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第17章


场,有些时髦但也有些丧失的气味。那颗欲坠的泪珠的点缀,让我们心头一紧,感觉那似乎在暗暗预示这个角色在这一场中的不幸。
正如张爱玲所说,“衣服是一种需要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衣物总是赤裸地展示着主人的性格,铺陈着人物的命运。
张爱玲的一生颠簸不停, 命运本不是可以于股掌间把玩的凡物。人力不可及的,更多是那些轻飘得无形的轨迹,她便是要把握一切能自主的事情,衣物即是其中一个。
在继母统治下的生活,令张爱玲耿耿于怀。那时的她需得拣后母穿剩下的衣服穿,她清晰地记得那种颜色,那种憎恶与羞耻。自给的生活让她舒坦,随意支配让她安心。对于衣服,她达到了一种发泄的自由自在。
从衣服看张爱玲,一张张旧照片里的红颜已斑驳了颜色。她身上的“奇装异服”却是触手可碰凹凸有致的棱角,是没有言明的私语,仿佛为她一场场内心戏拉上了轻薄的幕布,微风拂过便可以看到舞台上的一角格局。
舞动的年华公寓,午后。
窗外永远是不紧不慢地流动着生活。看不见起点,也无法窥见到终点的端倪。之于窗内的人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匆忙。一窗隔着两个世界,打开窗仿佛生的“刺啦”一声,破掉了屋内的静谧。
白皙的手攒动处是隽秀的墨香:
“……她又和一个高大的军官跳波兰舞;他动得很慢,仿佛是着了衣服的死尸,缩着眉和胸,很疲倦地踏着脚。他跳得很吃力的,而她又偏偏以她的美貌和赤裸裸的颈子鼓动他,刺激他;她的眼睛挑拨得燃起火来,她的动作是热情的,他渐渐不行了,举起手向着她,死板得同国王一样。看的人齐声喝彩:‘好呀! 好呀!’但是,渐渐地那高大的军官也兴奋起来了;他慢慢地活泼起来,为她的美丽所克服,跳得异常轻快,而她呢,只是移动她的肩部,狡猾地看着他,仿佛现在她做了王后,他做了她的奴仆。”(契诃夫)张爱玲喜欢这段文字的描写,主角的情感在舞蹈中满溢。较量、征服、深情,一波波深艳的感情层次击撞。怕是此般有血有肉的文字才能触了这个女子冷峻面容后的柔软。
对于交际舞,张爱玲一点也不陌生,甚至可说还有着好感。小时候张爱玲的母亲被父亲气得离了家门,后来父亲便将姨太太领回了家。这位姨太太,被张爱玲叫作姨奶奶。从她到张家开始,她便有了一件事必须做,那便是照看起张爱玲。
对于姨奶奶的照顾,张爱玲有好感的,恐怕就是舞蹈了。姨奶奶时常带着张爱玲到天津着名的舞厅“起士林”去看舞蹈。说是带孩子,其实就是给张爱玲一块齐眉的奶油蛋糕,让她坐在桌边,自己却去舞池尽兴。
蛋糕陪伴着懵懂的小女孩,越发热闹的气氛是不远处舞池中人群的宣泄。很简单的原因,我们就会对某种事物有了好感。洋溢不止的笑容和奶油的香气,在小女孩的记忆中留下一丝一缕,只觉得是很轻快的愉悦。即使张爱玲没有喜欢跳舞,对舞蹈也是不会太反感的。
张爱玲小说中有很多地方提到跳交际舞的场景。小时候的一篇《理想中的理想村》中,山顶山也是有“一所精致的跳舞厅”。她便是默认了舞蹈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张爱玲在《谈舞蹈》中讲,“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也便是有了“浩浩荡荡的国土,而没有山水欢呼拍手的气象,千年万代的静止,想起来是有可怕的”(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苍凉的想法。
张爱玲的年代,旧社会没有远去,新社会还遥不可及,但是却猛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心墙。上海更是个孤岛,漩涡的中心。新旧思想在这里激烈地斗争。
中西方文化很大的纠结点在于女人的地位。张爱玲出身旧式家庭却是早早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作为“职业女性”的她,女人独立平等的思想怕是在潜意识里就有稳稳当当的地位了。
交际舞在社交场合中的地位是十分之高的,但,舞技好的女人在那个年代怕是都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名声, 不用说舞厅的舞女,就连是出没各种高级场合的各种名媛,也是被叫了“交际花”。
诚然,“其实就普通的社交舞来说, 实在是离不开性的成分的,否则为什么两个女人一同跳就觉得无聊呢?”(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 要让受五千年旧思想禁锢的中国人正视这个问题谈何容易,社交舞便被认为是“不正当”。
在张爱玲看来,中国的社交中人们被绊手绊脚,丝毫没有情感的交流。难怪张爱玲要说,“这些年来,中国虽有无数的人辛苦做事,为动作而动作,于肢体的流动里感到飞扬的喜悦,却是没有的。跳舞跳得好的人没有恶劣笨拙的姿态,不踩对方的脚尖,如此而已。什么都讲究一个‘写意相’,所以我们的文明变得很淡薄。”(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自古文艺不分家,张爱玲涉猎广泛,自然爱这飞扬的艺术,但她的言语却犀利得如一把刀。她曾在自己的文中,提到过世界各国的舞蹈。她提到西班牙的探戈,犀利如她,一语道破这带“一点凄凉的酒意的舞蹈”(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 与其民族的发展是荡不开关系的。当然这种循规蹈矩的进攻回避,激不起人们的热情。于是,就去看那印度癫狂的舞蹈,那舞像是在舞者身子底下烧着火炉般的坐立不安。一例是灰暗、苍凉的语调。
就连讲公认优雅的“脚尖舞”………芭蕾,也没有得到她的好评。
朋友推荐说服装布景颜色鲜明值得一看,张爱玲便说了句“还不如香烟壳上的画来得亲切”,(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可想朋友的大跌眼镜。对于轻盈优美的舞姿张爱玲偏是说了句让人无奈的话:“……就坐在最后一排也看得见俄罗斯舞女大腿上畸形发达的球状的筋,那紧硬臃肿的白肉,也替她们担忧,一个不小心,落脚太重,会咚地一响。”只有在讲美国一段时间的全民舞蹈,她才松了点口,有些色彩。
那便是美国的吉特巴舞(jitterbug)。因为舞风激烈,以及发音相似,张爱玲将这个舞蹈翻译为“惊蛰”。“惊蛰”源于美国西部,后被牛仔带入东部,吸取了其他舞蹈的特点,节奏变成一种活泼轻快、热情奔放又带有随意性的舞蹈。二战中由美国水兵带到广州和上海,张爱玲便由此认识了“惊蛰”。
她讲到:“……大家排队开步走像在幼稚园的操场上, 走几步,擎起一只手,大叫一声‘哦咦! ’叫着,叫着,兴奋起来,拼命踢跳,跳到精疲力尽为止。倦怠的交际花,商人,主妇,都在这里得到解放,返老还童了……”(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 这种举国若狂的舞蹈至少有让人感到“流动的肢体飞扬的喜悦”。
飞扬的,是舞蹈的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内容。内心有着独特敏锐的张爱玲,对舞蹈的内容,更是评头品足。
张爱玲讲起印度舞舞者阴蒂拉·黛薇自己编的有一个节目《母亲》,主要讲一个多病多灾的印度母亲的迷信和固执的感情。这个略受欢迎的带现实主义色彩主题的节目,张爱玲是不打算买账了。她讲:“普通一般提倡母爱的都是做儿子而不做母亲的男人, 而女人,如果也标榜母爱的话,那是她自己明白她本身是不足重的,男人只尊敬她这一点,所以不得不加以夸张,浑身是母亲了。其实有些感情是,如果时时把它戏剧化,就光剩下戏剧了;母爱尤其是。”(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有一次张爱玲去观看崔承喜的舞蹈。崔舞中有一个少女逗一个自卑的驼背人的情节, 她先挑逗似的和驼背的人跳了一会儿舞,让他自以为地感觉她对他有好感时,又跑开去,让被挑起情感的驼背人感到失望。观众虽然会为驼背人感到悲伤,但看着这个单纯调皮的天真少女,又让观众无奈地摇摇头,便也不会怪罪了她。她对胡兰成说:“讽刺也是这么好意的,悲剧也还能使人笑。一般的滑稽讽刺人来没有像这样的有同情心的,卓别林的影片算不得的了,不过我还是讨厌里面的一种流浪人的做作,近于中国的名士派。那还是不及崔承喜的这支舞。到底是我们东方的东西最基本。”(摘自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看来崔承喜的舞如此处理人物关系,很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