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可以任意而为,徐阶却还应按法行事。大明律条规定,凡田产买卖五年以上,就不得追诉。徐阶决定清点五年之内买过的田产,“占夺”也罢,不“占夺”也罢,统统清退,算是对海巡抚的交代,算是对“本意为民”的巡抚大人的支持。
徐阶脸色凝重地把三个儿子召来,让他们各自找出这五年来所买田地的契约,检点了一下,确定五年内所买田地六千余亩,连同诉状诉及的四千余亩,命儿子们造册退田。徐А⑿扃⑿扃渎亲硬辉敢猓该盐ィ驼沓刹幔仄跻煌辖弧P旖仔奘橐环猓得魍颂镌屯罩菅哺а妹拧!?br /> 阁老退田,坚冰融化,松江的富户乡官也稳不住了,开始陆续退田。
苏州抚院府中,坐在案前埋头于案海中的海瑞正在拆一封书信,抽笺细看,微露笑容。这位致仕的首辅终于退田了,应天十府的乡官,恐怕也会随之而退,坚冰融化,焉能不喜?可是双眉刚舒展,忽又紧锁,退田仅万余亩,不多啊!据乡民指控,徐府有田二十余万亩、四五十万亩,最少的指控也有六万亩。取其中也得二十余万,二十余万而退一万,区区何足道哉?如果应天乡官都学徐府的样,清退仅二十分之一,这退田之举,岂不成了虚话?思来想去,海瑞授笔写了封回书:“近阅退田册,益知盛德出人意表。”赞了几句之后,笔锋一转:“但所退不多,再加清理行之可也。”并援古人为例说:“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须臾而散,公以父改子无所不可。”
接到海瑞的这封回书,徐阶微笑了,他双手握紧了拳头,左眉微微闪跳。这海瑞,太不明事理了。再让自己退田,又不明说退多少,出了个哑谜让老夫猜,还说什么“昔人改父之政”,孔子还说君子三年无改父之道呢,即使要改,也是乘时应变,书中虽说让自己“以父改子”,没有直接针对自己,不还是指自己的儿子“占夺”太多,让自己改子之贪退出来么?身为应天巡抚,朝廷命官,老夫田产,是否“占夺”都不加调查,一味催逼退田,置大明律法于何地?
徐阶这块“橡皮”不再退缩,硬起老头皮,给海瑞去了一信,称自己已将五年之内所置之地,不问原委尽数清退,不知还有哪些田产属于“占夺”,查实有据,定当清退。平素能忍的徐阶,忍无可忍,退田一举,再无下文。
从大明律法的条款看来,徐阶的举措是合法的。律法并无限制私人田产拥有量,只是严禁“欺隐田粮”。因隐瞒田数、低报收成影响朝廷的赋税收入。大明律法也容许田地买卖,但规定须有“税契(纳税和订立契约)”。买卖五年以上,不得追诉。自己已将五年之内置田全退,从法理上说,已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徐阶有恃无恐。
应天十府退田风暴,刮到了朝廷。乡官们通过各自的渠道,向朝廷大臣反馈了海瑞在家乡的作为,鼓动刁民告状,坊间骚动;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官,执法不公;不论“占夺”与否,以“自行清退”为名胁迫乡官退田……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的应天府,可说是多事之秋,退田风波未平,苏松地区秋汛又发。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几十万灾民嗷嗷待哺。
焦头烂额的海瑞恪尽职守,沿吴淞江一路踏勘,只见堤岸冲毁,江水浩淼,被淹房屋倒塌。从苏州始,经吴县、吴江、昆山、华亭、青浦,嘉定,八十里吴淞江与两岸田地一片汪洋,梁木漂浮水面,分不清哪里是河道哪里是田,实在是惨不忍睹。
回府之后,海瑞顾不得疲劳,铺纸书写救荒书,一令富户乡官捐粮,赈济无家可归百姓;二令富户乡官向贫户贷米,以解屋虽未淹但家无存粮的贫户。
见家乡被淹,富户乡官动了恻隐之心,各自捐粮救荒,有的将粮食输送官府,有的开粥厂施粥。那些生性吝啬的富户乡官迫于清议,也只得解囊。
紧接着,海瑞找来吴县、吴江、昆山、华亭、青浦的知县,共议吴淞江疏浚大计。知县们之见,疏浚势在必行,但一无费用可支,二无民工可招,遍地灾民,如何是好?
好个海瑞,成竹在胸。他向知县们说:“疏浚工程费用,不可向朝廷申要,一是朝廷议事缓慢,等待不及;二是要求支付国帑,议来议去,更加旷日持久。为今之计,只有一法。”众知县异口同声:“巡抚大人有何锦囊妙计?”海瑞不慌不忙:“疏浚河道八十里,需费银子七万余两,现巡抚衙门没收的贪官豪绅非法所得三万余两,历年河道疏浚维修余银万余两,富户乡官所捐之粮,折银两万余两,尚欠缺征用民工费银万余两,但民工工钱一项,似可省却。”见众知县流露出惊疑的目光,海瑞说:“可以以工代赈。”
众知县这才明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何为“以工代赈”?
百姓不是流离失所,衣食无着么?召来灾民中之青壮,参加开河,官府供给一日三餐,这就叫“以工代赈”。官府本该拿出粮食赈济灾民,而今官府管饭,灾民开河,省却一笔工钱,岂非一举两得?
计议停当,海瑞吩咐佐吏撰写奏本。此时书办又递来了两封书信,接过一看,却是首府李春芳、时任操江御史的吴时来所寄,便当下命知县们各回本县筹办,坐下拆阅。
读着来书,海瑞不断摇头。原来李春芳和吴时来不约而同,都来信询问徐府家事,恶仆诚该处置,对徐阁老应加照拂,闻说已造册退田,海大人似应适可而止,为前首辅存些体面。官场的官话,就是这么婉转。
即使话很宛转,海瑞还是气得不行。身为首辅、大臣,李、吴二位怎么如此糊涂。应天新政刚刚开始,所求江南百年之安,怎能来信说情请托,岂不是阻碍自己新政的推行么?
海瑞即刻援笔疾书,回复李、吴。他写道:“存翁(徐阶号存斋)近为群小所苦太甚,产业之多令人骇异,其田产竟有……”写到这里,手中的笔停住了,关于徐阶家中田产,投状者揭露甚多,或六万亩,或二十万亩,或四五十万亩,此信是写给首辅和吴时来的,需慎重。不是早就安排下去查实田产确数吗?
海瑞立即传书办到来:“查实富户乡官田产之进展如何,松江徐府田产确数究竟几何?”那书办竟一脸的尴尬,嗫嚅道:“回大人,所辖十府知府回复,应付诉状焦头烂额,灾民蜂拥,安置、筹粮、施粥疲于奔命,府内乡官多,工作量大,且细致繁冗,人手奇缺,尚无实数上报。”海瑞怒气冲冲,拍了下桌子,刚想发作,又按了下来,心想,各地知府所言,也是实情。静了片刻,又问:“衷贞吉衷知府那里情况如何?”“衷知府也是这个意思,简直腾不出手来查实田产。”
海瑞听后,叹了口气,挥了挥右手,令书办退下,继续写信,本想罗列徐阶占田详情,看来具体数字是无法提供了。深思熟虑之后,他回避了具体数字,在“田产之多令人骇异”之下,继写道:“若不退之过半,民风刁险可得而止之耶?区区欲存翁退产过半,为此公百年后得安静计也。”
海瑞以百姓代言人自居,却又抨击“民风刁险”,要徐阶“退产过半”,却是为了保护徐阶。
且不说李春芳、吴时来接获回信之后的摇头,那徐阶也是莫名其妙。海瑞究竟需老夫退多少?“退之过半”,全部是多少,“过半”又是多少?正是黑漆皮灯笼,莫名其妙。
海瑞既没有这么多时间,客观条件也不允许普查清楚应天十府乡官包括徐阶占田数,这就为传言的流播提供了条件,徐阶田六万亩、二十万亩,最高上升到四五十万亩。这传说流播了四百余年,以致后代论者随意取舍,莫衷一是。
六十七岁的徐阶,虽说苦不堪言,却还算沉得住气。他没有古人千金散尽的境界,倒也有自知之明。任凭流言起,稳坐钓鱼台。
徐阶究竟有田多少?海瑞不清楚,徐阶清楚。说到此处,不得不提一提徐阶给友人的两封书信。这两封书信,都写在海瑞离开应天府一年的时候。
一封是写给曹贞庵的:“至于家下田宅虽不敢言无,然也原无十万,郡县册籍俱在可考(查)。中间亲友所寄,自阶罢官,各见失势不足凭依……俱已收去。其明白置买者,除奉某某(指海瑞)教令退还原主及因田租无收(收不到田租)卖去已及三分之一。”说到此处不能不说江南田地的所谓投献。江南
小说推荐
- 大明·徐后传
- 《大明·徐后传》作者:暮兰舟文案外祖蒙冤,满门抄斩。亲娘被刺,玉殒香消。改名换姓,又入死局。燕王朱棣,心思难测。冠盖满金陵,名利场水深,人多,速逃。逃不掉。就征服这个大明王朝吧。此文半架空明朝内容标签 豪门世家搜索关键字:主角:徐妙仪,朱棣 配角:大明王朝的权贵们 其它:复仇,悬疑,夺嫡,明初风情金
- 最新章:第348章
- 大明徐后传
- 《大明·徐后传》作者:暮兰舟文案外祖蒙冤,满门抄斩。亲娘被刺,玉殒香消。改名换姓,又入死局。燕王朱棣,心思难测。冠盖满金陵,名利场水深,人多,速逃。逃不掉。就征服这个大明王朝吧。此文半架空明朝内容标签 豪门世家主角:徐妙仪,朱棣 配角:大明王朝的权贵们 其它:复仇,悬疑,夺嫡,明初风情金牌编辑评价:
- 最新章:第348章
- 文明的阶梯
- 作者:星风作浪第一章 吸噬阳光的人“相对于高等文明,人类的文明还处在婴儿期—凡是了解或听说过天外来客神秘力量的地球人都会得出这个结论!人类的文明越先进,对于UFO和天外来客的报道就越多。但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外星生命似乎很喜欢和地球人玩捉迷藏。虽然他们被遇到的概率比中六合彩还低,但常常听到报道说某位幸
- 最新章:第17章
- 大明神相
- 作者:镔铁第1章.洪武二十八"啊呀"大叫一声,柳文扬从昏昏沉沉中苏醒,第一反应,头痛欲裂。整个脑袋像是被电钻使劲儿狠钻一样,头骨都快被掀翻"看起来不能再喝那么多酒了"他心中嘀咕着,脑海中不禁浮现除昨晚生日狂欢中的一幕幕。啤酒对瓶吹,蛋糕四处甩,狂乱的身影,吵闹的噪音…整个ktv陷入疯狂。闭着眼,柳文
- 最新章:第110章
- 大明江相
- 《大明江相》残阳倒影 著001 江湖术士·丐户没人权话说早在上古之时,绍兴曾被称“荒服”之地。自大禹治水毕功,越王卧薪尝胆之后,此地,才正式的进入了统治者们的眼帘。直至晋室南迁,文风焕然,更是出现了‘今之会稽,昔日关中’的一派盛景。有明一代,此地则成为了名人辈出的名士之乡,光是名著青史的进士及第就多
- 最新章:第221章
- 名门宠婚之大牌明星
- 简介:她是娱乐圈着名的双料影后,是男人最为期待的国民初恋,却不乏负面新闻,只是高中毕业、未曾读过大学。他是贺氏集团总裁,不仅手握重权,也是全国女人最想嫁的黄金单身汉。杂志里,他和她的名字紧紧地靠着。她以为,那不过是冰冷的文字排列。却不知道,有一天,如雪山之巅般高冷的他,会朝她露出温柔的笑容“景晏殊,
- 最新章:第381章
- 大明神相(镔铁)
- 作者:镔铁 自认地球第一帅的柳文扬重生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家中无钱又无粮,老爹是神棍一枚,且生意清淡,如此家境如何拼爹?这一年朱老八还在拍苍蝇打老虎。这一年朱太孙还在学习尊老爱幼。这一年燕王还在谋思着一国两治。这一年僧道衍夜观天相大呼妖星降世…这一年柳文扬很苦逼地穿起了没底裤的衣服,绞尽脑汁还俏寡妇的
- 最新章:第110章
- 大易识阶
- 当今易学扛鼎之作《大易识阶 作者:米鸿宾天时不如地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 最新章:第23章
- 大明女相之绿柳含烟
- 作者:月明秦时第一卷楔子一望无际的殷红冰雪,一望无际的断肢残骸。杀伐已经过去,那天地都为之战栗的呼啸铁骑,如今只能毫无生气地躺在夕阳血红的霞光之中,就如置身于十八层地狱中的“血海。远远的是得胜的残兵激昂的高歌。一个黑点从血红的地平线踉跄走近。大明将军盔甲的金黄反映着夕阳的绚烂,血水染透的披风拖曳一地
- 最新章: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