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第33章


换言之,我们的身体为配合外部的人为供给,会停止自行生产。这种反应有个好听的说法,那就是“神经适应模式”(neuroadaptive model)。一旦药物改变了人体的自行调节系统,要恢复原先的状态就得经过一番努力。
亚历山大说:“先讨论多巴胺减少的理论。因为吸食可卡因会导致脑部停止生产多巴胺,所以需要吸食更多可卡因,才能达到同样的刺激效果。多巴胺减少会导致人类需要更多可卡因,这种说法缺乏具体实证。”我打电话给一位曾在缉毒单位担任助理的朋友,耶鲁大学毕业的克雷勃(Herb Kleber),他说:“当然有证据。你没看过脑部断层扫描的研究吗?吸食可卡因的人,脑部都会缺乏多巴胺,且缺乏程度与想要吸食可卡因的欲望强弱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有关?无关?或许?纵览心理学所有领域,只有药物研究才会出现矛盾答案并存的现象,此时科学就像政冶,不仅无法厘清事实,而且还会衍生出混淆错乱。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杜米特(Joe Dumit)说:“这样说吧!脑部断层扫描的结果未必可靠。研究者很容易营造出差异很大的假象,产生误导。谁也不能肯定!”杜米特叹口气。整天研究大脑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简直就是没有止境且毫无希望的反复演练,企图超脱自我局限来了解自我。算了,给我一杯酒!
我们住在乐园里,谁还需要吗啡
亚历山大想找出证据。他住在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温哥华。他观察其他研究者的老鼠,那些药物成瘾的老鼠,它们中的一些背部的毛被剃光,直接插入导管,被关在狭窄脏乱的笼子里。也许这就是证据。
亚历山大这样想:“假如我必须住在那种环境中,我一定也需要药物来让自己振奋。”要是把笼子移走,也就是改变社会限制,不知有何后果。动物若身处快乐舒适的环境,是否仍难逃成瘾的生理反应?亚历山大暗自思索这个问题,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绝妙的点子:“老鼠乐园”(Rat Park),他随即动手打造这个奇特的地方。
亚历山大和两位同事柯姆斯、哈达韦,一起建造了约五六平方米大的住所,在此安置实验用的白鼠,以此取代了常见的窄小笼子。新鼠舍中,温度适中,摆放着许多美味的松木刨花,有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圆球、滚轮、锡罐。
亚历山大等人打算将公鼠母鼠都移居其中,鼠舍中有足够的空间满足不同的用途,包括:交配、分娩、游玩嬉戏、哺育幼儿。三人接着为这间老鼠的五星级豪华饭店粉刷墙壁。底色是鲜绿和鲜黄,还画上落叶树木,道路婉蜒在群山之间,溪流流过平滑的石头。
亚历山大、柯姆斯、哈达韦三人为老鼠设计了若干实验情境。其中一项名为“诱惑”,基本假设是老鼠嗜吃甜食,很少见到它们能拒绝甜点的诱惑。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把16只老鼠放进了豪华的老鼠乐园,另外16只老鼠则留在拥挤且与外界隔绝的笼子里。
因为纯吗啡带有苦味,老鼠不喜欢,所以他们把吗啡掺在糖水里,给两组老鼠喝。起初只加一点点糖,实验越久,糖越加越多,到最后简直就像甜腻腻的甜酒。老鼠一边喝水,一边吸收难以抗拒的类鸦片药物。他们也提供两组老鼠普通的自来水,水质浑浊略带霉味,就放在装了吗啡水的瓶子边。
以下是他们的发现。实验刚开始时,吗啡水的甜度不高,但置身拥挤笼里的老鼠,会去喝吗啡水。这些老鼠用力啜饮,我想,没过多久,它们就会头晕目眩,倒卧在地,眼神呆滞,细小的四肢缓慢晃动。住在老鼠乐园里的老鼠,不管实验者加多少糖,都会排斥喝下具有麻醉效果的液体。
不过有些老鼠偶尔会去喝,母鼠多于公鼠,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比较偏好自来水。两组老鼠都曾喝下吗啡水,但相比之下,拥挤笼子中的老鼠喝水的频率是乐园中老鼠的16倍,显然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更有意思的是,研究者在老鼠乐园的吗啡水中加入耐勒克松(Naloxone)后,这些老鼠一改对吗啡水的厌恶,开始去喝这种水了。耐勒克松可以减轻类鸦片药物的作用,但也会稀释液体的甜味。
这项令人震惊的发现反映出最重要的一个事实:置身“友善”环境中的老鼠会避免接触任何影响其群体行为的物质,如,海洛因。老鼠喜欢带有甜味的水,前提是喝下肚后,不会让自己神情呆滞茫然。至少对啮齿类动物来说,若身处舒适情境中,便不需要鸦片之类的物质。而我们一向将鸦片视为无法抗拒的诱惑,这实在是错得离谱。
我们认为这项结果不仅相当重要,而且也深具统计上的价值。假如老鼠在正常环境中会持续抗拒麻醉药物,那么所谓“天生成瘾倾向”其实是以受隔离动物为实验对象,却将结果过度推论到了全体。这种解释是错的。
近来学界提出“适应”(coping)的观点,以此来解释人类对药物成瘾的现象,上述发现刚好可以与之呼应。我们应当记住,老鼠天生喜好群居,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孤立隔绝的环境不仅会造成人类的心理压力,其他动物也同样难以忍受,因而会诱发极端的适应行为,如,使用强效止痛剂、镇定剂。上述实验中老鼠对吗啡的依赖就是最好的例证。
群体生活的老鼠抗拒吗啡,可能是因为吗啡的镇定作用太强,会干扰老鼠的能力,使其无法自在地吃喝玩乐、求偶,或从事其他可充实生活的行为。诱惑实验显示,鸦片之类的药物不会让人成瘾。
而这样的结果等于在挑战禁酒运动的主张。自从禁酒令颁布以来,节制饮酒的主张及相关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多数有关成瘾反应的研究都深受其影响。1873年,有位观察采访禁酒集会群众的记者写道:“群众一起唱着‘赞美上帝,赐福人间’。于此同时,街上涌入大量私酒,一旁的妇女有的哭喊,有的相互唱和、答谢……”这段引文所描述的情景,激发了奥尔兹与米尔纳的研究动机,也是当今反毒运动的源头,它引起了心理学界支持与反对的论辩。一般人往往对于物质成瘾抱有盲目的恐惧,尽管我们浑然不觉。而亚历山大等持相反意见者所精心设计的实验,目的就是要颠覆这些成见。
没有比慢性自我毁灭更好的抉择
实验到此还不完整。亚历山大、柯姆斯、哈达韦三人顺利证实了,即使是药性最强的药物,如果它会影响得到满足的机会,被试老鼠也会抗拒。不过三人又有另一个疑问:已经形成的瘾又是怎么回事?三人试图让老鼠乐园里的老鼠对某种物质成瘾,结果都失败了。
持反对意见者则轻松反驳:“好吧!老鼠享受着五星级豪华饭店的高级设施,随时都能满足性需求,它们当然不会上瘾。可是现实世界里,人类更为脆弱,可能会在人生低潮时开始服用药物,一旦成瘾,就停不下来了。戒除过程相当痛苦,瘾头一再复发,几乎没有例外。”
为了检验这个假设,研究团队再度找来两组老鼠,一组留在笼里,一组移往老鼠乐园。除了吗啡水,不提供其他饮用水。57天后,所有老鼠都染上了海洛因毒瘾。亚历山大写道:“时间够久,足以产生耐药性与毒瘾。”
接着再给两组老鼠自来水与吗啡水,结果不出所料。留在笼里的老鼠继续啜饮吗啡水,老鼠乐园里的那组,即使已经吗啡成瘾,也不去饮用含吗啡的水,即使出现戒断症状,也会减少服用的剂量。这项发现意味着,已经形成的瘾并非不可改变。
药物研究者皮尔(Stanton Peele)指出,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尼古丁比海洛因更容易让人上瘾,但90%的抽烟者可以自行戒掉,不需“治疗计划”或“专业协助”。但会不会有戒断症状?亚历山大认为,我们都以为戒断症状代表了上瘾的固有力量,但实际上却未必如此。“老鼠乐园里的老鼠表现出轻微的戒断症状,它们会抽搐,确实有些症状,但都不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那种莫名的发作、出汗。”也许老鼠不会,但人类会出现症状,我们都曾亲眼目睹。
亚历山大说:“绝大多数人戒除海洛因时,都曾出现某些戒断症状,就像一般感冒,没什么。”他的论点源于老鼠乐园的研究发现:戒断症状确实存在,但并非媒体所描述的那样,只是明显的流感症状以及生理上的不适。更重要的是,从老鼠的反应看,戒断症状并不会促使药物成瘾者继续服用药物。
亚历山大说:“我认为戒断症状就像毒品,长久以来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