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定陵》第54章


走进阴冷的地下玄宫,面对三口朱漆脱落的巨大棺椁,留给人的印象仍是命运的残酷。假如中间棺椁内的万历皇帝还有知觉,大概是不会瞑目的。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唯一一个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没有长眠在他身边。他们的恩爱生前未得到认可,死后同样无法如愿,这不能不算作万历皇帝的一出凄婉的爱情悲剧。同时,面对棺椁,也不能不为帝国唏嘘叹息。传统观念的不可超越,一个年轻聪颖的皇帝在政治生涯中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力,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无形的锁链牵引进阴森可怖的洞穴。一位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在这地宫深处,潮湿霉烂的棺木和胶结污腐的油泥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更为可悲和令人遗憾的是,那个曾经为万历皇帝付出过青春和爱情的郑贵妃,一直为后人所唾骂。即使史学家也未必给予这个悲剧性女人公正的评价。“女人乃亡国之祸水”,同样是为郑贵妃所作的结论。在“国本之争”这个主题上,尚有为数众多的历史研究者,其观点依然站在四百年前万历一朝的臣僚一边。似乎郑贵妃天生就该安分守己地做任人宰割的妃嫔,而不应有做皇后的非分之想;万历皇帝天生就该和王恭妃恩恩爱爱,不应有真正的爱情……这些有悖常情的论断,无疑有失公允,大多出于一种僵化、保守、人云亦云的思想驱使,弄得是非渐已分明的历史,再度蒙上了一层难以辨认的锈迹。
——这是郑贵妃的悲哀,也是后来者的不幸。
奇特的葬例
我国古代的皇家建筑,讲究雄伟高大、富丽堂皇,这一点,北京的故宫表现得最为明显。一踏进这座宫院的大门,旅游者就会感到冥冥中一股强大的震慑力迎面扑来,人类突然变得渺小了。随着一步步登高,这种力量随之加强,如同置身浩瀚无涯的苍宇。面对这璀璨辉煌的艺术之海,仿佛人的精神和意志都会崩溃,不得不匍匐在地,顶礼膜拜,以示臣服。故宫的建筑风格及艺术效果正在于此。而地下建筑,除考虑坚固宽敞、抗挤耐压外,同时具有一种令人超尘脱俗之感。定陵玄宫的南北两壁,均用九层条石叠砌,是为九重法宫。这是一种吉利的象征,一种至高无上占有一切的体现。整个看来,玄宫的宗教和迷信色彩极浓。石制座案缀饰帝后标志的龙风,其下则装饰仰俯莲花瓣,乃是佛家传统,其所隐含来世超生的观念,实际上也是一种希望、一种幻想。有哲学家说:“死是人生所达到的最高峰。是短暂生命交响诗中的华彩乐段。”且不知玄宫的主人们是否有这种体验。
定陵地下玄宫,在力学的应用上极为巧妙并具有非凡的创造性。从金刚墙到玄宫后殿,通长为70米,最大的宽度为9.16米,最小的宽度也为6.03米,而且都是下挖土方、上盖黄土的人工造型,不仅工程量大,且顶部负载十分沉重。为增加抗压能力,匠师们凭着日常的经验和非凡的创造力,巧妙地采用了双交券结构的力学原理与美学观念,溶艺术与实用为一炉,完成了这部辉煌的杰作,使定陵玄宫历四百年沧桑而岿然不动。
整座玄宫除后殿放置的三口朱漆棺椁和二十六只零乱的木箱外,显眼的当是中殿的汉白玉宝座和一口青龙花缸,其他均为零星的点缀,使硕大的宫殿不免有些空荡和寂寥,由此也就越发让人感到人生的苍凉与凄清,并对生命的本意到底为何物这个永恒主题,再作 次全新的探索。
玄宫内很少见到文字的雕刻,只在中殿左侧右门背后,曾发现有八处墨书字迹。经辨认为:
王忠下
陈洪
刘佐下
曾万叛
良叶下
王堂
王斌下
正学
这些字迹是用竹签蘸墨写成的。用竹签蘸墨在做好的石件或木件上做文字标记,这是我国石、木匠人的传统习惯。因此,从墨迹分析,这些人名当是制作石门的匠师。再从人名的排列顺序和隔人便带“下”推断,可能是两人一组,上下分工,其目的在于责任分明以便查验。
玄宫地面上铺放的木板为其他陵墓所少有,从前殿、中殿,直到安放棺椁的后殿,整个地面铺满了横向排列的木板条,虽经潮气霉蚀,大部分已经腐烂变质,但仔细观察,仍可看见木条上有车轮轧过的痕迹。毫无疑问,这是运载棺椁的车辆留下的印痕,铺设木条当是为了保护地面的金砖免遭车轮碾坏。左右配殿没有铺设木条,是由于棺椁并未放置于此。
一切谜团似乎都已解开,但唯独这帝后的奇特葬例,发掘三十多年后,一直令考古学家争论不休。
既然玄宫的左有配殿都有棺床和金井,为何空空荡荡,无人入葬?这棺床到底应该放置何人?是为皇后还是为妃嫔而设?这不仅成为考占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也是许许多多旅游者关注的热点。
定陵地下玄宫,由前、中、后、左、右五座石结构的殿堂联结而成。这种形制的建筑方式,只是宫殿的格局,汉唐以来的大型坟墓,考古发掘中也并不少见。可以认为明十三陵各陵的地下玄宫,除崇祯思陵外,在形制上基本与定陵地宫相同。按一般规律推断,每座陵墓的地下 尤其是皇陵,其前、中、后三殿是必不可少的;而左有配殿则是根据传统的建筑形制——对称结构设计而成,主要是出于传统习惯和美学上的考虑。像这样的地下建筑形制,从文献分析,在十三陵中最晚也应从明英宗的裕陵就已形成。
成化四年(1469年)六月,英宗皇后钱氏崩。为葬钱氏,宫廷内曾有过一场不小的论争。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立一帝一后的葬制后,其下的几代帝后均按此制度执行。第五代皇帝英宗朱祁镇,见皇后钱氏无子,为避免死后发生纠纷,临死前留下遗诏:“皇后钱氏,名位素定。当尽孝养,以终天年”,并要钱氏死后同他合葬。其后宪宗皇帝即位,因他是皇贵妃周氏所生,故又封生母为皇太后,
在葬钱氏时,周皇后想,从大明洪武至仁宗,陵内均是一帝一后,如果钱氏葬十英宗的裕陵,自己寿终后就不能与英宗合葬了,因此主张把钱氏另葬别处。
消息传出,举朝震惊。群臣以英宗遗诏为据进行抗争,但周皇后仍不改初衷。群臣见上疏无效,就跪在文华殿前哭争。宪宗朱见深见群臣伏地不起,便提出将玄宫分成三殿,这样既能葬钱氏,也能照顾母亲周皇后。事情既然发展到如此程度,周皇后只好答应。但又别出心裁,提出一个条件,要把钱氏入葬的左殿隧道口堵死,只让将来安放自己的右配殿和中殿相通。埋葬钱氏时,朱见深按母亲的要求做了。所以裕陵地宫,左右配殿一通一塞。朱元璋之后的一帝一后的葬制,从此便被打破了。从这段史料分析,地宫的左右配殿是安放皇后的。
万历皇帝也曾想打破此制度,1597年皇贵妃李氏崩,他传下口谕:“我念皇贵妃李氏,侍候我好,又生有皇子,应安葬在寿宫右穴。”但被大臣以无妃嫔葬寿宫为例阻拦,没有成功。当时万历皇帝何以置祖制于不顾,传此口谕,其用心尚不清楚。最后结果是把李氏葬在定陵以南的银钱山下,既然地宫左右配殿专为皇后设置,为何定陵玄宫的配殿空荡无人,而两个皇后的棺椁却都放在了后殿?
定陵发掘时,考古人员在玄宫后面的宝城内侧,发现了刻有“左道”、“右道”的字样。从字迹的用意分析,应是通往左右配殿中,也就是这两殿的隧道入口。因为没有发掘,只在里面看到石门和门外的金刚墙,其隧道的具体形状尚不清楚。当时推断,这两条隧道应是皇后棺椁的入口。那么,两位皇后的棺椁进入陵园后,应先绕到玄宫之后,沿两条隧道分别进入左右配殿。但帝后入葬时,正处在大雨季节,‘玄宫不可久泄”,整个地宫只挖开前方的一条隧道通往前、中、后三殿,配殿隧道没有打开,这时的皇后棺椁,也只好跟随万历皇帝一起从正门隧道运往玄宫。进到中殿后,由于通向配殿的甬道狭窄,巨大的棺椁无法进入,匆忙中只好将两个皇后的棺椁都运往后殿,跟万历皇帝“同床共寝”了,
既然两条甬道不能通行棺椁,那么如此设计又有何益?
从皇帝生前筑造豪华的寿宫来看,无非是相信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依然像人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