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唐》第710章


“前唐灭国前,内外仓库一文钱都拿不出来,末代帝后行婚礼,连雇人抬轿子的钱都拿不出来。原因何在?各处宫室里人口动辄数万,皇帝一顿饭亿万钱,随手赏赐亿万钱,买匹马亿万钱,养一年又是亿万钱,费用浩大,毫无节制。官僚机构叠床架屋,恶性膨胀,冗官冗员极多。军队臃肿不堪,长庆初年,全国在籍军马九十六万,开元天宝年间,也不过才五十万人。吃闲饭的人多了,干活的少了,天下稳定的基石便被动摇了。
“这就像是一个人,身子被淘空了,寻常一场风寒就要了他的命,随便摔上一跤也能要了他的命。节欲养身,强身固本,才可以多活几年。节制固本,国祚才可绵长。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苦日子过惯了,过好日子,很容易接受。好日子过惯了,再过苦日子就难了。这是人的本性,想改谈何容易,所以最好是从一开始就过苦日子。”
“但问题是,明明有好日子过,为何要过苦日子,靠自觉?一人,一时可以,长远看肯定是靠不住的,那就得有外力督促,你们是皇帝的儿子,亲王、郡王,普天之下谁能管束?若在加上我这个皇帝,和你们的母妃们,谁能管束,谁敢管束?我现在还算清醒,你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甜头,把自己的手捆起来,不要去碰那个诱惑。这不是自虐,这是为了长远,我再捆缚你们的手脚,你们还是天潢贵胄,你们仍然可以过着比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都要富贵快乐的生活,而且你们什么都不必做。仅此一点,就羡煞了天下人。”
太极宫东面的东宫弘文馆内,德王李铭、渤海郡王李遵、襄阳郡王李轨、临川郡王李海、宣城郡王李俭、永安郡王李慕贤、辽东郡王李长乐,正襟危坐,聆听父亲皇帝的教训。
弘文馆是为亲贵子弟所设的宫内学堂,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子弟经测试后,方有资格进入学习。这里的教师都是鸿学硕儒、高官大匠、名宿豪杰。所教的内容也非一般士子读的经史诗文,而是包罗万象,十分庞杂,但中心只有一个:治国。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将接过父辈的旗帜,在权力的海洋里畅游到死。李茂诸子暂时也在弘文馆里读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一代贤(闲)王,终生与最高权力无关,他们在此读书其实是在陪太子读书,只是谁是太子暂时还没有定论。
因为国务繁忙,李茂极少有时间来检查诸子的学业,这日好容易得空出来,本意是来检查诸子的学业,却被李铭反客为主,将了一军,让皇帝老爹汇报起他的治国理政思路来了。
新朝初立,天下尚未真正统一,皇帝却已经开始在限制权力,不仅是朝臣权力,连皇权本身也在限制之列。诸王在弘文馆读书,与其他学生同时同住同上课,并无任何特殊优待,亲王、郡王们混到这个份上,对皇帝老爹的不满就不只是心里腹诽了,李铭此番“挑头闹事”就是要弄个明白。
李茂说完这一大段话,接过蔡文才递过的茶,呷了一口。诸子紧急嘀咕了一阵,推举李慕贤首先开炮。
李慕贤是李铭一奶同胞的兄弟,李铭话少深沉,李慕贤话多开朗,太子名分未定,诸王都憋着一口气在争,唯独李慕贤云淡风轻,什么都管,依旧一副大大咧咧的性子,众人推举他出头,他就站了起来,问:“天下是父皇千辛万苦打下来的,这天下自然该我李家来坐,如此苛求自己,自缚手脚,岂非便宜了外人?儿子愚钝,请父皇点醒。”
李茂点点头,对德王李铭说:“你来给老三说两句。”
第731章 皇帝该做什么 续
李铭没想到众人计议了半天,却被父亲轻飘飘一句话推回到了自己头上,心里暗叫厉害。李慕贤恐长兄为难,忙道:“请皇兄点拨一二。”李慕贤却也不慌,清清嗓子答道:“点拨不敢当,与三弟共勉。儿以为,正是天下是一家的,才更当要珍惜,更要费心。为官一任不过三五年,善始善终容易,治一国几十年,万万年,想要善始善终,绝非易事。恰如这身体是自己的,自己不爱护,又指望谁来爱护。养生之道,贵在清心寡欲,懂得节制,方能保得长远。纵情欢愉,得一时之乐,却透支未来,损伤根本,终究得不偿失。故而约束自己,不越规矩,不是便宜了别人,而是成全了自己。”
李茂道:“老三可听明白了?”
李慕贤道:“受教了。”
李茂道:“我给你们定规矩,用规矩管着你们不要胡作非为,不是要害你们,而是要让你们懂得节制。权力最能腐蚀人心,懂得远离它,方能保的周全。”
李长乐稚声稚气道:“父皇说做人做事要懂得节制,这个儿臣明白,可父皇为何要削减后宫嫔妃,子孙多些不好吗,子孙多才兴旺才热闹啊。”
众人闻言俱是偷偷发笑,李茂笑骂道:“小兔崽子,你都想什么呢,你才几岁,你这话是谁要你说的?”
李长乐摆摆手说:“不是我娘让我说的。”
众人大笑,李茂登基后册封苏卿为皇后,封齐氏(齐嫣)为贵妃,芩氏(芩娘)为惠妃、甄氏(小茹)为丽妃,兰氏(兰儿)为华妃。封朱氏(朱婉儿)为淑仪,田氏(田萁)为贤仪,苏氏(苏樱)为婉仪,薛氏(薛丁丁)为芳仪。
定“一后、四妃、四芳仪”为后宫制度,立铁牌,昭示子孙不得变更。除此之外,又规定亲王一妻两妾,郡王一妻一妾,永为定制,不许后世子孙随意更改。
李茂执意如此,众人不敢不从,但反对的声音一直都存在着,朝臣抱怨皇帝宫妃太少,断了他们女儿的上升之路,后宫的嫔妃们虽不抱怨,却也担心子嗣过少,将来危及皇家的绵延承续。
自然李长乐年纪还小,他的这些话多半是他母亲朱淑仪教的。
李茂哼道:“一妻两妾,一妻一妾,一个男子有两三个女人服侍,你们还不知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待你们年长一些,都出宫到外面去看看,了解一下民生艰辛,就知道自己是幸,还是大不幸了。尔辈若非我的儿子,能否娶的上妻,养得起妾都不一定呢。”
众人见李茂发怒,颤栗不敢言。
李遵道:“父皇严重了,孩儿们纵然不消,也断不至于娶不上妻,养不起自己心爱的女人。”李茂道:“这意思,是我说错了。”李遵道:“君王无错。”
李茂作色丢了茶碗,阴下脸来。诸子多颤栗变色,只有李铭、李遵二人尚能自持。
守在殿外的殿中监少监蔡文才见事情要弄僵,连忙入内禀报有紧急军报需要处置,李茂这才离开,总算化解了这一场尴尬。
回宫途中,见李茂依旧闷闷不乐,蔡文才劝道:“记得陛下曾说过,课堂之上,学术讨论,言者无罪。诸王年幼,理解有偏差也是有的,陛下不劳为此生闷气。”
李茂道:“你懂什么,十来岁的毛孩子懂得什么婚姻大事,这必是有人在背后唆使他。古天子有九夫人,我这九夫人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是没办法的,所以定了这个数,永为定制,不得超越。九个人还有什么不够的,人的精力有多少,都花在女人身上了,就是亡国之君,若不花在女人身上,又弄那么多人放在宫里作甚?皇帝烦死,臣民饿杀,这是一个好皇帝该做的事吗?”
蔡文才道:“陛下一片圣心,为的是千秋万代打算。只是积习太深,旁人还一时转不过弯来,尚须慢慢消化。”
李茂道:“你消化了没有,我听说你除了静秋,还有六个妾侍。”
蔡文才之妻陈静秋是河东世家女子,温婉贤淑,李茂见过,对其印象很好,向来是直呼其名。蔡文才大惊,连忙辩解道:“我那六个也是,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李茂笑起来,问道:“你紧张什么,朕只是随口问问。你说的不错,积习太深,只能慢慢来,弯子转的太快,容易翻车,所以朕只定后宫和诸子的家眷,士大夫的事留给士大夫自己去悟,上行下效,相信他们总有明白的那一天。”
说话时已经回到了太极宫,燕仿唐制,也设三省六部,但不同是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合并组成政事堂,辅助皇帝直管六部九卿及天下道州县。
政事堂设在太极宫内,占用原中书省、门下省的房舍。官员只用三分之一弱,其余三分之二强,只为虚衔带职,并不进省管事。
三省长官、副长官皆为宰相,但只有带平章事衔才能入堂理政,前唐开元年间以后,宰相常用卑官充任,五品御史中丞、四品侍郎带平章事衔即可入相。这样做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用人才,也可削弱宰相权威,方便皇帝驾驭。
新朝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