规定,可过去几朝的驸马都在尚主之后,自觉地卸下了身上的职位。
所以如今何祁也卸下了官职,变成了闲散贵人一个。
可他历经寒窗苦读数十载,好不容易中了进士,考入官场,可最后却落得只能在家赏赏花养养鱼的地步,要说他甘心,也不过是骗人的。
“这世上哪有什么板上钉钉的事情,就说如今之局势,咱们当初谁又能想到呢,”何祁轻笑一声,宽慰地说道。
宋寒远一想,那倒也是,当初谁能想到如今会是六王爷坐稳了帝位呢。
“可三哥到底不是寻常人,”宋寒远如今一提到宋寒川,都觉得心头一颤,这个太过优秀的哥哥,显然在他心目中犹如一座高山一般。
何祁看着他,劝说道:“左右你早晚也是要成婚的,既然母后开始帮你挑选,倒不如顺应她的意思。况且如今咱们既是在这个位置上,你以为你不争,别人就能放过你吗?”
“三哥不是这样的人,”宋寒远在听到这句话后,便是皱眉,立即说道。
何祁脸上露出似笑非笑地表情,心中只觉得宋寒远太过幼稚,竟是将皇位之争看得这般简单。
他提醒道:“历来皇位之争都是腥风血雨的,你怎么就知道淳王爷到时候会对你手下留情呢。你也是皇上的嫡子,淳王看你也犹如眼中刺肉中钉一般。若是日后真让他登上大位,不论是母后还是公主,都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了。”
“姐夫,”宋寒远突然拔高声音喊了一句。
何祁定定地看着他。
宋寒远看着他,神色没了先前的苦闷,反倒是带着几分坚定:“我说过,三哥不是这样的人。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虐狗
? 若是说七月之初,最震惊京城的事情,大抵就是肖皇后娘家肖家被赐了威远侯的爵位。虽说皇后的外家都会受赏,可单单是如今这样赐封爵位,便已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可如果说肖家被赐封为威远侯是让众人大吃一惊,那么九月皇上下圣旨,将魏国公府嫡长女方棠赐婚与晋王宋寒远。
魏国公府本是淳王爷宋寒川的外家,可如今皇上却将他家的嫡长女赐婚给了宋寒远,这让原本以为不会再有大位之争的京城勋贵人家,心肝又颤了颤。
按理说淳王爷乃是皇上的嫡出长子,在前朝的时候就身受先皇重用,在平定成王之乱之时,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太子之位本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偏偏皇上登基之后,只册封他为淳王爷。
而年纪尚幼且从未在朝廷领过差事的宋寒远,如今已能和上头的这些哥哥平起平坐了。皇上对他的重视,显然已经超出了淳王爷。
难免会让人有些忐忑。
如今就连肖家女眷进宫,那都是昂首挺胸的。肖家大太太递了牌子进宫求见,一开始皇后没立即准了她进宫,今天总算是准许了。
肖大太太也就是如今的威远侯夫人,一大清早便早早到了宫门口,等着皇后娘娘接见了。
原先肖家便是站着肖皇后的光,只不过那会肖皇后也不过是肖王妃,顶多是出钱而已,对肖家的地位并未实质性地提高。但如今肖王妃成了肖皇后,肖家从一户家里头最厉害的人物也不过是个正三品官员的普通士族家庭,一跃成为侯府。
虽然肖家的侯爵不是世袭罔顾的,但到底是地位不同了。日后肖家子女议亲,能挑选的圈子可是上升了一大截。
要是宋寒远日后真的能登上大位,那么保肖家百年富贵应该也是不难的。
人心本就是十分难以揣度,之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连想一想都自觉罪恶。可如今得到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不仅没有心存感激,反而生出了更多贪心。
从前肖家连争夺世子之位上,都不曾替肖王妃出谋划策过。可如今反倒好了,涉及到帝位之争,他们反倒是想搏一搏了。
“臣妇给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肖大太太一进了内殿,瞧见斜坐在榻上的皇后,便是恭敬请安道。
此时站在皇后身边的李云锦,正从外头进来,手上端着大红描金托盘,上头放着的粉色瓷盏,是皇后素日里喜欢用的燕窝。
“大嫂起来吧,你我都是自家人,又何必这般生分,”肖皇后不紧不慢地说道,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肖皇后说话之间,都带着慢悠悠地腔调,倒是拿着十足地矜贵。
李云锦将托盘里的粉瓷小盏端到肖皇后跟前,此时宫女已经给肖大太太端了锦凳过来。她起身时,稍稍一撇,就看见亭亭玉立的李云锦,穿着一身粉色绣兰花宫装,腰间巴掌宽腰带,将腰肢勒地不盈一握,端得打眼漂亮。
如今李云锦也有十五岁了,先前肖家将她送到肖皇后身边,无非就是指着她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可谁知皇后却是一直将她留到现在,瞧着这架势,日后难不成还要帮她相看一处好人家不成?
不过肖皇后的身份到底是今时不同往日,若是从前的肖王妃想给侄女相看个亲事,估计也不过是那些争抢着想要攀上淳王府的人家。可如今肖皇后嫁侄女,便是伯府侯府,那也才是堪堪够资格。
“大嫂这会进宫来,可是有事情?”肖皇后含笑看着肖大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