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人》第38章


老刘正在家里郁闷呢,见萧瑀与裴寂来到家里,他腾地站起来,指着裴寂的鼻子吼道,马屁精,你给我滚出去,再不滚出去,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裴寂挠挠头说,老刘,我是上级派来的!
刘文静说,我管你谁派来的,滚出去!
萧瑀只得让裴寂先回去,他跟刘文静进行了交流!他叹口气说,老刘啊,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现在上级对你的意见很大,你应该心里有数才是啊!
刘文静委屈地说,老萧你也知道,当初太原起兵时我愧居司马,算起来与裴长史的职位声望大致相当,如今裴寂官居仆射,占着长安最好的府第,拿着高工资,可是我的呢,我的官衔与所受赏赐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我心里不平衡啊!想想东征西讨的,把老母留在京师风风雨雨无所庇护,确实有些不满的情绪,因喝醉了酒口出怨言,不能保护自己罢了!我哪敢造反啊,再说秦王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奔着秦王的面也不会做出有损唐朝的事情!
萧瑀点头说,我相信你老刘,可我相信没有用啊!
刘文静说,老萧您一向敢于纳谏,为什么不劝说总统改变作风呢?
萧瑀苦笑说,不是我没劝,我劝了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啊。你也知道,当初炀帝是我姐夫,我劝他都被他给贬了,何况我跟陛下并没有什么关系啊!
在上朝的时候,萧瑀向李渊汇报说,陛下,我跟刘文静谈过了,他没有造反的迹象,也没有这种打算!只是呢,他感到自己比老裴的功劳大,待遇却少得多,有些不平衡罢了!其实,我相信朝中的很多大臣都对这件事不平衡,只是他们不敢提出来罢了,不提并不是没有问题啊,这个问题并不是刘文静的错误啊!
李渊皱着眉头说,我们在说刘文静的问题,你扯那么多干吗?
李纲站出来说,陛下,为臣也感到刘文静不会造反!
李渊生气道,我们总不能等着看他是否造反吧,做什么事情都应当防患于未然。来人啊,把刘文静抓起来,要好好地审问他,把事情弄明白了再说!
秦王李世民正在军营巡察,听说父亲把刘文静给关起来了,他明白父亲对付刘文静并不单纯是对付刘文静,主要因为刘文静是他秦王的人。他当然不能眼看着文静被陷害而不管。他快马加鞭赶回去对父亲说,过去在晋阳,是文静先提出起兵大策后才告诉裴寂的,他出使突厥,带兵打仗,为唐朝做出巨大的贡献。可是他与裴寂的待遇差别这么大,让谁也会不满!他不满能够说出来,这说明他的耿真。如果他想造反的话就不会每天牢骚满腹了。儿臣还没有听说,哪个造反的人上来就满世界咋呼的!
李渊瞪眼道,他不平衡,是不是坐我的位子就平衡了?
李世民说,这样吧,把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
李渊虽然嘴上答应了,但对李世民与刘文静更加怀疑了,因为李世民竟然不顾国防安全跑回来替刘文静求情,可见他们的关系有多么铁。不过既然世民提出来了,如果不给他这个面子,可能会让他产生情绪,说不定会出什么事儿。李渊同意让他处理,并强调说,大臣们都知道刘文静是你的人,你可要严肃处理不徇私情才是!
李世民从牢里把刘文静弄出来,对他说,老刘,你说是何必呢!
刘文静哭道,秦王,陛下这并不是针对我啊!
李世民点头说,老刘呀,你不说我也明白,兔死狗烹的事情在历史上可没少发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小心处事,该忍的就忍了!你听我的,以后不要再有怨言,安心工作,如果机缘合适了,我会把你失去的东西补回来,但不是现在,你懂了吗?
刘文静点头说,秦王,我听您的,以后小心点儿!
李世民说,既然明白了,就跟我去做国防工作吧!
刘文静说,秦王您先走,我收拾收拾就去找您!
在李世民走后,刘文静心想,是啊,我怎么这么傻呢,我跟他裴寂较什么劲啊,一切不是有秦王吗,我只要把秦王扶上皇位,秦王肯定会优侍我的啊,到那时候不平衡的就是他裴寂了!想到这里,刘文静想去跟裴寂喝点儿酒缓和一下关系。于是他就提着东西去了裴寂家,见面就说,老裴啊,我以前跟你斤斤计较,现在想来都感到脸红。今天呢,我跟你赔个不是,以后我们和平相处吧。反正你工资高,我以后就来蹭酒喝!
裴寂说,老刘,这是你的真心话吗?
刘文静笑着说,你看你老裴,要不是真心我能到府上来赔不是吗!
裴寂高高兴兴地摆了酒菜,两人边喝边谈在晋阳时候的生活。那时候李渊还没有到晋阳,裴寂当着晋阳宫副监,刘文静当着晋阳县令,两人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在谈起那段时光时,他们又像是好朋友了。可是在刘文静告辞后,裴寂就很不够朋友了,他去晋见李渊说,陛下,我发现刘文静现在不正常了!
“有什么不正常的,你说来听听!”
“刘文静提着东西到我家里赔礼道歉,您感到这对劲吗?”
“和平相处,这不是挺好吗?”
“如果秦王不给他许诺过什么,刘文静会变得这么文静吗?”
李渊听到这话就皱起眉头来,他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李世民对刘文静说,你急什么急啊,等我把皇位夺过来你想要什么有什么。刘文静用力点头说,我明白了,我以后再也不跟裴寂较劲了,我跟他搞好关系!想到这里,李渊叹口气说,老裴,你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这样吧,你安排人把刘文静的事情解决了,要做得利索点儿!
就这样,可怜的刘文静正收拾行囊准备去找李世民上班呢,禁卫军冲进家里没容他说话就把他给杀了。禁军随后又赶到刘文起家,把会喘气的全给砍得不喘了。随后把刘家的财产全部充公!李渊对外声称刘文静兄弟发动政变,已经被镇压!
大臣们都知道这是一起由总统策划的谋杀,他们都不敢提起这件事情,就像他们从来都不知道有刘文静这个人似的!
当李世民听到刘文静被杀的消息后,他独自躲在营房里,眼里含着泪水,紧紧咬着下唇。回想在晋阳的时候,他们在灯下头对着头策划革命;想想他们并肩作战的那些日子,他怎么不感到悲伤呢!他在心里默默地说,老刘你安息吧,以后我会替你翻案的,我会惩办陷害你的小人,为你报仇雪恨!
第十七章 自食其果
自从杀掉刘文静以后,李渊的心情并不轻松,他担心李世民会有什么想法,或者会有什么举措!因为世民与文静的关系太好,他们同谋共计,并肩作战,谋划未来,如今突然失去同志,他心里能平衡吗,这肯定是有想法的啊!
为了预防突发事件,李渊暗里派人去世民的军营卧底,密切关注秦王的行动,定期向他汇报。当他通过线人得知秦王现在很平静,从未提过刘文静的字眼儿,就像根本不知道刘文静是什么品种的羊似的,就更担心了。如果世民梗着脖子前来质问他,跟他闹,这才是世民的做事风格啊,如今他这么平静,这平静下面究竟蕴藏着什么呢?
李渊感到杀刘文静这件事做得并不好,因为理由不够充分。如果策划到把刘文静杀掉让天下人都叫好的程度,相信李世民可能就容易接受些!可是现在已经把人杀了,没法儿再补救了,他现在需要做的是预防李世民有什么野心!
本来李渊就够烦的了,谁想西凉的李轨又出现问题,这让他恨得牙根儿都痒了!我现在就想咬人,你就来招惹我,我不打你打谁啊!
事情是这样的,李轨的尚书左丞邓晓带着书信来长安晋见李渊,信里写道,皇帝的堂弟、大凉国皇帝、臣下李轨……希望从今以后我们两国和平相处同勉共励……等等……
李渊没看完这封信就要把它撕了,可是这信是绢质的,把他的手给勒得生疼!他把绢书扔到地上踩了几脚,恨恨地想,娘的,你之前说归顺我,还把你哥哥押在长安,现在又跟我平分天下,还想和平共处,能处得了吗!现在我唐朝强大你就敢跟我称哥们儿,如果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你还不把我踩到脚下跳几个高,把我踩进泥里再往上砸石头啊!
我为什么不先把你踩进泥里,让你永远都不能翻身呢!
他想派李世民去打这场仗,所以要派他去,主要是想通过这场战争测试他,如果有什么反常,趁机把他给干掉。现在干掉他还容易些,如果等他的翅膀再硬些,就真的逮不住他了。可是裴寂却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说,陛下,西凉又不是什么强国,随便派个将领就可以把他们消灭掉,为什么再让秦王去建立功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