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好象很简单,但是仔细一想,问题就来了。
那就是汉武帝为什么会听信如此离奇的谗言,即使生病相信有人诅咒,那相信是太子想登基在诅咒他也就算了,那太子的生母卫皇后也就不用说了肯定有嫌疑,但是相信女儿也在诅咒自己这就离奇了点吧。何况一开始的时候,杀的是丞相。汉代的丞相有多高的地位这总能明白吧。后来被认为“蛊咒”帝王的人不是朝中重臣就是皇亲国戚,全部是帝王身边最亲近的人。骄傲自满的汉武帝难道会相信自己已经众叛亲离?
这也罢了,在事情越闹越大的时候,他做为一个有名的英明君王,居然会不出宫门一步也不询问自己本来信得过的亲人大臣,就下达杀戮的命令,那简直就是一个昏庸的暴君,一个老糊涂的混蛋。
而且他若真是昏庸,若真是老糊涂,那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偏偏在妻子儿女重臣几乎全部死了以后,忽然悔悟过来,杀了那些进谗言的奸臣,下《轮台罪己诏》痛悔自己错误,还建造了一座“思子宫”和一座“归来望思台”,日夜追思死去的太子。
这就相当的蹊跷了,凡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觉得奇怪。不是说汉武帝悔悟不好,而是好象在那一两年里,他就像晕了头日夜发高烧一样,理智都不知道给什么蒙蔽了。或者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像是被什么蛊惑了似的。
现在想想那琉璃棺上尽量用毫无感情的语言记述的文字,仍然能感受到一股无法消散的怨气。
“对于汉武帝最后的悔悟,你们怎么看?”
小蔡想了想之后说:“不是说因为太子刘据全家死亡殆尽,但武帝想不通,依然派人调查此事。一年后,此事才真相大白。太子真的是无辜,皇后也是冤死,这纯粹是由佞臣江充策划的一场宫廷巫蛊冤案吗?”
我在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
“是,史书记载,江充是一切的罪魁祸首,可真的是这样吗?”
“小端!你要讲啥直接说好了!”胖子不耐烦的一挥手,“胖爷没兴趣玩猜谜!”
“江充的胆大妄为,的确是历史上的一个谜!”Shirley杨皱眉说,“据说他是因为和太子不和,害怕日后太子做了皇帝会与他为难,所以才掀起这场巫蛊之祸。”
“这种话乍听是有道理的,可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第一,他为什么敢于用这样大的手段?他可只是一个不大的官,第二,他对汉武帝其实比较忠心,只是后来史书记载就偏向于他后来的罪名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巫蛊之祸发生前,江充可是朝廷里出了名的好官,武帝委任他担任的官职是钦差无定所的检查官“直指绣衣使者”,负责京师治安,“督三辅盗贼,禁察逾制”。江充为官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就是‘奉法不阿’!不管是谁触犯律法都是不给情面。严厉劾察亲王贵戚及其子弟,敢于碰硬,因此深得武帝赏识。”
我点着手指说:“历史明文记载过,在任上,江充江充曾将在驰道中奔驰的武帝之姑馆陶大长公主的车骑“尽劾没入官”。又曾惩办在御用驰道中疾驰的太子家使。太子亲自出面说情,江充也不给面子。后人就说江充因此与太子结隙!”
“果然不对。”胡八一喃喃的说。
“我记得那个太子刘据他是汉武帝长子,汉武帝特别宠爱他。七岁就立他为太子,除了专门派人辅导他学习《觳梁春秋》、《公羊春秋》外,还为他建了一座苑囿,称为博望苑,这刘据与汉武帝性格截然不同。武帝严刑峻法,太子宽厚仁慈;被武帝治罪的人,太子常常为之平反……”
我打断了Shirley杨的话,截口道:“没错,各位想想吧,一个本来刚直得都能说得上迂腐的江充,会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担心宽厚仁慈的太子即位后杀了自己,所以勾结一帮胡巫诬陷太子与皇后在诅咒君王?他是疯了还是傻掉了?!要知道太子的母族卫氏家族在当时朝廷里是显赫无比,虽然那个时候卫青已经病死了,但是军队中对卫家和霍家的余威还在,而卫青的同僚的好友正是朝中重臣,这些人随便谁吐一口口水,也足够淹死江充了。”
“我看比起那个老糊涂的汉武帝,这个江充更像是发烧烧糊涂了。”胖子喃喃。
小蔡拍了下大腿,叫道:“一点不错!我宁可相信是江充给人迷了心智了!”
“离奇的时这些大人物反而全部死在了一个江充小小的伎俩,几句谗言里。”罗六指低声说。
“武帝末,卫后宠衰,加上太始三年,汉武帝宠爱的钩弋夫人生下一子,武帝欣喜异常。尽管在此之前他已有五个儿子。但是老来得子,此子不仅为宠妃所生,且又在钩弋夫人肚子里异乎寻常地呆了整整24个月。汉武帝想起上古圣人帝尧也是其母怀胎14个月方才降生的,于是一高兴,就把钩弋夫人产房的门命名为‘尧母门’。也许废太子立幼子的心早就有了。”Shirley杨皱眉说,“记载也是这样,武帝以为卫氏家族要为太子地位问题作乱,才相信了做蛊一事。”
“没错,汉武帝在晚年宠爱幼子,但是要说废立就太过于牵强,但是别忘了,那个时候汉武帝年岁已经不小了,而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如何能知道才华性格如何,适不适合做皇帝?就算他想废太子,恐怕也得等到小孩子长大。而事实证明,卫氏家族和他们的亲友盟臣其实根本就没有把这小孩子放在心上。”
房间里烟雾缭绕,我又狠狠的吸了一口,叹息一声开始讲述。琉璃棺上的累累文字:
“天汉二年秋(前101),王下诏‘止禁胡巫祠道中者,大搜。’太始四年,长安又起瘟疫,吾假以死……”
************************************************
注:征和四年汉武帝著名的《轮台诏》中提及,几年前匈奴将战马捆缚前腿送放到长城之下,对汉军说:“你们要马,我送你们战马。”而这些捆缚的战马是被胡巫施过所谓法术(时称“诅”或“蛊”)的,即染上草原特有病毒的带疫马匹。汉人将此马引入后,遂致人染病。
在武帝时代汉匈战争之后期,由于汉军攻势猛烈,“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于汉军所出诸道及水源上以阻(诅)汉军。”汉军触及或食用或饮用过设置牛羊尸体的水源,就会大染疾疫,丧失战斗力。显然,这些牛羊是被胡巫用以阻敌的“生化武器”。这是人类历史上见诸记载的第一代生化武器。对于这种生化战的后果,《通鉴》记载有:东汉桓帝延熹五年春三月,皇甫规伐羌之战,“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
汉武帝时代的名将霍去病远征匈奴归后,年仅24岁就病死了。《汉书》本传记:“骠骑将军登临瀚海,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可见,不带粮草的霍去病部队完全依靠掠食匈奴牛羊,结果多染疾疫。现在看来,很可能与匈奴的“生物战”有关。
汉武帝后期,国中数起大疫……
祖坟 第七十七章 巫乱
(更新时间:2007…7…27 21:36:00 本章字数:2264)
“据棺材上写的是太始四年,长安城。城里起了瘟疫(这个瘟疫在今天称不上大病,就是伤寒而已),一群人却是鬼鬼祟祟的各自聚集,这群人分为两批,就是来自草原匈奴的胡巫和滇国献王属下的蛊巫。
汉武帝当政的时候,不仅大败匈奴,将他们赶出了祁连山,还因为向滇国索要宝物沐尘珠而献王不奉上,派兵滇国(这时我奇怪的发现胡八一他们三人的脸色变了一下),至使滇国分裂,献王带领属下等逃入崇山峻岭之中,从此只能统治滇西群山。
对此草原匈奴部族和滇国巫王献王怀恨在心,于是都派人作乱长安。”
听到这里小蔡咕哝了一句:“还真的都是被蛊惑了?”
我瞪他一眼,他立时闭嘴,我继续说了下去:
“那个时候汉武帝已经多病,加上仇恨胡巫,很容易就被蛊巫下了蛊毒,只是没有发作。东方朔看了出来,却见汉武帝因为一心想要长生不死而不相信自己所服用的丹药实际上是用来养身体里的蛊的,只好长叹事情已经不可挽回,立刻诈死以求存去了。
可是这两帮人各自有打算,胡巫准备先杀掉匈奴的仇人卫家,蛊巫却想操纵太子和汉武帝再下手。互相之间又开始争斗起来,都认为对方妨碍了自己。
结果就是公孙贺父子被冤枉下狱,而胡巫对江充下了咒术,让他借助这件事情掀起兴然大波,而用咒术与蛊毒争斗,使得汉武帝终日抱病不起,神智恍惚。时常看见幻觉,总是觉得有人在诅咒自己(实际上也的确是),加
小说推荐
- 蛊惑--鬼吹灯同人
- 《蛊惑—鬼吹灯同人》作者:欧阳恨作品相关奇门遁甲与五行学说《奇门遁甲》一术源远流长,自古为兵家必修之课,历代政治家们亦常运用来帮助推测事物、判断凶吉、寻找时机等等 奇门一术,在周易八卦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了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干支四住、阴阳五行、四时五方、六壬七曜、八门九星等等,可谓我国古代预测术中
- 最新章:-鬼吹灯同人-第93章
- 鬼吹灯同人之活见鬼
- -第1节:引子 暴雨(1 引子 暴雨 阿豪神秘失踪了三天,回来后,我和臭鱼问他去哪儿了,他死活不说。我们猜他肯定没干好事,走的时候连声招呼都没打,回来以后,见我们就笑嘻嘻的。跟泡了哪个小明星或者捡张彩票中了五百万似的。我跟臭鱼背后嘀咕,都觉得有必要弄清阿豪失踪之谜 过了一星期,公司做了笔大买卖,赚了
- 最新章:第35章
- 鬼吹灯同人之墓城
- 第1节:序 序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意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个藏有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
- 最新章:第48章
- 鬼吹灯之抚仙毒蛊
- (﹏(﹏《鬼吹灯之抚仙毒蛊》全集作者:天下霸唱改编:御定六壬引子Shirley杨遭人下蛊,神志不清,敌友莫辨。眼下虽然已经将毒蛊取出,但放蛊之徒的身份尚未明确。我带着虫蛊向薛二爷请教其中的奥妙,他翻出若干古籍为我详解道:苗疆放蛊,确实是人间一大奇闻。蛊,俗称草鬼也,在苗语中叫做“欺。古来巫蛊之术,不
- 最新章:第64章
- 鬼吹灯同人之升棺发财
- 作 者 泛东流升棺发财 第一卷 第一章【南张北胡】章节字数:1210 更新时间:08-01-02 20:32“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玩好宝贷,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奸人闻之,传以相告,上虽以严威重罪禁之,犹不可止《吕氏春秋·节葬》我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所积
- 最新章:第90章
- 鬼吹灯同人之雌雄双盗
- 《鬼吹灯同人之雌雄双盗》作者:独孤一叶作品相关全真七子(北七真 即长春子邱处机,字通密;长生子刘处玄,字通妙;长真子谭处端,字通正;丹阳子马任,字玄宝;广陵子郝太古,字大通;玉阳子王处一,字净道;清静散人孙不二,字坤传。全真七派 即龙门派、随山派、南无派、遇仙派、华山派、箭山派、清净派。卸岭力士“卸
- 最新章:第95章
- 鬼吹灯同人之尸骨无存
- 作品相关 作品说明(起5O点5O中5O文5O网更新时间:2007-6-30 9:26:00 本章字数:11 本作品为征文参赛作品 正文 第一章 老 友(起3G点3G中3G文3G网更新时间:2007-6-30 9:02:00 本章字数:3190 五月的北京阳光明媚,到处绿树成荫,一片春机盎然的景象。街
- 最新章:第27章
- 鬼吹灯同人之过路阴阳
- 《鬼吹灯同人之过路阴阳》作者:老头怕过年正文第一章 便宜儿子为民是个苦命娃娃,三岁没了爹,九岁死了娘,七姑八姨没有,叔叔舅舅全无,隔辈祖宗更是早早就归了位,在这阶级斗争为纲,英雄母亲遍地的红色年代,还真属于万里无一的特例独苗。没办法为活命,小小年纪就改姓过继,当上了老孙家的便宜儿子。说起着个老孙家,
- 最新章:第112章
- 鬼吹灯同人之雌雄盗墓王
- 第1节:引子 引子 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便有"神仙窟宅"灵异之府"之称《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过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
- 最新章:第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