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第43章


坎德尔认为,记忆制药公司研发中的药物可望在10年内上市。研发这种药物并非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而是解决战后婴儿潮一代迈入老年后出现记忆衰退的问题,如,记不起钥匙放在哪里,或是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实验中的药物叫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4,PDE4),目前PDE4在老鼠实验中效果卓著,即使是年纪相当于人类80岁的老鼠,也能像年轻老鼠一样,穿梭迷宫,来去自如。
坎德尔称之为“红色小药丸”。坎德尔的实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综观20世纪心理学实验,无人能出其右。
药物虽未上市,但已经引发了诸多道德争辩。坎德尔表示这种药物是为治疗因老化而导致的记忆缺损。然而若干科学家表示,老化导致的记忆缺损早在20岁就开始了,难道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尽早服用这种红色的药丸?也许在准备高考时,他们就该服用这种药丸了。会不会有公司要求员工必须服用这种药物?或是有人觉得必须服用,才能跟得上那些已经服用了这种药物的人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伦理问题。这种药物如果能帮助我们建构、储存记忆,那就等于掀开了覆盖过往的黑布,让过去的点滴都摊晒在阳光下,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许多根本不记得的细节,这些无关紧要却历历在目的细节,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这种药物原本想让我更有活力地迎向未来,却反而让我们陷入了钜细靡遗的过去,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
增强记忆的药物可能导致的问题多不胜数。没有人知道CREB的发现对我们的现在与过去有什么影响。就算这种药不会让回忆如洪水般涌上心头,那么有没有可能会让现在的印象太过鲜明,盘踞不去,反而造成更大的困扰?抛去不重要的琐碎细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进化动力,它让我们得以在远古时期形成的平原上进化出高科技的现代社会。
我想知道,有人想过丧失记忆的好处吗?记忆是部庞大喧嚣的机器,既让我们深陷过去,也让我们忧心未来。我们忙于回忆过去,幻想未来。事实上,预想未来也是种记忆,不管我们投射何种期望,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因此我们很少活在当下。也许我们都不了解全然活在当下,不受时间左右是什么感觉。动物也许知道,因此它们似乎比较快乐。申克(David Shenk)的杰作《遗忘》(The Forgetting),引述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叙述:“以前我不知道,得这种病竟然能让我感到平静。人生舞台的幕布缓缓放下,生命看起来竟是如此美好。”也许亨利也有类似的感觉吧。对他来说,每一次吃到草莓,都是第一次;每一次看到雪花缓缓从天而降,都是全新的感受;每一次内心的感动,都是全心全意!
没有遗忘,人类将会怎样
坎德尔一定知道拥有太多记忆的危险,人脑也需要适度的遗忘。神经病学文献中有项知名病例,主人公是S,21岁时接受了俄国医生卢里亚(A。 L。Luria)的治疗。当时20岁的S记忆力极佳,任何4栏数字组成的数列,只要看过一眼,他都能记得住。卢里亚对S进行了多年测试,最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多年之后,S依然记得自己曾经看过哪些数列。他甚至能在20年后,依然记得报纸上哪篇报导印在哪个位置。
然而S却有严重的问题。他无法从阅读中感知意义。他只需6分钟便能看完近千页的荷马的长篇巨著《奥德赛》(The Odyssey),且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但他完全不理解其中的意义。S无法解读对方表情的含义,他专注于对方嘴角的细微运动,却无法判断这个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伪装出来的。S认为自己终生都无法解决这类问题,他终日独居,漫无目的,空有绝佳的记忆力。
还有许多人,尽管不像S那样拥有绝佳的记性,但也需要遗忘。他们脑中不断浮现出惨烈的战争场面,或是童年遭受的某些伤害。我们都希望记住事情,但同样也需要遗忘的能力。
坎德尔可能会否认他其实也想研发抑制记忆的药物,事实上,这也是记忆制药公司研发中的药物。坎德尔会辩称他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纯粹是出于学术上的热爱,只为了感受发现的快感。然而谁知道呢?坎德尔发现CREB时,也发现了作用相反的物质。他发现正常的人脑原本就有遗忘的机制,关键在于一种名为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的酵素。1998年坎德尔等人大胆推论,老鼠具有掌管钙调神经磷酸酶分泌的基因,他们发现老鼠的大脑皮层仿佛不沾锅,任何事情都无法久留。
记忆制药公司或其他药厂,能否研发出这样的药物呢?特利已在研发类似的药物,一旦上市,创伤受害者在24小内服用,就可消除创伤记忆及当天所有记忆。如果有人经历了可怕事件、恐怖袭击、飞机失事、他人恶意攻击等创伤,服用这种药便可有效消除创伤后的心理障碍。消除创伤只需一颗胶囊,里头掺了忘川的水,冥王就是用这水消除死去魂魄的过往。
坎德尔从前在集中营的悲惨遭遇,总像未曾远去的阴魂。由此看来,他应该会对让人遗忘的药物感兴趣。坎德尔预见到这种药物涉及的道德问题了吗?如果再发生屠杀异己的事件,是否就可以让幸存者服用这种药物,消除其记忆,也消除随之而来的谴责?歹徒是否可以先让受害者服下这种药物,以此除去重要的罪证?没错,坎德尔确实考虑到这些事。所以尽管他找出与遗忘有关的分子化学过程,但他和记忆制药公司的CSO(首席问题官)乌特贝克并不积极研发这种药物。
此时坎德尔正将心力投注在回忆录上。我在一个晴朗的春天见到他,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他的办公室,坎德尔正在整理他的回忆录。他挥舞着一叠纸对我说:“你看,这是我的回忆录,我刚开始写,希望来得及完成。”
他把那叠稿子放在茶几上。我们分坐茶几两边,我想拿起稿子瞧瞧,不过我知道这样做很不礼貌。坎德尔的眼光从手稿上移走,望向窗外。他说:“集中营与我近在咫尺。我想尽可能将这些记忆宣泄出来。”
坎德尔告诉我,他几个月后要去维也纳。他正在筹划一场座谈会。我以为是和科学有关的,但他说不是。他说:“其他的欧洲国家都已面对纳粹屠杀的历史,但奥地利至今仍未坦然面对。我打算举办这场研讨会,帮助奥地利面对过去发生的事。”
我想像他到时候会拿个针筒,里头装满含有CREB的强效药剂,为奥地利这个国家打上一针,让所有混杂纷乱的思绪,全部回到“水晶之夜”事件发生的时候。坎德尔的成就,虽始于极其微小之处,但有着极为庞大复杂的内涵。他一贯采取简化的研究方法,但成就却远远超出各项实验的总合。
红色的小药丸能改变什么
和坎德尔见面几天后,我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坎德尔广场,四周有好几家咖啡馆和书店。我在波士顿住了一辈子,却从未到过这里。这里是学术的殿堂,成群的学生紧握手机,快步经过我的身边。我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只是漫无目的地走下去。春天的空气弥漫着淡淡的肥皂香味,闻起来很舒服,木兰花盛开,让我想起坎德尔的红色小药丸。
我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们不仅可以返老还童,而且还可以吃一颗药丸就能长生不老,我们会想要这样吗?可以看到百年后的子孙到底好不好?如果这样,我们是否丧失了某些人类的本质,毕竟生死循环是记忆的开始与终结,也建构了生命的原形。坎德尔带领我们到达了更高的认知层次,但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正腾空旋转,毫无立足之地。
此时我看到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靠在护士身上,沐浴在阳光下。在旁边那栋建筑的斑驳的大门上写了些字,我眯起眼睛,看到上头写着“精神科门诊处”。亨利不就住在那里吗?我知道那位老人不可能是亨利,却不禁这样幻想。我沿着人行道走下去,这位长者眼神呆滞,在双眼之上,我仿佛看见斯科维尔摘除海马回后留下的空洞。尽管在这个不断拓展的学术领域中,亨利占有重要地位,但他却不记得自己的遭遇,这似乎是很不划算的交易。当我看到那位老人时,我知道我宁愿拥有记忆,也不要每次都是全新的经验,我不想每次咬下水果,都像第一次品尝,过去的记忆都被脑中的无底洞吞噬,消失无踪了。坎德尔的药片如果真能上市,就让我们一口吞下吧!如果我们活得够久,我们应该能逃脱遗忘的宿命。
但我可以确定没有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