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3516章


对于希特勒和德国党政军大员们来说,此刻的心情相当复杂,尽管他们都知道,德国不再伸出援手之后,日本必败,但是,日本天皇裕仁,亲口宣布无条件投降,还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德国人可以设想,日本人失败的无数种可能,但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还想不通,素来以蛮勇著称的日本人,怎么会无条件投降,应该是战斗到最后,整个日本都打得稀巴烂之后,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才会投降,但现在东京还在日本人的手里,裕仁怎么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呢?
希特勒也很是不解,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得起日本人,也认为日本人必然败在唐秋离的手里,但日本人以这样的方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让他很是疑惑,问手下们的想法,实际上是要解开这个疑团。
“我的元首,我倒是有一点儿想法!”盖世太保头目希姆莱,缓缓的说道。
“哦!”希特勒目光一闪,道:“希姆莱,你总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说说看,是什么想法?”
“我的元首,各位!”希姆莱说道:“我个人认为,日本天皇裕仁,应该是落到了中国人的手里!裕仁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才有了这份无条件投降诏书的!”
“啊?”希姆莱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包括希特勒在内,所有的德国党政军大员们,都大吃一惊,认为希姆莱是故作惊人之语,东京还没有失陷,日本人还有几十万军队,天皇裕仁怎么可能落到中国人的手里,这不符合逻辑吗!
希特勒鹰隼般的目光,紧盯着希姆莱,道:“希姆莱,你得出这样的判断,有切实的情报依据吗?”
“没有!”希姆莱回答得很干脆,“不过,根据我们驻日本大使馆提供的情报,在前天夜间,裕仁皇宫方向发生了枪战,随后,中*队的飞机,大规模轰炸了东京,在东京西部方向,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时间持续了一整夜,但奇怪的是,包围东京的中*队,并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
“东京还在日本人的手里,据此,我个人认为,是中*队的小股精干部队,渗透进了东京,目的是为了抓获了裕仁并把他完好无损的带出了东京,显然,中国人成功了,才会有了随之而来的无条件投降诏书,这应该是中国的唐副委员长,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当然,我仅仅是从一个情报人员的角度,来分析此事的!从同行的角度来说,我个人非常钦佩中*队那支精干的小股部队,毕竟,从几十万日本军队手里,把日本天皇裕仁完好无损的带出东京,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我们德国情报系统配合军方,也能做到!”
如果唐秋离在场,肯定会大赞希姆莱几句,脑水够用,绝顶聪明,希姆莱的确是个人才,仅凭德国驻日本大使馆提供的非常笼统的情报,就把楚天的特战支队,一次绝密行动,唐秋离的目的,猜测得*不离十。
包括希特勒在内,所有的帝国党政军大员们,脊梁骨都是一凉,希姆莱的一番话,告诉他们一个可怕的事实,哪怕是身处百万军中,都有可能被敌人像对待裕仁那样,活捉而去。
一阵心惊之后,希特勒的脑子里想的是,德国对此持何种态度?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千二百七十五章 何止是心酸
对于日本天皇裕仁,宣布向中国政府投降诏书一事如何表态,德国元首希特勒很是为难,身为当世最大强国,没有之一的德国,如果对此事没有发声,绝对说不过去的,有损德国的国威和名誉。
可若是发声,站在那个角度说话,祝贺唐秋离终于把日本灭国了吗,日本和德国可是盟国,虽然早就分道扬镳,联盟也名存实亡了,可毕竟名义上还是,让德国政府去祝贺消灭了自己盟友的中国政府,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打脸也不带这么打的!
假装不知道,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事儿不是装糊涂就能过去的,德国要脸,希特勒更要面子,谴责唐秋离把日本灭了吗,貌似更不妥,眼看着唐秋离已经势大,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名副其实的霸主,为了一个已经灭国的日本,得罪他殊为不智,何况,元首阁下还有自己的打算,因此,怎么看都是赔本儿的买卖。
何况,在日本面临灭国边缘的时候,德国没有提供任何援助,等日本人亡国了,天皇都承认无条件投降了,再发表声明谴责唐秋离,连希特勒都不好意思,觉得若是如此,德国的表现跟马戏团的小丑差不多。
希特勒左右为难,日本人死活不干自己的事儿,可却留下了一个难题,左思右想,他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说道:“里宾特洛甫,你以外交部的名义,向世界表明德国政府的态度,基本内容吗,希望中国政府和中*队,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的时候。谨守国际公约,确保占领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特勒这番话说完之后,德国的党政军大员们。肚子里都忍不住暗笑,“这算德国政府的态度吗?貌似很无力啊。少见元首阁下,对待国际事务发声,如此为难的时候!”
希特勒岂能不知道,所谓的德国政府态度,对自己那位桀骜不驯的中国老朋友来说,如同轻风过耳,起不到任何作用,他的心里有些恼怒。脸色一变,道:“中*队已经占领了日本,你们计算一下,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而我们德*队哪,至今在北美战场上,与美国和加拿大军队僵持不下,你们都应该反思……”
西印度大陆,酷热的天气下,到处都是蒸笼一般的暑气。数台大功率的电风扇,开足了马力,也吹不走屋子里的高温。英国首相丘吉尔肥胖的身躯,就浸泡在闷热又潮湿,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温度之中。
这让习惯了英伦三岛气候的丘吉尔,非常不适应,他的心情和情绪,也如同天气一般,日本天皇裕仁,宣布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的诏书,他刚刚听完。
对于丘吉尔来说。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激不起内心的一点儿波澜。首相阁下眼下最苦恼的,是西印度地区近千万土著人的吃饭问题。国计民生问题,还有跟随王室和政府,逃难到西印度的几十万英国人的生计问题。
西印度地区,不是一块风水宝地,工业基础设施的空白,土著人的愚昧和懒惰,极度缺乏的粮食,乱糟糟一大堆的现实问题,让身为流亡政府首相的丘吉尔,每天都处在焦头烂额的状态之中。
英国王室和政府,寄居在大英帝国殖民地的西印度地区,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两年来,丘吉尔使出了混孙解数,仅能保持现状,至于复国,更是无望,自己老了,曾经辉煌的大英帝国也老了,老迈得上不了竞技场。
现实和处境,磨灭了丘吉尔的热情和锐气,还要提心吊胆的防备着,东方那个羽翼渐丰、獠牙渐长的邻居,不知道那个把日本打得灰飞烟灭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把狼眼撇向西印度大陆,一旦如此,就是灭顶之灾。
丘吉尔丝毫不怀疑,只要唐秋离动动手指头,就能把英国王室和流亡政府,连同西印度地区一起,碾成粉末,无奈的叹息一声,他喊道:“秘书!”
秘书应声而入,丘吉尔说道:“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一份声明,祝贺中国政府和中*队,占领日本全境,并迫使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向那个自己恨到骨子里的中国人低头吧,这份英国政府声明,是态度也是讨好儿,为流落到西印度地区的英国王室和英国人,争得苟延残喘的生机,丘吉尔的目光之中,充满了阴霾和无力。
紧挨着西西伯利亚的阿斯纳塔,中亚北部地区比较重要的城市之一,现在为苏联的首都,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是躺在病床上,听完日本天皇裕仁,宣读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诏书的。
这位曾经庞大的红色帝国掌权人,病倒了,从去年初开始,斯大林的身体状况,就开始糟糕起来,他的病情跟心情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的苏联,早就不复当年志之勇,龟缩于天寒地冻的西西伯利亚和遍地沙漠和戈壁滩的中亚一带,兵不过数万,人口不过百万,无非是苟延残喘罢了。
斯大林的理解,则是更加形象,在身体还算好的时候,他对硕果仅存的几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如此说道:“现在的苏联,西有纳粹德国,东有中国人唐秋离,是在两大强权的夹缝之中生存,如同被唐秋离圈养起来的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